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民族女性生殖道病原体感染检测结果分析

贾翠兰;许时菲;海如古

关键词:民族, 生殖道感染, 阴道霉菌, 滴虫, 线索细胞, 淋球菌, 解脲支原体, 衣原体
摘要:女性生殖道感染在妇科疾病中发病率很高.临床表现病因复杂,与多种病原体感染有关,宫颈分泌物的检查是诊断生殖道感染简单、常用的手段之一,可对多种病原体感染做出明确的诊断.病原体感染检测包括对患者宫颈分泌物进行阴道霉菌、滴虫、线索细胞、淋球菌的检测,对患者宫颈分泌物同时进行解脲支原体培养、沙眼衣原体的检测.通过多种病原体的共同检测,及时发现.合理治疗.现将本地区2 422例不同民族女性生殖道病原菌感染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民族女性生殖道病原体感染检测结果分析

    女性生殖道感染在妇科疾病中发病率很高.临床表现病因复杂,与多种病原体感染有关,宫颈分泌物的检查是诊断生殖道感染简单、常用的手段之一,可对多种病原体感染做出明确的诊断.病原体感染检测包括对患者宫颈分泌物进行阴道霉菌、滴虫、线索细胞、淋球菌的检测,对患者宫颈分泌物同时进行解脲支原体培养、沙眼衣原体的检测.通过多种病原体的共同检测,及时发现.合理治疗.现将本地区2 422例不同民族女性生殖道病原菌感染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贾翠兰;许时菲;海如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矽肺患者细胞免疫水平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矽肺患者的细胞免疫水平,探讨矽肺患者易并发肺结核原因.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0例矽肺患者和30例健康例群的外周血中CD4、CD8及CD4/CD8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矽肺组与健康组比较,外周血中CD4、CD8及CD4/CD8值三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矽肺组中三个期别间比较,外周血中CD4、CD8及CD4/CD8值三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矽肺患者易并发肺结核可能与矽肺患者的细胞免疫水平下降有关.

    作者:杨阳;张晓晔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方法 甲组48例采用垂体后叶素首剂10 U静脉缓注,继之以0.2~0.4 U/min持续静脉滴注,血压稳定后,加用硝酸甘油5~10 mg静脉滴注,使收缩压维持在100 mmHg左右;乙组48例采用生长抑素首剂250 μg静脉缓注继之以250 μg/h持续静脉滴注.结果 甲组、乙组止血成功率分别为83.3%、9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垂体后叶素加硝酸甘油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效果良好,且费用低廉,值得临床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樊红庆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实验性大鼠脑出血急性期血浆及脑组织中白介素8表达的研究

    目的 探讨白介素8(IL-8)在实验性大鼠脑出血急性期脑组织和血浆中的含量变化,阐明其在脑出血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100只,体质量250~300 g,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小量出血组、中量出血组、大量出血组;每组又分成15个小组,每小组5只.采用未抗凝新鲜自体股动脉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脑出血后3 h、6 h、12 h、24 h和48 h各时间点血浆及脑组织中IL-8的含量.结果 脑组织中IL-8含量,脑出血后3 h开始升高,6 h明显增加,12 h达高峰,24 h开始下降,48 h恢复正常.6 h、12 h、24 h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6 h、12 h、24 h各组间比较大量组与中、小量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中量与小量组间仅在12 h和24 h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血浆中IL-8含量在脑出血后3 h开始升高,6 h达高峰,12 h开始下降,24 h恢复正常.3 h、6 h、12 h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6 h、12 h各组间比较大量组与中、小量组以及中量与小量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IL-8升高是脑出血后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免疫应答致炎症反应所致,监测IL-8浓度变化对了解脑出血后的脑组织变化和判别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叶志其;张国忠;黄建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狭窄手术的临床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榆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狭窄的并发症,探讨其合理的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狭窄20例,观察其主要的并发症,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 出血、感染、尿外渗和尿漏是输尿管镜输尿管狭窄手术的主要并发症,针对性护理方法减轻治愈并发症.结论 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狭窄手术具有损伤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但输尿管镜手术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术中应规范操作,术后应加强护理.

    作者:何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非发酵菌与医院内感染

    非发酵菌多为环境常居菌,并大多为条件致病菌,是引起医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1].近年来,非发酵菌在临床标本中检出率逐年增多,尤其是在医院内感染患者中常见.国内外关于非发酵菌的生物特征、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的报道较多[2-4].本文就近几年非发酵菌在医院内感染的一些情况综述如下,以期探讨非发酵菌在医院内感染的情况,为临床预防和治疗非发酵菌感染提供有力的依据.

    作者:王琼;唐伟;陈继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自制肠减压袋在肠梗阻术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自行设计制作的肠减压袋在肠梗阻病人术中应用,以防止手术污染.方法 使螺纹管与塑料袋与肠管相连接形成一个密闭空间.结果 经过231例患者的使用,疗效显著.结论 肠减压袋的使用减少了术中污染的机会,为术中肠道灌洗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作者:于乐静;佟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提高子宫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染色质量的方法

    目的 建立子宫组织常规制片及其免疫组织化学的标准化实验流程,达到临床病理检验质量控制的要求及日后研究的需要.方法 详细介绍子宫组织常规制片及其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以及质量控制环节.结果 用此法制备的子宫组织免疫组化切片染色结果稳定可靠、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结论 此实验流程可改进和提高子宫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的质量.

    作者:邓月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两种血小板计数方法与镜检法计数血小板的比较

    目的 观察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光学法(PLT-O)和电阻法(PLT-I)计数血小板的准确性.方法 用高、中、低值血小板标本各1份,检测XE-2100计数血小板的精密度;再将110例血标本分成3组,血小板数量减少组(PLT≤50×109/L)、血小板数量正常组(50×109/L<PLT≤300×109/L)、血小板数量增高组(PLT>300×109/L),用光学法(PLT-O)、电阻法(PLT-I)和手工显微镜法同时镜检,以手工显微镜法结果为参考.结果 XE-2100计数血小板(低、中、高值)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变异系数(CV)均<4.0%.在XE-2100仪器上,血小板数正常者用光学法(PLT-O)和电阻法(PLT-I)计数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数异常者PLT-O法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LT-I法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E-2100光学法计数血小板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当血小板数异常时宜用PLT-O法复查.

    作者:陈梅;黄丽云;方伟祯;鲍蕴文;丁睿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中药癌痛克对肝癌细胞株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的研究

    目的 通过观察癌痛克对肝癌细胞株HepG2生物学活性的影响作用,以及在相应状态下细胞内视网膜母细胞瘤(Rb)基因表迭量的改变,研究癌痛克的抗肝癌作用的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癌痛克作用HepG2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细胞内Rb基因mRNA表达量.结果 2~50 μg/ml癌痛克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其抑增殖效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2~50 μ/ml癌痛克组可诱导HepG2细胞凋亡,其诱导凋亡效应呈明显的时间-浓度依赖性;2~50 μg/ml癌痛克可上调Rb基因的表达,且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癌痛克可抑制HepG2细胞增殖或诱导其凋亡,其调控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可能为通过干扰Rb基因的表达而实现.

    作者:麦志明;朱光辉;翁杰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阴道超声联合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对绝经后出血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阴道超声联合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对绝经后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在我院就诊的部分绝经后出血患者76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同期进行妇科体检者65例作为对照组,全部受检者均行阴道超声检查,B超检查之后实验组的全部病例以及对照组中子宫内膜厚度≥5 mm者行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并将超声结果与病检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实验组中子宫内膜异常的超声检出率为51.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当内膜厚度<5 mm时,内膜异常的病理检出率占10.8%,并以内膜炎为主要病理表现;当内膜厚度≥5 mm时,内膜异常的病理检出率明显增加,并以良性病变为主要病理表现.内膜癌2例,占绝经后出血病例的2.6%,内膜厚度均在17 mm以上.结论 阴道超声联合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可明显提高子宫内膜异常的诊断率,特别对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作用.

    作者:林小莺;王连成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暴饮暴食致急性胃扩张1例

    急性胃扩张多见于重大手术或严重创伤后,多采取保守治疗.随着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的改进,本病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现已少见.由暴饮暴食引发的急性胃扩张更为少见,本例即为暴饮暴食后引发急性胃扩张.本病发病较急,可很快造成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进入休克,甚至死亡.因此要求临床医师必须根据客观情况,采取果断措施,消除病因,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乔国庆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与PTV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方法 前瞻性观察68例AMI患者,根据室性心律失常(VA)严重程度进行分级,记录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资料作为观察分析指标.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间期变异度(QTV)、QT间期变异系数(QTCV)、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r)与VA严重程度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 QTV,QTCV可以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预测指标.

    作者:孟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62例的内科治疗

    急性胰腺炎(AP)是常见急腹症之一,基本病变系由各种病因导致胰酶激活后自身消化胰腺组织引起的化学性炎症.临床上可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和重症急性胰腺炎.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 acute pancreatitis,SAP)起病急,病情凶险,进展快.

    作者:唐来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心脏性猝死72例高危因素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心脏性猝死(SCD)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72例心脏性猝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2例心脏性猝死患者中,男性43例,女性29例,男性中吸烟者29例;心脏扩大伴心功能Ⅲ~Ⅳ级58例;有心电图检查者61例均显示异常,其中室性心律失常65例、左室肥厚伴ST-T改变21例;低钾53例、高钾3例,正常范围9例;胆固醇升高32例,高血压病22例,糖尿病6例.猝死前有诱因者29例.结论 心脏扩大伴心功能Ⅲ~Ⅳ级、左室肥厚伴ST-T改变及室性心律失常是心脏性猝死的高危因素.

    作者:兰泽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肩周炎功能锻炼的强度和时长与疗效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肩周炎功能锻炼的强度和时长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286例肩周炎患者分为观察组(146例)和对照组(140例).观察组病例进行足够强度和时长的功能锻炼,对照组病例功能锻炼的强度和时长不作特别要求,两组病例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良率为84.93%,对照组优良率为40.71%,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治疗肩周炎,科学正确的功能锻炼至关重要,足够强度和时长的功能锻炼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胡剑华;胡敏华;熊国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胃肠道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多层螺旋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道质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资料.结果 19例患者中,肿瘤发生于胃7例,小肠9例,食管和小肠系膜及直肠各1例.其中,良性间质瘤2例,潜在恶性3例,恶性间质瘤14例.胃肠道间质瘤表现为不同形式的软组织肿块,其中腔内3例,腔外11例,腔内腔外混合5例;CT平扫呈均匀等密度3例;混杂密度16例.增强扫描病灶呈中度到明显强化或呈中心坏死、囊变,周边强化.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有助于诊断.

    作者:徐宏刚;阴骏;郑海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灯盏花针剂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灯盏花针剂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 将58例DPN患者随机均分两组,每组各29例,治疗组加用灯盏花针剂20 ml加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用等量维生素治疗,连用4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10%,对照组总有效率55.17%,两组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灯盏花针剂能明显改善DPN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作者:刘桂云;林惠京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QRS波群时限与心室不同步性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 应用普通超声心动图及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QRS波群时限与心室收缩的不同步性关系.方法 9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QRS波群时限分三组,组Ⅰ QRS波群时限<120 ms,组Ⅱ QRS波群时限≥120 ms,<150 ms,组Ⅲ QRS波群时限≥150 ms.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分别测量QRS波群起点至主动脉、肺动脉前向血流频谱开始的时间间期,二者的差值为左右心室间电机械延迟(IVMD),应用组织多普勒测量左房室环各部位左室收缩期电机械运动时间的离散度.结果 三组受试者不论QRS波群宽度均存在心室间(分别为13.9%、53.8%、68.1%,P<0.05)或心室内(分别为30.6%、61.5%、72.3%,P<0.05)不同步现象.一部分QRs波群正常或轻度增宽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也表现出心室间或心室内的不同步性(13.9%、30.6%).QRS时限越长,存在不同步的比例越高.QRS波群时限与IVMD呈正相关(r=0.66,P<0.01).结论 部分QRS波群正常或轻度延长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也存在心室间或心室内的不同步性.联合应用普通超声心动图和组织多普勒技术可以用来评价心肌运动的不同步性.

    作者:刘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长托宁、阿托品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2例体会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内科常见的急诊之一,近几年发病率有所上升,特别是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如中毒时间长,抢救不及时,其病死率非常高[1].

    作者:刘晓晴;孙海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