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恶性疟原虫信号肽肽酶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融合表达蛋白的鉴定

李学荣;尚梅;吴银娟;李晔;徐劲;余新炳;ATHAR H.Chisthi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 信号肽肽酶, 膜蛋白, 原核表达
摘要:目的 构建恶性疟原虫PfSPP基因pMAL-p2x的原核表达载体,并鉴定表达,为其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体外培养恶性疟原虫(3D7株和FCR3株),提取虫体总RNA,进行反转录后,采用RT-PCR扩增HSPP的全编码区基因,将其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MAL-p2x,PCR、双酶切鉴定重组质粒,并进行序列测定,将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进行表达获得MBP-PfSPP融合蛋白,采用Western blotting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结果 成功构建pMAL-PfSPP,转化菌经诱导表达出分子量约为77 000Mr的MBP-PfSPP融合蛋白,抗MBP多克隆抗体可特异性地识别表达的融合蛋白.结论 成功表达具有多个跨膜结构的膜蛋白PfSPP,从而为深入研究PfSPP的酶活性及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痰培养致病菌构成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调查本院呼吸科患者痰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呼吸科的住院患者痰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利用瑞美数据管理系统,收集阳性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640株阳性病原菌中,革兰氏阴性杆菌800株,占48.8%,其中铜绿假单胞菌200株,占12.2%,克雷伯菌属198株,占12.0%流感嗜血杆菌108株,占6.6%,大肠埃希菌98株,占6.0%;检出的主要革兰氏阴性杆菌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棒酸的敏感性较高,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比率分别是59.1%和28.9%,且呈多药耐药性;革兰氏阳性球菌138株,占8.4%,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56株,占3.4%,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0株,占1.9%,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占44.2%;检出的主要的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利福平较为敏感.真菌感染呈上升趋势,检出702株,占42.8%,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结论 呼吸道感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其中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的比率较高,耐药现象较严重;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感染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病原菌的耐药监测对临床正确合理应用抗生素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刘雄;李兵;覃李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深圳市某小学一起水痘暴发疫情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调查深圳市某小学一起水痘疫情的流行特征,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 按照病例定义搜索病例,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并开展危险因素现场调查分析.结果 2012年11月30日至2013年1月9日共搜索到符合病例定义的病例22例,首例病例发病时间为11月15日,未隔离;疫情报告日期和发病高峰为11月30日;对新发病例严格执行隔离措施,末例病例为12月19日.17例病例为一年级(6)班学生,该班罹患率为33.3%(17/51),另有4例其它班级病例与该班首发病例在同一午托室休息.一年级(6)班未接种组的罹患率为100%(4/4),接种组为33.3%(13/39),水痘疫苗的4年保护率为66.7%.结论 未尽早隔离首发病例、及时报告是此次疫情的主要危险因素,及时发现新发病例、严格执行隔离措施可有效控制疫情.疫苗保护效果还需深入开展评价.

    作者:张振;廖玉学;邓凯杰;郑晓钧;李丽廉;司徒潮满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改良腭咽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白介素-6和内皮素-1的影响

    目的 观察改良腭咽成形术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疗效,及其对白介素-6(IL-6)和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312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传统治疗组和改良治疗组,每组各156例.传统治疗组予以传统的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改良治疗组予以改良腭咽成形术.观察两组的手术疗效,及其对鼾声分级、嗜睡分级、IL-6和ET-1水平的影响.结果 改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82%,传统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6.28%,改良治疗组的疗效优于传统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90,P<0.05).治疗后两组的鼾声分级、嗜睡分级、IL-6和ET-1水平明显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改良治疗组的降低水平比传统治疗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改良腭咽成形术的疗效明显优于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可能与保留悬雍垂和咽腔基本结构,降低了机体的炎症反应,保护了机体的内皮功能有关.

    作者:唐守英;王建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革兰阴性菌对头孢替坦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菌对头孢替坦的耐药性.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从医院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革兰阴性菌,使用VITEK2-compact微生物全自动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分离出革兰阴性菌1 045株,其中肠杆菌科细菌627株,占60.0%;非发酵菌402株,占38.5%.分离前3位的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27.7%)、铜绿假单胞菌(20.2%)、肺炎克雷伯菌(14.5%).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替坦耐药率低,53.3%的大肠埃希菌和29.6%的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替坦耐药率均低于6.0%.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替坦的耐药率均高于90.0%.结论 头孢替坦可以作为临床治疗产ESBLs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一种经验性治疗方案.

    作者:江艳;何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机械排痰联合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机械排痰联合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07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及对照组(53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予盐酸氨溴索氧气雾化吸入及机械震动排痰治疗,对照组予盐酸氨溴索氧气雾化吸入及手工排痰,对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气分析、呼吸急促恢复、嗽喘缓解、肺部啰音消失、住院治疗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对比观察,并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血气分析、症状体征恢复正常时间、平均每日吸痰次数及总有效率等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氏0.01).治疗组显效43例(79.6%)、有效9例(16.7%)、无效2例(3.7%),对照组分别为32例(60.4%)、14例(26.4%)、7例(13.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为8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人工排痰相比,氧气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及机械排痰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更佳,且未见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建忠;李学超;吴春青;王志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虎纹蛙感染裂头蚴的调查与动物宿主感染观察

    目的 调查虎纹蛙自然感染裂头蚴的情况,取裂头蚴感染实验鼠和家犬,为实验教学提供依据.方法 解剖虎纹蛙收集裂头蚴,将裂头蚴感染昆明鼠和BALB/c小鼠(6条/只)和SD大鼠(10条/只),对照组灌注生理盐水;60d后解剖实验动物,收集小鼠体内裂头蚴,并取裂头蚴寄生部位组织包埋切片.将虎纹蛙和鼠体内收集的裂头蚴分别感染家犬6条/只,在感染46 d后取粪便检查,感染60d后解剖家犬.结果 野生虎纹蛙自然感染率为40.63%(403/992);解剖实验组昆明鼠、BALB/c小鼠和SD大鼠肉眼可见皮下肌肉组织有弥漫性瘀血斑点和包块形成,镜下观察见裂头蚴周围有囊壁包绕,纤维组织增生;家犬粪检查到曼氏迭宫绦虫卵,解剖家犬收集到曼氏迭宫绦虫成虫.结论 广州市花都区野生虎纹蛙裂头蚴的感染率较高;昆明鼠、BALB/c小鼠和SD大鼠均可作为曼氏迭宫绦虫的转续宿主;家犬是该虫适宜的终末宿主.

    作者:王贵燕;王敏;刘冠琪;高现灵;关小燕;邰闪闪;李美玉;陈剑煌;黄锦桃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2010-2012河南省狂犬病流行情况监测

    目的 分析2010-2012年河南省人狂犬病流行特征.方法 采用EpiData3.0和SPSS13.0软件对河南省2010-2012年狂犬病流行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河南省出现了大范围的狂犬病疫情,波及13个地市中的53个县乡级行政区;总共发病94例,男女性别比1.94∶1,40~65岁年龄组报告病例数多,9月为全年发病高峰,农民占全部狂犬病病例的72.3%,绝大多数病例由狗咬伤而感染,但有1例为猫抓伤,病例有失踪现象.结论 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狂犬病流行区,需要多部门联合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防止疫情的扩散.

    作者:曲振宇;王婷婷;陈巧格;李国伟;詹希美;赵振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不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3种常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氯氮平、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化学发光法测定16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男性100例、女性62例)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后催乳素、雌二醇、孕酮、睾酮水平的变化,根据性别和所服用药物分为奥氮平男性、女性组;氯氮平男性、女性组;利培酮男性、女性组共6组,用SPSS17.0对检测数据及相应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利培酮组男性患者催乳素显著升高(P<0.01)、睾酮降低(P<0.05),女性患者催乳素显著升高(P<0.001)、雌二醇降低(P<0.05);奥氮平组男性患者催乳素显著升高(P<0.01);氯氮平组女性患者催乳素水平升高(P=0.O11).6组患者治疗前后孕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利培酮引起的高催乳素血症的异常率高于氯氮平.结论 利培酮能致精神病患者高催乳素血症,同时使男性患者睾酮水平及女性患者雌二醇水平明显减低,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比其他两种抗精神病药物更为明显.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进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要注意检测性激素水平.

    作者:徐鹏;林裕龙;周荣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控释地诺前列酮栓用于促宫颈成熟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控释地诺前列酮栓用于促宫颈成熟的撤药时间.方法 选择于2009年6月至2013年8月在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使用地诺前列酮栓进行引产的产妇46例.其中观察组20例,药物的撤药时机为宫颈评分达6分;对照组26例,撤药时机为临产.记录两组产妇的药物平均放置时间、总产程、分娩方式及新生儿情况,胎监异常和羊水粪染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药物放置时间为(7.30±2.39)h,对照组为(9.85±5.74)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产程为(11.1±6.4)h,对照组为(9.1±5.3)h,观察组总产程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产程缩短,对照组出现5例急产,而观察组无急产发生;观察组阴道分娩率为80.0%,剖宫产分娩率为20.0%,对照组阴道分娩率为69.2%,剖宫产分娩率为30.8%,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羊水和胎心监护异常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控释地诺前列酮栓的撤药时机定义为宫颈评分达到6分相对于临产容易掌握,能减少急产的发生机会从而更加安全.

    作者:韩俊;申素芳;郑颖惠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369例无症状男性前列腺液白细胞分析

    目的 分析369份无症状男性前列腺液中自细胞的分布特点.方法 采集369份无症状男性的翦列腺液标本,对前列腺液成分中的白细胞个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69名无症状男性年龄介于19~65岁,平均年龄(30.7±7.1)岁,分析其前列腺液标本白细胞计数呈明显偏态分布,统计得出其95%可信区间的医学参考值为<20个每高倍视野,高于现有的医学参考值范围.结论 现有的前列腺液常规检查中白细胞的参考值数值EPS-WBC<10个每高倍视野可能偏低.

    作者:朱彩云;罗国胜;邱群芳;邓伏龙;冯春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深圳市常住居民血红蛋白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居民贫血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深圳市8个区中抽取12个社区居委会,在每个被抽取的社区居委会中随机抽取75户居民.对6岁及以上常住人口采集静脉血并采用氰化高铁法测量血红蛋白含量,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贫血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1年深圳市居民血红蛋白含量均值为(147.4±19.2)g/L,其中男性(158.5:± 17.6) g/L明显高于女性(138.2±15.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该人群的贫血患病率为2.85%,其中男女分别为0.28%和4.97%,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性别为该市居民贫血的影响因素.结论 尽管深圳市居民的贫血患病率较低,但仍应加强本市成年女性的贫血防治工作.

    作者:徐健;卓志鹏;刘小立;宋金萍;袁雪丽;池洪珊;许佳章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四种不同类型甲壳胺抑瘤作用的初步比较

    目的 制备并表征纳米级甲壳胺,初步比较其与O-羧甲基甲壳胺、水溶性低分子量甲壳胺、非水溶性高分子量甲壳胺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的抑瘤作用.方法 采用改进的离子凝胶法制备纳米级甲壳胺,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马尔文激光纳米粒度测定仪对其形态、粒径、表面电位进行表征.采用M'TT法初步比较上述四种类型甲壳胺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的抑瘤活性.结果 制备得到平均粒径160nm的纳米级甲壳胺,高、中浓度下均对LoVo细胞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高浓度的抑制率达54.0%,其它三种类型甲壳胺抑制率分别是O-羧甲基甲壳胺4.5%、非水溶性甲壳胺35.8%和低分子量甲壳胺38.1%.结论 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四种类型甲壳胺中纳米级甲壳胺的体外抑瘤作用好,O-羧甲基甲壳胺几乎无抑瘤作用.

    作者:赵丽艳;赵忠鹏;马守栋;程艳芹;李明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病毒性传染病感染中miRNA的功能及检测

    miRNA是一类具有转录后调控基因表达功能的非编码小RNA分子.它调控着人类三分之一的基因表达,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基因调控分子.近年来有研究发现miRNA在病毒感染机体致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病毒性传染病一直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目前仍有许多病毒性传染病难题未能攻克.miRNA在病毒感染中的重要功能的研究为解决当今的病毒性传染病难题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将对miRNA在病毒感染中的相关功能进行总结,并对当前miRNA在病毒性传染病中的潜在应用价值及当前主要的几种miRNA检测技术进行阐述.

    作者:欧阳晓希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乙状结肠癌并发盆腔脓肿1例

    盆腔脓肿是妇科严重感染性疾病之一,可导致脓毒血症和多器官衰竭.而结直肠癌是胃肠道常见恶性肿瘤,乙状结肠是常见发病部位之一.二者均临床表现复杂,误诊率高.本院收入1例乙状结肠癌合并盆腔脓肿患者,现将其病史特点及诊治过程介绍如下.

    作者:周琦斐;张怡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深圳市南山区成年健康居民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影响因素

    目的 揭示深圳市不同性别社区居民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为高Hcy血症的社区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16个社区160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与实验室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Hcy血症的影响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评价模型效果.结果 研究人群Hcy中位数为11.4 μmol/L,其中男性13.2 μmol/L,女性10.2 μmol/L;高Hcy血症患病率为17.02%,其中男性为29.60%,女性为8.47%,男性约为女性的3.5倍;各个年龄组男性的Hcy水平及高Hcy血症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女性(P<0.01),且二者均随年龄的升高而升高(P<0.01);不同性别高Hcy血症的影响因素有差异,全人群高Hcy血症的影响因素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用盐、体育锻炼、体质指数、舒张压和肌酐,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74.结论 深圳市社区居民的Hcy水平低于国内其他一些城市,但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卫生部门应针对主要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控制高Hcy血症的流行现状,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王长义;张涛;陈思韩;马剑平;刘盛元;彭晓琳;彭绩;徐健;陈忠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中西医联合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疗效的系统评价

    目的 对公开发表的中西医联合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检索PubMed、CNKI和VIP数据库,收集中西医联合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随机对照试验,并对纳入文献根据QUADAS量表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运用Meta分析方法比较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医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治愈率、退热时间和皮疹消退时间.结果 共纳入11个随机对照试验,合计5 267例患者,发病年龄从3个月到14岁之间,其中中西医联合治疗3 010例,单纯西药抗病毒治疗2 25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联合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比较,在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治愈率方面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疗效要好于西药治疗(MD=-1.33,95%CI=-1.94~-0.72;MD=-1.78,95%CI=-2.45一1.11;OR=1.25,95%CI=1.14~1.36).结论 在抗病毒、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对提高手足口病的治愈率、缩短退热和皮疹消退时间的作用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张英;朱正兰;黄美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动物寄生虫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动物寄生虫病学是动物医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由理论和实验两部分课程组成.本文将结合动物医学专业的特点及新时期本科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探讨理论课教学手段和方式的变革及其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取得的成果.并强调在以往以镜下观察玻片标本为主的实验课的基础上引入以粪便检查、解剖学检查和虫体的分离、固定和鉴定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大实验,以增强本科生动手能力、巩固和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为以后临床和生产实践活动的开展打下基础.

    作者:李巍;杨金萍;宋铭忻;路义鑫;韩彩霞;李晓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大肠埃希氏菌的qnrB基因检测与耐药机制研究

    目的 探索本地区医院大肠埃希氏菌喹诺酮耐药基因的分布及耐药机制.方法 采用PCR扩增与测序、基因初步定位、质粒接合转移实验等方法确定喹诺酮耐药的大肠埃希氏菌qnr的基因类型,以分析研究有关的耐药特点与机制.结果 各大肠埃希氏菌株中仅qnrB基因阳性,qnrA、qnrS、qnrC、qnrD、qepA、aac(6')-Ib-cr基因均阴性;并且qnrB基因包括qnrB2、qnrB5、qnrB9、qnrB16、qnrB18、qnrB19和qnrB31等位基因;在这些qnrB等位基因中,qnrB31与qnrB16、qnrB2与qnrB9同源性较高;各qnrB等位基因分别位于约21.0 kb至28.0 kb长的质粒上.结论 在本地区医院存在不同的qnrB等位基因流行;实验菌株的喹诺酮耐药与qnrB等位基因结构中LexA-蛋白结合位点共有序列缺失有关.

    作者:舒红云;孙国强;傅媛;王凯;王婷婷;戚永孝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2010-2011年湖北省血吸虫病国家级监测点疫情比较分析

    目的 分析2010-2011年湖北省血吸虫病国家级监测点监测结果,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试行)》开展16个监测点的疫情监测工作,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1年16个监测点居民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0.89%和0.40%,2011年与2010年相比下降了55.06%;耕牛平均感染率分别为1.41%和0.81%,2011年与2010年相比下降了42.55%;2010年渔民感染率高,2011年农民感染率高;2011年活螺平均密度、感染性钉螺平均密度和钉螺感染率与2010年相比分别下降了42.44%、78.95%和62.71%.结论 与2010年相比,2011年湖北省国家级监测点血吸虫病疫情出现了明显下降,但疫情仍不稳定,需进一步加大传染源控制力度,加强耕牛管理以及查灭螺工作.

    作者:张聪;李博;蔡顺祥;朱红;刘建兵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三聚氰胺亚慢性毒性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三聚氰胺亚慢性染毒对大鼠的毒性作用.方法 SD大鼠1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28只.给药组以三聚氰胺0.25、0.5、1.0 g/kg进行大鼠灌胃,空白对照组给予4ml/kg生理盐水溶液灌胃,给药30 d,停药后恢复观察15 d,分别在实验的第30、45天末取血及主要脏器,观察三聚氰胺对大鼠生长、组织病理变化、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 三聚氰胺对SD大鼠生长没有明显的影响,血常规指标检查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给药末期及恢复期,0.5 g/kg组、1.0 g/kg组大鼠肾脏、膀胱质量及脏器系数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0.5 g/kg、1.0 g/kg组大鼠BUN、CRE、UA含量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 g/kg组,肾组织间质有大量炎细胞浸润,肾小管变性、坏死,肾剖面可见大量放射状结晶.给药末期0.5 g/kg组、1.0 g/kg组尿潜血阳性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聚氰胺对SD大鼠有亚慢性毒性作用,毒性作用的主要靶器官是肾、膀胱,亚慢性染毒可严重损伤肾功能,对大鼠造成的损伤在短期内不可逆,有迟发性毒性作用.

    作者:黎福荣;张薇;邹移海;陈嘉;张钟广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