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兵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结合健康教育在面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6年6月接收的面瘫患者50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患者25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于试验组患者则是采用中医护理结合健康教育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差异。结果:经过护理后,试验组患者对面瘫的认知度增加,能主动参与到治疗中,同时对关于健康知识的掌握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也更短。结论:中医护理结合健康教育在面瘫患者中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可以在今后的临床护理中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阙道琼;王敏;曾德军;薛莲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病人角色逐渐转变,病区住院病人以消费者的身份对个人利益、人身安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模式逐步开展,使我们越来越感到病区安全管理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作者:南春兰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分析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咳嗽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小青龙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疾病症状消失时间及总体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精心的护理与治疗,观察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患者各项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咳嗽的过程中,小青龙汤配合药物治疗具有更加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加强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爽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对产程中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22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61例,对分别应用传统分娩配合常规护理和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的镇痛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90.16% vs.72.13%],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剖宫产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9.84%、8.20%、1.64% vs.34.43%、24.59%、11.48%],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程中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黄云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分析探讨乳腺超声在妇女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意义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来我院体检中心检查的妇女188例,分析其检测的相关资料和结果。结果:本组研究对象行B超检查中发现有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别的乳腺疾病,包括乳腺增生113人(60.1%),乳腺囊肿29人(15.4),其他乳腺异常15人(7.9%),无乳腺疾病31人(16.4%)。结论:乳腺超声对妇女健康检测有十分显著的诊断价值,能够早期发现各类乳腺疾病,这位各类乳腺疾病的早期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临床依据,所以,乳腺超声应用与妇女健康体检中乳腺疾病的检查具有显著地临床意义,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景晓娜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藏红花提取物对致敏小鼠血液中内皮素(ET-1)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8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治疗组。对照组用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并雾化,哮喘组以卵清蛋白(OVA)溶液腹腔注射并雾化激发哮喘,治疗组以OVA溶液腹腔注射,每次用OVA溶液激发之前1小时以藏红花提取液腹腔注射。结果:哮喘组小鼠血清中 ET 含量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治疗组小鼠血清中 ET-1含量较哮喘组小鼠明显降低(p<0.05)。结论:藏红花提取液可以降低致敏哮喘小鼠血液内ET的含量。
作者:白志余;邢阿光;许洁;庞桂芬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糖尿病患者。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分别使用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结果:观察组糖尿病患者在护理后健康知识水平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采用健康教育护理糖尿病,效果显著。
作者:叶白琼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目的:分析远程家庭康复指导对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并出院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60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常规出院流程给予患者口头康复指导,观察组患者采用远程家庭康复指导;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的Barthel量表和Fugl-Meyer量表评分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性(P>0.05),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量表和Fugl-Meyer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远程家庭康复指导,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不会大量增加治疗费用,适用于我国目前国情。
作者:王玉芳;朱建萍;陶勇军;王婷;张和华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臭氧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理改变中的机制研究,为臭氧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理改变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雄性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SD)糖尿病大鼠40只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只,对照组采用氧气灌肠,观察组采用臭氧灌肠,分析比较两组视网膜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分析比较两组大鼠视网膜中神经损伤情况,分析比较两组大鼠视网膜中内质网应激分子情况。结果:观察组视网膜组织中细胞凋亡数目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视网膜中神经损伤情况和视网膜中内质网应激分子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能有效的控制大鼠视网膜中组织的缺氧情况,改善组织氧气的输送,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
作者:田莉;陈丽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中成药外敷(消肿活血散)内服(复方马钱正骨丸、参七骨折丸、壮筋补骨丸)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急诊就诊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予早期(骨折后3-6h)行手法复位,复位后,观察组外敷消肿活血散小夹板固定,根据骨折三期辨证法内服复方马钱正骨丸、参七骨折丸、壮筋补骨丸,对照组小夹板外固定,内服常规活血化瘀药物。2组疗程均为4-6周。比较2组局部肿胀开始消退时间、疼痛减轻程度、骨痂生长快慢、平均骨折愈合时间、腕部有无畸形、腕关节功能程度、手指握力。结果:观察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局部肿胀开始消退时间、疼痛减轻程度、骨痂生长快慢、平均骨折愈合时间、腕部有无畸形、腕关节功能程度、手指握力,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马钱正骨丸内服、消肿活血散外敷可有效缓解桡骨远端骨折早期的肿胀、疼痛,为骨折愈合提供有利条件,参七骨折丸、壮筋补骨丸内服可有效促进骨折中后期愈合,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改善。
作者:张翔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在我国教育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高职医专眼视光专业的教学要求变得越来越高,需要注重现代教学理念的合理运用,并加强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的创新,才能更好的促进高职医专眼视光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本文就高职医专眼视光专业“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进行全面探讨,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的眼视光专业人才。
作者:舒艳琼;何玲梅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公共场所行业从业人员体检HBsAg及HBeAg携带情况。方法挑选2015年2月-2016年1月来我院体检的54682名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及HBeAg携带情况。结果参加体检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54682名中,1098人为HBsAg及HBeAg携带者,携带率为20%,男性的HBsAg及HBeAg携带率比女性高。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中本地与外埠户籍的人员HBsAg及HBeAg携带率分别为0.7%、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国平均感染率比较,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及HBeAg携带率较低,但是仍旧需要持续开展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体检工作,并针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实施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以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作者:孔燕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究延伸护理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4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延伸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胸痛缓解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1.7%)高于对照组(66.7%),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应用延伸护理,可以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唐琪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研究护理安全管理对心脏介入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研究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实施心脏介入手术患者90例为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护理,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护理结果。[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成功率(97.8%)明显高于对照组(84.4%),并发症发生率(6.7%)及护理差错率(2.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15.5%),实验组满意率为97.8%,对照度满意率为84.5%,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介入术患者在围手术期间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同时降低护理差错事件,促进护患和谐。
作者:刘小宁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通过通窍鼻炎颗粒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羟甲唑啉鼻喷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通窍鼻炎颗粒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87.5%,对照组为6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满意度上,观察组为85%,对照组为5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鼻炎通过通窍鼻炎颗粒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赵进喜;金玉芬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125碘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恶性肿瘤近期疗效满意,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周力;刘渊;罗镇英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实践在降低动静脉内瘘穿刺失败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主题评审,品管圈圈员采取头脑风暴法,对降低动静脉内瘘穿刺失败率中存在的问题各抒己见,对动静脉穿刺进行现状调查,后总结分析、解决对策、终落实到实际护理工作中。通过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600例次情况分析。结果:通过头脑风暴讨论分析,将影响患者内瘘穿刺失败率的因素分为护士操作技术不规范;患者血管因素;心理因素;健康教育四方面的原因。根据四方面开展针对性改善措施。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共统计分析65例次,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共统计分析19例,失败率由原来的10.8%降至3.2%(P﹤0.05),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情况明显减少。结论:品管圈实践的开展有助于降低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失败率。
作者:蒲晓华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为求一种更好的中西医结合(紫香解毒膏)治疗重度带下病(湿热下注型)即西医称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复发少、治愈快的方法。方法:将我院妇科确诊为重度带下病(湿热下注型)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患者200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患者的瘙痒、疼痛症状及抓痕糜烂粘膜充血水肿体征的观察对比,以计分形式进而得出结论。结果:采用紫香解毒膏(中西医结合)治疗组(924例)为91%的治愈率,7%的有效率,共98%的总有效率;而单纯西医组(912例患者)为40%的治愈率,31%的有效率,共71%的总有效率。结论:采用紫香解毒膏治疗重度带下病(湿热下注型)是一种少复发、治愈快、无副作用且有效的方法,在临床上具有极强的推广价值。
作者:范丽梅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中所收治的80例急诊危重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临床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抢救方式进行抢救,观察组患者采用全程护理方式实施抢救,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状况展开观察与对比。结果经本文研究结果得出,观察组患者在抢救时间、心肺复苏时间及器官插管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诊危重患者抢救过程应用全程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生命安全风险,提高临床抢救效率,为患者病症治疗带来更多希望。
作者:王靓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胸外科护理风险因素及解决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胸外科手术并发生护理风险的患者51例,找出风险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结果:主要的风险因素为:对管道进行的护理不到位、制度没有落实到位、进行护理的工作人员经验不足或者责任心不够强以及患者自身的原因。结论:应该对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进行培训、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行培训、对引流管的护理进行加强、核心制度落实要加强以及护士长要加强监控来降低护理的风险。
作者:姜霞 刊期: 2016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