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离子型造影剂产生的不良反应分析23例分析

马润辉;何力;李文生;陈维栋;田云花

关键词:造影剂, 不良反应, 预防
摘要:目前国内区县级医院仍以离子型碘造影剂为常用药物,随着剂量及浓度的增加,对其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应予重视.本文搜集一组应用离子型碘造影剂进行造影检查时产生不良反应的病例,对离子型碘造影剂产生不良反应作了分析,提出预防措施.现就我院23例发生在1562例各类造影中不良反应病案作如下报道.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胰腺移植研究进展

    胰腺移植是挽救终末期糖尿病并发肾功能衰竭这类患者生命的有效新疗法.胰腺移植能增加患者胰岛素分泌细胞,从而有效地控制血糖,防止和改善糖尿病的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曹鋆;芮景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大学生水痘40例发病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大学生水痘发生情况,临床表现及特点,为预防水痘在大学生中传播提供依据.方法 时40例大学生水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40例水痘发生于大学一至四年级学生,发病有新生、居住地集中趋势.疾病特点是起病急,前驱症状明显,全身症状、皮疹及瘙痒症状重.密切接触者容易感染.大学生水痘感染与精神紧张、学习压力大,抵抗力低等因素有关.结论 水痘起病急,前驱症状明显,传染性强,由于大学生生活、学习集中,容易造成水痘爆发流行,学校医务人员应提高对水痘的认识,尽可能早诊断,早隔离,防止造成爆发流行.

    作者:刘计荣;韩化敏;杨立红;赵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缩宫素点滴引产4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缩宫素点滴引产的安全性及相关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05年3月间选择妊娠40+5~41+6周需行引产的孕妇80例,分成两组,引产组40例由专人进行缩宫素点滴引产,对照组40例等待自然临产,比较两组的难产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 两组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及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缩宫素点滴引产不增加难产率,是一种实用又安全的引产方法.

    作者:宋朝晖;金佳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组34例高血压患者采用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对照组34例高血压患者单纯采用卡托普利治疗.治疗1月后比较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P<0.01).降压作用更明显(P<0.01).结论 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钱进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口服紧急避孕药后异位妊娠29例分析

    目的 探讨口服紧急避孕药后异位妊娠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我院2003~2007年收治口服紧急避孕药后异位妊娠患者29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 从用药时间上看,本组使用肾急避孕药的时间大多在排卵日至排卵后2 d之间,占75.9%(22/29);异位妊娠流产型居多,占79.3%(23/29);非手术治疗治愈率达到51.7%;外院误诊误治5例.结论 异位妊娠的发生可能与服用紧急避孕药后输卵管功能障碍,导致胚胎异常植入有关;应尽量避免于排卵日和排卵后2 d服用紧急避孕药;非手术治疗治愈率较高可能与异位妊娠流产型居多相关;口服紧急避孕药后应重视阴道流血症状,警惕异位妊娠,防止误诊误治.

    作者:付娟;石红;逄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声形成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斑声形成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对我院2005年3月至2007年9月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斑声形成情况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斑声阳性率明显升高(P<0.05),年龄和脑梗死与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斑声形成呈明显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 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斑声与脑梗死密切相关,对脑血管病的预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刘秀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32例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应用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McDonald法于孕12~18周行宫颈内口环扎术32例,观察术后妊娠情况.结果 32例患者有18例于预产期前1~2.周拆线,均自然分娩;6例孕33~35周先兆早产,经保胎治疗无效,拆线后自然分娩,胎儿存活;6例于临产时拆线;2例因孕22周有宫缩后就诊,拆线后自然流产2死胎.经随访共得活产儿30个.结论 本研究提示宫颈环扎术于孕12~18周治疗宫颈机能不全安全有效.

    作者:王筱红;秦晓兰;丘子芬;王少蕾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

    髋关节置换术是用人造髋关节置换所有或部分髋关节以缓解疼痛,矫正畸形、恢复关节的活动与原有的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一种修复手术.我院近年来开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取得了较好临床效果,现将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李云霞;董昭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格列吡嗪对糖耐量受损者糖尿病进程的影响

    目的 为评价药物干预对糖耐量受损(IGT)者的糖尿病进程的影响作用.方法 将80例IGT患者平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口服格列吡嗪控释片,对照组仅一般IGT知识宣教.两组均进行3年临床观察.结果 干预组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格列吡嗪控释片对IGT患者的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有预防作用.

    作者:张健;钟咏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宫外孕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超声诊断宫外孕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原因,探讨超声诊断宫外孕的思路、方法和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怀疑宫外孕的女性患者的728例患者超声检查结果,并与终临床病理结果对照,统计宫外孕的超声诊断符合率、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结果 超声诊断宫外孕的符合率95.2%,假阳性率4.8%、假阴性率5.7%.结论 超声诊断宫外孕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经腹经阴道结合超声扫查、运用彩色多普勒技术,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有助于提高诊断符合率.

    作者:陈艳;陈慧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诊断及治疗

    目的 探讨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1992~2005年问诊治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临床资料.术前咬合片确诊下颌下腺导管结石,行导管结石去除或切除术.结果 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消失,下颌下腺分泌正常.讨论对下颌下腺导管结石引起的颌下反复肿胀,而下颌下腺功能正常者,去除结石是简单而有效的治疗方法.结论 如果长期下颌下腺反复感染,致慢性下颌下腺炎,分泌功能降低甚至消失,需行下颌下腺切除,术后并发症较多.

    作者:赵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肾细胞癌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提高肾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肾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全部病例术前均行B超及CT检查.根治性肾切除术27例,保留肾单位手术5例.结果 术后病理类型为:透明细胞癌25例,颗粒细胞癌4例,混合细胞型癌2例,梭形细胞癌1例.随访8个月至7年,3年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2%和62.5%.结论 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对于肾细胞癌诊断和分期具有重要意义,根治性肾切除术是主要治疗方法,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提高肾细胞癌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王成元;张道习;张国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肌间沟-腋路臂丛神经联合阻滞用于单侧腕部尺桡贯通伤手术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肌间沟-腋路臂丛神经联合阻滞用于单侧腕部尺桡贯通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0例患者在单侧腕部尺桡贯通伤手术中采用单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单纯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及肌间沟-腋路臂丛神经联合阻滞麻醉,观察3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肌间沟-腋路臂丛神经联合阻滞麻醉效果满意,更大地满足了手术要求,且无麻醉并发症发生.结论 肌间沟-腋路臂丛神经联合阻滞优于单纯肌间沟或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作者:陈宝恒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结肠镜检查的护理体会

    结肠镜检查是结肠疾病诊断的一种行之有效、确诊率高、必不可少的检查方法,但它毕竟是一种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存在较大的风险.因而做好结肠镜检查的护理显得尤其重要.我院地处边远山区,2002年起开展结肠镜检查,2004年曾发生乙状结肠穿孔1例,主因这1例患者行结肠镜检查后食辛辣、刺激、油腻食物,未戒烟酒.为总结经验教训,我们的体会如下.

    作者:夏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蝶骨嵴脑膜瘤的探讨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蝶骨嵴脑膜瘤的方法,并评估其疗效.方法 蝶骨嵴脑膜瘤患者48例患者沿蝶骨嵴切开硬脑膜,显微镜下分开侧裂池,分块切除肿瘤.结果 用该法全切42例,次全切4例,大部切除2例.术后随访2个月至9年,影像学检查无复发病例.结论 微外科技术切除蝶骨嵴脑膜瘤,使大部分肿瘤达到镜下全切,且能有效保护颅底结构.

    作者:曾建军;吴珂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标准大骨瓣减压并天幕切开治疗颅脑损伤中晚期天幕疝

    目的 提高颅脑损伤中晚期天幕疝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颅脑损伤中晚期天幕疝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并天幕切开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患者生存18例,死亡3例.术后随访2年,恢复良好11例,中残5例,重残2例,重残及死亡率23.8%.结论 标准大骨瓣减压并天幕切开可以有效减压,尤其对于合并脑干损伤的患者,可以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

    作者:郑金奎;王文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常见的心血管危重症[1],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量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或坏死所致.本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恢复缓慢且病死率高,不仅对病人躯体损害严重,而且造成心理上的重大负担.因此,为了降低患者的病死率,现将我院2006~2007年收治的60例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郭颖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中药癌痛克对肝癌细胞株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的研究

    目的 通过观察癌痛克对肝癌细胞株HepG2生物学活性的影响作用,以及在相应状态下细胞内视网膜母细胞瘤(Rb)基因表迭量的改变,研究癌痛克的抗肝癌作用的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癌痛克作用HepG2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细胞内Rb基因mRNA表达量.结果 2~50 μg/ml癌痛克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其抑增殖效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2~50 μ/ml癌痛克组可诱导HepG2细胞凋亡,其诱导凋亡效应呈明显的时间-浓度依赖性;2~50 μg/ml癌痛克可上调Rb基因的表达,且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癌痛克可抑制HepG2细胞增殖或诱导其凋亡,其调控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可能为通过干扰Rb基因的表达而实现.

    作者:麦志明;朱光辉;翁杰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并发腹壁血肿的传染科危重症3例报告

    并发腹壁血肿在传染科临床极为少见,在近期新版的相关论著[1-4]中,由流行性出血热、慢性重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等严重疾病所并发的各类出血中均未述及并发腹壁血肿.总结我院3例并发腹壁血肿的传染科危重病例的临床过程和病例特点,探讨血肿产生的病理基础以及引发死亡的原因,目的是使传染科医生总结经验教训,扩展临床思维,以提高对相似病例的认知和救治成功率.

    作者:李思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间苯三酚治疗继发宫缩乏力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间苯三酚在产程中继发宫缩乏力中的应用,观察其缩短总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出100例无剖宫产指征而在活跃期中继发宫缩乏力的初产妇,分为研究组(间苯三酚组)(n=50)和对照组(n=50).比较两组的总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产后2 h出血量、羊水性状、新生儿评分等指标.结果 间苯三酚组总产程时间225±48 min,对照组为360±62 min,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间苯三酚组剖宫产率为10.0%,对照组为4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评分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苯三酚在继发宫缩乏力中能安全有效地缩短阴道分娩总产程时间,而对产妇及新生儿无负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黎凤彩;张晓静;梁丽笙;曾志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