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胆道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103例的外科治疗

王光庆;束庆兵;王娟

关键词:老年人, 胆道疾病, 糖尿病, 手术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胆道疾病并发糖尿病的外科治疗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103例老年胆道疾病并发糖尿病病人的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术前3 d起,改用常规胰岛素治疗,使空腹血糖保持在6.7~10.1 mmol/L,尿糖(±~+),酮体(-).结果 所有病例均按预期手术目标完成.平均住院时间23.4 d,术后并发各种感染在4.8%~15.5%,但无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出现,无死亡病例.结论 对老年胆道疾病并发糖尿病者应在围手术期严格控制血糖,规范围手术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是预防手术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声形成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斑声形成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对我院2005年3月至2007年9月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斑声形成情况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斑声阳性率明显升高(P<0.05),年龄和脑梗死与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斑声形成呈明显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 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斑声与脑梗死密切相关,对脑血管病的预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刘秀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120例择期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所采取的心理护理.结果 心理护理后120例患者均能以较为健康的心理状态,稳定的情绪接受、配合手术的治疗,无1例发生手术并发症.结论 适当的心理护理消除了病人对手术的恐惧和忧虑,增强了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是促使其早日康复的重要条件.

    作者:冯小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原发性胆囊癌32例诊治体会

    原发性胆囊癌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且有超过胆管癌的趋势[1].目前对胆囊癌治疗的各种手段,效果并不能尽如人意,手术治疗仍是胆囊癌的首先方法,但仅有20%~30%的胆囊癌患者能够获得根治性手术切除[2].

    作者:张书俊;冯明;张海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缺氧对人胃癌细胞的细胞周期调控及己糖激酶Ⅱ表达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缺氧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细胞周期调控机制及对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己糖激酶Ⅱ(HK Ⅱ)表达的影响.方法 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分成3组:缺氧12 h组、缺氧24 h组及对照组.缺氧组分别在缺氧条件下(37℃、5%CO2、2.0%O2饱和度)培养12 h和24 h,对照组置于正常氧浓度条件下(37℃、5%CO2、21%O2饱和度)培养24 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免疫组织化学S2P法检测HIF-1α表达,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K Ⅱ mRNA表达量.结果 缺氧情况下细胞周期分析处于G0/G1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增多,处于G2/M期的细胞减少,并且可见到较明显的凋亡峰的形成,缺氧12 h组、缺氧24 h组的G0/G1期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IF-1α和HK Ⅱ在两组缺氧组与对照组比较,其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缺氧24 h组与缺氧12 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氧导致细胞阻滞在G0/G1期,HIF-1α可刺激人胃癌细胞HK Ⅱ表达的增加,以HIF-1α为药物靶点可望成为治疗胃癌的重要新方法.

    作者:蔡刁龙;朱光辉;翁杰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矽肺患者细胞免疫水平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矽肺患者的细胞免疫水平,探讨矽肺患者易并发肺结核原因.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0例矽肺患者和30例健康例群的外周血中CD4、CD8及CD4/CD8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矽肺组与健康组比较,外周血中CD4、CD8及CD4/CD8值三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矽肺组中三个期别间比较,外周血中CD4、CD8及CD4/CD8值三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矽肺患者易并发肺结核可能与矽肺患者的细胞免疫水平下降有关.

    作者:杨阳;张晓晔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肾细胞癌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提高肾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肾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全部病例术前均行B超及CT检查.根治性肾切除术27例,保留肾单位手术5例.结果 术后病理类型为:透明细胞癌25例,颗粒细胞癌4例,混合细胞型癌2例,梭形细胞癌1例.随访8个月至7年,3年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2%和62.5%.结论 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对于肾细胞癌诊断和分期具有重要意义,根治性肾切除术是主要治疗方法,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提高肾细胞癌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王成元;张道习;张国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蝶骨嵴脑膜瘤的探讨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蝶骨嵴脑膜瘤的方法,并评估其疗效.方法 蝶骨嵴脑膜瘤患者48例患者沿蝶骨嵴切开硬脑膜,显微镜下分开侧裂池,分块切除肿瘤.结果 用该法全切42例,次全切4例,大部切除2例.术后随访2个月至9年,影像学检查无复发病例.结论 微外科技术切除蝶骨嵴脑膜瘤,使大部分肿瘤达到镜下全切,且能有效保护颅底结构.

    作者:曾建军;吴珂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护理

    目的 探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调查需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60例,了解其术前的护理需求、让患者参与制订护理计划.结果 术前相关知识缺乏的患者占93.3%,通过有效的护理后下降至6.7%,使他们了解并配合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结论 通过细致的围手术期的护理,使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消除减轻了焦虑、抑郁、恐惧心理,顺利度过围手术期.

    作者:罗会茹;陈华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

    髋关节置换术是用人造髋关节置换所有或部分髋关节以缓解疼痛,矫正畸形、恢复关节的活动与原有的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一种修复手术.我院近年来开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取得了较好临床效果,现将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李云霞;董昭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32例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应用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McDonald法于孕12~18周行宫颈内口环扎术32例,观察术后妊娠情况.结果 32例患者有18例于预产期前1~2.周拆线,均自然分娩;6例孕33~35周先兆早产,经保胎治疗无效,拆线后自然分娩,胎儿存活;6例于临产时拆线;2例因孕22周有宫缩后就诊,拆线后自然流产2死胎.经随访共得活产儿30个.结论 本研究提示宫颈环扎术于孕12~18周治疗宫颈机能不全安全有效.

    作者:王筱红;秦晓兰;丘子芬;王少蕾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纳米碳酸钙补钙效果的大鼠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纳米碳酸钙的补钙效果.方法 选用3周龄离乳的SD大鼠3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3组:基础组(低钙组)、碳酸钙组、纳米碳酸钙组,进行28 d饲养实验.结果 各组之间采食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体质量增重和饲料利用率,纳米碳酸钙组高于基础组(P<0.05)和碳酸钙组,与碳酸钙组比较,在第2个4 d、5个4 d时体质量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第1个4 d、2个4 d、5个4 d时饲料利用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纳米碳酸钙是一种良好的钙源,可用于食品添加剂和补钙药物.

    作者:谭翔文;许金华;王宗保;刘鑫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做好高职医学检验专业校内实践教学工作的若干措施

    高职教育是在理论教学必需和够用的实践基础上,培养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为了加强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应用性和实践性为原则重组实践课程,建立符合培养目标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是以动手能力为核心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1].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本人认为搞好校内实践教学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王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河源地区革兰阴性致病杆菌的种类及耐药调查

    目的 调查河源地区革兰阴性致病杆菌的种类及耐药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河源市人民医院微生物实验室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分离到的528株革兰阴性杆菌,采用美国DADE BHRING公司的MicroScan系列Walk Away-40微生物鉴定仪及配套药敏、鉴定试剂,鉴定细菌及测定抗菌药物的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致病杆菌前5位分别是:大肠埃希氏菌占32.4%,肺炎克雷伯菌占19.1%,铜绿假单胞菌占12.3%,不动杆菌占10.0%,阴沟肠杆菌占6.6%,其他占18.8%.耐药状况: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匹肟耐药率相对较低.结论 革兰阴性致病杆菌种类与国内其他地区报道近似,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

    作者:何国堂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儿童与青少年卵巢肿瘤64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儿童与青少年卵巢肿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以期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方法 分析1999年3月至2007年2月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岁以下的卵巢肿瘤患者71例,其中12岁以下者18例,占25.35%;13~20岁者53例,占74.65%.结果 良性卵巢卵巢肿瘤52例,占73.24%;恶性肿瘤19例,占26.76%.B超及肿瘤标志物对诊断卵巢肿瘤及判断良恶性有一定帮助.所有患者均手术治疗,恶性者大部分辅以化疗.生殖细胞恶性肿瘤均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方式.结论 对儿童与青少年应开展定期体检,必要时行B超等影像学检查.对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应尽量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术后辅以放化疗.

    作者:李耀明;付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应用离子型造影剂产生的不良反应分析23例分析

    目前国内区县级医院仍以离子型碘造影剂为常用药物,随着剂量及浓度的增加,对其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应予重视.本文搜集一组应用离子型碘造影剂进行造影检查时产生不良反应的病例,对离子型碘造影剂产生不良反应作了分析,提出预防措施.现就我院23例发生在1562例各类造影中不良反应病案作如下报道.

    作者:马润辉;何力;李文生;陈维栋;田云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格列吡嗪对糖耐量受损者糖尿病进程的影响

    目的 为评价药物干预对糖耐量受损(IGT)者的糖尿病进程的影响作用.方法 将80例IGT患者平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口服格列吡嗪控释片,对照组仅一般IGT知识宣教.两组均进行3年临床观察.结果 干预组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格列吡嗪控释片对IGT患者的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有预防作用.

    作者:张健;钟咏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不同民族女性生殖道病原体感染检测结果分析

    女性生殖道感染在妇科疾病中发病率很高.临床表现病因复杂,与多种病原体感染有关,宫颈分泌物的检查是诊断生殖道感染简单、常用的手段之一,可对多种病原体感染做出明确的诊断.病原体感染检测包括对患者宫颈分泌物进行阴道霉菌、滴虫、线索细胞、淋球菌的检测,对患者宫颈分泌物同时进行解脲支原体培养、沙眼衣原体的检测.通过多种病原体的共同检测,及时发现.合理治疗.现将本地区2 422例不同民族女性生殖道病原菌感染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贾翠兰;许时菲;海如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61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临床分析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的特征.方法 总结两院近8年收治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患者6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占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9.38%.综合治疗后全组病人均痊愈.结论 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为上消化道出血病中的少见病,在临床工作中易被忽视.确诊后治疗效果肯定,预后佳,且大多只需保守治疗.

    作者:唐密;张菊英;冉毅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自拟中药祛疣汤治疗多发性病毒疣116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祛疣汤治疗三种多发性病毒疣的疗效差别.方法 采用中药驱疣汤治疗寻常疣、扁平疣、尖锐湿疣患者共116例,并观察疗效.结果 祛疣汤治疗三种皮肤疣的疗效不全相同(H=6.29,P<0.05),其中,寻常疣与扁平疣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1,P>0.05),但尖锐湿疣与扁平疣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x2=11.02,P<0.05),尖锐湿疣与寻常疣的疗效差异亦有显著性(x2=8.91,P<0.05).结论 祛疣汤对寻常疣及扁平疣疗效较好,而且疣体消退后不留瘢痕;对尖锐湿疣疗效稍差.

    作者:王增文;宋培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重症药疹3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提高对重症药疹的临床认识,提高治愈率.方法 分析我科1996~2006年间住院重症药疹患者38例,其中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BENL)21例,重症多形红斑型(EMM)14例,剥脱性皮炎型(ED)3例,治疗以中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为主.结果 治愈37例,死亡1例.结论 解热镇痛药在致敏药物中占首位,早期应用足量皮质类固醇激素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熊峰;房思宁;郑利雄;宋彪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