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DHT和bcl-2水平与前列腺增生疗效的关系

聂海波;肖远松;曾青松;张长征;张磊

关键词:双氢睾酮, B淋巴细胞瘤-2,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双氢睾酮(DHT)和B淋巴细胞瘤-2(bcl-2)水平与前列腺增生(BPH)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近远期疗效的关系.方法 以拟行TUPKP治疗的BPH患者76例为研究组,检测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和6个月的血清DHT和bcl-2水平及同期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和大尿流率(Qmax).并以同期基线资料匹配的健康查体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DHT和bcl-2水平、IPSS得分、QOL得分和Qmax.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研究组术前血清DHT和bcl-2水平与其围术期IPSS得分、QOL得分和Qmax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前血清DHT和bcl-2水平、IPSS得分和QOL得分均升高而同期Qmax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研究组术后1个月和6个月的血清DHT和bcl-2水平、IPSS得分和QOL得分均降低而同期Qmax则均升高;与术后1个月比较,研究组术后6个月的血清DHT和bcl-2水平、IPSS得分和QOL得分均降低而同期Qmax则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前血清DHT和bcl-2水平与其术前IPSS得分、QOL得分和Qmax均密切相关(DHT:r=0.862、0.895、-0.879;bcl-2:r=0.822、0.873、-0.855,P<0.05),与其术后1个月IPSS得分、QOL得分和Qmax均密切相关(DHT:r=0.825、0.873、-0.818;bcl-2:r=0.815、0.823、-0.868,P<0.05),与其术后6个月IPSS得分、QOL得分和Qmax亦均密切相关(DHT:r=0.805、0.828、-0.835,bcl-2:r=0.836、0.851、-0.879,P<0.05).结论 BPH TURP术前血清DHT和bcl-2水平与病情及近远期疗效均密切相关,可能作为其病情和TURP近远期疗效评估的参考指标.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卵巢上皮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差异性研究

    目的 研究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对比静脉化疗对卵巢上皮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差异性.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本院住院的卵巢上皮癌患者1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9例.一线治疗观察组采用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对照组采用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静脉化疗.二线治疗铂类敏感复发患者观察组10例为A组,对照组36例为B组,继续行顺铂化疗;铂类耐药复发患者观察组10例为C组,对照组22例为D组,改用紫杉醇化疗;两组复发患者的用药方式不变.结果 一线治疗中,观察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在肿瘤发展和生存期方面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存活人数和生存率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线治疗中,A、B两组患者在肿瘤发展和生存期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疗效优于D组患者,两组在肿瘤发展和生存期方面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对卵巢上皮癌患者疗效显著,平均生存时间延长.

    作者:张迎旭;贾秀改;田永;陈明凯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桂枝茯苓胶囊辅助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

    目的 探讨桂枝茯苓胶囊辅助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78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7d后血人绒毛膜促进线激素β(β-HCG)水平和包块大小的变化,记录两组患者血β-HCG复常时间、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9.74%)显著高于对照组(7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7 d后血β-HCG水平为(825.45±182.37)IU/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87.87±196.72)I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7 d后包块大小为(2.48±1.02)cm,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4±1.08)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β-HCG复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1.24±5.42)和(14.28±2.43)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96±5.76)和(20.13±3.16)d,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桂枝茯苓胶囊辅助常规西药治疗可有效改善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可应用于临床.

    作者:李冰;王晓东;孙晓琼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某三甲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及分布

    目的 探讨医院的多重耐药菌流行现状及分布,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住院患者送检细菌培养加药敏标本中检测出的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等进行调查,分析医院感染情况,并了解其科室分布及标本种类.结果 共检测出多重耐药菌499株,占总阳性标本的17.32%,依次为大肠埃希菌(139/544)、MDR-AB(137/544)、MRSA(135/544)、MDR-PA(72/544)、肺炎克雷伯菌(28/544)、VRE(4/544);科室分布主要为综合监护室(ICU)(237/544)、神经内科(51/544)和儿内科(44/544);送检标本种类主要为下呼吸道分泌物(177/544),痰液(105/544),中段尿(96/544),分泌物(72/544),血液(46/544).结论 多重耐药菌检出率较高,科室分布广,标本种类多,临床科室应该加强防控,防止多重耐药菌的产生及传播.

    作者:伊怀文;侯高林;王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食物中毒金葡菌分离株产肠毒素、耐药性和PFGE分型

    目的 对2014-2015年广州市食物中毒检出的4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肠毒素、耐药研究以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了解其产肠毒素、耐药特性以及同源性.方法 依据GB4789.10-2010采用ELISA方法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SEA-SEE),利用VITEK 2 compact对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并对菌株进行PFGE分型研究.结果 4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肠毒素的有38株(86.4%),其中同时产两种及以上肠毒素型别的有13株(34.2%),产A型肠毒素的菌株多,有34株(89.5%).对青霉素(79.5%)、四环素(63.6%)、克林霉素(54.5%)、红霉素(52.3%)耐药率较高.PFGE分型显示菌株可以分为4个聚类、7个PFGE型别.结论 食物中毒株产肠毒素能力较强,其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提示安全用药的重要性,PFGE分型对广州市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防控及溯源有重要意义.

    作者:夏丹;吴新伟;张欣强;刘艳慧;陆家海;王鸣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姜蚬护肝方对大鼠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考察姜蚬护肝方(JXHGF)对化学性肝损伤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50%乙醇和3%CCl4溶液分别制备化学性肝损伤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模型组、姜蚬护肝方低剂量组(0.25 g/kg)、中剂量组(0.5 g/kg)、高剂量组(1.0 g/kg)、联苯双酯滴丸组(5.0 mg/kg),每组10只.检测大鼠血清中谷丙氨酸(ALT)、谷草转氨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计算肝脏系数并观察肝脏病理切片.结果 在CCl4诱导大鼠肝损伤模型中,与模型组相比,姜蚬护肝方中、高剂量组ALT、AST水平及肝脏指数降低(P<0.05);肝细胞气球样变、肝细胞脂肪变性、胞浆凝聚、水样变性及肝细胞坏死评分降低(P<0.05),病理学指标改善;在乙醇诱导大鼠肝损伤模型中,与模型组比较,姜蚬护肝方低、中、高剂量组(0.25、0.5、1.0 g/kg)SOD、GSH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MDA水平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TG水平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病理学指标改善.结论 姜蚬护肝方对化学性肝损伤大鼠模型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杜耀民;黄光业;薛照芸;李承;王权;何贡云;陈健文;刘培庆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热带无爪螨主要变应原Blo t 21抗原表位的预测

    目的 预测热带无爪螨主要变应原Blo t 21的抗原表位.方法 利用DNAStar Protean软件分析热带无爪螨主要变应原Blo t 21的二级结构和表面特性,如理化性质、亲水性、表面可及性、柔韧性等,预测Blo t 21蛋白的B抗原表位和T抗原表位,同时利用BepiPred在线分析预测其可能的B细胞抗原表位.结果 Blo t 21蛋白的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存在7个潜在的B抗原表位位点,可能的B抗原表位区域有:2-11,19-28,35-54,55-70,72-83,96-112,123-129氨基酸残基或其附近.含有8个潜在的T细胞抗原表位区域:13-17,22-31,37-46,51-64,69-75,80-84,95-99,102-105氨基酸残基或其附近.结论 应用Protean软件和BepiPred在线预测了热带无爪螨主要变应原Blo t 21的抗原表位,为进一步研究Blo t 21变应原的结构与功能,研制针对热带螨的预防性和治疗性疫苗、开发相应的诊断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作者:肖正泮;韦双双;关怀;王大勇;裴业春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某市2012-2016年交通警察高脂血症分析

    目的 探索该市交通警察高脂血症的患病情况和发展趋势,以制定干预和预防方案.方法 针对广州市交通警察5年体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2012-2016年参加体检并接受血脂检查的广州市交通警察为研究对象,根据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胆固醇的正常范围和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统计方法用的是描述性分析,以Excel表录入统计数据,运用软件SPSS18.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2012-2016年健康检查中,某市交通警察的血脂异常检出率为37.34%~53.72%,高脂血症患病率为26.63%~39.43%,临床类型上以混合型高脂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为主,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高脂血症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高于女性,好发年龄段为40岁以上.结论 某市交通警察近5年来高脂血症患病情况不容乐观,血脂异常检出率高,及早采用干预措施,加强该职业人群的健康监护和健康指导为关键.

    作者:林毓嫱;陈育全;段传伟;杨烈;刘移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环丝氨酸联合胸腺肽干预耐多药肺结核研究

    目的 探讨环丝氨酸联合胸腺肽肠溶片干预耐多药肺结核的效果.方法 将耐多药肺结核患者60例按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行全球基金的耐多药肺结核标准治疗方案,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环丝氨酸胶囊和胸腺肽肠溶片治疗,均连续治疗24个月.在两组治疗3、6、12和24个月末进行疗效相关指标、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球蛋白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半年复发率等评估,并分析血清CRP水平和球蛋白水平与痰结核菌转阴和复发等临床转归情况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12和24个月末痰结核菌转阴率、胸部X线病灶吸收率、空洞缩小率均升高而同期血清CRP水平和球蛋白水平及半年复发率均降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12和24个月的血清CRP水平和球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试验组痰结核菌未转阴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CRP水平和球蛋白水平均较高,且其复发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CRP水平和球蛋白水平亦均较高(P<0.05).试验组血清CRP水平和球蛋白水平与其24个月末痰结核菌转阴率和半年复发率有相关性(P<0.05).结论 环丝氨酸联合胸腺肽肠溶片干预耐多药肺结核可有效控制其炎症反应,其临床转归良好且与其炎症因子相关.

    作者:吴小霞;辛朝雄;杨俭;彭东东;林健雄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研究

    目的 探讨并分析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心率、血压等相关参数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北京航天总医院和北京航空总医院门诊或住院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患者280例,采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测量baPWV,并根据其值分为C组(baPWV<1400 cm/s,n=168例)和H组(baPWV≥1400 cm/s,n=11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同步动态血压及动态心电图监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血生化相关指标、心率及血压等相关指标的差异.分别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各指标与baPWV的相关性.结果 H组的血同型半胱氨酸(HCY)、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脉压(24 h PP)、白昼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脉压、24 h收缩压负荷、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 SSD)、夜间收缩压下降率、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每5 min心搏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和夜间/白天心率比值(n HR/d HR)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24 h PP、24 h收缩压负荷、24 h SSD、n HR/d HR与baPWV独立相关(P<0.05),其中HCY、24 h SSD的相关性强.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HCY水平和动态血压、心率部分检测指标与baPWV密切相关,可间接反映动脉弹性功能并作为高血压病血管损害的指标.

    作者:刘彦伯;王一丹;任凤学;刘祎秀;孟晓峰;刘倩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新方法

    目的 寻找一种更加简便的方法 来定性检测流感病毒抗原阳性细胞.方法设计流式的方法来检测甲型流感病毒(IA)和乙型流感病毒(IB)抗原阳性细胞.采用2种荧光素标记抗体进行流式标记鼻咽拭子的上皮细胞,对157份鼻咽拭子进行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结果 157例样本中,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到甲型流感病毒阳性44例,乙型流感病毒阳性35例,流式法检测到甲型流感病毒阳性39例,乙型流感病毒阳性29例,两种方法检测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检测IA的阳性与阴性总符合率为93.0%,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性系数检验κ=0.820,提示两种检测方法一致性较强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检测IB的阳性与阴性总符合率89.8%,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性系数检验κ=0.687,两种检测方法一致性基本满意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流式法可及早快速筛查甲型、乙型流感标本,操作步骤简便,只需不到2h就可完成检测,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刘冬兰;刘铭龙;毕景锐;刘和录;陆小梅;张玲;田新贵;周荣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1991-2016年广州市15~24岁青少年HIV/AIDS流行特征

    目的 了解广州市15~24岁青少年艾滋病病毒(HIV)流行特征,为开展该人群的艾滋病(AIDS)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市1991-2016年15~24岁青少年HIV流行特征.结果 1991-2016年共报告2379例15~24岁青少年AIDS病例,占广州市总病例的比例从2008年的13.7%上升到22.8%;平均年龄(21.6±2.0)岁,20~24岁年龄段占83.8%;男性占84.8%;大专及以上占38.2%;性传播途径占87.6%(2083/2379),同性传播占57.1%(1358/2379);2008-2016年,同性传播途径比例在15-24岁青少年病例和总体疫情中均逐年增加(χ2趋势=173.0,P<0.05;χ2趋势=1838.9,P<0.05),15~24岁青少年病例的同性传播比例高于广州市同期总体疫情中同性传播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932.3,P<0.05);检测咨询是病例主要来源(32.8%),专题调查15.4%,性病门诊11.9%;2008-2016年,15~24岁青少年人群病例发现较总体人群早(χ2趋势=1210.6,P<0.05).结论 AIDS对15~24岁青少年的影响已逐渐显现,应及早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降低AIDS对该人群的危害.

    作者:樊莉蕊;秦发举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连续血清PCT监测指导CAP患者抗生素应用

    目的 探讨连续监测血清降钙素原(PCT)指导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抗生素应用临床价值.方法 2013年2月至2016年3月四川绵阳市中心医院院收治的CAP患者129例,按治疗先后顺序分为连续PCT监测组62例和对照组67例.PCT组:连续PCT检测,并根据PCT结果 决定是否应用抗生素治疗;对照组:根据CAP指南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两组患者共治疗4周后进行评价.记录两组患者CAP治疗有效率、应用抗生素患者比例、抗生素使用时间及抗生素费用有无差别,并评价血清PCT水平与CAP严重程度有无相关性.结果PCT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0.3%(56/62)和86.7%(58/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P>0.05);PCT组应用抗生素比例、抗生素应用时间及抗生素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组患者治疗期间PCT水平呈现逐步下降趋势;经Spearson相关检验,血清PCT与CAP严重分级(PSI)存在相关性(r=0.71,P<0.05);PSIⅢ患者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PSIⅠPSIⅡ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监测血清PCT可以避免CAP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且不降低CAP治疗效果.

    作者:向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亚致死量白纹伊蚊浓核病毒-3感染对白纹伊蚊吸血与生殖的影响

    目的 研究亚致死量白纹伊蚊浓核病毒-3(AalDV-3)感染对白纹伊蚊吸血与生殖的影响.方法 用低于半数致死量浓度(107 copies/mL)的AalDV-3感染白纹伊蚊雌性成虫,统计感染组与对照组蚊虫的吸血率与吸血量,比较雌性饱血后产卵数与卵的孵化率以及雌蚊存活率的差异.结果 AalDV-3感染组吸血率为(70.67±8.08)%,平均吸血量(1.68±0.26)mg,平均产卵量为(43.00±8.84)粒/只,孵化率为(31.33±3.57)%;而对照组白纹伊蚊吸血率为(87.33±3.06)%,吸血量(2.10±0.27)mg,产卵量(69.53±10.69)粒/只,孵化率(51.00±3.61)%.与对照组相比,AalDV-3感染组白纹伊蚊的吸血率、平均吸血量、平均产卵量和孵化率均明显下降(P<0.05).感染组雌蚊幸存率为(48.67±3.21)%,也低于对照组幸存率[(67.33±3.06)%,(P<0.05)].结论 AalDV-3感染可降低白纹伊蚊吸血率、产卵率、孵化率和存活率,具有潜在的生物防制价值.

    作者:石向辉;顾金保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冠心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冠心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严重程度关系.方法将165例OSA患者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对照组(AHI<5次/h)37例,轻度OSA组(5≤AHI≤15次/h)35例,中度OSA组(1530次/h)43例.采用血液分析仪测定患者RDW,同时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不同组患者RDW和hs-CRP水平,分析RDW与OSA患者AHI相关性.结果重度组患者RDW(14.3%)明显高于中度组(13.6%)、轻度组(13.3%)和对照组(12.4%),四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患者hs-CRP水平分别为3.5、3.9、5.0和6.1 m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W与AHI、氧减指数、hs-CRP呈正相关(r值分别0.375、0.276和0.182,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是OSA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OR=1.56,95%CI:1.231~2.012,P<0.05).结论RDW是OSA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并可作为OSA严重程度评价指标之一.

    作者:邱志辉;陆冬晓;伍颖欣;严惠婵;韦绮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2014-2015年河源市活禽市场外环境禽流感病毒调查

    目的 了解河源市活禽市场外环境禽流感病毒污染状况,为人感染禽流感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2014-2015年对河源市4县区的26个活禽市场外环境开展监测,对标本进行A型、H5、H7、H9亚型流感RT-PCR检测,检测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采集745份活禽市场环境标本,A型、H5、H7、H9亚型流感核酸阳性率分别为6.85%、2.68%、1.61%、5.64%;A型流感和H9亚型在各监测月份均有检出,高检出率分别在2月(16.73%)和11月(16.67%);H5在4月检出率高(4.90%),H7在2月份检出率高(3.67%);各型别在不同月份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源城区禽流感及各亚型阳性检出率高;除东源县无H7亚型检出外,其它三县区均有H7亚型检出;H5和H9亚型在各县区均有检出;不同县区之间禽流感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类型的标本中,砧板、刀具、工作台面禽流感病毒污染状况严重,鸡粪标本检出率低,除H7亚型之外,其它3个型别在不同类型样本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4-2015年河源市活禽市场外环境禽流感病毒污染程度呈现季节性、区域性差异分布,屠宰环节相关外环境污染状况严重,应做好人禽流感的预防和应对.

    作者:黄丰光;高淑萍;乐燕红;张秀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珠海地区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检测

    目的 了解珠海地区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检测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沙眼衣原体感染的诊治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沙眼衣原体抗原,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沙眼衣原体核酸,然后对资料和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共检测标本16232例,阳性标本753例,总阳性率为4.64%(753/16232),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25.838,P=0.000),分别为:3.73%(2014)、4.62%(2015)和5.82%(2016);男女性别比为1.22:1,男女性的阳性率分别为:4.69%(414/8819)和4.57%(339/7413);阳性高峰年龄主要集中在20~、30~、40~岁,构成比分别占53.12%、31.08%和10.09%,阳性率分别为:5.65%、3.96%和3.21%;男女性之间的阳性率比较在20~、30~和40~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5.07%和6.31%、4.68%和3.12%、3.86%和2.34%.阳性结果的诊区分布显示,妇科、男科和泌尿外科占据了大部分比例,构成比分别占:42.10%、39.44%和8.63%,阳性率分别为:4.08%、4.72%和9.45%.阳性结果中有症状和无症状的比例为1.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77,P=0.008).结论 珠海地区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流行状况依然严峻,应采取相关的预防措施和健康宣教策略以期控制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流行感染.

    作者:张振林;赵喜元;黄琳;徐芳;林耀堂;詹永聪;唐发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p53在过敏性鼻炎小鼠外周血CD4+T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p53在过敏性鼻炎小鼠CD4+T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三组,经霍乱毒素及卵清蛋白抗原进行基础致敏,并经卵清蛋白滴鼻激发,建立小鼠过敏性鼻炎模型并进行小鼠过敏状态评价;分离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CD4+IL-13+T细胞比率,Western blot分析外周血CD4+T细胞中p53蛋白表达量;提取各组小鼠鼻腔粘膜RNA,实时定量PCR检测IL-13、p53、STAT6表达量.结果 成功建立了过敏鼻炎小鼠模型.对照组OVA-IgE的OD值为0.0065±0.0062,模型组OVA-IgE为0.3650±0.0546;对照组组胺水平为(1327±55.56)pg/mL,模型组组胺(1871±136.8)pg/mL,模型组小鼠卵清蛋白特异性IgE、组胺明显增高,且存在大量Th2细胞增殖;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OVA特异性IgE及组胺表达水平增高(P<0.05);模型组PBMC中细胞增殖比率明显增加(61.2%),且CD4+IL-4+Th2细胞增殖比率明显增加(5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外周血CD4+IL-13+T细胞比率增加,CD4+T细胞中p53蛋白表达量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鼻腔粘膜中IL-13表达为0.540±0.137,模型组为1.502±0.263;对照组STAT6的RNA表达量为0.764±0.102,模型组为1.482±0.173;对照组p53蛋白RNA表达量为0.805±0.223,模型组为0.433±0.1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腔粘膜中IL-13和STAT6的RNA表达增加,而p53蛋白RNA表达下降.结论 IL-13在过敏性鼻炎小鼠外周血CD4+T细胞及过敏性鼻腔粘膜组织中的表达增加,而p53表达量降低.

    作者:吕晓丹;胡田勇;马莉;杨贵;陈涛;程保辉;邱书奇;刘志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柯萨奇A组6型病毒TaqMan探针实时荧光RT-PCR的建立

    目的 建立柯萨奇A组6型病毒TaqMan探针实时荧光RT-PCR,用于手足口病例快速诊断及监测.方法 根据GenBank中柯萨奇A组6型病毒VP1高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和优化实时荧光RT-PCR反应体系,评估其特异性、灵敏度、稳定性,在手足口病监测中应用,并与商品化试剂比较,抽取部分阳性标本测序验证.结果 本研究建立的柯萨奇A组6型病毒实时荧光RT-PCR可在60 min内完成检测,与其它型别的肠道病毒和病原体无交叉反应,灵敏度可达100 copies/μL梯度,对两个不同核酸浓度样本Ct值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29%、0.38%.280份非EV71、CA16的标本中检出142份CA6阳性标本,与商品化试剂检测结果一致.随机抽取15份阳性标本产物测序,与CA6靶基因序列同源性99.8%以上.结论 建立的柯萨奇A组6型病毒实时荧光RT-PCR方法特异、灵敏、稳定,可用于非EV71、非CA16的其它肠道病毒标本分型.

    作者:程洁萍;谭翰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血清DHT和bcl-2水平与前列腺增生疗效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清双氢睾酮(DHT)和B淋巴细胞瘤-2(bcl-2)水平与前列腺增生(BPH)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近远期疗效的关系.方法 以拟行TUPKP治疗的BPH患者76例为研究组,检测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和6个月的血清DHT和bcl-2水平及同期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和大尿流率(Qmax).并以同期基线资料匹配的健康查体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DHT和bcl-2水平、IPSS得分、QOL得分和Qmax.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研究组术前血清DHT和bcl-2水平与其围术期IPSS得分、QOL得分和Qmax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前血清DHT和bcl-2水平、IPSS得分和QOL得分均升高而同期Qmax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研究组术后1个月和6个月的血清DHT和bcl-2水平、IPSS得分和QOL得分均降低而同期Qmax则均升高;与术后1个月比较,研究组术后6个月的血清DHT和bcl-2水平、IPSS得分和QOL得分均降低而同期Qmax则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前血清DHT和bcl-2水平与其术前IPSS得分、QOL得分和Qmax均密切相关(DHT:r=0.862、0.895、-0.879;bcl-2:r=0.822、0.873、-0.855,P<0.05),与其术后1个月IPSS得分、QOL得分和Qmax均密切相关(DHT:r=0.825、0.873、-0.818;bcl-2:r=0.815、0.823、-0.868,P<0.05),与其术后6个月IPSS得分、QOL得分和Qmax亦均密切相关(DHT:r=0.805、0.828、-0.835,bcl-2:r=0.836、0.851、-0.879,P<0.05).结论 BPH TURP术前血清DHT和bcl-2水平与病情及近远期疗效均密切相关,可能作为其病情和TURP近远期疗效评估的参考指标.

    作者:聂海波;肖远松;曾青松;张长征;张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加味逍遥散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HPA轴的影响

    目的 观察加味逍遥散对抑郁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加味逍遥散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孤养结合慢性应激的方法进行抑郁大鼠模型复制,连续灌胃给药或生理盐水21 d,2次/d,分别观察各组大鼠的摄食量、体重改变及行为学改变情况,并于给药结束后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酮(CORT)的浓度.结果 模型组的摄食量、体重、旷场活动(穿格数、起立数、修饰数)及力竭游泳时间均显著下降,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中、高剂量加味逍遥散组在灌胃21 d时明显改善摄食量,中、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加体重,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为学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组效果明显,除修饰数外,其余的行为学数据(穿格数、起立数、力竭游泳时间)均能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的CRH、CORT、ACTH浓度均显著升高,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中、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血浆CORT、ACTH浓度,只有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CRH的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逍遥散对抑郁模型大鼠具有明显抗抑郁作用,可能与下调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的亢进功能相关,是加味逍遥散抗抑郁治疗的作用途径之一.

    作者:于林;吴升伟;禤正正;吴宝烽;刘赟;童梓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