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德军;阙道琼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胃癌手术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选择不同,将其分为人性化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患者40例,对比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总结护理经验。结果:人性化护理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护理满意度较高,相比于常规护理组,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胃癌手术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大程度满足患者的心理及生理需求,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邢素丽;王焕军 刊期: 2016年第25期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供应中心作为为控制院内感染已受到各医疗单位的广泛重视。他是临床医疗工作正常进行的重要环节,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关系到医疗质量的提高,给临床工作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加强环节管理消除医疗安全隐患,要求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应树立职业道德意识、无菌意识、规范操作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
作者:王利粉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总结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近一年收治的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在住院时间上,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住院费用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是非常有效的,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护理质量,赢得患者家属的满意,同时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值得在医院中推广应用。
作者:黄宏波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125碘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恶性肿瘤近期疗效满意,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周力;刘渊;罗镇英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分析在下肢静脉曲张合并丹毒治疗中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2016年期间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22例下肢静脉曲张合并丹毒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这些患者采取的具体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22例下肢静脉曲张合并丹毒患者中获得治愈效果的患者共计20例,无效者2例。结论对下肢静脉曲张合并丹毒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使用安全性高,具有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作者:梁鑫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通过护理干预后的恢复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小儿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8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温恢复时间上,观察组早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通过护理干预后可以达到更快恢复,治疗效果更理想。
作者:唐洁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观察胃管双固定法预防胃管滑脱的效果。方法将73例脑血管疾病伴有吞咽困难病人按入院日期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8例),两组病人均按常规方法置入胃管,对照组使用传统的胃管固定方法(德国鼻胃管包装自带的粘贴),观察组在传统固定方法的同时再用寸带环绕对胃管进行双固定。结果使用粘贴及寸带环绕双固定胃管的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率降低及心理压力、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胃管双固定法可有效降低胃管滑脱率,减轻病人心理压力,有效提高病人的睡眠质量,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全丽芳;朱丽娟;叶益珍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通过对膀胱癌术后化疗药物灌注的方法对膀胱暗患者进行观察,进一步探讨膀胱癌术后对膀胱灌注化疗药物的一些护理方法。方法:对102例膀胱癌患者进行手术,在手术后进行化疗药物膀胱灌注,然后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插管、灌注时、灌注后的护理及普及健康知识等)。应用不同的化疗方案给予膀胱灌注,在局部化疗前、灌注过程中及灌注后观察患者情况。结果20例患者出现尿路感染、恶心呕吐及白细胞减少等各种不良反应。102例患者随访3~24个月,3个月内复发者15例,12个月内复发11例,24个月内复发20例,其中2次复发15例。结论:改进和提高对膀胱进行药物灌注前后的护理策略,能降低化疗药物灌注后的各种不良反应,能有效的控住肿瘤,进而提高膀胱癌患者的生存率以及生活质量。
作者:仝静;庞红梅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究CT增强检查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于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来我院接受CT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3例。给予甲组患者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护理,给予乙组患者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甲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乙组(P<0.05)。结论:给予CT增强检查患者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梅莉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应用于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08例肺癌化疗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采用SF-36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采用焦虑、抑郁评分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1个月后,观察组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肺癌化疗患者,可以更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雅丽;谢佳慧;钟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糖尿病患者。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分别使用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结果:观察组糖尿病患者在护理后健康知识水平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采用健康教育护理糖尿病,效果显著。
作者:叶白琼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临床医学需要加速发展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庞大的就医需求。高职院校对临床医学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实践,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的关键,是促进学生提高自身竞争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根本保障。笔者分析高职院校临床医学的教育背景,为教学方法改革提出几点针对性建议,旨在为日后高职院校临床医学教学工作提供新思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李晓影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通过对妇产科护理中的常见风险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从我院抽取妇产科患者200例,时间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将抽取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实验组患者进行风险防范措施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不采用风险防范措施护理,并以此分析妇产科护理中的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医疗失误发生率、投诉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妇产科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其中存在一定的风险,护理人员应该制定相应的合理科学防范措施,进而降低患者出现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郝爱玲;蒋芸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本文结合近年来我院治疗的24例严重心血管外伤患者临床诊治情况,对抢救体会进行总结。
作者:楼景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加强医院消毒供应室的管理,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重视消毒供应室人员的素质培养,加强再生物品环节的质量管理,完善各项监测措施。结果:为临床科室提供了合格的灭菌物品,有效地防止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通过落实一系列管理措施,使供应室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丽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眼科手术中对疾病治疗和视力康复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围手术期。本文主要眼科围手术期的中医治疗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可以给当前的眼科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以完善我国的眼科治疗技术。
作者:陈菊胜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对比用药咨询门诊开设前后用药咨询的情况,分析咨询门诊有无开设的必要。方法比较2015、2016年第二季度,用药咨询的情况,分析其差异性。结果用药咨询的人次,平均咨询的时间都有显著增加。结论开设用药咨询门诊有必要。
作者:严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是一种微创诊治冠心病的重要手段,具有操作方便,患者无需卧床,痛苦小,局部出血和血管并发症少,住院期间术后不需要停用肝素抗凝治疗等诸多优点。在心内科的疾病治疗中该技术应用的较多,要想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做好围术期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本研究对300例行该技术的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回顾,并总结出了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大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王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分析研究优质护理对白血病患者化疗焦虑、抑郁情绪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0日期间在我院进行白血病治疗的84例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以及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白血病患者化疗焦虑、抑郁情绪以及治疗依从性有着显著的影响效果,有助于白血病患者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仙斐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剖宫产产妇产后恢复中的影响。方法:把90例剖宫产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然后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康复情况。结果:试验组的初乳时间、排气时间、恶露排尽时间以及HAD、BSES量表评估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把优质护理应用在剖宫产产妇产后恢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可把此护理方法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刘迎 刊期: 2016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