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俊良;崔晨霞;黄华;陈小惠;杨金发;刘宏全;余江
目的:探究延伸护理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4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延伸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胸痛缓解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1.7%)高于对照组(66.7%),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应用延伸护理,可以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唐琪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中成药外敷(消肿活血散)内服(复方马钱正骨丸、参七骨折丸、壮筋补骨丸)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急诊就诊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予早期(骨折后3-6h)行手法复位,复位后,观察组外敷消肿活血散小夹板固定,根据骨折三期辨证法内服复方马钱正骨丸、参七骨折丸、壮筋补骨丸,对照组小夹板外固定,内服常规活血化瘀药物。2组疗程均为4-6周。比较2组局部肿胀开始消退时间、疼痛减轻程度、骨痂生长快慢、平均骨折愈合时间、腕部有无畸形、腕关节功能程度、手指握力。结果:观察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局部肿胀开始消退时间、疼痛减轻程度、骨痂生长快慢、平均骨折愈合时间、腕部有无畸形、腕关节功能程度、手指握力,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马钱正骨丸内服、消肿活血散外敷可有效缓解桡骨远端骨折早期的肿胀、疼痛,为骨折愈合提供有利条件,参七骨折丸、壮筋补骨丸内服可有效促进骨折中后期愈合,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改善。
作者:张翔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对风心病的疗效影响。[方法]研究选取医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风心病患者为对象,在实施瓣膜置换术同时结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及手术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中术后出现2例频发室性早搏,1例血尿,2例低温低热,经过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后,终都恢复正常,只有1例患者术中由于心室破裂而死亡。且护理前后焦虑发生率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风心病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
作者:孙萌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对甲亢合并脑梗死患者的发病原因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甲亢合并脑梗死患者16例作为观察组,单纯脑梗死患者16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血脂、血糖等指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甲亢组空腹血糖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亢患者的血糖较高,血液内的代谢紊乱,容易造成患者血液粘稠,导致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导致脑梗死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对于甲亢患者,应该多注意自己的病情,尽早进行治疗,防止病情的恶化加重,引发脑梗死。
作者:解玉涛;卢洪娟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本文分析评价社区全科医师对临床疾病诊疗控制的效果。将本社区128例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由社区普通医师负责临床诊疗控制工作,观察组64例由社区全科医师负责临床诊疗控制工作,进一步对2组患者诊疗控制效果进行对比评价。通过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诊疗控制前,2组患者焦虑症状( SAS)评分无明显差异( P>0.05);诊疗控制后,2组 S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 SAS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对诊疗控制服务的满意度(95.31%)明显高于对照组(67.19%)( P<0.05)。说明了针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全科医师诊疗控制服务有显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及心理状态,提高服药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莺莺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总结了近年来大面积火焰烧伤患者接受了有创操作并纠正休克、控制感染及后期的功能锻炼的护理特点和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3例大面积同时烧伤患者的治疗和护理。结果本组病例于入院后4—8小时行有创操作气管切开、中心静脉置管、创面切开减张术。医护根据病情危急、及时评估烧伤面积、严密观察病情,合理安排救治顺序以及医患积极配合、得到及时的救治。结论:合理安排,积极配合救治,精细耐心的护理,从而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郭金莲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当今临床中内镜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到临床中。微创手术的优势是:对患者的损伤小、患者的恢复时间短,被广大患者所接受。硬式内镜手术器械包括:腹腔镜器械、胸腔镜器械、脑室镜器械等,种类是很多的,因为临床中微创手术的数量不断增加,内镜技术应用的频率也很高。内镜器械的价格是很昂贵的,所以对器械的利用率提升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谈谈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对硬式内镜进行集中的处置管理,效果是较好的。
作者:潘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对比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3.46±1.37d)短于对照组(7.62±1.94d)(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81%)低于对照组(27.03%)(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30%)高于对照组(75.68%)(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期间给予整体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聂红英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总结控温毯在辅助治疗危重症体温不升患儿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病史资料回顾性分析及临床观察,对18例体温不升患儿采用升温机制控制体温,做好升温护理,预防并发症的观察。结果18例体温不升患儿使用控温毯升温时间为1-3天,平均为2.2天,使用控温毯4-8小时体温可升至36.8℃,升温效果持续、稳定、安全、费用经济。结论掌握控温毯的使用方法,实施升温各阶段的护理,及时观察病情,及早发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是控温毯升温机制治疗体温不升患儿安全有效的保证。
作者:肖红丹;黄静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究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手术方式选择及对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在2011年1月-2016年1月时间段内,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假体周围骨折的患者66例,根据Vancouve分型标准,骨折可分A、B、C三型,分别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并对手术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比较。结果:对不同类型骨折手术手术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所需的时间、术后疼痛情况,进行比较。A型手术手术出血量少、手术持续时间短、术后骨折愈合所需的时间短,与B型、C型相关指标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意义。三种手术类型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两两比较,P>0.05,差异无意义。结论:对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根据骨折的发生部位的不同,三种手术方式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临床疗效较佳。
作者:马燕;吴亦男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各6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性护理基础上实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含有心理护理、舒适护理、健康教育等,比较两组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患者护理前各项指标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常规组各项指标没有明显改善,研究组生活质量则显著提升,组间比较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失眠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化疗患者实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此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易祎;董梦婷;张亚西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有暴力行为的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接收的40位精神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另选取医院2016年接收的40位精神病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则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以上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有暴力行为史的精神病患者加强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其暴力行为发生次数,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雪娇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分析产妇产后采用热敷+按摩对其乳房胀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6年8月收治的102例产妇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50例行常规护理,护理组5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热敷+按摩。护理3天后比较2组乳房胀痛情况。结果护理组的乳房轻度胀痛产妇多于对照组,重度胀痛少于对照组,胀痛程度明显较对照组轻,差异显著(p<0.05)。结论热敷+按摩可有效降低产后妇女的乳房胀痛程度,创造良好母乳喂条件。
作者:陈雪梅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分析开展素质教育对于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本院在全体护理工作人员中开展职业素质教育,我科室(门诊 B 超室)分别于于教育前2015年5月~11月及教育后2016年1月~6月对我科室接诊的患者以问卷形式开展满意度调查,统计护患纠纷发生率并进行数据对比,分析素质教育对于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结果:教育后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4.99%,护患纠纷发生率为1.67%;教育前组患者总满意率为69.40%,护患纠纷发生率为7.25%;教育后组患者总满意率与护患纠纷均显著优于护理前组,P<0.01。结论:素质教育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全面改善护理人员的精神面貌,加强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明显提高患者满意率并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应于护理人员中定期开展并以多种形式向全体医护人员进行长期宣教。
作者:汪荣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了解四川蒲江县农村居民的口腔健康状况与口腔护理情况,为今后的口腔护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自行设计问卷,随机抽取600名蒲江县居民进项问卷填写,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82份。结果:蒲江县居民有治疗口腔相关疾病经历者占50.17%。每天刷牙3次者占6.19%,刷牙时间≥3分钟者占10.16%。结论:蒲江县居民口腔健康状况整体较差,口腔刷牙时长较短,口腔保洁效果不佳,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较低。建议加强口腔健康的宣传,提高居民的口腔保健意识,各级医院增加对居民的口腔健康检查频率,使居民的口腔健康状况得到改善。
作者:叶俊良;崔晨霞;黄华;陈小惠;杨金发;刘宏全;余江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对比用药咨询门诊开设前后用药咨询的情况,分析咨询门诊有无开设的必要。方法比较2015、2016年第二季度,用药咨询的情况,分析其差异性。结果用药咨询的人次,平均咨询的时间都有显著增加。结论开设用药咨询门诊有必要。
作者:严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究整体护理方式对艾滋病合并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艾滋病合并结核的5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整体护理方式可以提高艾滋病合并结核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晓莉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进一步探索胫骨平台骨折择期手术治疗时机。方法:根据张力性水疱出现时间,按照骨折分型选择切口和内固定方式。结果:总体优良率为95.8%。结论:这样的治疗方式,近期效果确切。
作者:谢全贵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卒中患者吞咽困难采取的康复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神经科于2006年6月至2009年11月期间收治的30例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采取康复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30例脑卒中后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上述康复护理及训练,12例轻度吞咽困难患者痊愈,16例中度吞咽困难患者痊愈12例,明显好转4例,2例重度明显好转1例,好转1例。进一步证实了及时正确的康复护理训练队脑卒中后吞咽功能恢复的意义重大。结论对卒中吞咽困难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进食状态,使患者的营养需求得到保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秀琴;康秀玲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分析比较CT与B超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及影像资料,根据诊断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均进行CT检查,观察组患者均进行B超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及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CT检查单纯性急性阑尾炎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符合率为90.9%,要高于B超检查的68.2%,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其它分型急性阑尾炎检出符合率方面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检查单纯性急性阑尾炎的符合率及灵敏度要高于B超检查,其它分型急性阑尾炎检出符合率方面差异不明显,两者具有同样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姚晨 刊期: 2016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