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CT与CRP水平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梁惠碧;吕伟标;周远青;陈映慧

关键词: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新生儿, 感染性疾病
摘要: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于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因感染性疾病入院治疗的新生儿137例,根据是否细菌感染分为细菌感染组、非细菌感染组,依据细菌感染程度分为轻度组、重度组.观察并统计细菌感染组、非细菌感染组PCT、CRP表达水平,分别以PCT>0.5 ng/mL、CRP>3 mg/L为阳性,统计PCT、CRP及联合检测的阳性、阴性例数,评估PCT、CRP及联合检测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价值.同时,比较轻度组、重度组新生儿血清PCT、CRP表达水平.结果 细菌感染组新生儿血清PCT、CRP表达水平均较非细菌感染组显著升高(P<0.05);PCT、CRP联合检测诊断新生儿细菌性感染疾病的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5%、87.8%,较PCT、CRP单独检测均显著升高(P<0.05);重度细菌感染组新生儿血清PCT、CRP表达水平较轻度细菌感染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PCT、CRP可作为新生儿细菌性感染诊断的有效指标,两者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且其表达水平升高与感染严重程度有关.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寄生虫病分子生物学诊断进展

    随着全球生态变化和人口流动频繁,寄生虫病的感染情况不容乐观.目前实验室开展的寄生虫病原学和免疫学检测方法仍存在一些不足,因此以分子生物学为检测手段的寄生虫病精准诊断,将更有利于推动寄生虫病的诊断水平.本文对目前的原虫、蠕虫相关病原体的分子生物学检测作一综述.

    作者:邹洋;李晶晶;贾永根;王磊;王非;郑晓燕;李小丽;黄敏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依那普利叶酸片与依那普利治疗H型高血压伴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依那普利叶酸片与依那普利治疗H型高血压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就诊的90例符合标准的H型高血压伴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依那普利组和依那普利叶酸片组(依叶组),每组各45例.根据统一心衰指南,给予强心、利尿及改善心肌重塑治疗,依那普利组给予依那普利片,依叶组给予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1年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心功能、脑钠肽(BNP)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依叶组显著低于依那普利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Hcy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依叶组血浆Hcy水平显著低于依那普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N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P<0.05),且治疗后依叶组显著低于依那普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血清Hcy与BNP呈现明显的正相关,随着血清Hcy水平的升高,血清BNP明显升高(rpearson=0.69,P<0.05).结论 依那普利叶酸片能更好地降低H型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血压及血浆Hcy水平,更好改善此类患者心功能.

    作者:段凌菱;孙向阳;冯达应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超敏肌钙蛋白I对早期心肌梗死和脑血管意外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浆超敏肌钙蛋白I(hs?cTnI)对心肌梗死和脑血管意外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97例,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48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49例),AMI组又分为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53例)和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组(STEMI)(96例),同时选取脑血管意外(CVA)组(45例),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贝克曼公司新的Accuc TnI 3+检测试剂,监测病人和正常人血浆hs?cTnI变化,同时检测传统的心肌标记物,并做对比研究.结果 对照组,UA组,NSTEMI组,STEMI组和CVA组病人血清hs?cTnI浓度分别为(0.01±0.01)ng/mL,(0.08±0.03)ng/mL,(2.07±0.58)ng/mL,(2.12±0.64)ng/mL,(0.05±0.03)ng/mL,NSTEMI组和STEMI组hs?cTnI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MI患者胸痛时间<3 h、<6 h和<24 h组hs?cTnI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95%CI:0.79~0.93)、0.99(95%CI:0.97~1.01)和0.99(95%CI:0.95~1.01),明显高于传统心肌标记物肌红蛋白(MYO)、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AMI患者胸痛时间<3 h、<6 h和<24 h组中,hs?cTnI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2.0%、94.7%和100.0%;UA组和CVA组病人hs?cTnI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5.4%和13.3%.结论 定量检测血浆hs?cTnI含量对于早期心梗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汤勇才;任惠铭;黄小媛;麦丽燕;廖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miR?204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评价

    目的 探讨miR?204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对照研究,收集2010年5月-2014年5月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HCC患者的HCC肝组织36例,切除癌组织后离切缘3~5 cm位置处肝组织作为癌旁组织36例,正常肝组织15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iR?204、B淋巴细胞瘤?2蛋白(Bcl?2)、甲胎蛋白(AFP)、高尔基蛋白73(GP73)、E盒结合锌指蛋白2(ZEB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的表达情况,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3年随访,分析miR?204表达情况与患者病理特征、3年生存率的关系,对比检测结果,并使用ROC曲线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36例HCC患者肝癌组织中miR?204阳性表达12例,阳性表达率33.33%,癌旁组织中miR?204阳性表达30例,阳性表达率83.33%,正常肝脏组织中miR?204阳性表达14例,阳性表达率93.33%,肝癌组织miR?204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P<0.05);肝癌组织的Bcl?2、AFP、GP73、ZEB2、VEGF?D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P<0.05).HCC患者中的miR?204表达与Bcl?2、AFP、GP73、ZEB2、VEGF?D呈负相关(r分别为-0.853、-0.769、-0.824、-0.617、-0.732,P=0.000),与HCC病理分期呈负相关(r=-0.794,P=0.000),与HCC患者3年生存率呈正相关(r=0.608,P=0.000).miR?204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5,大于0.6(P<0.05).结论 HCC患者miR?204表达降低,对其进行监测,能为其诊断及病情评估提供参考.

    作者:龚静青;曹端荣;李晓鸣;邹桂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阻断T细胞Tim3/Galectin9通路介导抗结核菌感染免疫保护

    目的 通过阻断小鼠体内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Galectin9通路,研究Tim3/Galectin9通路在结核菌感染中的调控作用.方法 利用Tim3和Galectin9功能性单抗阻断Tim3/Galectin9通路,1.0×106CFU H37Rv经腹腔注射感染C57BL/6雌性小鼠,感染4周后观察肺部大体情况和肺组织病理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中Th1细胞干扰素-γ(IFN?γ)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采用平板计数法计算脾脏和肺脏组织荷菌数CFUs.结果 小鼠感染后,经Tim3、Galectin9功能性单抗阻断Tim3/Galectin9通路的小鼠肺部肉芽肿病变明显减轻,脾脏和肺脏的荷菌量均较IgG control对照组低,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CD4+T细胞的IFN?γ表达量相比IgG control感染对照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通过功能性单抗阻断Tim3/Galectin9通路可缓解结核病理状态,有效提高机体免疫水平,抑制结核的发生发展.

    作者:杨宜;杨芳;陈玲铭;张志祎;曾谷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7例真菌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分析真菌性感染性心内膜炎(FE)病例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合理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华西医院2008年1月至2015年8月住院的符合Duke标准且培养阳性的7例FE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微生物学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 7例FE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2例,2例(28.57%)存在人工心脏瓣膜,2例(28.57%)患者既往有瓣膜性心脏病,2例患者存在心脏留置装置.7例患者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均发现赘生物.6例(85.71%)为念珠菌感染,其中近平滑念珠菌3例,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各1例,另1例为烟曲霉菌感染.3例经单纯内科抗真菌治疗,4例内科联合外科手术治疗.6例患者至少出现一种并发症,2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结论 FE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在医疗保健相关性患者中多见,病原菌中非白念珠菌比例上升,栓塞事件发生率高,住院病死率较高.

    作者:唐光敏;邓蓉;周冠宇;刘真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对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3月到2016年3月入本院行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患者骨髓标本80例,均经骨髓形态学及细胞学确诊.采用两组四色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组合,将选定组合抗体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的骨髓样本.结果 根据检测结果将样本分为三组,表达异常免疫表型组合细胞群36例(A组),不能检测到存在异常免疫表型组合细胞群36例(B组),可以检测到原始细胞但是检测不到异常免疫表型的细胞群8例(C组).对A、B组骨髓样本进行形态学检测,并进行比较.A组MRD检测结果在0.009%到0.270%之间.B组MRD呈阴性,C组共8例可观察到一定数量的原始细胞群,且未发现表达异常的免疫表型.流式细胞术检测MRD A组和B组原始淋巴细胞和幼淋巴细胞占骨髓有核细胞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年复查,有8例患者白血病复发,A组6例(复发率16.67%),B组2例(复发率5.56%),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监测的患者比通过传统形态学监测的患者提前2个月预测到复发.结论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MRD可提前预测患者复发,实验灵敏度高,方法简便,耗时短,减少了患者的医疗费用.

    作者:陈嘉骥;苏泳恩;邹茂权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呋塞米维持推注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呋塞米维持推注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于本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治疗的重症肺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常规治疗联合维持推注呋塞米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血气指标以及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动脉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PaO2/FiO2)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心肌肌钙蛋白I(cTn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儿PCO2以及IL?6、IL?8、CRP、TNF?α、cTnI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aO2、SaO2、PaO2/FiO2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呋塞米维持推注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可有效改善患儿呼吸道症状,降低血浆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疗效显著.

    作者:钟活志;贺道机;叶永芝;何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红霉素眼膏纱条在非洲黑人慢性骨髓炎的应用

    目的 分析自制红霉素眼膏纱条在非洲黑人慢性骨髓炎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6年6月至2017年11月,马拉博医院收治慢性骨髓炎,并行开槽清创、自制红霉素眼膏纱条填塞手术的患者共21例,男12例,女9例.胫骨8例,肱骨6例,股骨5例,尺骨1例,桡骨1例.结果 无红霉素过敏病例,平均住院时间(6.7±1.6)d;伤口平均愈合时间(17.2±2.4)d,无伤口感染发生;平均随访时间为(4.5±3.3)个月;无骨髓炎复发病例.结论 自制红霉素眼膏纱条结合规范的开槽清创术在非洲黑人慢性骨髓炎患者中取得良好的疗效,在医疗资源极度缺乏的国家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的选择.

    作者:黄岭志;张日雄;LesterDiazMorin;BarillReginaldo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广东省佛山地区春季空气花粉种类调查

    目的 调查佛山地区春季空气中的气传花粉种属和数目.方法 在佛山市3个区定点设置曝片点进行空气花粉的取样,实验室内染色、制片、阅片,按照国内统一标准进行曝片花粉的鉴定.结果 此次调查共收集花粉7062粒,鉴定出21种属(科)6975粒花粉,占收集花粉数的98.77%.花粉鉴定结果显示,佛山地区春季主要的4种气传花粉为松属花粉,1482粒,占所有花粉数的20.99%;木麻黄属花粉1305粒,占18.48%;苏木科花粉1052粒,占14.90%;乔本科花粉680粒,占9.63%,这4种花粉之和占所有花粉总数的63.99%.结论 佛山地区春季花粉主要以松属、木麻黄属、苏木科和乔本科为主.

    作者:王涛;刘林菁;黄澜;李明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调强放射联合化疗治疗复发性晚期卵巢癌的效果

    目的 探讨调强放射(IMRT)联合化疗治疗复发性晚期卵巢癌的效果.方法 将复发性晚期卵巢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2例给予铂类为主的化疗作为对照组,28例给予铂类为主的化疗联合IMRT作为观察组,化疗4个疗程后观察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根据治疗前后Kamofsky行为状态评分(KPS)变化评估生存质量,门诊或电话随访为9~38个月,记录两组中位生存期及1、3年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改善率高于对照组(75.00%vs.43.75%)、(78.57%vs.5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35.71%vs.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19.8个月vs.13.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化疗毒副反应均以Ⅰ~Ⅱ级为主,观察组还出现轻度放射性皮炎、泌尿系统反应,但均未对临床治疗造成影响.结论 IMRT联合以铂类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复发性晚期卵巢癌可提高近期效果,延长中位生存时间,且耐受性良好.

    作者:左艳辉;陈双贵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危重症患者胸腔积液中NGAL浓度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危重症患者胸腔积液中性粒细胞明胶蛋白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的浓度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31例ICU危重症且出现胸腔积液患者,其中渗出性胸腔积液的患者21例为渗出组,漏出性胸腔积液的患者10例为漏出组,分别检测胸腔积液中NGAL浓度,同时对入选患者进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评分).胸腔积液中的NGAL浓度的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结果 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2、0.65,P=0.36、0.52).渗出组的NGAL高于漏出组的NGAL(t=4.61,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胸水中NGAL浓度与血浆中NGAL浓度具有显著相关性(r=0.833,P=0.010);胸水NGAL浓度与胸水中(白细胞(WBC)计数、白蛋白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等均具有显著相关性(r=0.467、0.447、0.473;P=0.008、0.012、0.007).结论 胸水中NGAL的水平可能可作为胸膜腔炎症渗出的一个比较敏感的生化指标,有助于鉴别胸腔积液的性质.

    作者:陈兰春;陈辉雄;丘自挺;范银强;唐玮欣;余雪涛;霍开秀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托拉塞米对AMI伴心力衰竭患者心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托拉塞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力衰竭患者心肾功能和相关离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纳入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分别行常规治疗、常规治疗+托拉塞米,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心肾功能、血清N端脑钠肽(NT?proBNP)、胱抑素C(Cys?C)、24 h尿量、血钠、血钾、血肌酐(Scr)及焦虑评分(SAS)、6 min步行试验(6MWT)结果、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分级Ⅰ~Ⅱ级比例、24 h尿量、血钠、血钾及6MWT高于对照组,而血清Scr、NT?proBNP、Cys?C、S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托拉塞米可明显改善AMI并心衰患者心肾功能,降低相关离子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进;郑爱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14-3-3ε在寨卡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14-3-3ε在寨卡病毒(ZIKV)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ZIKV感染A549细胞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14-3-3ε的表达.在A549细胞中过表达和沉默14-3-3ε,探针法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ZIKV RNA复制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P38和p?ERK信号通路在ZIKV感染后不同时间点的激活情况.结果 IKV感染会抑制14-3-3ε的表达,在A549细胞中,转染14-3-3ε过表达质粒后检测到ZIKV复制显著下降(P<0.05),沉默14-3-3ε后检测到ZIKV的复制显著升高(P<0.05);过表达14-3-3ε后激活p?P38和p?ERK的表达,促进炎性因子IL?6和TNF?α的表达(P<0.05).结论 ZIKV感染诱导14-3-ε表达降低,14-3-3ε能够抑制ZIKV的复制,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p?P38和p?ERK通路来促进炎性因子IL?6和TNF?α的表达升高进而发挥抗病毒的作用,14-3-3ε有望成为抗ZIKV的一个药物靶点.

    作者:李丽炎;刘婷;蒲洁莹;黄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和大便IL?6、IL?8、hs?CRP表达水平变化

    目的 分析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和大便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动态水平变化,探讨其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检测和治疗的意义.方法 选取10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作为观察组,根据病情的轻重分为重症组50例和轻症组50例,同时选取50例同期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动态观察观察组患儿血清和大便中IL?6、IL?8、hs?CRP的水平变化,并与对照组健康儿童的动态水平变化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前,重症组和轻症组患儿血清和大便中的IL?6、IL?8、hs?CRP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重症组与轻症组患儿血清和大便中的IL?6、IL?8、hs?CRP数值均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血清样本和大便样本中IL?6、IL?8、hs?CRP指标的动态变化与轮状病毒肠炎感染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黄燕妮;罗茂华;袁艺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2013-2016年广州市白云区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广州市白云区狂犬病暴露人群的发病情况,为预防和控制本地狂犬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3-2016年本区22间医院因动物咬伤后注射狂犬病疫苗的就诊者,采用《广东省狂犬病门诊暴露人群监测报表》登记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5487例狂犬病暴露人群中,男26818例(占58.96%),女18669例(占41.04%),男女比例为1.44:1.高发年龄为15~44岁,共22762例(占50.04%).伤人动物主要为犬类,其中家犬29569例(占65.01%),其次为宠物犬6751例(占14.84%).伤口部位主要为下肢23068例(占50.71%),其次是上肢17323例(占38.08%).Ⅱ级暴露人群多30116例(占66.21%),其次为Ⅰ级暴露9545例(占20.98%).所有暴露者经正确处理伤口,全程规范接种狂犬疫苗,迄今无人发病.结论 防治狂犬病有效的措施是减少暴露机会,及时规范处理伤口并全程接种狂犬疫苗,同时要加强犬类管理.

    作者:杨勤华;叶浩风;陆家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miR?200c增强肝星状细胞促肝细胞癌生长的能力

    目的 探讨miR?200c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对肝细胞癌(HCC)的促进作用.方法 用慢病毒转染的方法构建过表达miR?200c的HSC稳定株(LX2?200c)以及空质粒稳定株(LX2?nc);用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用transwell小室检测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用裸鼠皮下种植瘤观察肝星状细胞对肝癌细胞株(HepG2和Hep3B)成瘤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epG2和Hep3B内上皮间质转化(EMT)的标记物Zeb?1、N?cadherin和Vemintin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皮下种植瘤组织内肝星状细胞活化标志物(α?SMA)、肿瘤组织增殖状态标志物(Ki67)的表达水平.结果 过表达miR?200c的HSC细胞株(LX2?200c)的条件培养基与对照组(LX2?nc)的条件培养基相比,可显著促进HCC体外增殖(P<0.05)、迁移及侵袭.LX2?200c可促进肝癌细胞皮下成瘤的重量和体积(P<0.05),并促进种植瘤组织中Ki67及α?SMA表达显著增加.LX2?200c条件培养基作用后的肝癌细胞株上Zeb?1、N?cadherin和Vemintin的表达增加.结论 miR?200c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可显著促进肝癌细胞生长、侵袭.

    作者:蔡秀琴;吴健;马腾飞;李巧;华赟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PCT与CRP水平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于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因感染性疾病入院治疗的新生儿137例,根据是否细菌感染分为细菌感染组、非细菌感染组,依据细菌感染程度分为轻度组、重度组.观察并统计细菌感染组、非细菌感染组PCT、CRP表达水平,分别以PCT>0.5 ng/mL、CRP>3 mg/L为阳性,统计PCT、CRP及联合检测的阳性、阴性例数,评估PCT、CRP及联合检测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价值.同时,比较轻度组、重度组新生儿血清PCT、CRP表达水平.结果 细菌感染组新生儿血清PCT、CRP表达水平均较非细菌感染组显著升高(P<0.05);PCT、CRP联合检测诊断新生儿细菌性感染疾病的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5%、87.8%,较PCT、CRP单独检测均显著升高(P<0.05);重度细菌感染组新生儿血清PCT、CRP表达水平较轻度细菌感染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PCT、CRP可作为新生儿细菌性感染诊断的有效指标,两者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且其表达水平升高与感染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梁惠碧;吕伟标;周远青;陈映慧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益智提取物对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目的 探讨益智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大鼠肝纤维化防治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12周诱导SD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益智乙酸乙酯提取物组(实验组).实验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四氯化碳(CCL4)腹腔内注射,每天给予益智提取物500 mg/kg灌胃;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CCL4腹腔内注射,每天给予相同体积的白开水灌胃;对照组,正常饲料喂养,每天给予相同体积的白开水灌胃,持续4周.外周血检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ELISA检测肝组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含量.肝组织检测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RT?PCR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Smad2、Smad3、Smad7表达.Masson染色观察肝纤维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TG、TC、AST、ALT、HA、LN、MDA、Smad2、Smad3、TGF?β1 m?RNA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SH、SOD、Smad7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的TG、TC、AST、ALT、HA、LN、MDA、Smad2、Smad3、TGF?β1 m?RNA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SH、SOD、Smad7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sson染色下,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及实验组肝脏组织均出现纤维化.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肝组织脂肪变性情况改善,但肝纤维化情况改善不明显.结论 益智乙酸乙酯提取物能抗氧化应激、下调TGF?β1/Smad信号通路,有缓解肝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陈益耀;陈轶;何周桃;巫华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支原体肺炎婴幼儿血小板计数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小板计数检测对支原体肺炎(MPP)婴幼儿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389例1~3岁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血小板计数分为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组(A组,76例,血小板计数>400×109/L)和血小板计数正常组[B组,313例,血小板计数(100~400)×109/L],比较两组发热时间、高体温、咳嗽时间、肺部啰音时间、住院时间、喘息发生率、肺外并发症发生率和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发生率,并比较两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分析血小板计数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B组患儿发热时间、住院时间、高体温、肺外并发症和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发生率、CRP、PCT、ESR、多重病原体感染率和节段性或大叶性肺炎率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389例支原体肺炎患儿血小板计数与发热时间(r=0.158)、高体温(r=0.171)、住院时间(r=0.284)、CRP(r=0.642)、ESR(r=0.533)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血小板计数检测对于支原体肺炎婴幼儿病情评估和重症预测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李涛;郑淮武;黄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