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琪
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食物精细程度的不断提高,下颌阻生牙发病率明显增多,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口腔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下颌阻生牙拔除术已成为口腔门诊常见手术之一。目前临床上采用下颌神经阻滞麻醉联合颊舌神经麻醉,利用涡轮钻法或劈凿法去除阻力后拔除患牙。由于口腔处在一个相对有菌的环境,与多种细菌接触,因而阻生牙拔除术后容易产生的并发症种类较多,不仅给患者带来明显的疼痛感,影响术后恢复,还会使得口腔功能受到损害,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为进一步探究阻生牙拔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以及防治策略,本文结合临床及文献作一综述。
作者:葛懿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本文初步探讨对阴道试产中诊断为胎儿窘迫而采取不同助产方式对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的影响。选择2014年1~6月在本院经阴道试产分娩的足月新生儿217例,该217例新生儿在阴道分娩过程中均诊断为胎儿窘迫,而分别采取了会阴侧切术、胎头吸引术及产钳术助产。在胎儿娩出后1 min行脐动脉血血气分析。结果表明会阴侧切率为29.49%,胎头吸引器助产率为36.87%,产钳助产率为33.64%。经会阴侧切术娩出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 p H值≥7.10且<7.20为32例(50.00%),p H<7.10为7例(10.93%);经胎头吸引器助产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 p H值≥7.10且<7.20为39例(48.75%),p H<7.10为6例(7.50%);经产钳助产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 p H值≥7.10且<7.20为16例(21.92%), p H<7.10为4例(5.48%)。说明合适的助产方式可以减少因分娩过程中出现胎儿窘迫而引起的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 p H值的降低。解决胎儿窘迫急需分娩者,产钳术比胎头吸引术安全可靠。
作者:杨丹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分析产妇产后采用热敷+按摩对其乳房胀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6年8月收治的102例产妇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50例行常规护理,护理组5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热敷+按摩。护理3天后比较2组乳房胀痛情况。结果护理组的乳房轻度胀痛产妇多于对照组,重度胀痛少于对照组,胀痛程度明显较对照组轻,差异显著(p<0.05)。结论热敷+按摩可有效降低产后妇女的乳房胀痛程度,创造良好母乳喂条件。
作者:陈雪梅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麻风病在我国已有两千余年的流行历史。过去由于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成为引起畸、残的一大原因,曾长期被视为不治之症。多年来,麻风病防治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为限期达基本消灭的疾病之一。为找余庆县域内的麻风病流行规律,制订出科学的防治对策,将麻风病控制在消灭状态。本文将1950-2015年来余庆县麻风流行状况作相应分析。
作者:李永高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析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患者应用尼莫地平联合川芎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75例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患者予以研究,根据抽签法分为参照组(n=37)、观察组(n=38)。参照组给予川穹嗪治疗,观察组给予尼莫地平联合川穹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是97.4%,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的81.1%,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患者进行尼莫地平与川穹嗪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予以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盛立华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对120例肺癌化疗患者在综合护理干预前后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和功能子量表评分明显升高,症状子量表(疲劳、恶心呕吐、疼痛)及特异指标(气促、失眠、便秘)评分则明显降低( P<0.05)结果: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应用综合护理活动可提高肺癌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董梦婷;张亚西;易祎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了解四川蒲江县农村居民的口腔健康状况与口腔护理情况,为今后的口腔护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自行设计问卷,随机抽取600名蒲江县居民进项问卷填写,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82份。结果:蒲江县居民有治疗口腔相关疾病经历者占50.17%。每天刷牙3次者占6.19%,刷牙时间≥3分钟者占10.16%。结论:蒲江县居民口腔健康状况整体较差,口腔刷牙时长较短,口腔保洁效果不佳,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较低。建议加强口腔健康的宣传,提高居民的口腔保健意识,各级医院增加对居民的口腔健康检查频率,使居民的口腔健康状况得到改善。
作者:叶俊良;崔晨霞;黄华;陈小惠;杨金发;刘宏全;余江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通过对我国0-6岁的残疾儿童社区护理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得出我国社区残疾儿童的护理情况。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在0-6岁的残疾儿童进行社区护理现状调查。结果:社区中0-6岁的残疾儿童73.6%需要进行社区护理,其中29.4%需要进行相应的全面社区护理。结论:0-6岁的残疾儿童对社区护理服务有较大的需求,开展社区护理符合0-6岁的残疾儿童的健康和生活需要。
作者:张燕芳;吴永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分析在下肢静脉曲张合并丹毒治疗中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2016年期间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22例下肢静脉曲张合并丹毒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这些患者采取的具体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22例下肢静脉曲张合并丹毒患者中获得治愈效果的患者共计20例,无效者2例。结论对下肢静脉曲张合并丹毒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使用安全性高,具有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作者:梁鑫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总结门诊手术室中的护理安全隐患,据此制定出护理对策,以提高门诊手术室护理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门诊手术室2015年1~3月间接诊的126例患者作为常规组,总结常规组护理安全隐患,据此制定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并应用,以应用后2015年4~6月间接诊的135例患者作为应用组,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同时统计对比两组危险事件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应用组患者满意率为97.78%,危险事件发生率为0.74%,无护患纠纷发生;常规组患者满意率为77.78%,危险事件发生率为6.35%,护患纠纷发生率为4.76%;应用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充分认识门诊手术室安全护理的重要性,总结安全隐患并据此制定相应护理对策,可有效提高门诊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性更好的为门诊患者服务。
作者:梁蕾 刊期: 2016年第25期
肱骨踝上骨折多见于小儿,骨折发生部位未肱骨远端内外踝上方2-3cm,大部分为伸展型骨折,约占95%左右,肘内翻为常见并发症。此文分析1例肱骨踝上骨折复位肘内翻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
作者:陈祖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通过对西充县大病医疗保险的应用现状研究,提出进一步完善大病医疗保险的政策建议和发展措施。方法:选取西充县城乡居民为对象,采用他填式问卷的调查方式进行调查,了解西充县大病医疗保险的应用现状。结果:掌握西充县大病医疗保险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一定的发展策略。
作者:刘敏;聂欢;张娟;杨金;佘逸云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对产程中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22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61例,对分别应用传统分娩配合常规护理和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的镇痛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90.16% vs.72.13%],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剖宫产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9.84%、8.20%、1.64% vs.34.43%、24.59%、11.48%],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程中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黄云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研究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间的手术护理和康复指导,提高护理员的护理水平。方法:术前进行包括评价健康状况、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在内的护理工作;术后进行疼痛护理、预防并发症的护理、饮食护理、术后的康复锻炼指导等的护理工作。结果:选取的50例病患得到良好护理,没有产生并发症等不良状况,均治愈出院。结论:重视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间的护理工作,对于减轻病患的心理和身体负担,减少发生后期并发症的状况,巩固患者手术康复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是影响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作者:王静;李娜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对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黄疸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中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将本院在2014-2015年收治的黄疸需要进行蓝光照射治疗的新生儿共计60例作为研究资料,将患儿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为30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儿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患儿的效果。结果对两组患儿每天的安静睡眠时间、体质量增加情况与黄疸指数下降幅度进行比较,结果为:研究组患儿比对照组患儿的每天睡眠状况要好,两者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儿在3d 内的体质量显著增加了,3d 后黄疸指数有了显著的下降,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黄疸蓝光照射治疗的新生儿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够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朱吉翠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究儿科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程序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的244例住院患儿与家属,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程序。并对两组实施后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知识要点掌握率、满意度以及行为技能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程序的效果显著,可以使健康教育效果与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
作者:章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森林脑炎是由森林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森林地带,因多发于春夏季节,又名为“春夏脑炎”,森林脑炎病毒寄生于啮齿动物,如松鼠等血液中,通过吸血昆虫(蜱)媒介传播,当人进入本病存在的森林地区时,被感染的蜱叮咬后,就可能受感染,但大部分人呈隐性感染,或仅有轻微症状,仅有一小部分出现明显症状。传播途径主要由于硬蜱叮咬,我国以东北及西北原始森林地区为主,流行于5-7月份,8月以后下降。重症森林脑炎不及时进行抢救及有效的护理,患者因突发高热、颈强直、抽搐、昏迷甚至死亡。我科于2016年6月收入一名森林脑炎患者,经过医生护士奋力抢救及精心的护理,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朱香花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在医疗卫生工作中,医者仁心,钻研医术体恤患者无疑是重要的,然而医院的宣传工作同样也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只有做好医院的宣传工作,才能够有效的扩大医院本身的知名度,树立起医院的外部形象。通过医院宣传工作,可以使医院与整个社会的合作与联系更加紧密,同时也对提高该医院自身的医疗技术与质量有着积极促进的作用。
作者:叶思思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究奥曲肽和洛赛克合并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60例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经随机抽签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通过常规疗法、洛赛克联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之上,给予奥曲肽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0%,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33.33%,差异显著,P<0.05。结论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采取奥曲肽联合洛赛克治疗,临床疗效确切,且不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情况,值得临床方面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程艳艳;宋翠萍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为求一种更好的中西医结合(紫香解毒膏)治疗重度带下病(湿热下注型)即西医称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复发少、治愈快的方法。方法:将我院妇科确诊为重度带下病(湿热下注型)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患者200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患者的瘙痒、疼痛症状及抓痕糜烂粘膜充血水肿体征的观察对比,以计分形式进而得出结论。结果:采用紫香解毒膏(中西医结合)治疗组(924例)为91%的治愈率,7%的有效率,共98%的总有效率;而单纯西医组(912例患者)为40%的治愈率,31%的有效率,共71%的总有效率。结论:采用紫香解毒膏治疗重度带下病(湿热下注型)是一种少复发、治愈快、无副作用且有效的方法,在临床上具有极强的推广价值。
作者:范丽梅 刊期: 2016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