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花
目的:研究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痤疮患者,每天除了应用西药治疗外,还将其局部清洗干净,采用中药一片清或龙胆泻肝胶囊等进行辅助治疗。结果经治疗后,50例患者中,43例效果较好,7例效果欠佳。结论对于痤疮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得显著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王霞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在肾内科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3月1日至2016年3月1日期间所收治的48例肾内科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例数为24例。在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均行常规疗法,在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加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疗法,将两组患者行不同疗法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行不同疗法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肾内科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疗法的临床疗效比较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杨英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是指由于女性内分泌功能紊乱而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经检查排除了全身和内外生殖器器质性疾病。它实质是生殖内分泌功能或是子宫内膜局部调控异常。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妇科多发病和常见病,该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且治疗后复发率高。在临床上如何及时、正确做出诊断,给患者合理的治疗,减少误诊,本文就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诊治方面做一综述。
作者:陈玺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究CT增强检查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于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来我院接受CT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3例。给予甲组患者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护理,给予乙组患者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甲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乙组(P<0.05)。结论:给予CT增强检查患者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梅莉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总结对夜间蜈蚣咬伤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16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20例凌晨零点到五点被蜈蚣咬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对其采取的治疗方法、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本组20例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后果,20例患者均获痊愈。结论通过心理干预、音乐疗法、伤口处理、解毒、消炎等护理措施,有助于缓解患者内心恐惧,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胡慧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血液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静脉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对我院80例血液肿瘤化疗患者进行护理,观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80例血液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均采用静脉留置针方法化疗,经精心护理后,未出现药物渗漏情况,出现Ⅰ级、Ⅱ级、Ⅲ级静脉炎各1例,发生率3.8%,经对症处理后痊愈。结论:血液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进行静脉护理,有助于减少静脉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化疗计划顺利完成。
作者:杨华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本文分析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探索相应的控制措施,提高尿常规检验的准确性。对尿常规检验中标本采集、运输、存储和检验环节中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各个操作环节都会影响检验结果。说明在临床尿常规检验中,需要从各个环节加强尿常规检验的控制,严格按照质量控制规定执行操作,降低检验环节中影响因素导致的误差,保证临床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作者:周旭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究PRP的临床病症及治疗效果。方法:探析二十八名PRP病人的临床病症以及治疗方法。结果:二十五名患者都口服阿维A胶囊,每天服用二十毫克,分两次服用,配以一百五十毫克的甘草酸二胺静滴和百分之零点一的维A酸乳膏外用,四个礼拜后二十名(百分之八十)患者皮损情况基本消退;三名已演变成红皮病的患者在服用阿维A胶囊(每天二十毫克)的根基上,每天运用泼尼松三十毫克进行治疗,分三次口服,外用百分之零点一的维A酸乳膏保护皮肤,两个礼拜后患者全身红皮病症明显好转。结论:运用阿维A胶囊治疗PRP疗效明显。
作者:曾新桥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本院哮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在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中,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干预前的依从性,但是实验组的治疗依从性的改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哮喘患者而言,实施个性化护理可以显著强化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胥琴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通过对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情况分析,得出其准确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4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共计100例进行研究,并对患者实施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对患者的相关结果进行相应的研究和分析。结果:对案例中的患者使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患者的身体状况明显得到好转。疼痛完全缓解78例,基本缓解17例,缓解不明显者5例(均为陈旧性骨折)。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基本正常64例,椎体前缘高度恢复较差者56例。结论: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运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临床效果十分显著。
作者:李娜;任静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脊柱附着点和骶髂关节炎症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与免疫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其遗传机制与发病机制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研究结果。强直性脊柱炎通常在泌尿生殖道或肠道感染后出现。由于HLA-B27与SpA的形式多种多样,二者之间的关系差异十分明显。
作者:王英俊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当今临床中内镜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到临床中。微创手术的优势是:对患者的损伤小、患者的恢复时间短,被广大患者所接受。硬式内镜手术器械包括:腹腔镜器械、胸腔镜器械、脑室镜器械等,种类是很多的,因为临床中微创手术的数量不断增加,内镜技术应用的频率也很高。内镜器械的价格是很昂贵的,所以对器械的利用率提升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谈谈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对硬式内镜进行集中的处置管理,效果是较好的。
作者:潘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通过有效的手段分析神经内科患者的焦虑抑郁的具体情况。方法:通过制定研究方案,选择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主要是在2015年1月年到2016年1月的150名患者,通过研究神经内科患者焦虑抑郁方面的研究成果,自制问卷和焦虑抑郁量表,根据患者的不同病理表现,结合患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情况以及自身健康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分析调查。结果:神经内科的门诊患者中抑郁症状为阳性者占所有就诊患者的40.5%,焦虑患者症状为阳性者占39.5%;伴有神经内科疾病患者的抑郁/焦虑阳性率和评分均高于没有神经内科疾病患者,抑郁和焦虑患者症状的发生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有密切关系。结论:焦虑和抑郁症状是神经内科的普遍现象,并且与年龄的增长呈正相关,文化程度越高发病机率越大。
作者:乌日罕;胡斯楞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中成药外敷(消肿活血散)内服(复方马钱正骨丸、参七骨折丸、壮筋补骨丸)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急诊就诊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予早期(骨折后3-6h)行手法复位,复位后,观察组外敷消肿活血散小夹板固定,根据骨折三期辨证法内服复方马钱正骨丸、参七骨折丸、壮筋补骨丸,对照组小夹板外固定,内服常规活血化瘀药物。2组疗程均为4-6周。比较2组局部肿胀开始消退时间、疼痛减轻程度、骨痂生长快慢、平均骨折愈合时间、腕部有无畸形、腕关节功能程度、手指握力。结果:观察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局部肿胀开始消退时间、疼痛减轻程度、骨痂生长快慢、平均骨折愈合时间、腕部有无畸形、腕关节功能程度、手指握力,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马钱正骨丸内服、消肿活血散外敷可有效缓解桡骨远端骨折早期的肿胀、疼痛,为骨折愈合提供有利条件,参七骨折丸、壮筋补骨丸内服可有效促进骨折中后期愈合,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改善。
作者:张翔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烧伤,以热液烧伤较多,军事作战则以火焰烧伤为主。青少年以男性多见,男女之比约3:1.夏季多发,并且以头、颈、手、四肢等暴露部分为多发。
作者:魏雅静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有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而牙龈卟啉单胞菌则是牙周病主要致病菌和牙周炎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两者的相互作用关系可以为牙周病的防治提供参考。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白藜芦醇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生长是否有抑制作用,以期为牙周病的防治和解决耐药性问题提供新的材料和方向。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配制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稀释液和含有不同浓度白藜芦醇的培养基,观察其对于牙龈卟啉单胞菌的生长影响和抑菌活性。结果:不同浓度白藜芦醇稀释液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抑菌效果不明显。
作者:陈彬;杨静;白国辉;王倩;王方远;喻正文;刘建国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糖尿病患者。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分别使用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结果:观察组糖尿病患者在护理后健康知识水平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采用健康教育护理糖尿病,效果显著。
作者:叶白琼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究延伸护理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4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延伸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胸痛缓解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1.7%)高于对照组(66.7%),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应用延伸护理,可以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唐琪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臭氧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理改变中的机制研究,为臭氧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理改变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雄性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SD)糖尿病大鼠40只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只,对照组采用氧气灌肠,观察组采用臭氧灌肠,分析比较两组视网膜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分析比较两组大鼠视网膜中神经损伤情况,分析比较两组大鼠视网膜中内质网应激分子情况。结果:观察组视网膜组织中细胞凋亡数目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视网膜中神经损伤情况和视网膜中内质网应激分子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能有效的控制大鼠视网膜中组织的缺氧情况,改善组织氧气的输送,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
作者:田莉;陈丽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前,在手术过程中,无影灯用来照明手术部位,从而佳地观察处于切口和体腔中不同深度的组织,因此,需要经常调节无影灯的高度、角度以及灯光的强弱、聚光或散光状态。调节时,因为无影灯需要保持无菌的状态,因此,需要用消毒后的灯柄套套在无影灯中心的灯柄上,然后手术人员戴上无菌手套进行操作。一方面,因为灯柄套套在灯柄上之后,为了防止滑落,灯柄套上设有弹簧,使其能顺利套在灯柄上又可顺利取下,但是,结构复杂;另一方面,在每次使用完灯柄套之后需消毒保存,但由于灯柄套储存体积过大,堆放不整齐,不利于保存;再者,灯柄在消毒之后,如果超过十四天的有效期,需要重新消毒保存,造成工作重复;而且,此种灯柄套的成本高。
作者:陈勤勤;汪丽萍 刊期: 2016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