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冠峰;邹丽萍;刘天才;侯经远;任志奇;吴英松
B细胞主要通过分泌各种抗体发挥免疫学作用,新近研究发现在B细胞中存在一种新的细胞亚群——调节性B细胞,它们可通过分泌IL-10和TGF-β1抑制获得性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发展和(或)加快炎症的恢复,相关研究表明此种细胞可在炎症性肠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肿瘤等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调节性B细胞的来源、功能、作用机制及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刘洪波;封艳玲;郑学宝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乙醛脱氢酶-1 (ALDH1)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法)分别检测80例术前无放、化疗食管鳞状细胞癌标本的ALDH1表达情况.结果 根据Q评分(quick score),按Q>120为高表达的标准,8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标本中有25例高表达ALDH1,高表达率为31.25%.研究显示ALDH1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年龄、性别、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的相关关系(p均>0.05),而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中ALDH1高表达组的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P<0.05).结论 食管鳞状细胞癌ALDH1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及患者的预后有密切关系,ALDH1可作为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评价的参考指标.
作者:姜明;吴多光;吴朔明;连贵勇;王浩然;王铭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英夫利昔单抗(INF)治疗难治性银屑病关节炎(PsA) 22周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8例接受规范的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和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DMARDs)治疗6月以上病情仍活动的PsA患者,0、2、6、14周予INF 3 mg/kg静脉输注.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为第2、14、22周达到PsA疗效标准(PsARC)及PASI改善50%(PASI 50)的患者比例,次要疗效指标为第2、14、22周达到PASI 70/90的患者比例及各疗效参数(关节肿胀及压痛数、患者总体评价、健康评估问卷、医师综合评价、PASI评分、CRP)的变化.治疗前及观察期间查血常规、自身抗体、肝肾功、胸片等,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2、14、22周时,达到PsARC、PASI 50的患者比例分别为55.6%、55.6%,72.2%、83.3%,88.9%、88.9%;达到PASI 70、PASI 90的患者比例分别为33.3%、22.2%,55.6%、38.9%,77.8%、61.1%;各疗效参数均较基线有改善(P<0.05).出现3例感染,对症治疗后痊愈,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INF治疗难治性PsA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李静;李娟;朱俊卿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引起2011年广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的病原体,确定其型别分布特征.方法 收集手足口病疑似病例标本,用Real-time RT-PCR、巢式RT-PCR方法对其部分VPI基因进行扩增并测序,确定其病原谱构成,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 共收集2 067例疑似手足口病病例标本,其中实验室确诊肠道病毒阳性1 113份,包括EV71、CoxA16、CoxA6、CoxA10、CoxA9、HEV96、埃可病毒和柯萨奇B组等15种肠道病毒,其中EV71、CoxA16和CoxA6是主要病原体,分别占32.6%、39.2%和18.5%;死亡病例3例,全部由EV71引起;重症病例9例,6例由EV71引起,3例由CoxA6引起.VP1基因构建进化树分型发现,广州市2011年手足口病病原体属于HEV-A (97.2%)、HEV-B(2.5%)、HEV-C(0.3%)3个型别,未发现HEV-D型毒株.结论 广州市2011年手足口病的流行主要由HEV-A型的EV71、CoxA16和CoxA6病毒引起,同时还存在HEV-B型和HEV-C型的CoxA9、EC、CoxB、CoxA24多种病毒.
作者:和鹏;陈纯;狄飚;吴继彬;谢华萍;耿进妹;李嘉琪;吴忠道;王鸣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广西宾阳县和上林县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状况.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调查对象,使用改良加藤法查华支睾吸虫虫卵;应用两级催化模型对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宾阳县和上林县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分别为82.90%(286/354)和40.06%(135/337),前者感染率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03,P<0.005).宾阳县和上林县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率的两级催化模型曲线方程分别为别为(y^)=1.05(e-0.006t-e-0.1225t)和(y^)=1.83(e-0.0125t-e-0.0275t).宾阳县a、b值分别为:a=0.122 5,b=0.006;上林县a、b值分别为:a=0.027 5,b=0.012 5.宾阳县各年龄组实际与理论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林县除10~19岁组外,各年龄组实际与理论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级催化曲线拟合良好.结论 应用两级催化模型能很好地拟合宾阳和上林县人群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状况,广西宾阳县和上林县均属重度流行区,宾阳县的传播速度大于上林县.
作者:杨芳芳;张小娟;王鸽;林睿;欧阳颐;黎学铭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对脑白质损伤早产儿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观察组为脑白质损伤早产儿35例,对照组为正常早产儿35名.采用ELISA分别于生后1、7、14d检测两组血清IL-6、NSE水平.结果 对照组患儿生后第1、7及14天血清IL-6水平分别为(19.14±1.18) pg/ml、(19.14±1.14)pg/ml及(19.11±1.34) pg/ml,观察组患儿分别为(25.19±3.03)pg/ml、(24.48±2.97)pg/ml及(23.74±2.95)pg/ml,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对照组患儿生后第1、7及14天血清NSE水平分别为(4.70±0.36) ng/ml、(4.31±0.29) ng/ml及(4.14±0.30) ng/ml,观察组患儿分别为(6.30±0.89) ng/ml、(6.05±0.86) ng/ml及(5.64±0.75) ng/ml,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结论 脑白质损伤早产儿血清IL-6和NSE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监测早产儿血清IL-6和NSE水平,对脑白质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的评价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陆俊秀;陈敬国;陈海燕;林蔷;叶春华;陈简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构建带有血凝素(HA)标签的小鼠组蛋白变异体macroH2A1 (mH2A1)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在人胚肾293T细胞中的表达定位情况.方法 提取内毒素休克的BALB/c小鼠肝脏组织的总RNA,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获得内毒素休克小鼠肝脏组织的cDNA,以cDNA为模板使用PCR方法扩增得到mH2A1编码序列,并将其酶切后连接至带有HA标记的载体pcDNA3-HA上;对阳性克隆进行酶切、PCR和测序鉴定.随后将重组质粒瞬时转染293T细胞,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 PCR、双酶切和测序鉴定表明pcDNA3-mH2A1-HA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正确;经转染实验发现,该质粒能够在293T细胞中表达,表达产物主要定位在细胞核中.结论 mH2A1真核表达载体pcDNA3-mH2A1-HA的成功构建及明确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具体核定位,为进一步研究mH2A1作用细胞的信号通路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工具.
作者:张菁;罗海华;王娟;卢康荣;姜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用一种简单可行且与临床接近的方法建立大鼠慢性酒精性脂肪肝模型.方法 将6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白糖组、模型组3组.正常对照组大鼠自由饮水;白糖组大鼠自由饮用含10%的糖水;模型组大鼠自由饮用55°二锅头白酒配制成不同浓度的酒水饮料,并含有10%的白糖,其白酒度按照5%、10%、15%、20%、25%、30%、35%、40%(Ⅴ/Ⅴ)逐渐递增,每个浓度持续10d,40%时维持20周.并于第15、20、25周末随机取2只模型组大鼠行肝脏病理切片观察,造模结束后测定各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血脂四项指标即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 随着造模时间延长,模型组肝脏脂肪变性程度逐渐加重,造模结束后肝脏病理提示为重度脂肪变性,血清转氨酶及血脂(TG、CHO、LDLC)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T:P<0.01,AST、TG、CHO、LDLC:P<0.001),HDLC水平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本造模方法与人类慢性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发展相似,并且简单易行,稳定,可重复,动物死亡率低,为慢性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研究提供了较有价值的动物模型.
作者:文健;魏威;王萍;李珍;董文其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系统评价局限性肺切除(包括肺段切除和楔形切除)与肺叶切除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后总生存期和复发率.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和EMBASE数据库,纳入比较局限性肺切除与肺叶切除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后总生存期和复发的随机临床研究和非随机研究.结果 终纳入25篇文献,病例数8 968.对于Ⅰ期非小细胞肺癌,局限性肺切除较肺叶切除术后总生存期差(HR=1.34,95%CI 1.15-1.56,P=0.0002),总体复发率(OR=1.41,95%CI 1.05-1.89, P=0.02)和局部复发率(OR=2.64,95%CI 1.77-3.93,P<0.00001)高;肺段切除与肺叶切除术后总生存期(HR=1.25,95%CI 0.98-1.58,P=0.07)和总体复发率(OR=1.20,95%CI 0.74-1.94,P=0.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具有更高的局部复发率(OR=2.08,95%CI 1.13-3.83,P=0.02).对于Ⅰa期≤2 cm的非小细胞肺癌,局限性肺切除与肺叶切除的术后总生存期(HR=1.07,95%CI 0.93-1.23,P=0.34)、总体复发率(OR=0.55,95% CI 0.09-3.43,P=0.52)和局部复发率(OR=2.28,95%CI 0.34-15.41,P=0.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Ⅰ期非小细胞肺癌,肺段切除有较好的总生存期,但面临局部复发率高的风险;对于Ⅰa期≤2 cm的非小细胞肺癌,局限性肺切除与肺叶切除总生存期和复发率相当.
作者:陈亮;许建功;王武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轻微血糖升高对大陆地区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符合以下入选标准:①年龄大于18岁;②单胎、头胎、胎龄符合孕周;③于孕24~32周行50 g GCT试验,1 h PG≥7.8 mmol/L者于1周内行75 g OGTT试验,且OGTT试验在正常范围内(FBG<5.1 mmol/L、1 h<10.0 mmol/L、2 h<8.5 mmol/L).结果 共有527例符合入选标准,根据血糖水平高低将FBG、1 h BG、2h BG等各分为4个亚组,每个亚组相差一个标准差.随着FBG、1h BG、2h BG水平升高,大于胎龄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也随着增加;而胎儿宫腔内感染、先兆子痫、1min Apgar评分低及转儿科监护治疗的发生率并未达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升高.结论 对于轻微血糖升高的孕妇而言,大于胎龄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血糖阈值是4.6 mmol/L<FBG≤5.0 mmol/L、9.5 mmol/L<1 h BG≤9.9 mmol/L、8.0 mmol/L<2 h BG≤8.4 mmol/L,而需转新生儿监护治疗的血糖阈值是4.6 mmol/L<FBG≤5.0 mmol/L、9.5 mmol/L<1 h BG≤9.9 mmol/L.但这仍需更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加以证实.
作者:潘燕飞;沈洁;韩亚娟;陈超凤;谢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不同性别PCI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差异.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03例PCI术后患者(其中男性242例,女性161例)的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定,Morisky问卷调查PCI术后服药依从性、西雅图心绞痛量表和SF-36评定PCI术后半年生活质量.结果 不同性别患者对Aspirin、BBs、ACEI/ARB这三类药物依从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较男性依从性好,但对Statins类药物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不同性别患者SF-36总体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躯体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及躯体健康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得分较男性高;SAQ得分女性在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绞痛稳定状态方面得分较男性高(P均<0.05),而男性对疾病的主观感受高于女性(P<0.05).结论 对PCI术后患者应针对不同性别采取相应的健康干预措施,男性主要在改善其遵医行为方面,女性侧重于精神心理方面.
作者:杨静;李亚洁;袁为群;董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不同浓度尼古丁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凋亡及坏死的影响.方法 用CD34以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HUVECs.通过3种不同浓度的尼古丁(3、30(、)300 ng/ml)刺激HUVECs 24 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凋亡及坏死率.结果 低浓度尼古丁促进细胞凋亡强,而随着尼古丁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反而逐渐降低,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随着尼古丁浓度增加,细胞坏死率也日益增多,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坏死率与尼古丁浓度呈正相关(r=0.675).结论 尼古丁对HUVECs凋亡的影响具有浓度依赖性,细胞坏死率与尼古丁浓度呈正相关.
作者:黄波;严全能;付强;杜江;李志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某校高中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的现状.方法 2011年11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用自制问卷调查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某中学294名高中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测量相关知识和态度的得分情况,并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学生得分的差异.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284份(96.6%).调查对象年龄范围为15~18岁,其中男生148人,女生136人.艾滋病相关知识总分范围为4~25分(满分26分),各条目答对率范围为35.9%~84.9%,只有78.2%的学生知识得分超过13分;被调查学生艾滋病相关态度总分范围为0~8分(满分10分),各条目态度积极率范围为9.5%~90.5%,仅有27.1%的学生态度较积极;不同性别、年龄和城乡的学生之间知识及态度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几内亚高中生艾滋病知识面狭窄现象较明显,存在较消极态度,需大力加强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KEITA Halimatou;叶萍;罗雅丽;张琼花;SYLLA alpha oumar;陈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BALB/c小鼠炎症性肠病(IBD)模型,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将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8组:乙醇非夹闭对照组、乙醇夹闭对照组、低剂量非夹闭组、低剂量夹闭组、中剂量非夹闭组、中剂量夹闭组、高剂量非夹闭组、高剂量夹闭组,每组6只.各组分别用相应试剂灌肠造模,利用DAI评分及Wallace评分并结合一般情况评价模型.结果 一般情况显示夹闭各组死亡小鼠均有肠梗阻现象,非夹闭组死亡小鼠未见肠梗阻现象;非夹闭各组体重低于乙醇非夹闭对照组(P<0.01);中剂量夹闭组和高剂量夹闭组体重低于乙醇夹闭对照组(P<0.01);高剂量夹闭组体重低于高剂量非夹闭组(P<0.01).疾病模型评价显示中剂量非夹闭组和高剂量非夹闭组第7天DAI评分及Wallace评分均高于乙醇非夹闭对照组(P<0.01),中剂量夹闭组和高剂量夹闭组第7天DAI评分及Wallace评分均高于乙醇夹闭对照组(P<0.01);中剂量夹闭组第7天DAI评分高于中剂量非夹闭组(P<0.05);中剂量夹闭组和高剂量夹闭组Wallace评分高于同等剂量的非夹闭组(P<0.01);中剂量夹闭组Wallace镜下评分高于中剂量非夹闭组(P<0.01).结论 TNBS诱导BALB/c小鼠IBD模型过程中,在造模试剂注入结肠后不宜夹闭肛门.同时,相对于大鼠,小鼠造模所用的TNBS剂量略高.
作者:王振磊;黎曙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征和分子病理学特点,分析影响GIST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11年8月南方医院收治的212例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应用生存分析比较不同因素对预后的影响.对接受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的53例患者,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方法检测KIT和PDGFRa基因相关位点的突变情况.结果 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核分裂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危险度分级、转移、手术及甲磺酸伊马替尼影响GIST患者的生存率.多因素生存分析提示,NIH危险度分级和甲磺酸伊马替尼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53例GIST患者中,KIT基因突变39例(73.6%),其中外显子11突变21例(53.8%),外显子9突变13例(33.3%).KIT外显子11突变形式主要为5'端第557-558密码子缺失常见;外显子9突变均为插入串联重复.未检测到PDGFRa基因突变的病例.结论 NIH危险度分级和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与GIST患者的生存密切相关,基因突变检测对指导生物靶向治疗和预测其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增辉;秦岭;李荣;罗荣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 AIDS)病人(简称PLWHA)焦虑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表(SAS)和评价方法,在广州市番禺区艾滋病VCT门诊对144名PLWHA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析.结果 PLWHA的SAS总粗分(32.19±6.91)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9,P<0.01).焦虑总发生率为17.36%,其中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分别为16.16%和20.00%.SAS标准总分方面,AIDS病人、年龄>50岁者、在本市居住的非本市户籍者中居住年限<5年者、确认感染HIV年限<1年者、抗病毒治疗年限<1年者和CD4细胞计数≤200个/mm3者均相对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 50岁者和确认感染HIV年限<1年者的焦虑患病率均相对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性别、年龄和确认感染年限是PLWHA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年龄>50岁者产生焦虑的危险是≤50岁者的7.8倍.结论 PLWHA的焦虑状况较一般人群严重,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应在随访关怀过程中加强心理支持体系的构建,改善其焦虑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杨燕君;凌莉;张晖;秦小洁;黄桂锋;曾锐志;李功理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深圳市福田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方法 通过国家网络信息系统收集AEFI 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0年报告AEFI 394例,其中≤2岁儿童占65.74%,男女性别比为1.28∶1.接种后1d内发生占79.44%.AFFI分类诊断中,一般反应占59.14%,异常反应占22.59%,偶合症占18.27%.临床诊断前3位为:发热、红肿、硬结,过敏性皮疹,无菌性脓肿,分别占57.11%、19.54%、5.08%.394例AEFI预后良好,未出现后遗症或死亡病例.发生AEFI前3位的疫苗为麻疹减毒活疫苗、全细胞百白破疫苗、甲型流感(裂解)疫苗,分别为69例(17.51%)、63例(15.99%)、57例(14.47%).不同疫苗AEFI报告发生率在28.53/100万剂~1 495.00/100万剂.结论 辖区AEFI监测敏感性和质量都较之前有明显的提高,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了国家方案要求,但AEFI报告发生率与WHO报道的预期发生率还有一定差距,说明监测工作仍有待提高.
作者:周志峰;方琼;曹丽;林宝妮;蔡琳;刘俊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对OX-LDL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264.7细胞株(RAW264.7)的作用.方法 以IL-8作用于OX-LDL诱导RAW264.7细胞株,48 h后收集细胞和上清培养液,分别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位CD14、CD34、CD86及其早、晚期凋亡率;用RT-PCR法检测细胞内IL-8 mRNA的表达水平;用Western bot检测IL-8 mRNA表达蛋白的量;用ELISA方法检测上清液IL-1β、IL-10的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CD14、CD34表位表达及晚期凋亡明显增多(P<0.05),而对CD86、早期凋亡影响不明显(P>0.05),IL-8 mRNA及其表达的蛋白量明显升高,上清培养液中IL-1β增多(P<0.05),IL-10减少(P<0.05).结论 IL-8致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可能是部分通过上调单核巨噬细胞表面CD14、CD34表位表达,促进IL-8 mRNA及其表达蛋白的量,促进IL-1β、抑制IL-10的分泌,并促进其晚期凋亡,参与AS的炎症反应.
作者:刘家超;李志樑;严全能;傅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中内脏脂肪素(Visfatin)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mRNA表达的影响及探讨其机制.方法 分别构建Visfatin表达载体质粒及Visfatin RNAi表达载体质粒,将细胞分为8组:正常糖对照组、正常糖+NF-κB特异性抑制剂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PDTC)组、过表达Visfatin组、过表达Visfatin +PDTC组、空白过表达载体组、空白过表达载体+PDTC组、Visfatin RNAi组及空白沉默载体组,用Realtime-PCR方法检测血管紧张素原(AGT)、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等RAS相关基因表达,使用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法(EMSA)检测NF-κB活性,比较各组间基因表达及NF-κB活性的差异;以及通过观察PDTC处理对照组、过表达Visfatin组、空白过表达载体组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细胞过表达Visfatin后,NF-κB活性、Visfatin、AGT、ATIR 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分别为正常糖对照组的1.52、11.42、2.85、1.25倍(P均<0.01);转染RNAi质粒pSIREN-Visfatin/sh RNA后,NF-κB活性、Visfatin、AGT、AT1R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分别为正常糖对照组的10.90%、26.83%、30.00%、73.47%(P均<0.01).经PDTC处理的各组NF-κB活性、AGT mRNA表达量与相应的未经PDTC处理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正常糖+PDyT℃干预组NF-κB活性、AGT mRNA表达量是正常糖对照组的21.60%、34.59%;过表达Visfatin+PDTC干预组的NF-κB活性、AGT mRNA表达量是过表达Visfatin组的37.96%、19.72%;空白过表达载体+PDTC干预组NF-κB活性、AGT mRNA表达量是空白表达载体组的52.53%、33.0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中,Visfatin可通过NF-κB引起RAS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
作者:吴秋菊;郭颖;曾华;何爽;冯志美;丁鹤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一种能够快速检测鉴定临床常见侵袭性曲霉菌病原的新型分子生物学方法.方法 以真菌核糖体RNA基因的内转录间隔区2为靶基因,在5.8S、28S rRNA基因上设计泛真菌通用引物,扩增临床常见曲霉菌.同时用新生隐球菌基因组DNA、人基因组DNA及临床常见细菌基因组DNA进行引物特异性检测.将通用真菌引物扩增产物进行高分辨熔解曲线分析.以新鲜提取的烟曲霉基因组DNA为模板按照1:10的比例梯度稀释,进行敏感性检测.检测7个浓度梯度的烟曲霉基因组DNA.结果 设计的真菌通用引物可以扩增临床常见的4种曲霉菌及新生隐球菌,但与人基因组DNA和临床常见细菌基因组DNA无扩增反应,检测限可低至1.5 pg/μl,且4种曲霉菌及新生隐球菌扩增产物的熔解曲线不同.该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结论 利用真菌通用引物的扩增产物结合高分辨熔解曲线分析可以达到检测鉴定临床常见4种曲霉菌的目的,此方法对侵袭性曲霉菌的快速检测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曹楠楠;平宝红;司徒博;郑磊;曾方银;孙德华;王前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