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尿常规检验影响因素研究

周旭艳

关键词:尿常规检验, 影响因素, 研究分析
摘要:目的:本文分析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探索相应的控制措施,提高尿常规检验的准确性。对尿常规检验中标本采集、运输、存储和检验环节中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各个操作环节都会影响检验结果。说明在临床尿常规检验中,需要从各个环节加强尿常规检验的控制,严格按照质量控制规定执行操作,降低检验环节中影响因素导致的误差,保证临床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论急诊科的中医护理实践

    目的:病人急救时由于情况突然,必须要及时采取科学的方式处理,这对于后期的治疗能争取更多的时间。在急救病人期间,应注重各种方法的运用。中医护理是医学研究的一种辅助急救的方法,对病人的健康状况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针对这一点,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医护理在急救方法中的运用。

    作者:徐欢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进展

    目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作为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炎症,多发于围机械通气期,为了降低其发生率,本文从宿主、病原菌角度出发,探讨了VA P的高危因素,并综述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旨在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效率与质量。

    作者:唐俊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2013-2015年富锦市的艾滋病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富锦市2013-2015年的艾滋病疫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取富锦市的艾滋病患者34例,选取时间为2013年1月-2015年12月,分析不同年限的艾滋病患病情况与传播途径。结果①传播途径:从传播途径上看,主要为同性性传播,比例为67.65%。②病例来源:大部分患者为自愿咨询,比例为44.12%,其次为术前检查,比例为26.47%。结论在2013-2015年间,富锦市的艾滋病患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疾病防控中心要加大力度对高危群体进行健康教育,降低艾滋病的患病率。

    作者:马立波;栾长春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针药结合治疗急性荨麻疹风热犯表型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针药结合疗法与单纯服用中药治疗急性荨麻疹风热犯表型的疗效。方法将200例急性荨麻疹风热犯表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治疗组采用针药结合疗法,对照组单纯服用中药。两组均治疗6天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结果对照组脱失两例,实际为98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药结合疗法治疗风热犯表型荨麻疹总有效率优于单纯服用中药治疗。

    作者:郑雨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为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7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妇产科疾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给予90例患者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分析90例妇产科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90例妇产科疾病患者,其中终止妊娠患者23例,紧急避孕患者15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4例,其他类型疾病8例,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30%、80.00%、86.67%、85.71%和75.00%。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了生活质量,降低了不良反应,提高了治疗效果,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袁士珍;李香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开展血常规检验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价值观察

    目的:探讨开展血常规检验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价值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到我院开展健康体检的6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血常规检验、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C反应蛋白与血沉指标进行记录,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80例患者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患者的疾病严重等级不断上升,二者对比差距更加显著,不同等级的患者比较也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炎症性肠病患者开展血常规检验,可以起到早期诊断的作用,并能为患者的早期治疗提供依据,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与研究。

    作者:张发彦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冠心病危险性的相关分析

    目的:对不同脉压时冠心病发病率变化进行分析。方法:对84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冠心病的相关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从吸烟、酗酒及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暴露比例上来看,冠心病组的比例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脉压<50mmHg,50~80mmHg,≥80mmHg组间比较经方差分析, DBP、SBP差异明显,P<0.05,MBP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随着PP值增大,DBP降低,SBP增大;冠心病发生率随着PP值增大而增加,经卡方检验P<0.05。结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随着PP值增大,DBP降低,SBP增大,冠心病发生率明显增加,PP值和冠心病发生率之间呈正相关。

    作者:唐明;唐毅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药学与社会人类的关系

    目的:随着现代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与社会医疗保障系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药物和国家预算,立法与执法管理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与社会经济发展,科技术进步产生相互影响。

    作者:杨秀珍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通过分析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的观察以及其对血清 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来探究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在临床上的价值,进一步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然后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一个对照组和一个观察组,对对照组仅仅进行基础治疗,在对观察组进行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外加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的观察以及在治疗前后的7天疗程的血清 CRP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血清 CRP水平有明显的变化(P<0.05),7天时观察组血清 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对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很好的疗效且能有效地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的水平,改善患者机体机能。

    作者:蒋存礼;黄萍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介入放射治疗的进展对护理的新要求

    目的: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的医疗事业发展很快。现代医学模式在逐渐转变,护理工作的单一性需要随之改变。介入放射治疗是比较新颖的治疗方式,而且对于医务人员具有更高水平的要求。不但需要医务人员具有更高的耐心,另外需要医务人员对患者具有全面的周密观察,在分析后全面提高对护理的要求。介入放射治疗学是美国著名的放射家Margulis1967年提出的,也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的一门新兴边沿综合性学科。介入放射治疗主要是在影像学(X线、超声、CT、MRI)引导中,利用经皮穿刺途径或者通过人体原有孔道,将特制的导管和器械插至病变部位进行诊断造影和治疗,要么就利用采集组织进行细胞学细菌学的生化检查。

    作者:马霞;丁雪花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高血压患者临床麻醉中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的应用价值评价

    目的:研究和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高血压患者临床手术麻醉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来我院治疗高血压的患者9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8例,记录和观察患者手术前,拔管前,拔管后,手术后等时间的舒张压,收缩压和心率等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通过比较分析两组的患者在手术前,拔管前,手术后,拔管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和心率的数据情况,发现两组的差异不大,但对照组患者的拔管时间比观察组要短,使用药物的剂量比观察组的大,苏醒的评分低于观察组。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在手术中使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尤其运用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中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陈道兵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总结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近一年收治的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在住院时间上,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住院费用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是非常有效的,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护理质量,赢得患者家属的满意,同时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值得在医院中推广应用。

    作者:黄宏波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益心康泰胶囊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效果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益心康泰胶囊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一2015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益心康泰胶囊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临床疗效和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治疗期问并没有发生用药不良反应,用药后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心律保持稳定,治疗后患者血液系统、肝肾功能并没有发生异常。结论:临床中在对冠心病心绞痛进行治疗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益心康泰胶囊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显著,而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剑波;肖涛;肖群杰;吴莉莉;秦英保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护理

    目的:通过对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情况分析,得出其准确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4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共计100例进行研究,并对患者实施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对患者的相关结果进行相应的研究和分析。结果:对案例中的患者使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患者的身体状况明显得到好转。疼痛完全缓解78例,基本缓解17例,缓解不明显者5例(均为陈旧性骨折)。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基本正常64例,椎体前缘高度恢复较差者56例。结论: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运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临床效果十分显著。

    作者:李娜;任静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中医营养干预对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及肝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中医营养干预对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80例,收取时间为2014年5月直至2016年3月期间,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营养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 AST(42.01±6.65)U/L、ALT(45.15±5.29)U/L、TBiL(30.04±4.21)umol/L 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营养干预对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及肝功能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

    作者:王平;陈业鹏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口腔修复临床中数字技术的应用和价值

    目的:数字技术在口腔修复临床中可以用于活动义齿修复、全口义齿修复和颌面赝复体的制作。数字技术正在逐渐改变着传统口腔修复学临床操作模式和修复体制作方式,推动口腔修复治疗向着更加精确、简便、高效、高仿真和有效恢复生理功能的方向发展。

    作者:刘锐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优质护理对白血病患者化疗焦虑、抑郁情绪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分析研究优质护理对白血病患者化疗焦虑、抑郁情绪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0日期间在我院进行白血病治疗的84例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以及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白血病患者化疗焦虑、抑郁情绪以及治疗依从性有着显著的影响效果,有助于白血病患者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仙斐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肝硬化患者126例护理体会临床应用及其分析

    目的:探讨满足肝硬化患者需求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26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的经验。结果:对126例肝硬化患者给予护理模式干预后,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结论:有效的护理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各方面得到改善,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红兵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优质护理对剖宫产产妇产后康复的作用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剖宫产产妇产后恢复中的影响。方法:把90例剖宫产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然后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康复情况。结果:试验组的初乳时间、排气时间、恶露排尽时间以及HAD、BSES量表评估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把优质护理应用在剖宫产产妇产后恢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可把此护理方法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刘迎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下病(湿热下注型)的临床研究

    目的:为求一种更好的中西医结合(紫香解毒膏)治疗重度带下病(湿热下注型)即西医称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复发少、治愈快的方法。方法:将我院妇科确诊为重度带下病(湿热下注型)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患者200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患者的瘙痒、疼痛症状及抓痕糜烂粘膜充血水肿体征的观察对比,以计分形式进而得出结论。结果:采用紫香解毒膏(中西医结合)治疗组(924例)为91%的治愈率,7%的有效率,共98%的总有效率;而单纯西医组(912例患者)为40%的治愈率,31%的有效率,共71%的总有效率。结论:采用紫香解毒膏治疗重度带下病(湿热下注型)是一种少复发、治愈快、无副作用且有效的方法,在临床上具有极强的推广价值。

    作者:范丽梅 刊期: 2016年第25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