学术投稿

手术室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探讨

唐平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 舒适护理, 应用方式, 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通过对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分析,得出相应的结果和具体效果。方法:将2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进行常规的护理,对于实验组100例进行全面系统的舒适护理进行对比。对于两组患者的生理、心理进行分析,并得出改善情况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患者紧张度有所缓解,血液和心率变化都有所稳定,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工作信任度和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手术室患者进行舒适性护理,不但能提升患者的应激反应能力,还能增强患者的耐受力,对于手术的成功率有所提升。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阑尾术后患者首次下床活动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阑尾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其术后首次下床活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2月该院接收的140例阑尾炎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性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两组各为70人。B组采用常规护理,A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其进行正确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通过采用不同护理方案,相较于B组,A组护理效果更好,两组对比具有较大差异性(P <0.05)。结论对阑尾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对其术后首次下床活动起到较好作用,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作者:何萍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总结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近一年收治的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在住院时间上,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住院费用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是非常有效的,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护理质量,赢得患者家属的满意,同时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值得在医院中推广应用。

    作者:黄宏波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助产过程中预防新生儿锁骨骨折的护理措施研究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助产的过程中,预防其锁骨骨折的一些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过往的500例经过阴道顺产生下的新生儿资料,并将这些资料作为 A组,而这组的助产护士没有接受过助产的专业技能培训;选取过往的1000例经过阴道顺产下的新生儿的资料作为 B组,这组的助产护士经过专业助产技能培训,对 A组和 B组的新生儿锁骨骨折的比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A组的助产护士没有经过专业助产培训,新生儿发生骨折的为11例,所占百分比为2.2%;B组的助产护士经过专业助产技能培训,新生儿发生骨折的为2例,所占百分比为0.2%。说明助产护士的专业助产技能的加强是必要的,这样可以减少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的几率。

    作者:金钊镁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半夏厚朴汤配合针灸推拿治疗咽源性颈椎病的思考

    目的:探索半夏厚朴汤结合针推治疗咽源性颈椎病的方案。方法将8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针灸推拿治疗,治疗组采用半夏厚朴汤和针推结合的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疗效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半夏厚朴汤配合针推治疗咽源性颈椎病效果更明显。

    作者:王伟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后的恢复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后的恢复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哮喘发作频次、住院时长上,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8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后可以有效的加快疾病恢复,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程红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

    目的:观察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有效性。方法:抽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接收并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的患者7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分析两组护理的价值。结果:研究组护理后早期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高丽云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EGFR、ERCC1和 p53的蛋白表达状况与临床分期、病理分型和临床特征的关系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EGFR、ERCC1和 p53蛋白表达情况及与临床分期、病理分型及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取外科2011年6月-2014年10月间住院接受手术的NSCLC患者6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原发肿瘤中肺癌组织EGFR、ERCC1和 p53的蛋白水平。结果:EGFR表达与NSCLC病理分型、患者年龄有关(P<0.05);ERCC1的表达随着NSCL肿瘤分期、细胞分化程度的升高而增多(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的病例中表达明显增多(P<0.05),与患者性别亦有关(P<0.05)。P53表达随着NSCL肿瘤分期、细胞分化程度的升高而增多(P<0.05)。结论:ERCC1、p53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分级、分期有关,并且EGFR、ERCC1、p53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关。

    作者:赵小云;袁慧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浅谈中医对全科医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地位和使命的作用

    目的:全科医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地位和使命主要有三方面[1]:一是承担个体与群体的预防服务使命;二是承担发展“照顾医学”的任务与使命;三是承担重朔医生形象,推进卫生改革的任务与使命。全科医师的服务对象是社区中的全体居民,包括既病者和健康者,与专科医生只关注来就诊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古老的中医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与需要专业训练才能掌握的现代医学不同,中医在防病、治病、养生等人文文化方面,更易于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普及和为民众所接受,其作用在中国颇具先天优势,应加以探索和实践。

    作者:贺文斌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中医护理在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针灸治疗带状疱疹患者后遗神经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选择本院收治的85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中医针灸和中药治疗,并进行中医护理,评估护理效果。结果:显效、有效、无效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70.59%、29.41%、0.00%,护理总有效率为100.00%。结论:给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患者中医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后遗神经痛症状,起到良好的化瘀止痛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文金曼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中所收治的80例急诊危重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临床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抢救方式进行抢救,观察组患者采用全程护理方式实施抢救,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状况展开观察与对比。结果经本文研究结果得出,观察组患者在抢救时间、心肺复苏时间及器官插管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诊危重患者抢救过程应用全程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生命安全风险,提高临床抢救效率,为患者病症治疗带来更多希望。

    作者:王靓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临床护理的效果与方法分析

    目的:分析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与方法。方法:以我院6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将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30例/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糖尿病护理小组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陶念;夏婷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手术室护理中运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运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期间随机抽取的400例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运用人性化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上,观察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6.5%,对照组为64.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运用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不良心理状态,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许晨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精神科病房的安全护理

    目的:精神疾病是指由各种原因而导致患者情感、思维、行为异常进而引起的疾病。精神病患者受妄想、幻觉等症状影响,随时都可能发生冲动伤人、自杀、毁物、逃跑等不安全行为,因此精神科病房的安全护理尤为重要。落实科学有效的安全护理措施也成为了当前精神科病房的当务之急。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食道癌患者术后饮食正确率调查及其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食道癌患者术后饮食正确率及其相关因素,进而制定食道癌术后饮食标准化,提高其术后饮食正确率。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收集食道癌患者一般资料、术后饮食正确率;依据结果制定饮食标准化以及健康教育制度,实施饮食标准化护理对策为实验组,实施常规饮食护理对策为对照组,了解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①食道癌患者术后饮食正确率低,实验组饮食正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3%与50.5%, x2=29.54,P<0.05)。依据80/20法则,主要表现对进食的食物种类、进食的时间、进食的量;②实验组中肺部感染、吻合口漏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15%与10%, x2=10.54, P<0.05;10%与3%,x2=9.54,P<0.05)。结论制定食道癌术后饮食标准化,可显著提高饮食正确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董江燕;何孝亮;章靓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食管癌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体会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食管癌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围手术期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行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体重、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以及淋巴细胞计数等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6.6%,对照组是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食管癌围手术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预防各种并发症,可推广。

    作者:王艳萍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优质护理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疼痛及焦虑的影响

    目的:对优质护理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疼痛及焦虑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和剖析。方法:以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一年间所接收的颌面外科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SAS评分及术后疼痛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SA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前及术后3天两组患者SAS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采取优质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围术期焦虑情绪及疼痛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孙金洋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介入放射治疗的进展对护理的新要求

    目的: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的医疗事业发展很快。现代医学模式在逐渐转变,护理工作的单一性需要随之改变。介入放射治疗是比较新颖的治疗方式,而且对于医务人员具有更高水平的要求。不但需要医务人员具有更高的耐心,另外需要医务人员对患者具有全面的周密观察,在分析后全面提高对护理的要求。介入放射治疗学是美国著名的放射家Margulis1967年提出的,也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的一门新兴边沿综合性学科。介入放射治疗主要是在影像学(X线、超声、CT、MRI)引导中,利用经皮穿刺途径或者通过人体原有孔道,将特制的导管和器械插至病变部位进行诊断造影和治疗,要么就利用采集组织进行细胞学细菌学的生化检查。

    作者:马霞;丁雪花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中医情志养生法在旅游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人的心理压力增大引起不良情绪或负面情绪会造成或诱发各种疾病,出现各种症状,同时增加癌症的发病率、自杀或死亡。运用中医药情志理论,以旅游为方式提出系统的情志养生方法:情志转移养生法、情志相胜养生法、情志锻炼养生法。在旅游中,转移不良情绪,为不良情绪找到发泄的渠道,并通过情志锻炼形成自我情志的保护和调解,解决情志问题,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作者:张艳;王红漫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社区全科医生对53例高血压综合防治干预措施效果探讨

    目的:本文探讨社区全科医生对高血压施行综合防治干预的效果。对53例社区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干预组(28例),社区全科医生给予干预组患者高血压综合防治干预措施,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干预组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较对照组改善显著,患者的满意度与用药依从性相对对照组较高,两组临床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社区全科医生实施高血压综合防治干预措施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切实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盛霞青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循证护理在行改良UPPP手术鼾症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行改良UPPP手术鼾症患者口腔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行改良UPPP手术鼾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循证组各3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术前口腔护理,术后口腔冲洗法,循证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确定临床实践中的问题,检索有关医学文献,根据循证获得的证据,对患者实施佳的护理,并观察其效果。结果两组行改良 UPPP 手术鼾症患者的口腔感染,口腔溃疡、污垢残留、口臭、创口出血等问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作为一种理想的临床护理实践,应用于鼾症手术患者的护理,能显著降低患者口腔内的污物残留,降低口腔感染,减少口腔溃疡、创口出血,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刘忠俊 刊期: 2016年第25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