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脏破裂3例抢救成功临床分析

詹慧春;董国徽;黄建卿

关键词:
摘要:心脏破裂伤临床少见,大部分病人都在现场或送医途中死亡,是死亡率极高的一种疾病,但良好的组织、畅通的绿色通道、训练有素的团队依然可以提高存活率.本文回顾总结东莞市石碣医院2006-2008年间抢救成功的3例病例资料,现报告如下.1 病例摘要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韶关市1~5岁儿童乙型肝炎血清学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韶关市1~5岁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与乙肝免疫水平,评价现阶段儿童乙肝的预防控制效果.方法 从全市10个县(市、区)中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08年在幼儿园(托儿所)1~5岁儿童作为调查对象,收集血清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结果 共采集1~5岁儿童血清1 485份,HBsAg阳性率为0.88%,随年龄增长有增高的趋势,男性0.93%、女性0.82%,经检验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586,P>0.05),地区间高的是南雄市(0.97%),低的武江区(0.80%),经检验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808,P>0.05);抗-HBs阳性率为65.86%,随年龄增长有下降趋势,男性65.01%、女性66.80%,经检验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424,P>0.05),地区间高的武江区(66.27%),低的是乳源县(65.47%),经检验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688,P>0.05).结论 韶关市乙肝疫苗免疫规划实施后,5岁以下儿童HBsAg携带率明显降低,预防效果显著;抗-HBs阳性率偏低,加大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剂量.

    作者:吴晓惠;钟启丽;陈胜莲;李书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rpoB作为蜡样芽胞杆菌群快速检测的标志基因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常规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蜡样芽胞杆菌群rpoB基因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 提取蜡样芽胞杆菌群和其他各种对照细菌的基因组DNA,合成蜡样芽胞杆菌群rpoB基因扩增引物,采用常规PCR和SYBR green实时定量PCR两种方法扩增rpoB基因片段,并将PCR产物克隆到pMD18-T载体后进行DNA测序.结果 常规PCR和Q-PCR均能扩增出蜡样芽胞杆菌群rpoB基因的174 bp DNA片段,而各种对照菌株均未见扩增.序列比对发现蜡样芽胞杆菌群细菌在该片段中存在5处核苷酸的不同,差异率为2.88%.以炭疽芽胞杆菌基因组DNA系列稀释作为扩增模板显示常规PCR小检出量为3.42 pg,Q-PCR的敏感性达到171 fg,3次重复实验显示Q-PCR检测rpoB基因的灵敏度为(3.32×101±7.45×100)拷贝.结论 以rpoB基因为检测靶基因的Q-PCR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良好的敏感性,能实现对蜡样芽胞杆菌群快速而准确的检测.

    作者:朱诗应;何胜菲;王文博;赵平;任浩;戚中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中国蚊媒病流行现状及防治进展

    蚊类是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是重要的医学昆虫之一,我国蚊媒病主要有疟疾、登革热、乙型脑炎和淋巴丝虫病,均为我国法定传染病.其中淋巴丝虫病已经得到很好的控制,疟疾和乙型脑炎流行相对稳定,登革热流行区扩大,呈上升趋势,近来又新出现基孔肯雅热的流行.本文就近年来我国蚊媒病流行现状和防治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梦蕾;苏昊;吴焜;陈晓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基于EV71交叉保护抗原P1的前体蛋白B细胞抗原位点的预测

    目的 获得EV71 P1保守氨基酸序列COBRA EV71 P1和基于此序列的B细胞抗原表位预测信息.方法 从NCBI (http://www.ncbi.nlm.nih.gov/)上下载获取1970-2010年间世界各地暴发流行的包含P1或VP1基因片段的EV71源序列和对应的氨基酸序列,根据VP1基因片段信息构建系统进化树,对源序列进行基因分组;对多基因型的EV71 P1氨基酸源序列采用多序列比对,以优势氨基酸位点代替差异氨基酸位点的方法,获得EV71 P1保守序列(COBRA EV71 P1),并运用IEDB Analysis Resource(http://tools.immuneepitope.org/main/)在线预测工具和DNASTAR软件里的Protean模块,运用单参数和二级结构预测综合考虑的方法,对COBRA EV71 P1前体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进行预测.结果 成功比对出COBRA EV71 P1氨基酸序列,预测结果发现在COBRA EV71 P1前体蛋白的第10-24,41-60,68-82,208-225,328-345,498-514,592-609,664-678,772-786和841-855位点均具有较好的亲水性、表面可及性、柔韧性和抗原指数,并且在二级结构上含有易形成抗原表位的无规则卷曲和β-转角,有可能是COBRA EV71 P1前体蛋白的优势表位.结论 经生物信息学分析,推测COBRA EV71 P1可能具有三个基因型EV71 P1前体蛋白的候选B细胞线性抗原表位,为EV71重组多表位疫苗设计和多基因型病毒样颗粒疫苗实验提供了理论基础.

    作者:叶鹏凌;江丽凤;高风华;冯谦谨;郭中敏;陆家海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联合检测CA125、HE4和RBP4对预测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价值评价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肿瘤相关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和人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在预测早期上皮性卵巢癌及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80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作为卵巢癌组,80例健康妇女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血浆CA125、HE4和RBP4水平.按照不同的组合方式比较各组合预测上皮性卵巢癌及分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单个肿瘤标志物检测以RBP4的敏感性高(90%),CA125的特异性高(95%).联合两个肿瘤标志物检测以CA125+RBP4组合的敏感性高(95%),而CA125+HE4组合的特异性高(87.5%).在预测卵巢癌分期时,单个肿瘤标志物检测以RBP4的敏感性高(早期81.2%,晚期95.8%),而联合两个肿瘤标志物检测早期卵巢癌以CA125+ RBP4组合的敏感性高(93.8%).结论 应用CA125联合RBP4检测有助于卵巢癌的筛查且有助于预测卵巢癌的分期.

    作者:刘琛姝;王永莉;潘玉韵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HDL-C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HBV DNA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探讨血清HBV DNA拷贝数与HDL-C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16例HBV感染者血清,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血清HBV DNA拷贝数,通过选择性抑制均相测定法分析血清HDL-C值;计算HBV DNA拷贝数与HDL-C的相关系数,并对相关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 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血清HBV DNA拷贝数对数均值为(4.18±1.77 )/ml,分布范围为(1.38~7.85)/ml;血清HDL-C浓度均值为(1.30 ±0.29) mmol/L,分布范围为(0.66~2.01)mmol/L.血清HBV DNA拷贝数与HDL-C水平存在负相关(r=-0.5346,P=0.0023).结论 HDL-C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有抑制作用.

    作者:陈群蓉;谢春英;孙顺昌;曹建华;彭运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孕激素诱导的封闭因子在先兆流产患者血清中的表达

    目的 通过检测先兆流产患者血清中孕酮及孕激素诱导的封闭因子(PIBF)的表达水平,探讨PIBF与先兆流产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先兆流产患者72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早孕妇女4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血清中孕酮及PIBF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孕妇的年龄、妊娠时间和血清孕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IBF水平为(103.91 ±25.12) 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7.62±24.3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孕酮水平与PIBF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P>0.05),对照组血清孕酮水平与PIBF之间存在相关关系(P<0.05).结论 PIBF表达降低与自然流产的发生有关系,妊娠早期血清PIBF水平降低是引起自然流产的原因之一.

    作者:张锦文;吴晓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Toll样受体在寄生虫感染过程中的作用

    Toll样受体(TLR)是天然免疫系统识别病原微生物的主要受体,在天然免疫反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TLR通过识别病原相关模式分子以激活抗感染的天然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TLR信号通路可通过诱导炎性因子的产生在适应性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TLR在寄生虫感染中发挥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沈佳;孙希;吴忠道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广州市白云区一起登革热局部爆发流行的新特点

    目的 分析白云区2010年一起登革热爆发的流行病学新特点,为制定登革热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各医院报告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血清以ELISA法进行登革热IgM/IgG抗体检测,使用布雷图指数(BI)进行蚊媒密度调查,在疫点周围开展病例搜索.结果 本次疫情流行历时69 d,从8月22日至10月29日.共发病19例,其中男8例,女11例;发病年龄小16岁,大82岁,以青壮年为主,20~39岁占42.11%.职业分布以家务待业、离退休人员、干部职工发病较高.19例病例主要分布在方圆500 m范围内,实验室确诊12例,检测结果显示,单份IgM阳性的6例,单份IgG抗体阳性的1例,IgM/IgG抗体双阳的有12例.9-10月以来BI持续超5,高达到41,BI平均数为13.8.结论 本次登革热爆发疫情呈现流行时间长、范围大、连续散发的新特点,应引起重视.

    作者:叶浩风;周勇;叶双岚;庞志明;陈英安;张颖;李钊宏;周伟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美满霉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及前列腺炎的应用评价

    目的 探讨美满霉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与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尿道炎和前列腺炎患者各60例,各随机分配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尿道炎30例,前列腺炎30例,以美满霉素胶囊口服治疗10 d;对照组尿道炎30例,前列腺炎30例,以环丙沙星片剂口服治疗10 d.停药2周后,复诊观察临床症状改变情况及检测病原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的病原菌清除率为83.3%,明显高于对照组53.3%(P<0.01);研究组尿道炎和前列腺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7%和53.3%(P<0.01).大部分患者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美满霉素胶囊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及前列腺炎有较满意的疗效,副作用较小.

    作者:温星桥;黄怀球;陶奕然;朱宝益;蔡燚;罗云;李名钊;王喻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老干部保健病房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2008-2011年老干部保健病房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对临床常规抗菌药物的耐药特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1年老干部保健病房分离出的342株病原菌,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做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从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检出病原菌342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48株,占72.5%;革兰阳性球菌51株,占14.9%;真菌43株,占12.57%;革兰阴性杆菌占病原菌的绝大多数;检出前5位的病原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白色假丝酵母菌、铜绿假单胞菌、屎肠球菌.4年间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好,耐药率<15.4%,其次是阿米卡星,耐药率<18.9%,二者耐药率已出现了逐年上升的趋势;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84.1%.糖肽类和恶唑烷酮类抗菌药物对革兰阳性球菌始终保持高敏感性.感染部位以泌尿系(41.5%)常见,其次是下呼吸道(39.2%).结论 老干部保健病房常见病原菌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加强老年病房的细菌及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耐药菌株的产生及扩散.

    作者:贾海琴;谭艳;王晶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IL-18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

    白介素18(IL-18)是一种前炎症性细胞因子,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和损伤肝细胞的作用,可能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中起着重要作用.现就IL-18的来源、生物学效用以及其与NAFLD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秦青;周冬生;梁志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医院内真菌感染的病原种类和耐药性分析

    目的 研究某教学医院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耐药性和病原分布特点,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08-2010年住院患者真菌培养的检出率、标本来源、菌种分布及其对常见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医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近3年的检出率19.32%, 2008-2010年真菌检出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8与2009年、2009与2010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1、69.33,P<0.0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多,其次为泌尿道;检出的真菌种类以假丝酵母菌属为主,约占99.78%,且白色假丝酵母菌居多,占49.04%.白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对三唑类药物敏感性仍较好,光滑假丝酵母菌及其他两种真菌则对三唑类药物耐药率较高,所有菌株对两性霉素B均较敏感.结论 白色假丝酵母菌仍是医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临床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侵袭性真菌的发生,延缓其耐药性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孙竞;吴鹏;孙翼;张吉才;杨宏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广州市工作和公共场所室内空气PM2.5浓度调查

    目的 了解广州市主要的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室内PM2.5浓度水平和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卫生标准及政策法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分层抽样方法抽取10类工作场所及公共场所,使用AM510便携式防爆智能数字粉尘仪进行30 min室内空气PM2.5的浓度检测,通过单因素以及多重对应分析等方法对室内PM2.5浓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全市各类场所室内PM2.5平均浓度为61.17 μg/m3,其中长途汽车站、火车站等交通场所以及酒店、宾馆等食宿场所浓度较高,均值分别为98.80和76.59 μg/m3;单因素分析显示,与中心城区相比,县级市场所的PM2s浓度水平相对较低(Dunnett-t=-0.19,P=0.003).闻到油烟味或发现有人正在吸烟的场所的PM2.5浓度水平均高于未发现的(t=3.03,P=0.003;t=2.19,P=0.031);多重对应分析结果显示,室内PM2.5浓度高多与食宿或者交通场所、无禁烟标识、吸烟行为、闻到油烟有关.结论 广州市各类场所室内PM2.5浓度水平较高,在酒家、饭店等餐饮场所以及长途汽车站等交通站点污染较严重,应加强对这类场所的监管,保护公众健康.

    作者:梁伯衡;梁会营;刘维斯;秦鹏哲;冯晶;利耀辉;蒋琴琴;陈思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乙肝5项ELISA试剂盒CUTOFF值适用性的验证

    目的 验证本实验室乙肝5项定性检测试剂盒的CUTOFF值是否适用于本实验室所属区域内的个体人群.方法 测定120份标本HBsAg、HBeAg、HBsAb、HBeAb、HBcAb-IgG,计算其检测结果OD值的均值(-x)和标准差s.夹心法试剂盒计算((-x)+3s)结果与试剂盒提供的CUTOFF值进行比较,竞争法计算((-x)-3s)结果与试剂盒提供的CUTOFF值进行比较.结果 各夹心法检测项目HBsAg、HBsAb、HBeAg其((-x)+3s)均小于相应CUTOFF值,各竞争法检测项目HBeAb、HBcAb-IgG其((-x)-3s)均大于其CUTOFF值.结论 本实验室所使用的乙肝5项ELISA试剂盒所选择的CUTOFF值适用于本实验室所属区域内的99%正常人群.

    作者:吴子安;王栋;徐宁;易四维;李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羊水细胞原位培养与产前诊断镶嵌体分析

    目的 了解载片培养瓶对羊水细胞原位培养的效果,并探讨产前诊断羊水染色体中镶嵌体不同分级水平与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载片培养瓶(研究组)与载片培养皿(对照组)对1 274例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进行羊水细胞原位培养并G显带分析.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培养时间平均为6.7和8.9 d,细胞克隆数平均为11.5和6.0个,两组培养天数和细胞克隆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14.4,P<0.01;x2=2049.04,P<0.01).羊水镶嵌体检出34例,Ⅰ级水平25例,Ⅱ级水平7例,Ⅲ级水平2例,其中真性镶嵌体3例.结论 载片培养瓶对羊水细胞原位培养优于载片培养皿,羊水原位培养镶嵌体分级水平的研究对产前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Ⅱ级水平不能认为全是假性镶嵌体.

    作者:郭莉;尹爱华;潘小英;吴菁;傅文婷;王挺;刘舒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先兆流产患者保胎治疗过程中血清HCG、PROG、E2和CA125的动态监测

    目的 研究先兆流产患者保胎治疗过程中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酮(PROG)、雌二醇(E2)和糖链多肽抗原125(CA125)的变化情况,探讨其动态监测在疗效预测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于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先兆流产患者61例及正常妊娠23例,以黄体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肌肉注射为保胎治疗,动态监测其保胎治疗过程中体内HCG、PROG、E2和CA125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前先兆流产患者HCG、PROG、E2和CA125水平分别为(6542.4±3769.5)mIU/ml、(19.1±6.7)ng/ml、(484.6±318.2) pg/ml和(36.8±19.3)U/ml,与正常妊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胎治疗后以不同妊娠结局分组,继续妊娠组(n=48)同难免流产组(n=13)两组相同时间点的监测结果比较,HCG、E2和CA125水平在治疗后第3天即出现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ROG在第6天出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过程中动态监测先兆流产患者血清HCG、PROG、E2和CA125的变化情况,有助于疾病诊断、疗效预测及预后判断.

    作者:张薇;陈刚;向礼贤;吴茜;朱华强;胡冬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新疆部分地区人群及动物感染恙虫病东方体调查

    目的 调查新疆部分地区人群及动物感染恙虫病东方体(Ot)情况,并对媒介昆虫进行调查.方法 采用多种方法捕获可能感染Ot动物取脾,当地牧民静脉取血,从野鼠体表捕获恙螨,用试剂盒提取DNA,应用巢式PCR( nPCR)检测Ot-Sta56基因;接种昆明小白鼠进行Ot病原传代分离.结果 共采取人群血液2 430份,在6份血液中检测并分离到Ot;捕获动物13种5 783个(只),从5种啮齿动物(小家鼠、灰仓鼠、大砂土鼠、草原兔尾鼠、灰旱獭)、2种鸟类(麻雀、灰腹鹡鸰)的脾中检测并分离到Ot,从绵羊血液中检测到Ot.其他动物体内未检测到Ot.从野鼠体表分离恙螨5种,从博乐纤恙螨体内检测分离到Ot.基因序列分析表明,新疆地区存在恙虫病东方体的基因型以Karp型为主,可能存在Saitama型.结论 新疆地区存在人群及动物感染Ot,其基因型以Karp为主,可能存在Saitama型.

    作者:任立松;党荣理;马德新;高金拽;刘小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类风湿患者DD和AT-Ⅲ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浆D-二聚体(DD)及抗凝血酶Ⅲ(AT-Ⅲ)表达水平,探讨其在RA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RA患者36例为RA组,正常对照组30例,测定其血浆DD、AT-Ⅲ及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RA组患者血浆DD水平为(289.36±71.75) μ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32.25±38.63)μg/L;血浆AT-Ⅲ水平为(56.2±12.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2.40±3.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RA组患者血浆DD、AT-Ⅲ水平与DAS28评分具有相关性(r=0.32,P<0.01;r=-0.72,P<0.01).RA组患者经治疗病情缓解后(DAS28<2.6)血浆DD水平为(141.38±32.75) μg/L,显著低于治疗前的(289.36±71.7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组患者经治疗病情缓解后血浆AT-Ⅲ水平为(96.20±4.20)%,显著高于治疗前的(56.2±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DD及AT-Ⅲ水平与RA患者的病情活动有关,可反映心血管病变危险性,对RA患者的病情判断及预后估计有重要的评判价值.

    作者:王晓军;朱卫民;陈士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健康成人亮氨酸氨基肽酶参考值的调查

    目的 了解并逐步建立本地区健康成人血清亮氨酸氨基肽酶(LAP)的参考值.方法 对体检健康者904例采用罗氏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LAP水平.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各年龄组间LA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8~岁人群LAP检测结果高为(43.67±8.17) U/L,而≥60岁人群低为(35.75±7.41) U/L.男性LAP水平为(44.39±9.31) U/L,高于女性的(38.42±7.92)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取中间分布的95%可信限((-x)±1.96s)作为参考范围计算结果为:成人男性血清LAP参考值为(26~63) U/L,成人女性参考值为( 23~54) U/L.结论 建议不同性别使用不同的正常参考值,男性(26~63) U/L,女性(23~54) U/L.

    作者:胡芳;汪玉芳;司平;程中应;李仲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