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荣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均寿命的延长,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R)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成为治疗BPH的金标准,但其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多,如出血及尿道电切征等,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找更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经尿道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hotoselecictive vaporizatiaon of the prostate,PVP)是今年来开展的治疗BPH的新术式。其优点为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痛苦小、安全,是目前国际上治疗BPH先进、效果好的术式。现将PVP治疗BPH的护理措施综述如下。
作者:王彦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眼科手术中对疾病治疗和视力康复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围手术期。本文主要眼科围手术期的中医治疗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可以给当前的眼科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以完善我国的眼科治疗技术。
作者:陈菊胜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本次对剖腹产手术中大出血的原因以及治疗措施进行探讨,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关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1月收治剖腹产手术中大出血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抢救中的病例记录。结果:患者术中出血的原因: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子宫下段伤口撕裂、凝血功能衰退,其中术中出血主要是子宫收缩乏力造成。结论:根据患者出血因素的不同,在术中对绕圈间断以及外“8”字缝合包扎合理利用,在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进行结扎以及利用宫腔纱条进行填塞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止血。
作者:刘燕;谷前伟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呼吸道烧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有效护理措施,总结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14例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根据病情及时行气管切开并做好有效的吸氧、吸痰、呼吸道湿化、气道灌洗等护理措施。结果;经气管切开治疗及相关护理,14例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11例治愈,治愈率占78.57%;死亡3例占21.43%。结论;科学、合理、及时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避免呼吸道烧伤患者,因气道梗阻、呼吸道痰液黏稠、堵塞造成的呼吸不畅。
作者:郭金香;孟冬梅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便秘是剖官产后常见的现象之一,不仅影响产妇的进食、睡眠、情绪、身体康复,还对母乳喂养危害,给产妇增加心理上的负担。通过对2015年l 1月一2016年7月期间我院护产科收住的67位产妇便秘原因分析和有针对性的护理,1d后有24例在自行排便,2d后增加35例,3d后有7例自行排便,3d以产妇只有1例。由此说明剖宫产后针对性护理不仅能快速接触产妇便秘的痛苦,还能加快机体恢复速度。
作者:高君海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永宁县自2009年开展卫生信息化建设后,乡镇卫生院卫生信息化飞速提高。但也还还存在一些现实问题。本文通过研究永宁县现有卫生院的信息化状况和卫生信息化未来的发展趋势,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作者:姚学权;孙兴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实践在降低动静脉内瘘穿刺失败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主题评审,品管圈圈员采取头脑风暴法,对降低动静脉内瘘穿刺失败率中存在的问题各抒己见,对动静脉穿刺进行现状调查,后总结分析、解决对策、终落实到实际护理工作中。通过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600例次情况分析。结果:通过头脑风暴讨论分析,将影响患者内瘘穿刺失败率的因素分为护士操作技术不规范;患者血管因素;心理因素;健康教育四方面的原因。根据四方面开展针对性改善措施。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共统计分析65例次,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共统计分析19例,失败率由原来的10.8%降至3.2%(P﹤0.05),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情况明显减少。结论:品管圈实践的开展有助于降低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失败率。
作者:蒲晓华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由于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再加上有的人具有吸烟的爱好,呼吸系统疾病正在日益凸显。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发展很快,而且对于有的地区还有气候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的人口的身体健康影响因素具有较大的影响。从目前我国人口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发情况来看,呼吸系统疾病的致死率和住院率正在逐渐升高。所以,从疾病的预防角度来说,对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是十分重要的。对呼吸系统疾病进行防治,就需要从多个方面对呼吸系统的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了解,并对疾病的相关问题进行全面的控制。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呼吸系统疾病研究经验,结合相应的参考文献,对影响呼吸系统疾病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作者:丁雪花;马霞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尿路感染是临床比较常见的多发病,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笔者在临床期间,运用八正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湿热型尿路感染,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刘小芳;詹华奎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应用肠溶阿司匹林中中出现上消化道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接收治疗的冠心病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均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对其临床资料、治疗过程中上消化道出血的具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肠溶阿司匹林导致冠心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为年龄在70岁以上、服药时间在3个月以上、服药剂量在300mg以上、应用双联抗栓治疗、存在消化道病史、吸烟史,而加用胃粘膜保护剂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几率较低。结论:在应用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时,临床上应该以患者年龄、病史等实际情况为依据,对剂量进行合理确定,并积极给予胃粘膜保护剂,以降低上消化道出血率。
作者:马岷华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人的心理压力增大引起不良情绪或负面情绪会造成或诱发各种疾病,出现各种症状,同时增加癌症的发病率、自杀或死亡。运用中医药情志理论,以旅游为方式提出系统的情志养生方法:情志转移养生法、情志相胜养生法、情志锻炼养生法。在旅游中,转移不良情绪,为不良情绪找到发泄的渠道,并通过情志锻炼形成自我情志的保护和调解,解决情志问题,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作者:张艳;王红漫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本文探讨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以降低感染率。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285例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相关资料进行调查,如手术类型、手术地点、手术部位、手术时间、参与人员、术前用药、麻醉方式等进行汇总和分析,进行软件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85例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31例,感染率为10.9%,前3位感染因素依次为手术室参观人员>3人、Ⅲ类切口感染、无菌操作不到位,感染率分别为41.9%、35.5%、32.8%;影响外科切口感染相关单因素有非层流手术室、参观人员多(>3人)、手术时间长(>4 h)、手术结台、Ⅲ类切口类型、外来手术器械、无菌操作不规范、术中隔离不严格、术中未应用抗菌药物、皮肤消毒不严格、患者免疫力低下、侵入性操作、空气菌落多(≥500CFU/m3)、医疗废物未处理(P<0.05),其中非层流室、接台手术、手卫生消毒、手术时间、切口类型是外科切口感染的相关高危因素。说明在手术室中要采取一切措施尽可能降低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花梅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究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收治的危重、其他科室转入ICU未行深静脉穿刺患者41例,所有患者均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41例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37例,一次性置管成功率90.2%,置管操作时间为33.4±4.1min。3例由于胸廓畸形,穿刺失败;1例由于误穿入右锁骨下动脉,局部压迫止血20min后成功止血。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由于锁骨下静脉标识清楚,位置浅表、粗大,血流快,血管长期处于充盈状态,且操作部位平坦,穿刺成功率提高,消毒范围全面,敷料、导管易于固定,便于日常护理,减少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焕军;邢素丽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手术的配合要点。方法回顾我院自2015年2月—2016年6月的10例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手术,并给予密切护理配合。结果全部病例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手术效果好。结论熟练掌握腹腔镜相关设备器械功能,熟悉手术操作步骤,手术中护士、麻醉医师、手术医师的密切配合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张荣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究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1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患者住院尾号的奇偶数,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接受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4.55%,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27%、25.45%, 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护理中,护理效果较好,且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治安全、可靠。
作者:尹鸿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通过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期间随机抽取80例小儿腹泻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止泻时间与退热时间上,观察组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5.0%,对照组为82.5%,两组患者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泻通过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辅助治疗达到提升有效率,加快疾病恢复的速度。
作者:李波;马薇红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随着经济的进步,临床免疫学也不断的发现进步。又因为临床免疫学发展研究对于人民来说也非常重要,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的发展关系着民生。当然,随着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发展的同时,也遇到很多问题。所以,壮大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发展研究队伍对于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要求医学界能够加强对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发展研究,壮大发展研究队伍,并且通过临床免疫学检验学科存在的问题而不断研究,相互促进。
作者:穆占全;马少芳;杨志伟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通过有效的手段分析神经内科患者的焦虑抑郁的具体情况。方法:通过制定研究方案,选择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主要是在2015年1月年到2016年1月的150名患者,通过研究神经内科患者焦虑抑郁方面的研究成果,自制问卷和焦虑抑郁量表,根据患者的不同病理表现,结合患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情况以及自身健康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分析调查。结果:神经内科的门诊患者中抑郁症状为阳性者占所有就诊患者的40.5%,焦虑患者症状为阳性者占39.5%;伴有神经内科疾病患者的抑郁/焦虑阳性率和评分均高于没有神经内科疾病患者,抑郁和焦虑患者症状的发生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有密切关系。结论:焦虑和抑郁症状是神经内科的普遍现象,并且与年龄的增长呈正相关,文化程度越高发病机率越大。
作者:乌日罕;胡斯楞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本文研究在脑卒中患者防跌倒中社区护理干预的使用效果。对80例脑卒中患者,依据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社区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跌倒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脑卒中患者防跌倒中采取社区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明显,适合普及应用。
作者:邵俊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和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以我院2007年1月到2012年1月收治的小儿患者例数为128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平均分为静脉留置针组和传统穿刺组,静脉留置针组运用静脉留置针穿刺法,传统穿刺组运用传统静脉穿刺法,对比两组小儿患者反复扎针的比例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结果:在反复扎针的比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家长满意率等方面,静脉留置针组小儿患者均明显优于传统静脉穿刺组小儿患者,两组之间结果的差异具有显著性(<0.05)。结论:小儿静脉留置针是临床输液的主要给药途径,其有助于降低小儿患者反复扎针的次数,降低小儿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一种值得大力应用和推广的给药手段。
作者:陈超 刊期: 2016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