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桂;陈雅棠
登革热是世界上广泛流行的蚊媒病毒性热带疾病.关于登革病毒感染的病理与免疫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诸多报道显示表观遗传学在病毒感染中起重要作用,其中关于登革病毒也有一些报道.本文论述了表观遗传学在病毒感染及登革病毒感染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章旭之;张英可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血清脂类代谢产物水平与帕金森氏症(PD)患者合并认知障碍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143例PD患者和5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联合检查,并根据评分将143例PD患者分为无认知障碍组(42例)、轻度认知障碍组(63例)以及痴呆组(38例).抽血检测其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并统计不同认知水平下血清脂质代谢物的变化情况.结果 PD患者LDL水平下降,并且随着认知能力的下降,LDL水平也进一步下降.合并轻度认知障碍、痴呆的PD患者TG、TC、HDL等水平与健康对照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患者合并认知障碍可能与血脂代谢紊乱有一定的关系,其中可能与血清LDL水平下降关系密切.
作者:刘万平;廖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miRNA是一类具有转录后调控基因表达功能的非编码小RNA分子.它调控着人类三分之一的基因表达,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基因调控分子.近年来有研究发现miRNA在病毒感染机体致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病毒性传染病一直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目前仍有许多病毒性传染病难题未能攻克.miRNA在病毒感染中的重要功能的研究为解决当今的病毒性传染病难题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将对miRNA在病毒感染中的相关功能进行总结,并对当前miRNA在病毒性传染病中的潜在应用价值及当前主要的几种miRNA检测技术进行阐述.
作者:欧阳晓希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亳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手足口病发病统计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毫州市2009-2013年手足口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3年亳州市共报告手足口病27 088例,年发病率在69.79/10万至109.36/10万之间;全年各月份均有病例报告,发病主要集中在3-6月份(54.60%);性别比为1.84:1,1~3岁年龄组占发病总数的80.49%,以散居儿童为主,占95.72%,病原学检测EV71病毒占70.67%.结论 亳州市手足口病疫情3-6月份为发病高峰,病原学以EV71病毒为主,加强监测、宣传教育是减少手足口发病的重要措施.
作者:刘强林;黄守义;龚海政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脂多糖(LPS)预致敏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产生促炎功能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 采用Real-time PCR和免疫荧光法检测MSC被预致敏前后TLR4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如TLR4、MyD88、TRAF6等)的表达水平,以及NF-κB的入核情况.通过Real-time PCR比较MSC被致敏前后促炎因子(IL-1β、IL-6、MIP-2、TNF-α)和Th1/Th2型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差异.结果 与未致敏的MSC相比,LPS预致敏的MSC中TLR4表达升高,NF-κB入核增加,促炎性因子IL-1β、IL-6、MIP-2、TNF-α表达升高,提示LPS预致敏可以激活MSC中的TLR4信号通路,并且诱导MSC中Th1型细胞因子及其受体表达升高,而Th2型细胞因子及其受体表达无变化或减少.结论 MSC被LPS预致敏后TLR4信号通路激活,Th1型细胞因子及受体表达上调,从而诱导MSC分化成促炎表型.
作者:李丹丹;张玮琼;杨锟;何军芳;冯炼强;李鸿宇;李妹翮;韩彤;吴敏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对公开发表的中西医联合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检索PubMed、CNKI和VIP数据库,收集中西医联合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随机对照试验,并对纳入文献根据QUADAS量表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运用Meta分析方法比较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医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治愈率、退热时间和皮疹消退时间.结果 共纳入11个随机对照试验,合计5 267例患者,发病年龄从3个月到14岁之间,其中中西医联合治疗3 010例,单纯西药抗病毒治疗2 25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联合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比较,在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治愈率方面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疗效要好于西药治疗(MD=-1.33,95%CI=-1.94~-0.72;MD=-1.78,95%CI=-2.45一1.11;OR=1.25,95%CI=1.14~1.36).结论 在抗病毒、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对提高手足口病的治愈率、缩短退热和皮疹消退时间的作用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张英;朱正兰;黄美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本地区医院大肠埃希氏菌喹诺酮耐药基因的分布及耐药机制.方法 采用PCR扩增与测序、基因初步定位、质粒接合转移实验等方法确定喹诺酮耐药的大肠埃希氏菌qnr的基因类型,以分析研究有关的耐药特点与机制.结果 各大肠埃希氏菌株中仅qnrB基因阳性,qnrA、qnrS、qnrC、qnrD、qepA、aac(6')-Ib-cr基因均阴性;并且qnrB基因包括qnrB2、qnrB5、qnrB9、qnrB16、qnrB18、qnrB19和qnrB31等位基因;在这些qnrB等位基因中,qnrB31与qnrB16、qnrB2与qnrB9同源性较高;各qnrB等位基因分别位于约21.0 kb至28.0 kb长的质粒上.结论 在本地区医院存在不同的qnrB等位基因流行;实验菌株的喹诺酮耐药与qnrB等位基因结构中LexA-蛋白结合位点共有序列缺失有关.
作者:舒红云;孙国强;傅媛;王凯;王婷婷;戚永孝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制备并表征纳米级甲壳胺,初步比较其与O-羧甲基甲壳胺、水溶性低分子量甲壳胺、非水溶性高分子量甲壳胺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的抑瘤作用.方法 采用改进的离子凝胶法制备纳米级甲壳胺,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马尔文激光纳米粒度测定仪对其形态、粒径、表面电位进行表征.采用M'TT法初步比较上述四种类型甲壳胺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的抑瘤活性.结果 制备得到平均粒径160nm的纳米级甲壳胺,高、中浓度下均对LoVo细胞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高浓度的抑制率达54.0%,其它三种类型甲壳胺抑制率分别是O-羧甲基甲壳胺4.5%、非水溶性甲壳胺35.8%和低分子量甲壳胺38.1%.结论 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四种类型甲壳胺中纳米级甲壳胺的体外抑瘤作用好,O-羧甲基甲壳胺几乎无抑瘤作用.
作者:赵丽艳;赵忠鹏;马守栋;程艳芹;李明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长江江滩江岸段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因素及其特点,为制定江滩地区血吸虫病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系统抽样法结合环境抽样法,开展江滩钉螺调查工作;根据等距离棋盘式投放法投放鼠夹,对捕获的野鼠通过解剖学与粪便检查法进行检测;采用系统抽样法,收集江滩滩面新鲜人粪、犬粪及其他动物粪便,并进行孵化计算野粪阳性率.结果 共调查钉螺面积318.07万m2,查出有螺面积256.93万m2,未发现感染性钉螺;共投放鼠夹868个,回收鼠夹738个,捕获野鼠67只,经解剖阳性野鼠2只,野鼠阳性率为0.23%;共收集各类新鲜野粪样本248份,经孵化阳性野粪2份,野粪阳性率为0.81%,阳性野粪经专家鉴定为犬粪.结论 江滩地区血吸虫病流行可能与野鼠、狗等哺乳动物有关,但明确各种感染宿主在该地区血吸虫病传播的地位尚待进一步验证.
作者:张晶;郑增旺;谭晓东;皮文龙;刘羽中;徐明星;彭峥;胡艳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影响健康孕妇新生儿体重的相关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择2013年3-8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检查并决定在本院分娩的早孕妇女480例,排除个别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共376例进入研究,追踪调查至孕妇分娩.详细记录孕妇年龄、孕前体质量、身高、分娩孕周、分娩前体质量、孕期体质量增长、新生儿体质量,并检测妊娠32~34周孕妇血脂及血糖水平,分析各因素与新生儿体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孕期体质量增长、甘油三酯水平与新生儿体质量呈正相关(r=0.213,P<0.01;r=0.244,P<0.001).甘油三酯与孕前体重指数、孕期体质量增长呈正相关(r=0.172,P<0.05;r=0.178,P<0.01).巨大儿组孕妇甘油三酯水平为(3.82± 1.47) mmol/L,正常儿组孕妇为(3.21±1.2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大儿组孕妇空腹血糖水平为(4.45±0.063) mmol/L,正常儿组孕妇血糖水平为(4.17±0.50)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孕妇血脂、血糖水平及孕期增重显著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孕期应该平衡膳食、合理增重,并进行血脂、血糖监测,对控制新生儿的体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淑萍;史新;梁文化;陶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机械排痰联合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07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及对照组(53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予盐酸氨溴索氧气雾化吸入及机械震动排痰治疗,对照组予盐酸氨溴索氧气雾化吸入及手工排痰,对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气分析、呼吸急促恢复、嗽喘缓解、肺部啰音消失、住院治疗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对比观察,并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血气分析、症状体征恢复正常时间、平均每日吸痰次数及总有效率等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氏0.01).治疗组显效43例(79.6%)、有效9例(16.7%)、无效2例(3.7%),对照组分别为32例(60.4%)、14例(26.4%)、7例(13.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为8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人工排痰相比,氧气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及机械排痰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更佳,且未见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建忠;李学超;吴春青;王志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改良腭咽成形术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疗效,及其对白介素-6(IL-6)和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312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传统治疗组和改良治疗组,每组各156例.传统治疗组予以传统的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改良治疗组予以改良腭咽成形术.观察两组的手术疗效,及其对鼾声分级、嗜睡分级、IL-6和ET-1水平的影响.结果 改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82%,传统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6.28%,改良治疗组的疗效优于传统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90,P<0.05).治疗后两组的鼾声分级、嗜睡分级、IL-6和ET-1水平明显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改良治疗组的降低水平比传统治疗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改良腭咽成形术的疗效明显优于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可能与保留悬雍垂和咽腔基本结构,降低了机体的炎症反应,保护了机体的内皮功能有关.
作者:唐守英;王建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虎纹蛙自然感染裂头蚴的情况,取裂头蚴感染实验鼠和家犬,为实验教学提供依据.方法 解剖虎纹蛙收集裂头蚴,将裂头蚴感染昆明鼠和BALB/c小鼠(6条/只)和SD大鼠(10条/只),对照组灌注生理盐水;60d后解剖实验动物,收集小鼠体内裂头蚴,并取裂头蚴寄生部位组织包埋切片.将虎纹蛙和鼠体内收集的裂头蚴分别感染家犬6条/只,在感染46 d后取粪便检查,感染60d后解剖家犬.结果 野生虎纹蛙自然感染率为40.63%(403/992);解剖实验组昆明鼠、BALB/c小鼠和SD大鼠肉眼可见皮下肌肉组织有弥漫性瘀血斑点和包块形成,镜下观察见裂头蚴周围有囊壁包绕,纤维组织增生;家犬粪检查到曼氏迭宫绦虫卵,解剖家犬收集到曼氏迭宫绦虫成虫.结论 广州市花都区野生虎纹蛙裂头蚴的感染率较高;昆明鼠、BALB/c小鼠和SD大鼠均可作为曼氏迭宫绦虫的转续宿主;家犬是该虫适宜的终末宿主.
作者:王贵燕;王敏;刘冠琪;高现灵;关小燕;邰闪闪;李美玉;陈剑煌;黄锦桃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揭示深圳市不同性别社区居民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为高Hcy血症的社区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16个社区160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与实验室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Hcy血症的影响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评价模型效果.结果 研究人群Hcy中位数为11.4 μmol/L,其中男性13.2 μmol/L,女性10.2 μmol/L;高Hcy血症患病率为17.02%,其中男性为29.60%,女性为8.47%,男性约为女性的3.5倍;各个年龄组男性的Hcy水平及高Hcy血症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女性(P<0.01),且二者均随年龄的升高而升高(P<0.01);不同性别高Hcy血症的影响因素有差异,全人群高Hcy血症的影响因素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用盐、体育锻炼、体质指数、舒张压和肌酐,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74.结论 深圳市社区居民的Hcy水平低于国内其他一些城市,但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卫生部门应针对主要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控制高Hcy血症的流行现状,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王长义;张涛;陈思韩;马剑平;刘盛元;彭晓琳;彭绩;徐健;陈忠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1 临床资料患儿,女,9岁,3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发热,体温37.8~39℃,乏力伴鼻衄、贫血等症状,多次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各大医院就诊,均确诊为地中海贫血,并经常给予输液、输血等治疗,近2d来患者再次出现鼻腔出血、发热、出血不易止血,伴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纳差等症状,于2013年9月6日入住本院.
作者:高利娟;宋爱玲;李永坚;李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利用秩和比法(RSR)综合评价儿童碘缺乏病防治工作质量,为今后制定科学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在重庆市采用人口比例概率抽样法抽取30个监测点,每点抽取1所小学8~10岁儿童40名,调查碘盐、尿碘和甲状腺肿大率.利用SPSS13.0软件,对30个调查点监测结果进行秩和比综合评价.结果 调查食用盐1 322份,碘含量中位数为30.7 mg/kg;尿碘中位数为245.4 μg/L,8~、9~和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52.4、261.4和256.1μg/L,各年龄组尿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8.24,P>0.05);甲状腺肿大率为5.45%,其中8~ 、9~和10~岁儿童分别为5.41%、6.01%和4.80%,各年龄组甲状腺肿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5,P>0.05);30个区县加权秩和比值(WRSR)与概率单位的直线回归方程为:RSR=0.5167 +0.033Probit,R2=0.098,分4档时差异性假设检验,P<0.0001,且4档间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均为方差齐.结论 总体上重庆市儿童碘营养充足,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存在地区间差距,应采取不同的防治对策.
作者:李珊珊;陈亚林;吴成果;谢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2010-2012年河南省人狂犬病流行特征.方法 采用EpiData3.0和SPSS13.0软件对河南省2010-2012年狂犬病流行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河南省出现了大范围的狂犬病疫情,波及13个地市中的53个县乡级行政区;总共发病94例,男女性别比1.94∶1,40~65岁年龄组报告病例数多,9月为全年发病高峰,农民占全部狂犬病病例的72.3%,绝大多数病例由狗咬伤而感染,但有1例为猫抓伤,病例有失踪现象.结论 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狂犬病流行区,需要多部门联合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防止疫情的扩散.
作者:曲振宇;王婷婷;陈巧格;李国伟;詹希美;赵振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盆腔脓肿是妇科严重感染性疾病之一,可导致脓毒血症和多器官衰竭.而结直肠癌是胃肠道常见恶性肿瘤,乙状结肠是常见发病部位之一.二者均临床表现复杂,误诊率高.本院收入1例乙状结肠癌合并盆腔脓肿患者,现将其病史特点及诊治过程介绍如下.
作者:周琦斐;张怡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三聚氰胺亚慢性染毒对大鼠的毒性作用.方法 SD大鼠1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28只.给药组以三聚氰胺0.25、0.5、1.0 g/kg进行大鼠灌胃,空白对照组给予4ml/kg生理盐水溶液灌胃,给药30 d,停药后恢复观察15 d,分别在实验的第30、45天末取血及主要脏器,观察三聚氰胺对大鼠生长、组织病理变化、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 三聚氰胺对SD大鼠生长没有明显的影响,血常规指标检查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给药末期及恢复期,0.5 g/kg组、1.0 g/kg组大鼠肾脏、膀胱质量及脏器系数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0.5 g/kg、1.0 g/kg组大鼠BUN、CRE、UA含量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 g/kg组,肾组织间质有大量炎细胞浸润,肾小管变性、坏死,肾剖面可见大量放射状结晶.给药末期0.5 g/kg组、1.0 g/kg组尿潜血阳性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聚氰胺对SD大鼠有亚慢性毒性作用,毒性作用的主要靶器官是肾、膀胱,亚慢性染毒可严重损伤肾功能,对大鼠造成的损伤在短期内不可逆,有迟发性毒性作用.
作者:黎福荣;张薇;邹移海;陈嘉;张钟广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肺孢子虫肺炎(PCP)的诊断和防治措施.方法 研究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肺孢子虫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资料以及诊断和治疗的方法.结果 患者出现发热、干咳、无痰、胸闷、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血氧饱和度下降,胸部CT显示两肺部毛玻璃状改变,肺泡灌洗液找到肺孢子虫.给予复方新诺明、卡泊芬净、调整免疫抑制剂及其它支持对症治疗,痊愈出院.结论 免疫功能抑制患者有发热、干咳、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应考虑PCP并及时做病原学检查.
作者:刘金凤;梁继伟;梁冰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