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佛山市三水区中老年人群尿酸水平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陈发胜;余俊文;周茹;侯晓亮;罗国亮;刘锡坚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 相关危险因素, 胰岛素抵抗指数
摘要:目的 分析佛山市三水区中老年人群高尿酸的发病率,及其与体重指数、血酯、胰岛素抵抗指数、血糖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尿酸、血糖、空腹胰岛素及血脂等生化检查调查佛山市三水区35岁以上中老年人群3 326名,以55周岁中位点分为中年组和老年组,每组再根据血尿酸(SUA)水平分为高尿酸组和尿酸正常组,分别对照各组性别、体重指数(BMI)、血糖(FPG)、总胆固醇(T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结果 中年组和老年组高尿酸发病率分别为21.17%、32.11%,老年组显著高于中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中高尿酸组BMI、FPG、TG、HOMA-IR显著高于尿酸正常组(P<0.01),且与性别相关;老年组中高尿酸组BMI、FPG、TG、HOMA-IR显著高于尿酸正常组(P<0.01),且与性别无相关.老年组中高尿酸组HOMA-IR显著高于中年组中高尿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龄、男性、高体重指数、高甘油三酯的人群中高尿酸发病率增高,高尿酸血症与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Nesfatin-1对内脏高敏感性大鼠内脏敏感性和结肠动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nesfatin-1对内脏高敏感大鼠内脏敏感性和结肠动力的影响.方法 将新生2d龄雄性Spragn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制备内脏高敏感性大鼠模型.模型组分为干预对照组、低浓度干预组、中浓度干预组和高浓度干预组,分别给予侧脑室注射0.5μl 0.9%氯化钠、0.5 μmol/L nesfatin-1、5 μmol/L nesfatin-1、50 μmol/L nesfatin-1,评定各组大鼠内脏敏感性,同时记录各组大鼠结肠电生理指标,对实验结果进行差异性统计分析.结果 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较空白对照组易激惹.模型组大鼠内脏敏感性较空白对照组高(P<0.05),同时组织学排除器质性病理改变的存在,提示造模成功.三种不同浓度nesfatin-1干预组大鼠内脏敏感性明显高于干预对照组(P<0.05),且低、中和高浓度干预组之间大鼠内脏敏感性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对照组大鼠快慢波频率、快慢波大振幅、收缩波数和收缩波振幅指数均低于低、中和高浓度干预组;低、中浓度干预组快慢波频率和快慢波振幅与高浓度干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低浓度干预组与中浓度干预组间收缩波数和收缩波振幅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枢途径应用nesfatin-1可以影响内脏高敏感性大鼠内脏敏感性和结肠动力.

    作者:古巧燕;张军;年媛媛;冯义朝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一株蔗糖发酵阳性沙门菌的鉴定

    目的 对一株不典型的沙门菌进行生化反应和遗传基因鉴定分析.方法 采用革兰染色镜检、培养基生长特性、全自动生化鉴定系统VITEK2、API20E、血清学试验、噬菌体实验、荧光PCR检测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 发酵蔗糖,三糖铁底层斜面均产酸(变黄),三糖铁斜面不产H2S,血清型为山夫登堡,噬菌体在O-I裂解,荧光PCR阳性,16SrDNA分析符合沙门菌定义.结论 该菌是一株发酵蔗糖,三糖铁斜面上不产H2S的山夫登堡沙门菌.

    作者:侯水平;龙佳丽;伍业健;张欣强;胡玉山;吴新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DEPTOR蛋白对胶质瘤间叶细胞转化能力影响及机制的探讨

    目的 探讨siRNA干扰降低DEPTOR蛋白表达对U87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方法 检测U87细胞中DEPTOR蛋白表达.应用siRNA干扰技术转染U87细胞株,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瞬时转染以后DEPTOR蛋白的表达.体外侵袭实验观察转染后侵袭能力的改变.DEPTOR蛋白降低后,用Western blot检测间叶细胞来源的T-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蛋白和调节因子Snail、Twist1、Slug、Zeb1的表达.结果 转染DEPTOR质粒的U87细胞DEPTOR表达降低.DEPTOR表达降低的SiDEPTOR/U87细胞侵袭并穿透Matrigel膜基质的细胞数量为(42±0.789),明显比SCR/U87组(22±1.197)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cadherin降低,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量升高,与间质转化相关的转录因子仅Twist1的表达升高,而转录因子Slug、Snail、Zeb1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 应用siRNA干扰技术降低DEPTOR蛋白的表达使U87细胞侵袭转移能力增强,同时T-cadherin降低,N-cadherin、Vimentin蛋白和转录因子Twist1的表达量升高,提示DEPTOR蛋白表达降低可通过调节转录因子Twist1进一步影响U87细胞的侵袭.

    作者:王汉秋;张洪旺;张宝刚;杜新强;郭文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重组日本血吸虫亲环素A的原核表达及免疫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克隆、表达日本血吸虫亲环素A(SjCyPA)基因,并对重组蛋白的免疫保护效果进行实验室评价.方法 构建pET28-SjCyPA重组质粒,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BL21/DE3.用IPTG诱导表达,经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用PBS、rSjCyPA分别免疫小鼠后进行日本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观察其免疫保护效果.结果 成功表达了可溶性SjCyPA蛋白并得到纯化,经Western blot鉴定为血吸虫蛋白.rSjCyPA免疫小鼠产生60.10%的减虫率和43.42%的减卵率,HE染色及Masson染色揭示实验组肝脏虫卵肉芽肿及纤维化明显减轻.结论 rSjCyPA具有较好的抗血吸虫感染和抗血吸虫病的作用,是一个有前景的血吸虫疫苗候选分子.

    作者:陈金桃;宋天章;尹红玲;黄怀球;胡旭初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佛山市三水区中老年人群尿酸水平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佛山市三水区中老年人群高尿酸的发病率,及其与体重指数、血酯、胰岛素抵抗指数、血糖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尿酸、血糖、空腹胰岛素及血脂等生化检查调查佛山市三水区35岁以上中老年人群3 326名,以55周岁中位点分为中年组和老年组,每组再根据血尿酸(SUA)水平分为高尿酸组和尿酸正常组,分别对照各组性别、体重指数(BMI)、血糖(FPG)、总胆固醇(T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结果 中年组和老年组高尿酸发病率分别为21.17%、32.11%,老年组显著高于中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中高尿酸组BMI、FPG、TG、HOMA-IR显著高于尿酸正常组(P<0.01),且与性别相关;老年组中高尿酸组BMI、FPG、TG、HOMA-IR显著高于尿酸正常组(P<0.01),且与性别无相关.老年组中高尿酸组HOMA-IR显著高于中年组中高尿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龄、男性、高体重指数、高甘油三酯的人群中高尿酸发病率增高,高尿酸血症与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

    作者:陈发胜;余俊文;周茹;侯晓亮;罗国亮;刘锡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流感病毒感染神经胶质细胞条件培养上清对星形胶质细胞的免疫生物学影响

    目的 利用人流感病毒H1N1和H3N2感染小鼠星形胶质细胞获得条件培养上清刺激正常星形胶质细胞,研究人流感病毒感染星形胶质细胞后释放的细胞因子,是否会诱导正常胶质细胞的免疫病理学变化.方法 从新生小鼠大脑皮质分离纯化星形胶质细胞,经纯度鉴定后,用人流感病毒H1N1和H3N2体外感染,分别于感染早期(6 h)和感染中晚期(24 h)收获条件培养上清,刺激正常星形胶质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状况,ELISA法检测细胞不同时间分泌的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水平变化.结果 流感病毒感染星形胶质细胞的条件培养上清,可显著抑制正常胶质细胞的活性,诱导GFAP蛋白表达的上调,而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在不同时间点的蛋白表达水平发生不同程度改变,总体呈下降趋势.结论 体外实验中,人流感病毒感染星形胶质细胞后释放的细胞因子会诱导正常胶质细胞发生较为明显的免疫病理学变化,但未见明显的细胞因子级联现象.

    作者:王革非;李蕊;周健祥;蒋治武;代剑平;李康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Bakri子宫填塞球囊导管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用于治疗前置胎盘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Bakri子宫填塞球囊导管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前置胎盘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前置胎盘孕妇52例,其中凶险型前置胎盘6例,完全性前置胎盘14例,部分性前置胎盘20例,边缘性前置胎盘12例,均为剖宫产分娩.孕妇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26例,给予Bakri子宫填塞球囊导管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照组26例,给予局部多点缝扎止血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年龄、分娩孕周、既往分娩次数、既往剖宫产次数、手术时间、治疗后出血量、术后白细胞、体温、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子宫切除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分娩孕周、既往分娩次数、既往剖宫产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手术时间、治疗后出血量、术后白细胞、体温、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无一例切除子宫,取出球囊后无一例再发出血,所有患者无明显疼痛,无产后发热,均住院7~9 d痊愈出院.对照组中3例凶险型前置胎盘因治疗无效,再次开腹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结论 Bakri子宫填塞球囊导管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适用于前置胎盘出血增多,止血方便、快捷、迅速,但要适当选择治疗时机,早期干预.

    作者:柏智;纪艳洁;李云秀;何海洪;杨茗;陈敏红;龙大坚;陈慧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脑梗死大鼠软脑膜血管吻合对脑梗死灶内血管数目及梗死灶周边血管面积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脑梗死大鼠软脑膜血管吻合与脑梗死内血管数目及梗死灶周边血管面积的关系.方法 试验分为对照组及梗死组,通过线栓法闭塞大脑中动脉建立大鼠脑梗死模型,对照组则不插入线栓.在术前、术后1d、术后3d、术后7d,采用大鼠的神经功能三项评分评估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TTC染色计算梗死大鼠梗死面积比;采用嗜银染色计算在梗死灶内新生血管数目;采用乳胶灌注方法评估梗死灶周边软脑膜吻合情况;采用尾静脉注射荧光右旋糖苷方法显示梗死灶周边的血管面积.结果 在术前,对照组和梗死组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7d,梗死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梗死灶内血管数目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d,梗死灶周边软脑膜吻合血管面积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术后7d,梗死灶周边软脑膜吻合血管面积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7天梗死大鼠的梗死面积比明显小于术后第1天的面积比(P<0.05).大鼠梗死侧软脑膜血管面积与梗死灶内再生血管数目、大鼠梗死周边血管面积呈正相关(P<0.01).结论 梗死灶周边软脑膜血管吻合与梗死后再生血管、梗死面积缩小及神经功能恢复有关.

    作者:杨志华;何斌;徐凤霞;董亚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新生儿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风险因素及耐药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因素及病原菌耐药情况.方法 选取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新生儿78例,分析不同入院途径、出生体重、胎龄、住院天数、通气方式和时间与感染的关系,分析病原菌种类及其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本组共检出95株多重耐药菌株,其中院外收治、体重<1 500g、住院时间>14 d、胎龄<32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多重耐药菌阳性监测率高于其他组(P<0.01).革兰阴性菌85株占89.47%,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革兰阳性菌10株占10.53%,主要为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敏感.结论 院外收治、体重<1 500 g、住院时间>14 d、胎龄<32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是新生儿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风险因素,主要多重耐药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葡萄球菌,首选治疗分别为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万古霉素、利奈唑胺.

    作者:郑淮武;林菱;李涛;万胜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激活素A中和抗体对小鼠慢性肝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激活素在刀豆蛋白A(Con A)诱导的小鼠慢性肝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尾静脉注射ConA,每周1次,连续4周,造成小鼠肝损伤模型,另设激活素抗体中和组于小鼠尾静脉注射ConA的次日腹腔注射激活素A的中和抗体,每周1次,连续4周,各组分别于末次给药后的次日检测小鼠血清酶变化及肝脏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肝组织激活素A、激活素ⅡA型受体、纤维结合蛋白(FN)、Ⅰ型胶原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的表达变化.结果 Con A组肝脏病理损伤为严重,肝小叶结构紊乱,肝细胞索形态消失,细胞肿胀,呈气球样变;激活素抗体中和组病理损伤明显轻于Con A组,肝细胞略有肿胀,仍可见肝小叶结构.荧光定量PCR显示Con A组和抗体中和组激活素A及其激活素ⅡA型受体mRN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FN、Ⅰ型胶原及TIMP2的mRNA水平抗体中和组明显低于Con A组.结论 激活素A是Con A诱导模型鼠肝损伤的重要致病因子.

    作者:张红军;鞠宝玲;聂影;唐小云;胡海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广州市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筛查

    目的 回顾性分析广州市1 632 280例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筛查和召回结果,了解广州地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发病情况.方法 对2000-2012年广州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CH的筛查和召回结果进行分析,以广州市新生儿筛查中心为中心建立广州市所有产科医院的筛查网络,以所有出生的新生儿为对象,在出生72 h,充分母乳后采集足跟血检测促甲状腺素(TSH)浓度.筛查结果阳性者急时召回,以血清标本复查确诊.结果 2000-2012年共筛查新生儿1 632 280例,召回率为96.13%,共检出CH阳性715例,发病率为1∶2 283.全部阳性患者经早期诊断治疗,患儿的体格和智力等发育无明显异常.结论 建立有效的筛查召回网络,加强基层培训和提高患者家属对疾病的认识能有效提高筛查率和召回率.新生儿疾病筛查是CH早期诊断治疗的有效措施之一.

    作者:李蓓;贾雪芳;陈倩瑜;蒋翔;黄永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NOD1及COX-2在脂肪组织中表达与妊娠期糖尿病相关性研究

    目的 检测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1(NOD1)和环氧合酶2(COX-2)在妊娠糖尿病患者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揭示NOD1和COX-2在妊娠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体质指数(BMI)匹配的80例正常葡萄糖耐量孕妇(NGT组)和80例妊娠糖尿病者(GDM组)剖宫产后脂肪组织中NOD1基因mRNA和COX-2蛋白水平.结果 GDM组NOD1 mRNA相对表达量为(3.148±1.037),明显高于NGT组的(0.975±0.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DM组脂肪组织中COX-2蛋白表达水平(1.672±0.452)较NGT组(0.768±0.272)显著升高(P<0.01),NOD1和COX-2表达升高与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具有密切相关性(P<0.01).结论 脂肪组织中NOD1和COX-2表达的升高可能是GDM患者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在GDM发病中起到关键作用.

    作者:尉阳;孙磊;金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9、TIMP-1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MMP-9、TIMP-1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可能的机制.方法 选取早期急性脑梗死(6~24 h)患者60例,按照TOAST分型方法将患者分为3个亚型:心源性脑梗死(CE)组21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梗死(LAA)组25例,小动脉性梗死(腔隙性脑梗塞,SA)组14例.分别于患者发病后24h内、治疗第5天、治疗第14天时进行NIHSS评分,测定血清MMP-9、TIMP-1水平.比较不同临床分型、不同临床疗效患者的指标水平,并分析血清MMP-9、TIMP-1水平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24 h时,各临床分型、疗效分组下,血清MMP-9、TIMP-1水平均升高,至第5天时高值,至第14天时基本降低至参考值水平.同一时点(<24 h、第5天、第14天)下,CE组、LAA组间NIHSS评分和血清MMP-9、TIMP-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6~1.08,P>0.05);而CE组、LAA组的NIHSS评分和血清MMP-9、TIMP-1水平均高于SA组(t=3.45~4.96,P<0.05).随着疗效的提高(进步、显效、基本痊愈),NIHSS评分和血清MMP-9、TIMP-1水平均逐渐降低(F=3.50~4.92,P<0.05).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各相应时点NIHSS评分和血清MMP-9、TIMP-1水平均呈正相关性(<24 h:rNIHSS-MMP-9=0.62,rNIHSS-MIP1=0.49,P<0.05).结论 血清MMP-9、TIMP-1在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缺血再灌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发病6~24 h即已经升高,至第5天时达高值,至第14天时恢复至基础水平,其水平随梗死的严重程度而逐渐升高,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性,可能有助于预测病变预后.

    作者:施红杰;王记记;赵沧海;赵世峰;江素芹;李云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短暂饥饿诱导大鼠脑葡萄糖代谢分布改变的研究

    目的 探究短暂饥饿诱导的大鼠不同脑区葡萄糖代谢的改变.方法 将13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6)饮食供应充足,饥饿组(n=7)实验前禁食15 h.大鼠经尾静脉注射18F-FDG后放置到小动物PET-CT仪上扫描.将获取的PET-CT影像学资料与T2WI大鼠脑MRI模板配准.采用Image-J软件手工绘制感兴趣区(ROI),分析大鼠脑内24个区域的18F-FDG摄取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饥饿组大鼠的尾壳核(18.19%)、内囊(18.41%)、丘脑(10.00%)、下丘脑(17.45%)、黑质(15.28%)、腹侧被盖(15.08%)以及脑桥(13.33%)区域18F-FDG摄取升高(P<0.05),而在运动皮层(15.34%)和内嗅皮质(7.04%)区域18F-FDG摄取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短暂饥饿的大鼠的脑内葡糖糖代谢分布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18F-FDG PET可以反映短暂饥饿条件下不同脑区的激活和抑制.

    作者:马素华;郝理;游盛中;张东川;冯雪英;罗斌;李朝晖;权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HIV感染者妊娠期合并疟疾感染的预防及治疗进展

    HIV感染者妊娠期合并疟疾感染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病毒和原虫合并感染,两者的相互作用使得情况更加复杂.感染HIV会增加感染疟疾的风险和疟疾病情的严重程度,而感染疟疾会增加HIV的病毒载量并因此促进HⅣ的传播.本文针对HIV感染者妊娠期合并疟疾感染的预防及治疗,对复方新诺明防治法和磺胺多辛-乙胺嘧啶间歇性预防治疗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马宁;赵书仙;刘永华;杨照青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感染性腹泻细菌学病原谱及耐药监测

    目的 了解感染性腹泻细菌学病原谱以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方法 选取120例感染性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以上患者的大便进行培养,根据培养基的菌落形态来判断病原菌的种类,使用CLSI-2012版推荐的纸片扩散法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患者的性别和文化程度与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无明显关系,但是在年龄方面,<60岁患者在感染性腹泻中所占比例达到65.83%,明显高于>60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感染性腹泻患者中,感染数量高的菌种类型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和克雷伯杆菌,所占比例分别为65.00%、12.50%和6.67%.其中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林、氨苄西林以及复方新诺明等药物均有较强耐药性,肠球菌则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以及头孢唑林等有较强耐药性,克雷伯杆菌则对头孢唑林以及氨苄西林的耐药性较高.结论 感染性腹泻患者的致病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为了提高感染性腹泻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并促进患者更快地康复,首先应该对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查,明确患者的致病菌并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避免抗生素滥用以及细菌耐药性进一步发展.

    作者:黄国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糖尿病与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肺癌是国内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糖尿病合并肺癌的人群亦日渐增多.多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糖尿病与肺癌存在着复杂关系,本文就糖尿病对肺癌发生、发展的影响,降糖药物对肺癌的作用以及糖尿病影响肺癌的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梁阳阳;马中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胆总管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胆总管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诊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7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和T管置入术;对照组予以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结石清除率,近期、远期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术后禁食时间,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成功率、结石清除率和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术后通气时间、术后禁食时间、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明显短或者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胆总管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患者的费用,值得推广.

    作者:陈益鸣;韩江;程明荣;汪运节;马大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评价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中晚期(TNM分期为Ⅲ、Ⅳ期)肝癌患者65例随机分为TACE联合HIFU治疗组(n=34例)和单纯TACE治疗组(n=31例),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甲胎蛋白(AFP)及免疫指标(CD3+T、CD4+T、CD8+T、NK)的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影像学变化(CT和/或MRI)以及治疗过程并发症;并随访1年,比较3、6和12个月的生存率.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5.3%vs 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AFP转阴或下降超过50%者高于对照组(64.7% vs 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D3+T、CD4+T细胞百分数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区疼痛、发热、转氨酶升高、黄疸等症状,试验组HIFU治疗后出现1例轻度皮肤灼伤.试验组患者治疗6和12个月后的生存率分别为79.4%和76.5%,较对照组高(54.8%和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HIFU治疗可提高中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且不增加或加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临床治疗有参考价值,可作为中晚期肝癌临床综合治疗方法之一加以运用,但仍需临床大样本前瞻性研究.

    作者:董皖辉;顾建平;查名宝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催醒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颅脑损伤术后昏迷超过7d、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8分的脑损伤患者5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6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行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GCS评分、JFK昏迷恢复量表评分(CRS-R)、脑电图(EEG)、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GCS和CRS-R评分分别为(11.01±1.19)和(8.62±1.34),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的EEG以及BAEP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可改善脑神经电生理活动,促进脑损伤术后患者苏醒.

    作者:王士强;麦浩坚;钟新云;张琦辉;魏建功;宋同均;刘裕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