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坚
目的:对小切口负压引流加冲洗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选取自2013年9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肛周脓肿治疗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分为甲组和乙组,各50例。甲组采用小切口负压引流加冲洗治疗,乙组采用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治愈时间及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一次性治愈情况、以及住院治疗时间等情况。结果:甲组患者手术治愈时间、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乙组;手术切口长度明显小于乙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乙组;甲组患者一次治愈率(96.0%)明显高于乙组(74.0%);上述指标进行比较,两组差异均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肛周脓肿患者的治疗,采用小切口负压引流加冲洗的方法,其手术治愈时间与住院治疗时间短、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且一次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义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方式。方法:选择我院于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综合护理的方式,记录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结果:40例患者无一例死亡,其中,0例不满意,9例比较满意,31例满意,总体满意度为100%。结论:采取综合护理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满意度和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梅中群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床旁护理在产科病房应用对产科整体护理质量及出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0-12月及2011年10-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各160例,比较床旁护理开展前后产科护理质量及出院患者满意度。结果应用床旁护理服务后产科整体护理质量合格率由87.50%上升到94.38%,患者出院满意度由85.63%上升到92.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护理有利于产科护理质量提高,促进护理事业的快速发展,能提高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促进良好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产妇及家属掌握母婴保健知识和新生儿护理技能。
作者:何晓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本文就抽血时晕针原因及护理对策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期间门诊就诊人员58例,且这些就诊人员均进行抽血,其后对本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并对抽血时晕针的原因进行探讨。结果:通过对本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回顾性分析可知,抽血时晕针的主要原因包括:受检人员的年龄、自身差异以及护理人员的技术。结论:受检人员在抽血时,对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防止受检人员晕血。
作者:姚新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15年6月-2016年2月在优质护理服务建设过程中开展品管圈活动,针对我院护理工作检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拟定圈子目的并具体讨论,统计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我院住院患者在输液药物外渗率、压疮症状发生率、标本漏检率以及护理响铃率等指标上的差异。结果:活动实施后我院药液外渗率、压疮发生率、标本漏检率以及护理响铃率均显著下降。结论:品管圈活动在优质护理服务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能有效改善我院护理工作中的药液外渗、压疮症状、标本漏检等多项问题现象。
作者:谢燕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分析优质护理对多发肋骨骨折合并气血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100例为2014年9月~2014年11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多发肋骨骨折合并气血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采用随机奇数偶数法,将其分成研究组(n=50例)和对照组(n=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胸外科胸腔闭式引流术传统护理,研究组的护理方式为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各种临床表现。结果:研究组伤者各项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多发肋骨骨折合并气血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能促进伤者快速康复,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玉婷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消化道疾病的患者也是越来越多,消化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就是消化道溃疡。在医治消化性溃疡过程中,不能盲目的用药物治疗,在认清病因的情况下,辅以用药指导、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效果要优于单纯的药物治疗。
作者:窦英红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为了探讨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临床转归情况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80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采用随机平均分配的方式设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方式,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转归情况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转归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接受护理干预获得较好的转归几率显著较高,且能够显著降低出院后1年内疾病的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小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的有效方法加以总结和归纳,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10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55例接受常规应急护理干预,观察者组55例接受综合性应急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护理期间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并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血气指标好转情况均明显好于参照组,护理后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明显好于参照组,各项差异比较均得到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接受综合性应急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极具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作者:程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存在一种或者多种起源于胃、十二指肠区域的以上腹痛,上腹饱胀感,早饱,恶心为主要症状,并且缺乏能够解释这些症状的任何器质性或代谢性疾病。它包括运动障碍型、溃疡型,反流型及复合型4种,其中运动障碍型占50%以上。目前认为,FD 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胃动力障碍、胃肌电节律紊乱,胃排空延迟,次要机制为内脏过敏,胃酸及精神因素、Hp 感染相关。西医治疗以促胃动力、抑酸剂、胃粘膜保护剂、根除Hp 治疗及抗抑郁药物综合治疗,有一定疗效,但长期使用副作用多。
作者:周荣香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在现今的医疗手段中,我们面对牙髓病、根尖周病治疗方法一般采用根管治疗术。但是治疗过程中有一些细节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导致后的治疗效果达不到预期效果。本文详细的分析了四手操作护理配合根管治疗手术在临床实践中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笔者在文中着重介绍了四手操作护理的步骤和重要性,并分析了四手操作护理的重要性。通过本文可以引起根管治疗术重视四手操作护理配合的重要性。
作者:佟新玲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儿童眼外伤是儿童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不仅影响了儿童的身体健康,而且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很大的负担。对儿童的成长和前途均可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现将300例14岁以下儿童眼外伤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静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究早期肺栓塞的 CT 诊断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入我院治疗的早期肺栓塞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 X 线检查,观察组采用 CT 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经检查后的肺栓塞病情分类,经诊断治疗后 D-二聚体和血氧分压水平。结果对照组确诊肺动脉栓塞23例,右肺动脉栓塞8例,左肺动脉栓塞6例,双侧肺动脉栓塞6例,肺梗死 3例;诊断治疗后 D -二聚体为(786.6±398.3)mg/L,血氧分压水平(257.3±88.6)mmHg。观察组患者确诊肺动脉栓塞36例,右肺动脉栓塞18例,左肺动脉栓塞10例,双侧肺动脉栓塞5例,肺梗死 3例;诊断治疗后 D -二聚体为(468.3±401.3)mg/L,血氧分压水平(106.3±95.6)mmHg。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检出率优于对照组,诊断治疗后的 D -二聚体和血氧分压水平较稳定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 CT 检查对早期肺栓塞具有较大的意义,为临床工作者提供更为准确的治疗依据,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陈志坚 刊期: 2016年第23期
肌肉注射作为现代诊疗的一种普遍形式,已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所认可。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疼痛的敏感与耐受却越来越差,因而导致在肌肉注射时患者出现晕针的概率也越来越高。
作者:蔡宝晶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康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在科住院的重型颅脑损伤康复期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人,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干预组,分别给予康复期常规护理和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包括肢体运动功能和语言、思维能力)和评估患者心理状态,记录焦虑症、抑郁症的发病例数。结果干预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语言、思维能力方面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生活能够自理或基本自理,焦虑症、抑郁症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针对重型颅脑损伤康复期患者采用心理护理能明显利于患者身体恢复,并且能降低患者心理疾病的发病率。
作者:张晓茹;柳俊峰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应用头孢曲松钠与克拉霉素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90例,随机将9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单纯克拉霉素治疗,观察组予以头孢曲松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临床症状消时间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头孢曲松钠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效果显著,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斯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 PDCA 护理管理对白血病患者 PICC 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45例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PDCA 护理管理)24例和对照组(常规管理)21例,对比两组的 PICC 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导管移位、堵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比对照组更长,而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PDCA 护理管理对白血病患者 PICC 护理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汤姣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目的探讨小儿肠炎的临床治疗办法。方法:总结小儿肠炎治疗过程中的经验和方法。结论:小儿肠炎是常见的小儿疾病,发病率高,在小儿肠炎的治疗方面:预防,对症治疗,与及科学护理并重。
作者:刘晓凤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研究大黄素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ICR 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大黄素低、中、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各组均通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免疫功能低下模型,观察大黄素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免疫器官重量,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碳廓清,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大黄素高剂量组能明显提高小鼠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大黄素中、高剂量组能明显提高脾指数和胸腺指数并能明显提高碳廓清实验的吞噬指数;大黄素中、高剂量组可增强淋巴细胞增殖。结论:大黄素能增强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免疫功能。
作者:张琳惠;张静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多元化教学方法在生殖医学阴式彩超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4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部学习的8名研究生和24名进修医师;采用综合考评和问卷调查法评价多元化教学方法在生殖医学阴式彩超应用的教学效果;结果:研究对象理论考试平均成绩为83.6610.77分,及格率为96.87%;实践考试平均成绩为80.6110.55,及格率为93.55%;结论: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值得在生殖医学阴式彩超教学中推广。
作者:项云改;禹果;李艳;宋玉霞;赵冬梅;谭丽 刊期: 201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