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癌痛克对肝癌细胞株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的研究

麦志明;朱光辉;翁杰锋

关键词:癌痛克, 肝细胞癌, 机制
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癌痛克对肝癌细胞株HepG2生物学活性的影响作用,以及在相应状态下细胞内视网膜母细胞瘤(Rb)基因表迭量的改变,研究癌痛克的抗肝癌作用的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癌痛克作用HepG2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细胞内Rb基因mRNA表达量.结果 2~50 μg/ml癌痛克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其抑增殖效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2~50 μ/ml癌痛克组可诱导HepG2细胞凋亡,其诱导凋亡效应呈明显的时间-浓度依赖性;2~50 μg/ml癌痛克可上调Rb基因的表达,且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癌痛克可抑制HepG2细胞增殖或诱导其凋亡,其调控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可能为通过干扰Rb基因的表达而实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红霉素联合莫沙比利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红霉素联合莫沙比利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DG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予以莫沙比利5 mg,3次/d,治疗组加服红霉素250 mg,3次/d.两组均连用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后4周治疗组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88.0%,对照组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6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x2=5.09,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胃排空时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红霉素联合莫沙比利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莫沙比利.

    作者:丁虹;白学松;张业琼;严明确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小儿腹股沟斜疝60例小切口手术的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腹横皱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方法 在皮下环上方腹横皱纹处做一1.5 cm横切口进行疝囊高位结扎手术.结果 60倒手术中,手术时间短15 min,长60 min,并发皮下血肿3例,发生率5%.随访1~2年无复发.结论 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费用低,创伤小,疤痕小,符合美容学要求,易被患者家长接受.

    作者:周怀胜;王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急诊剖宫产术后的临床护理分析与体会

    目的 探讨急诊剖宫产术后的临床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07年4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产妇52例患者.结果 发现产后出血1例,乳房胀痛3例,所有患者术后住院1周左右相继出院.母乳喂养指导率100%,成功率达到了100%.结论 合理的护理活动有利于产妇身体及早康复,并可提高产后早期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作者:戴红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非发酵菌与医院内感染

    非发酵菌多为环境常居菌,并大多为条件致病菌,是引起医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1].近年来,非发酵菌在临床标本中检出率逐年增多,尤其是在医院内感染患者中常见.国内外关于非发酵菌的生物特征、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的报道较多[2-4].本文就近几年非发酵菌在医院内感染的一些情况综述如下,以期探讨非发酵菌在医院内感染的情况,为临床预防和治疗非发酵菌感染提供有力的依据.

    作者:王琼;唐伟;陈继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室间隔缺损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状况的研究

    目的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比较室间隔缺损病人和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细胞因子基因表达差异,从整体上认识室间隔缺损患者的细胞因子表达状况.方法 通过检测102例室间隔缺损(VSD)患者外周血常规,并从中选择3例血小板平均体积不同数值的室间隔缺损的病人,另选5例健康人,应用总核糖核酸(RNA)的提取法(Trizol法)分别提取他们的外周血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用Cy5、Cy3分别标记病人、健康人的cDNA,混合后在细因子基因谱芯片上杂交,经对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和SAM芯片数据软件的应用,获得表达有显著性差异的细胞因子基因.结果 在102例VSD患者中,73例血小板平均体积低于正常值,占71.57%,3例血小板平均体积不同数值的患者均表现为27种细胞因子基因表达下调,一种细胞因子基因表达上调.其中β胸腺素-4和核糖体蛋白S5基因在三个样本中均表达下调,我们对各自基因的作用进行分析,了解可能的分子机制.结论 分析室间隔缺损病人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图谱,β胸腺素-4和核糖体蛋白S5基因可能在心室发育中共同起重要的作用.

    作者:蒋立虹;王萍;李亚雄;陈智豫;叶筱玲;孟明耀;任永富;侯宗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缩宫素点滴引产4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缩宫素点滴引产的安全性及相关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05年3月间选择妊娠40+5~41+6周需行引产的孕妇80例,分成两组,引产组40例由专人进行缩宫素点滴引产,对照组40例等待自然临产,比较两组的难产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 两组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及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缩宫素点滴引产不增加难产率,是一种实用又安全的引产方法.

    作者:宋朝晖;金佳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做好高职医学检验专业校内实践教学工作的若干措施

    高职教育是在理论教学必需和够用的实践基础上,培养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为了加强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应用性和实践性为原则重组实践课程,建立符合培养目标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是以动手能力为核心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1].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本人认为搞好校内实践教学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王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肺挫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肺挫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3年3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23例肺挫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人均采取以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23例中治愈13例(56.5%),死亡10例(43.5%).结论 严重的肺挫伤致ARDs死亡率极高,应采取重症监护以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有利于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愈后.

    作者:谢刚;彭致远;刘建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马来酸桂哌齐特(Cinepaid,商品名克林澳,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为新一代的哌嗪类药物,在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应用广泛,并已成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线药物.近年来,随着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用途越来越广泛,经临床观察,克林澳能够扩张脑血管、增加颅内动脉及椎动脉的血流量.我科应用疏血通注射液(成都法和药业有限公司)与克林澳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30例,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史亚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120例择期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所采取的心理护理.结果 心理护理后120例患者均能以较为健康的心理状态,稳定的情绪接受、配合手术的治疗,无1例发生手术并发症.结论 适当的心理护理消除了病人对手术的恐惧和忧虑,增强了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是促使其早日康复的重要条件.

    作者:冯小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瘤型麻风误诊为甲状腺功能低下1例

    瘤型麻风由抗酸麻风杆菌感染引起,病人对麻风杆菌的抵抗力很弱.对皮肤损害有斑疹、丘疹、结节、斑块和弥漫性浸润等.临床易与外周神经炎、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多种皮肤病或其他临床疾病相混淆,我院2007年8月收治1例瘤型麻风病人误诊为甲状腺功能低下,为避免误诊误治,笔者现将其临床资料报告如下,以期为临床医师诊治提供参考.

    作者:李可;陈静;黄进华;王斌;赵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常见的心血管危重症[1],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量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或坏死所致.本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恢复缓慢且病死率高,不仅对病人躯体损害严重,而且造成心理上的重大负担.因此,为了降低患者的病死率,现将我院2006~2007年收治的60例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郭颖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自拟中药祛疣汤治疗多发性病毒疣116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祛疣汤治疗三种多发性病毒疣的疗效差别.方法 采用中药驱疣汤治疗寻常疣、扁平疣、尖锐湿疣患者共116例,并观察疗效.结果 祛疣汤治疗三种皮肤疣的疗效不全相同(H=6.29,P<0.05),其中,寻常疣与扁平疣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1,P>0.05),但尖锐湿疣与扁平疣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x2=11.02,P<0.05),尖锐湿疣与寻常疣的疗效差异亦有显著性(x2=8.91,P<0.05).结论 祛疣汤对寻常疣及扁平疣疗效较好,而且疣体消退后不留瘢痕;对尖锐湿疣疗效稍差.

    作者:王增文;宋培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蝶骨嵴脑膜瘤的探讨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蝶骨嵴脑膜瘤的方法,并评估其疗效.方法 蝶骨嵴脑膜瘤患者48例患者沿蝶骨嵴切开硬脑膜,显微镜下分开侧裂池,分块切除肿瘤.结果 用该法全切42例,次全切4例,大部切除2例.术后随访2个月至9年,影像学检查无复发病例.结论 微外科技术切除蝶骨嵴脑膜瘤,使大部分肿瘤达到镜下全切,且能有效保护颅底结构.

    作者:曾建军;吴珂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学生模拟标准化病人在外科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使医学生在外科学临床教学的实践阶段,掌握好扎实的问诊技巧、查体基本功.提高对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能力,是外科学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作者:李军;高卉;白育庭;万敬枝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猴头菌提取物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2例

    目的 观察猴头菌提取物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 CAG自愿者32例,服用猴头菌提取物颗粒,每次6 g,3 次/d,6个月为1疗程.服药期间忌酒及辛辣食物,并停用其他治疗胃病的药物,服药前后查血细胞和肝肾功能,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复查,临床总有效率93.8%,治疗中未发现不良反应,服药后血细胞、肝肾功能无异常.结论 猴头菌提取物颗粒治疗CAG疗效满意,未发现不良反应,可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许宏吉;陈满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后腹腔镜在肾囊肿去顶术中应用的初步体会

    腹腔镜手术的优越性已得到同行的公认,其应用于肾囊肿已有10余年历史.笔者自2006年6月至2007年2月间应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肾囊肿8例,疗效满意,恢复迅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四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阴道镜检查对宫颈接触性出血的诊断价值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发病率占第一位的妇科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及年轻化趋势.宫颈癌早期无特异性症状,给我们诊断造成一定困难[1].宫颈接触性出血是宫颈癌早期的常见症状之一,所以我们对宫颈接触性出血应引起重视.我们对门诊首诊有宫颈接触性出血的患者常规行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及阴道镜下定位活检,以评价阴道镜检查对宫颈接触性出血的诊断价值[2].

    作者:赵文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静脉注射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在心电监护下,应用美托洛尔缓慢静脉注射(1 mg/min),共5~15 mg.若患者血液动力学稳定,则开始口服美托洛尔维持治疗.结果 本组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122例患者,在应用美托洛尔后,心律失常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或消失,其中3例发生心力衰竭死亡,2例心脏破裂死亡,其余均存活出院,治疗过程中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静脉注射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可靠.

    作者:吉小利;谢保光;高家瑞;王平香;崔松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宫外孕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超声诊断宫外孕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原因,探讨超声诊断宫外孕的思路、方法和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怀疑宫外孕的女性患者的728例患者超声检查结果,并与终临床病理结果对照,统计宫外孕的超声诊断符合率、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结果 超声诊断宫外孕的符合率95.2%,假阳性率4.8%、假阴性率5.7%.结论 超声诊断宫外孕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经腹经阴道结合超声扫查、运用彩色多普勒技术,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有助于提高诊断符合率.

    作者:陈艳;陈慧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