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腹股沟斜疝60例小切口手术的治疗体会

周怀胜;王军

关键词:小切口, 疝囊高位结扎术, 腹股沟疝
摘要:目的 探讨腹横皱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方法 在皮下环上方腹横皱纹处做一1.5 cm横切口进行疝囊高位结扎手术.结果 60倒手术中,手术时间短15 min,长60 min,并发皮下血肿3例,发生率5%.随访1~2年无复发.结论 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费用低,创伤小,疤痕小,符合美容学要求,易被患者家长接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河源地区革兰阴性致病杆菌的种类及耐药调查

    目的 调查河源地区革兰阴性致病杆菌的种类及耐药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河源市人民医院微生物实验室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分离到的528株革兰阴性杆菌,采用美国DADE BHRING公司的MicroScan系列Walk Away-40微生物鉴定仪及配套药敏、鉴定试剂,鉴定细菌及测定抗菌药物的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致病杆菌前5位分别是:大肠埃希氏菌占32.4%,肺炎克雷伯菌占19.1%,铜绿假单胞菌占12.3%,不动杆菌占10.0%,阴沟肠杆菌占6.6%,其他占18.8%.耐药状况: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匹肟耐药率相对较低.结论 革兰阴性致病杆菌种类与国内其他地区报道近似,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

    作者:何国堂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结肠镜检查的护理体会

    结肠镜检查是结肠疾病诊断的一种行之有效、确诊率高、必不可少的检查方法,但它毕竟是一种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存在较大的风险.因而做好结肠镜检查的护理显得尤其重要.我院地处边远山区,2002年起开展结肠镜检查,2004年曾发生乙状结肠穿孔1例,主因这1例患者行结肠镜检查后食辛辣、刺激、油腻食物,未戒烟酒.为总结经验教训,我们的体会如下.

    作者:夏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270例的临床观察与诊疗体会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1999年6月至2005年9月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27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并对其进行临床分型和分期:Ⅰ型107例(39.6%),其中一期34例,二期42例,三期31例;Ⅱ型125例(46.3%),其中一期69例,二期33例,三期23例;Ⅲ型38例(14.1%),其中一期11例,二期13例,三期14例.结果 术后随访半年以上,Ⅰ型:治愈91例(85.0%),好转10例(9.3%),无效6例(5.6%);Ⅱ型:治愈103例(82.4%),好转15例(12.0%),无效7例(5.6%);Ⅲ型:治愈28例(73.7%),好转6例(15.8%),无效4例(10.5%).结论 鼻内镜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肩周炎功能锻炼的强度和时长与疗效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肩周炎功能锻炼的强度和时长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286例肩周炎患者分为观察组(146例)和对照组(140例).观察组病例进行足够强度和时长的功能锻炼,对照组病例功能锻炼的强度和时长不作特别要求,两组病例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良率为84.93%,对照组优良率为40.71%,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治疗肩周炎,科学正确的功能锻炼至关重要,足够强度和时长的功能锻炼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胡剑华;胡敏华;熊国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62例的内科治疗

    急性胰腺炎(AP)是常见急腹症之一,基本病变系由各种病因导致胰酶激活后自身消化胰腺组织引起的化学性炎症.临床上可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和重症急性胰腺炎.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 acute pancreatitis,SAP)起病急,病情凶险,进展快.

    作者:唐来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伊曲康唑治疗重症血液病患者真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伊曲康唑对于重症血液病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 12例重症血液病患者(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例),应用伊曲康唑静脉治疗深部真菌感染,部分患者有效后改为口服伊曲康唑混悬液序贯治疗.结果 12例患者中10例有效(有效率83.3%),1例因肾毒性停止治疗,1例为光滑念珠菌感染,根据药敏改为两性霉素B治疗后好转.结论 伊曲康唑治疗谱广,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可以作为重症血液病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一线经验性用药,但需要注意其相关毒副作用,改善患者整体状况,以取得更佳疗效.

    作者:周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瘤型麻风误诊为甲状腺功能低下1例

    瘤型麻风由抗酸麻风杆菌感染引起,病人对麻风杆菌的抵抗力很弱.对皮肤损害有斑疹、丘疹、结节、斑块和弥漫性浸润等.临床易与外周神经炎、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多种皮肤病或其他临床疾病相混淆,我院2007年8月收治1例瘤型麻风病人误诊为甲状腺功能低下,为避免误诊误治,笔者现将其临床资料报告如下,以期为临床医师诊治提供参考.

    作者:李可;陈静;黄进华;王斌;赵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中药癌痛克对肝癌细胞株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的研究

    目的 通过观察癌痛克对肝癌细胞株HepG2生物学活性的影响作用,以及在相应状态下细胞内视网膜母细胞瘤(Rb)基因表迭量的改变,研究癌痛克的抗肝癌作用的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癌痛克作用HepG2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细胞内Rb基因mRNA表达量.结果 2~50 μg/ml癌痛克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其抑增殖效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2~50 μ/ml癌痛克组可诱导HepG2细胞凋亡,其诱导凋亡效应呈明显的时间-浓度依赖性;2~50 μg/ml癌痛克可上调Rb基因的表达,且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癌痛克可抑制HepG2细胞增殖或诱导其凋亡,其调控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可能为通过干扰Rb基因的表达而实现.

    作者:麦志明;朱光辉;翁杰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诊断及治疗

    目的 探讨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1992~2005年问诊治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临床资料.术前咬合片确诊下颌下腺导管结石,行导管结石去除或切除术.结果 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消失,下颌下腺分泌正常.讨论对下颌下腺导管结石引起的颌下反复肿胀,而下颌下腺功能正常者,去除结石是简单而有效的治疗方法.结论 如果长期下颌下腺反复感染,致慢性下颌下腺炎,分泌功能降低甚至消失,需行下颌下腺切除,术后并发症较多.

    作者:赵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颈内静脉留置导管20例的护理体会

    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是临时性血管通路之一,它用于:①[1]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要紧急血液透析;②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内瘘未成熟或未建立血管通路前出现各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高血钾症、急性左心衰、严重的酸中毒等,需要紧急血液透析;③动静脉内瘘失功能,血栓形成,血流量不足,感染;④其他疾病需行血液净化治疗;⑤腹膜透析患者出现紧急并发症需要血液透析治疗.

    作者:陆秀荣;李玉萍;赵颖颖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方法 甲组48例采用垂体后叶素首剂10 U静脉缓注,继之以0.2~0.4 U/min持续静脉滴注,血压稳定后,加用硝酸甘油5~10 mg静脉滴注,使收缩压维持在100 mmHg左右;乙组48例采用生长抑素首剂250 μg静脉缓注继之以250 μg/h持续静脉滴注.结果 甲组、乙组止血成功率分别为83.3%、9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垂体后叶素加硝酸甘油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效果良好,且费用低廉,值得临床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樊红庆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与PTV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方法 前瞻性观察68例AMI患者,根据室性心律失常(VA)严重程度进行分级,记录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资料作为观察分析指标.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间期变异度(QTV)、QT间期变异系数(QTCV)、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r)与VA严重程度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 QTV,QTCV可以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预测指标.

    作者:孟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暴饮暴食致急性胃扩张1例

    急性胃扩张多见于重大手术或严重创伤后,多采取保守治疗.随着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的改进,本病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现已少见.由暴饮暴食引发的急性胃扩张更为少见,本例即为暴饮暴食后引发急性胃扩张.本病发病较急,可很快造成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进入休克,甚至死亡.因此要求临床医师必须根据客观情况,采取果断措施,消除病因,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乔国庆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凋亡基因Bcl-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目的 检测淋巴细胞凋亡基因Bcl-2表达范围,并判断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24例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内的Bcl-2免疫表达.结果 有49%的细胞有Bcl-2免疫表达,并且该蛋白染色于胞浆.在Bcl-2免疫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之间未能确认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关系.结论 尽管Bcl-2免疫表达的研究可能有助于更好地分析和判断OSCC的顸后,但本研究结果却提示这个因子不能提供任何关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进一步信息.

    作者:李立;刘铎;叶欧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标准大骨瓣减压并天幕切开治疗颅脑损伤中晚期天幕疝

    目的 提高颅脑损伤中晚期天幕疝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颅脑损伤中晚期天幕疝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并天幕切开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患者生存18例,死亡3例.术后随访2年,恢复良好11例,中残5例,重残2例,重残及死亡率23.8%.结论 标准大骨瓣减压并天幕切开可以有效减压,尤其对于合并脑干损伤的患者,可以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

    作者:郑金奎;王文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捆绑式胰空肠吻合法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总结捆绑式胰空肠吻合法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1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例施行捆绑式胰空肠吻合法.结果 11例中1例发生胰瘘,发生率9%,低于国内文献报告26.5%的平均发生率.结论 捆绑式胰空吻合法在胰十二指肠切除中可降低胰瘘的发生率.

    作者:刘志强;李旭;杨忠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缩宫素点滴引产4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缩宫素点滴引产的安全性及相关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05年3月间选择妊娠40+5~41+6周需行引产的孕妇80例,分成两组,引产组40例由专人进行缩宫素点滴引产,对照组40例等待自然临产,比较两组的难产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 两组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及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缩宫素点滴引产不增加难产率,是一种实用又安全的引产方法.

    作者:宋朝晖;金佳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BASISTM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5例体会

    目的 利用BASISTM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 胸腰椎骨折5例,T12椎体3例,L1椎体2例,均为爆裂性骨折,采用BASIATM前路钢板内固定.结果 5例均获随访,术后2月下地行走,伤口愈合;术后3月内固定无松动,内固定良好.结论 BASISTM胸腰椎前路钢板治疗胸腰椎骨折前路减压由固定一种低价位、安全又可靠的技术.

    作者:陈建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梅毒临床诊断的3种检测方法的应用评价

    目的 评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梅毒病人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同时用ELISA、RPR和TPPA试剂对4 825例住院及门诊病人血清进行检测,TPPA试验作为确认试验,从而得出其他两种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ELISA法的阳性率95.06%(385/405),假阳性率0.66%(29/4 420);RPR法阳性率70.12%(284/405),假阳性率0.45%(20/4 420);2种方法即ELISA、RPR法均阳性为275例,检出率为67.90%(275/405),假阳性率为0.11(5/4 420).结论 ELISA法是一种高敏感性的梅毒血清学诊断检测方法,ELISA与TPPA相关性良好,可作为确证试验.RPR只能作为辅助试验,如果3种方法结合使用,可使假阳性率下降.

    作者:王靖;王丽;王春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中药生精汤对雄性不育大鼠睾丸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药生精汤对雄性不育大鼠睾丸转化生长因子-β1(TB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小剂量组、大剂量组,采用腺嘌呤制作雄性大鼠不育模型,小、大剂量组给予生精汤灌胃.造模后30 d处死大鼠,观察睾丸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图像分析系统检测睾丸内TGF-β1的平均光密度;同时测定大鼠体质量和睾丸质量.结果 大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睾丸系数明显增加(P<0.05);TGF-β1阳性表达主要见于早期精母细胞、圆形精子细胞以及支持细胞,生精汤大剂量组TGF-β1阳性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结论 生精汤通过下调TGF-β1的表达实现对睾丸生精功能的调节,对腺嘌呤所致的雄性大鼠不育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涛;范好;刘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