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俊
目的:病人急救时由于情况突然,必须要及时采取科学的方式处理,这对于后期的治疗能争取更多的时间。在急救病人期间,应注重各种方法的运用。中医护理是医学研究的一种辅助急救的方法,对病人的健康状况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针对这一点,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医护理在急救方法中的运用。
作者:徐欢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以微波法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医院2014.1-2016.1所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共计8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观察组以微波治疗发来开展治疗,对照组以激光治疗法进行治疗,将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临床实验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为87.9%,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为6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治疗法用于慢性宫颈炎临床治疗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医学中值得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陈会如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基层医院的中医技能,在当地群众中有较好的口碑,在社区医院能独挡一面地治疗群众疾病,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陈兴盛 刊期: 2016年第25期
在湿包的成因中,因蒸汽品质问题引发的情况,在湿包成因的外来因素影响中,占了较大比例。主要原因是灭菌过程的各个阶段,湿度过高或是夹带水分的蒸汽通入内室加热,就会造成消毒包件发生不同程度的湿包。
作者:李春丽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观察丹参联合参附注射液干预对模型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肾脏核转录因子-kB(NF-kB)的表达、血清肿瘤因子(TNF-ɑ)、血清淀粉酶(AMY)的影响,探讨其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肾损害的可能的作用机制,为该药在临床运用丹参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重症胰腺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72只SD大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AP模型组、SAP丹参联合参附治疗组),各组24只。建模成功后予以药物干预,分别在术后6h、12h及24h小时将其麻醉,腹腔静脉采血检测血清TNF-ɑ及AMY,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脏组织NF-k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SAP建模后予以药物干预6h、12h、24h 后,SAP模型组、丹参联合参附治疗组同假手术组比较,NF-kB 蛋白的表达增加,血清 TNF-ɑ、AMY 升高(P<0.01);丹参联合参附治疗组同SAP模型组相比较,NF-kB蛋白的表达以及血清TNF-ɑ、AMY减少(P<0.01);假手术组在不同时间NF-kB蛋白的表达以及血清TNF-ɑ、AMY基本不变(P>0.05);SAP模型组、丹参联合参附治疗组随着时间的推移,NF-kB蛋白的表达增加,血清TNF-ɑ、AMY升高(P<0.01)。结论:丹参联合参附注射液能够抑制SAP大鼠肾脏组织的NF-kB的表达,血清TNF-ɑ、AMY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阻断NF-kB的激活可能是SAP肾损害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杨胜波;丁宪群;牛刚;张建;杨媛媛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在医院病案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疾病编码,需要保证其足够准确;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容易有诸多问题出现,影响到疾病编码的准确性,如病案书写出现错误、编码人员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等,需要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足够重视。本文简要分析了疾病编码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作者:朱雪花;邓武成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通过分析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的观察以及其对血清 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来探究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在临床上的价值,进一步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然后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一个对照组和一个观察组,对对照组仅仅进行基础治疗,在对观察组进行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外加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的观察以及在治疗前后的7天疗程的血清 CRP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血清 CRP水平有明显的变化(P<0.05),7天时观察组血清 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对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很好的疗效且能有效地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的水平,改善患者机体机能。
作者:蒋存礼;黄萍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本文对血压的分类、测量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总结,并总结出了血压测量的护理措施,以及时发现患者血压异常情况。
作者:吴宏祖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分析在接受化疗的宫颈癌患者治疗中,口服甲地孕酮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56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化疗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化疗基础上口服甲地孕酮,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经对比后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宫颈癌患者化疗治疗中,口服甲地孕酮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王小勇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分析降低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中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的作用。方法:本院于2014年7月1日在降低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中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分别选择2014年1月~2014年6月、2015年1月~2015年6月在本院中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各70例,观察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后,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应用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后,可有效的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何琦琦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研究社区护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普及社区护理工作。方法择于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于我社区就诊的脑卒中患者94例,以上所有病患均采用长期的社区护理干预治疗,护理干预治疗为健康教育、饮食干预及用药干预等多种方式。对比计算干预前后,对健康知识了解的病患比例;遵医用药、科学运动、戒烟禁酒的病患人数,从而总结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前后对比可知,在护理干预前,健康知识了解、遵医用药、科学运动及戒烟禁酒的病患人数与比例均明显低于在护理干预后,且以上所有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比一般基础治疗方法,基于基础治疗方法联合疏血通注射液能够大大增加对急性脑梗塞病患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罗伟丽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教育必须有爱的真情付出,没有爱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有“爱”的基础的教育,才会教育出有“爱”的心理健康的学生。
作者:何丽庄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全科医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地位和使命主要有三方面[1]:一是承担个体与群体的预防服务使命;二是承担发展“照顾医学”的任务与使命;三是承担重朔医生形象,推进卫生改革的任务与使命。全科医师的服务对象是社区中的全体居民,包括既病者和健康者,与专科医生只关注来就诊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古老的中医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与需要专业训练才能掌握的现代医学不同,中医在防病、治病、养生等人文文化方面,更易于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普及和为民众所接受,其作用在中国颇具先天优势,应加以探索和实践。
作者:贺文斌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前,在手术过程中,无影灯用来照明手术部位,从而佳地观察处于切口和体腔中不同深度的组织,因此,需要经常调节无影灯的高度、角度以及灯光的强弱、聚光或散光状态。调节时,因为无影灯需要保持无菌的状态,因此,需要用消毒后的灯柄套套在无影灯中心的灯柄上,然后手术人员戴上无菌手套进行操作。一方面,因为灯柄套套在灯柄上之后,为了防止滑落,灯柄套上设有弹簧,使其能顺利套在灯柄上又可顺利取下,但是,结构复杂;另一方面,在每次使用完灯柄套之后需消毒保存,但由于灯柄套储存体积过大,堆放不整齐,不利于保存;再者,灯柄在消毒之后,如果超过十四天的有效期,需要重新消毒保存,造成工作重复;而且,此种灯柄套的成本高。
作者:陈勤勤;汪丽萍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通过对膀胱癌术后化疗药物灌注的方法对膀胱暗患者进行观察,进一步探讨膀胱癌术后对膀胱灌注化疗药物的一些护理方法。方法:对102例膀胱癌患者进行手术,在手术后进行化疗药物膀胱灌注,然后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插管、灌注时、灌注后的护理及普及健康知识等)。应用不同的化疗方案给予膀胱灌注,在局部化疗前、灌注过程中及灌注后观察患者情况。结果20例患者出现尿路感染、恶心呕吐及白细胞减少等各种不良反应。102例患者随访3~24个月,3个月内复发者15例,12个月内复发11例,24个月内复发20例,其中2次复发15例。结论:改进和提高对膀胱进行药物灌注前后的护理策略,能降低化疗药物灌注后的各种不良反应,能有效的控住肿瘤,进而提高膀胱癌患者的生存率以及生活质量。
作者:仝静;庞红梅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本文对炎清舒洗剂治疗非特异性外阴炎及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某医院非特异性外阴炎及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采用炎清舒洗剂以及西药洁尔阴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炎清舒洗剂,可以有效提高非特异性外阴炎及霉菌性阴道炎这一疾病的治愈率,值得推荐。
作者:许艳秋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分析X光片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来我院治疗经临床确诊的60例颈椎病患者(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60例颈椎病患者均实施X光片、CT检查,分析比较X光片、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以及X光表现。结果 X光片的诊断符合率为80.00%,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86.67%,两种检查方式比较可得,组间诊断符合率的结果不存在差异,P>0.05;60例颈椎病患者的X光表现为:图像显示大部分患者的曲度消失,椎部出现朝后突或变直现象,各椎体间间隙出现变小的趋势,椎管直径以及椎间孔变小,且形状较不规则,椎体出现增生、滑脱或骨刺等现象,韧带存在串珠状、条状或不规则斑点等钙化现象。结论 X光片对颈椎病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医师诊断、分析病情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张凤国 刊期: 2016年第25期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带状疱疹,皮肤疱疹消退以后疼痛仍然存在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疼痛常持续超过1个月,表现为皮肤受损区域持续性发作、阵发性加剧的烧灼样、针刺样、放电样或刀割样疼痛,经常伴随痛觉超敏或痛觉异常,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痛苦。我科对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患者的精心护理,对减轻患者疼痛、降低并发症、疏解心情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作者:李莲花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是一种微创诊治冠心病的重要手段,具有操作方便,患者无需卧床,痛苦小,局部出血和血管并发症少,住院期间术后不需要停用肝素抗凝治疗等诸多优点。在心内科的疾病治疗中该技术应用的较多,要想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做好围术期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本研究对300例行该技术的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回顾,并总结出了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大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王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开展血常规检验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价值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到我院开展健康体检的6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血常规检验、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C反应蛋白与血沉指标进行记录,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80例患者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患者的疾病严重等级不断上升,二者对比差距更加显著,不同等级的患者比较也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炎症性肠病患者开展血常规检验,可以起到早期诊断的作用,并能为患者的早期治疗提供依据,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与研究。
作者:张发彦 刊期: 2016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