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

王净非;郭颖妮;王娜;李欢;刘宁

关键词:化疗性静脉炎, 预防, 护理
摘要:化疗性静脉炎是静脉炎中常见的一种,它是由于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溶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过长,引起的局部静脉壁化学炎性反应.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一直为护理界所关注.本文就这一问题做以综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在发热门诊的研究与应用

    目的 了解对发热患者及家属进行规范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发热门诊就诊的患者及家属120例,设规范化教育为研究组,传统教育为对照组,对两组健康教育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规范化教育组发热相关知识知晓率、不良护理行为转变率明显高于传统教育组(P<0.01).结论 在进行发热患者健康教育时,只有规范教育内容,鼓励患者参与操作练习,才能改变不良护理行为,提高家庭护理质量.

    作者:贺倜;杨珠江;冯登殿;邓顺娇;钟小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腹腔镜下直肠癌切除术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的手术配合与体会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的手术体位要求严格,它会影响到患者的神经、血管、呼吸、循环等并发症的发生.对1例已患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人,我们从体位、气腹、生命体征的观察与麻醉医生的密切配合,输液量的调控、环境温度的管理等方面进行严密的管理,控制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脱落与新的血栓形成,使手术顺利完成,控制了并发症的发展与发生,使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作者:邓俭美;李微微;闵登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不同性别静息心率与冠心病的关系

    目的 观察不同性别静息心率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观察208例入选者的静息心率,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其分为对照组及冠心病组.结果 男性冠心病组静息心率(77.7±12.5次/min)显著高于对照组(69.1±9.0次/min)(P<0.05);女性冠心病组静息心率(76.25±10.8次/min)与对照组(72.2±11.9 次/min)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静息心率与冠心病的关系因性别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男性静息心率与冠心病相关性较女性强.

    作者:张群英;韩君勇;邬伟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民族地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健康教育方法与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结核性脑膜炎病人自身疾病的认识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用多种形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教育前后用问卷形式对患者进行结核性脑膜炎知识的调查.结果 健康教育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得到明显增强,遵医行为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通过正确治疗和护理干预建立了良好的遵医行为和正确的健康行为观点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病死率.

    作者:陈庆如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两种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病人中应用及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两种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病人中的使用及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两年来173例肿瘤患者两种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其中A组(中心静脉导管)68例,B组(一次性无菌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包)105例,观察两组置管部位、操作技术、导管维护、导管留置时间和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感染率.结果 置管时间、操作技术和导管维护组间相比无显著差异;导管平均留置时间A组37 d;B组41 d,P>0.05;导管相关性感染率A组17.65%,B组1.91%,P<0.05.结论 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发生置管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感染率显著高于使用一次性无菌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包的患者,所以要尽可能选择高质量的中心静脉导管,尽可能减少导管质量问题引起的感染.

    作者:李静;王国蓉;段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星状神经节持续阻滞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目的 研究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72只,体质量220~280 g,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组(n=8)、对照组(n=32)和实验组(n=32).正常组实施假手术;对照组和实验组组均制作左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组组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30 min即行持续星状神经节阻滞.脑缺血后8 h、16 h、24 h、32 h灌注取材观察表达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细胞数及神经细胞凋亡数.结果 对照组、实验组各时间点HIF-1α神经细胞凋亡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实验组各时间点表达HIF-1α细胞数和神经细胞凋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SGB能引起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鼠HIF-1α及神经细胞凋亡蛋白的表达下调,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陈钊军;杨宁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团体心理治疗模式在《医护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欧文·亚隆的团体心理治疗模式,在<医护心理学>的教学过程的作用.方法 将学生分为团体心理治疗组(10人)和观察组(32人),采用团体心理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结果 教学结束后,以问卷形式了解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学生对团体心理治疗模式认同度高于其它教学形式.结论 欧文·亚隆的团体心理治疗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心理健康的程度.

    作者:孟建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

    化疗性静脉炎是静脉炎中常见的一种,它是由于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溶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过长,引起的局部静脉壁化学炎性反应.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一直为护理界所关注.本文就这一问题做以综述.

    作者:王净非;郭颖妮;王娜;李欢;刘宁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复发性胃癌69例的再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复发性胃癌的再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导致胃癌复发的因素及复发性胃癌的早期诊断、适应证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69例复发性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后随访69例,随访率为100.0%,其中1年存活27例,存活率39.13%,3年存活13例,存活率18.84%.根治性切除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25个月,姑息性切除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9.3个月,单纯探查6例患者均于术后2~6个月内死亡.结论 充分了解复发性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对胃癌患者定期复查,掌握适应证,采取积极的再手术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史奇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甲状腺癌误诊为甲状腺瘤12例分析

    临床上甲状腺瘤多见,术前与甲状腺癌准确鉴别有一定困难.我科从2003年4月至2008年4月共收治甲状腺瘤病人约180例,其中甲状腺癌误诊为甲状腺瘤的12例,占6.6%.给病人带来经济损失和造成二次手术痛苦.

    作者:刘宾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骨代谢和瘦素影响的研究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骨质疏松症定义为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病,以骨量减少、骨的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强度损害、骨折危险性增加.

    作者:尤广丽;陈彬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医学留学生内科学理论课的教学实践和体会

    内科学是医科院校各专业面向医学留学生开设的一门很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由于留学生原有的宗教习俗、文化教育差异和教学方法的不同,及当前高校的教师素质、管理水平,重视程度等多种原因,留学生内科理论课学习效果会受到多方面影响.文章从如何提高留学生内科学教学质量入手,结合多年内科学教学中的实践和体会进行探讨,为留学生教育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赵丹;罗星;杨晓萍;刘春;程红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树突状细胞与消化系统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体内功能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在抗肿瘤免疫应答中起关键作用.

    作者:张雪妍;雨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荆门市2008年度企业员工健康体检汇总分析报告

    目的 了解荆门市某国有企业员工的健康状况,为提高企业员工健康,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荆门市某国有企业员工进行体检,分析体检结果,并与一般人群健康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2008年荆门市某国有企业员工超重、肥胖、脂肪肝、高脂血症、老视、视力不良、心电图异常等疾病患病率逐年增高,其中超重、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胆囊炎、高血压、高脂血症、脂肪肝的等疾病在不同程度的存在.前三种疾病的排序及百分率为:脂肪肝36.1%(150/415),超重35.9%(149/415),肾结石32.3% (134/415).结论 荆门市某国有企业员工身体状况存在严重问题,在企业员工中要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其自我保健和自我防病意识,提高其健康状况.

    作者:曾立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抗CCP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抗CCP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RA)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抗CCP抗体在RA中的含量.结果 抗CCP抗体的敏感性比类风湿因子(RF)的敏感性低,但抗CCP抗体的特异性远高于RF,RA患者的RF的阳性率在抗CCP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有显著性差异,但抗CCP抗体与年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及病程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研究证明抗CCP抗体含量与疾病活动度(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无相关性,而和RF存在正相关,并且抗CCP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陈玉;裴兵;祖美丽;吴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超声快速筛查胎儿心脏技巧的探讨

    目的 探讨超声快速筛查胎儿心脏的技巧,提高产前诊断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经产前超声诊断的各种心脏畸形的胎儿的超声资料.对受检胎儿进行胃泡水平横切面、四腔心切面、五腔心切面、左室流出道切面、右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平面、上、下腔静脉入右房切面、主动脉弓切面,只进行二维图像观察和彩色多普勒图像观察.结果 50例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中,13例经尸检证实,37例经其它医院或上级医院再次超声检查证实.经过以上所述切面,绝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结构畸形在胎儿期是可以发现的,并且在胎位不利于观察心脏结构时,可以选择相应替代切面进行观察,节约检查时间.结论 产前二维平面和彩色多普勒对诊断胎儿心脏结构畸形是有重要意义的,对于室间隔缺损的观察,应加强五腔心切面的使用,右室流出道的观察应延续观察至动脉导管,这对于确定大动脉的关系十分必要.

    作者:熊可;刘志英;罗月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诊治

    目的 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 对2005年6月至2008 年8月我院收治的45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例患者经治疗后存活40 例(89%),死亡5例(11%);其中2例合并有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死亡,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死亡,1例由于经济困难生后2 d 放弃治疗死亡.结论 对于ARDS,早期识别和诊断,及时给予机械通气和其他支持治疗,保护其他脏器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胡志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沙利度胺联合MINE方案治疗难治性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联合MINE方案(美斯钠/异环磷酰胺、米托蒽醌、依托泊苷)治疗难治性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9年5月我院收治25例难治性侵袭性NHL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过至少1个化疗方案的治疗,所有患者均采用沙利度胺联合MINE方案化疗2~6个疗程(中位疗程数为4个).结果 25例NHL患者者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其中16例(64.0%)达到完全缓解(CR),4例(16.0)部分缓解(PR).总有效率为80.0%.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症状,轻度肝功能异常以及神经症状.少有骨髓抑制伴感染.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MINE方案为难治性侵袭性NHL的经济、有效挽救治疗方案之一,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化疗.其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沈文香;李海;邓志勇;陈芳;王雪斐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高钙透析用于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防治

    目的 探讨高钙透析对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取合并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血液透析患者20例,采取自身对照的方法,先后应用钙浓度为1.75 mmol/L及1.25 mmol/L的透析液各连续进行15次透析,观察透析前静息15 min后及透析开始后每隔1 h时的血压.结果 与使用正常钙浓度透析液透析时相比,使用高浓度钙透析液透析后,透析前血压无明显差异,透析中及透析后血压明显增高(P<0.05).结论 提高透析液Ca2+浓度,有助于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防治.

    作者:李旭东;储虹;徐向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糖尿病酮症病人30例的输液护理

    糖尿病酮症是糖尿病病人的急性并发症,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出现血酮、尿酮及高血糖为主的临床综合征.随着治疗方法的改进及医疗条件的改善,其病死率不断下降[1].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09年第10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