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腔镜输卵管插管疏通术在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

廖镜芳;邱冬梅;李晓芝

关键词:不孕症, 宫腔镜检查, 输卵管
摘要: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输卵管口插管疏通术在不孕症患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99年1月至2009年1月,对250例原发性不孕患者(原发组)和250例继发性不孕患者(继发组)行宫腔镜检查及镜下输卵管口插管疏通术,记录输卵管疏通情况.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的输卵管通畅病例增加,原发组、继发组输卵管通畅率分别为32%(80/250)和60%(150/250).结论 宫腔镜下输卵管口插管疏通术对不孕症患者的诊治效果非常理想,方法简单、安全、不需住院、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09年肠道病毒71型广州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目的 分析2009年肠道病毒71型广州分离株GZHY09的全基因组序列,并与GenBank中的序列进行分析比对.方法 从GenBank上选不同地区的EV71全基因组序列,设计相互重叠的覆盖病毒整个基因组序列的12对引物,采用RT.PCR扩增出12个基因片段,通过测序获得全基因组序列,并参考国内外各EV71基因型的分离毒株,用MEGA4软件进行进化树分析,用DNAStar软件中的MegAlign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12个重叠基因片段序列拼接获得EV71全基因组序列,共7404个核苷酸,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在VP1区,GZHY09株与中国大陆的Anhui08、Zhejiang08、Shenzhen08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比较高,其中以Anhui08高(97.7%).结论 GZHY09属EV71病毒的C4亚型.与近年我国大陆地区流行的EV71株在进化上属于同一基闪型,与Anhui08、Zhejiang08、Shenzhen08具有高度的同源性.

    作者:常彦敏;许沙沙;徐霖;冯发深;何霞;王铸;张定梅;黎孟枫;曹开源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广东汉族人PCSK9基因E670G位点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

    目的 通过对中国广东地区冠心病(CAD)患者和健康个体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西布曲明9a型(PCSK9)基因E670G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研究,分析其在CAD患者和健康人中的分布,以及与冠心病和血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经冠脉造影确诊的CAD患者血液标本165例,健康人血液标本180例,分别提取基因组DNA模板.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PCSK9基因E670G位点SNP,并用基因测序法验证结果.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水平采用酶法测定.结果 中国广东地区CAD患者和健康人群在该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CAD患者组和对照组之间TC、LDL-C、HDL-C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D患者组中AA和AG基因型之间LDL-C、HDL-C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C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670G携带者比较,670G携带者血LDL-C水平增高,血HDL-C水平降低.AG基因型的冠脉病变支数明显高于AA基因型,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SK9基因E670G多态性与血LDL-C、HDL-C水平,以及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相关联.

    作者:孟艳辉;刘忠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千里光提取物体外抗阴道毛滴虫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千里光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阴道毛滴虫的杀虫效果.方法 体外培养阴道毛滴虫,选择千里光提取物进行体外抗阴道毛滴虫实验,千里光药液浓度经稀释后分别为4,2,1,0.5,0.25 mg/ml.同时以甲硝唑为阳性对照,乙醇及RPMI-1640为阴性对照.结果 体外实验表明千里光在24 h时杀灭阴道毛滴虫的低有效浓度为2 mg/ml.其杀虫效果与甲硝唑近似;阴道毛滴虫在RPMI-1640培养液中生长良好,增值3倍.结论 千里光提取物在体外具有杀灭和抑制阴道毛滴虫生长的作用.

    作者:张静;叶彬;武卫华;邹晓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雄激素缺乏对雄性小鼠主动脉增龄性变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雄激素缺乏对C57BL/6J雄鼠主动脉血管壁组织增龄性变化的影响.方法 24只8周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8)和去势组(n=8),另外8只C57BL/6J小鼠作为自然衰老组饲养18个月,测定各组血清睾酮浓度.并分离小鼠主动脉测定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浓度,Western-blot测定去磷酸化Rb蛋白表达量以及提取主动脉线粒体DNA,用巢氏PCR技术分析线粒体DNA缺失突变率.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去势组血清睾酮浓度明显下降[(1.05±0.53)ng/ml vs(8.67±0.97)ng/ml,P<0.01];MDA浓度升高[(1.55±0.43)nmol/mgprot vs(2.42~0.41)nmol/mgprot,P<0.01];SOD浓度降低[(27.92±2.28)U/nd vs (17.09±1.71)U/ml,P0.05).结论 雄激素缺乏的小鼠主动脉组织衰老进程加快,内源性生理剂量的睾酮浓度能延缓雄性小鼠主动脉的衰老.

    作者:张莉;吴赛珠;阮云军;张帆;洪雷;刘公理;王琦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三通喉罩通气在肺纤支镜病理活检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三通喉罩通气在肺病理活检中的应用.方法 对需实施肺活检的25例次成人患者,在快速诱导麻醉下实施三通喉罩插入,标准端口连接麻醉机进行机械通气,另一带有密封胶帽端口置入纤维支气管镜,实施肺活检、肺部止血术.记录麻醉前5 min时(T0)、插入喉罩后即刻(T1)、通气1 min时(T2)、通气5 min时(T3)、通气10 min时(T4)、手术结束时(T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J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患者通气T1、T2、T3、T4、T5、的潮气量(VT)、气道峰压(Ppeak)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测定T0,T2、T3、T4时间点的血气分析.结果 21例、25次操作中SBP、DBP、HR、VT、AP及PETCO2无明显变化,手术均顺利完成,采取的病理标本满意,诊断明确.术后恢复良好,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三通喉罩用于肺活检具有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方便了手术操作,提高了病人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作者:农江;杨天明;陆卫忠;欧莉;许建能;韦海雷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学龄前儿童胸腔镜手术两种单肺通气方法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单腔支气管插管和Univent导管用于学龄前儿童(3~6岁)择期胸腔镜手术中单肺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学龄前儿童择期胸腔镜手术患者34例,术中均需行单肺通气.随机分为支气管插管组(B组)和Univent组(U组).观察并记录肓插成功率、插管定位时间、肺塌陷质量、术中导管移位次数、单肺通气期间气道峰压增加率、气道损伤评分、术后咽痛和声嘶发生率、术后24 h胸片对比术前肺炎情况.结果 两组的盲插成功率、插管定位时间、气道损伤评分和术后咽痛声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塌陷质量B组明显低于U组(P<0.05);单肺通气期间的气道峰压增加率、导管移动次数和术后肺炎加重率B组明显高于U组(P<0.05).结论 Univent导管用于单肺通气与单腔支气管插管相比可明显改善肺塌陷质量,降低单肺通气期间的气道峰压值,改善术中导管移位,降低术后肺炎发生率,比单腔支气管插管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王怀贞;谭永红;彭亮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黄芪联合HAART治疗艾滋病22例疗效观察

    目的 使用黄芪联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治疗艾滋病,与常规HAART治疗进行对比,观察其降低副作用及治疗艾滋病的效果.方法 研究组收集22例艾滋病患者,用黄芪联合HAART治疗24周:对照组收集20例艾滋病患者,常规HAART治疗24周.观察两组治疗后药物副作用及抗艾滋病疗效对比情况.结果 治疗24周后研究组在消化道反应、外周神经炎、皮疹、皮肤瘙痒及肝功能损害方面药物副作用较对照组发生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CD4+细胞数为(256.80±102.58),对照组为(240.26±96.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黄蓖联合HAART治疗可以减少HAART治疗的副作用,提高CD4+细胞数量,增强患者免疫力.

    作者:何纲;丁佩佩;谭雅仪;吴兴柳;甄沛林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深圳市宝安区0~7岁麻疹流行病学多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深圳市宝安区2007年0~7岁麻疹发病的原因,找出针对性的措施,控制麻疹发病率.方法 选取0~7岁龄儿童,分为0-8月龄,8月龄~7岁两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研究病例组和对照组在医院暴露史、麻疹患者接触史、母亲患麻疹史、母亲疫苗接种史和人口信息等可能的影响因素上的差异,从而确定引起宝安区0~7岁麻疹高发的原因.结果 0~8月龄儿童麻疹医院暴露和麻疹病例接触OR值的95%C1分别为1.6~13、1.03~12.4,母亲患麻疹史和母亲疫苗接种史是保护因素,OR值的95%CI为0.02~0.43、0.05~0.77.方差分析显示,单独麻疹患者接触史尚不能认为是危险因素,而医院暴露史则为危险因素;院内麻疹患者接触史则为强危险因素.结论 医院暴露和麻疹病例接触有交互效应;医院暴露和未接种麻疹疫苗有交互效应;医院暴露次数越多,OR值越大;疫苗接种次数越多,OR值越小.

    作者:马智超;周小涛;吴泰顺;邓立权;李苑;黄振宇;熊田甜;陈兵;朱奕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疏肝解郁法治疗伴焦虑症状失眠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疏肝解郁法治疗伴焦虑症状失眠症的疗效.方法 60例失眠症伴有焦虑症状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疏肝解郁法)和对照组30例(脑灵素胶囊),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采用睡眠多导图评价睡眠结构变化,并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治疗前后焦虑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166,P=0.03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治疗能更有效的延长深睡眠时间(F=4.887,P=0.032)、REM睡眠时间(F=8.441,P=0.02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间焦虑量表评分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87,P<0.01).治疗组缓解焦虑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疏肝解郁法可以调整睡眠结构、缓解焦虑症状,治疗失眠症疗效确切.

    作者:黎齐妙;熊嘉玮;吴海波;陈宝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点带石斑鱼抗菌肽hepcidin基因克隆及其成熟肽的原核融合表达

    目的 克隆点带石斑鱼hepcidin前体cDNA序列,构建其成熟肽pET-32a融合表达载体.方法 根据已报道的硬骨鱼类hepcidin eDNA序列设计简并引物,以点带石斑鱼(Epinephelelus malabaricus)肝脏为材料,通过RT-PCR扩增hepcidin cDNA序列.用比对推导的氨基酸序列预测其成熟肽段.再将成熟肽cDNA序列亚克隆至pET-32a构建原核表达并进行原核融合表达.结果 获得点带石斑鱼hepeidin-like抗菌肽前体cDNA序列1条,GenBank登录号为HM474788.DNA序列的Blast分析以及推导氨基酸序列NJ进化树分析表明,HM474788是点带石斑鱼第1条报道的抗菌肽hepcidin cDNA序列.成功构建了该序列的成熟肽原核融合表达载体pET-32a-hepcidin(EMl),并成功在大肠杆菌origami(DE3)中表达.结论 成功克隆点带石斑鱼hepcidin-1ike抗菌肽前体eDNA序列,成熟肽成功在大肠杆菌中融合表达,为后续有关石斑鱼hepcidin的功能研究与实践应用奠定重要基础.

    作者:陈大玮;邓利;李荔;彭永鹤;刘志刚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新生儿晚期黄疸人巨细胞病毒gB基因分型研究

    目的 了解引起新生儿晚期黄疸患者人巨细胞病毒(HCMV)gB基因型的分布,探讨HCMV gB基因多态性与黄疸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本院新生儿科98例晚期黄疸新生儿标本HCMV-DNA含量,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阳性标本HCMV gB基因,并进行DNA测序,绘制种系进化树.利用HinfⅠ和Rsa Ⅰ对gB基因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结果 30例晚期黄疸新生儿HCMV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阳性率为30.6%.种系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gB基因分为4个基因型,gB1型15株(50%),gB2型5株(16.7%),gB3型9株(30.0%),gB1/3混合型1株(3.3%).以HCMV实验室标准株AD169作为参考,将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gB1型同源性为94.7%~95.0%,gB2型同源性93.1%~93.4%,gB3型同源性94.7%,gB1/3型同源性93.7%.RFLP分析将gB基因分为4个基因型,分型结果与种系进化树分型一致.结论 HCMV感染是导致新生儿晚期黄疸的原因之一;gB基因的DNA序列比较保守,但仍存在一定的多态性,晚期黄疸新生儿中HCMV感染以gB1、gB3型为主.

    作者:王维鹏;胡洪波;魏中南;彭巧英;胡兴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综合评价CEA、NSE和CYFRA21-1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应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CYFRA21-1)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E170)检测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组、肺良性疾病组以及健康人血清CEA、NSE和CYFRA21-1的水平,通过Logistic回归建立回归模型,用ROC曲线分析三指标对肺癌诊断的意义.结果 肺癌组CEA、NSE和CYFRA21-1的水平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和健康人组(P<0.01).腺癌组血清CEA水平高,NSE在小细胞肺癌中灵敏度高(81.6%),取特异性90%时,CYFRA21-1对肺癌的诊断灵敏度高(59.5%).建立回归模型Y=1/[1+EXP(5.830-0.249X1-0.198X2-0.643X3)],新变量Y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率分别为80.9%,91.3%和84.6%.结论 血清CEA、NSE和CYFRA21-1对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综合运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可以提高其肺癌诊断价值.

    作者:林卫虹;廖伟娇;郑君德;钟丽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中山市黄圃地区92例地中海贫血患者基因型分析

    目的 了解中山市黄圃地区地中海贫血患者基因型构成,为中山市地中海贫血的产前诊断、遗传咨询和预防计划提供有价值的资料.方法 抽取92例经血红蛋白电泳筛查并经临床诊断为地中海贫血的患者静脉血,用Gap-PCR方法检测α地中海贫血患者3种常见基因缺失和用PCR结合反向斑点杂交法检测β地中海贫血患者17个常见基因突变位点.结果 对92例地中海贫血患者进行基因检测,检测出α地中海贫血60例(65.2%),β地中海贫血32例(34.8%),其中60例α地中海贫血患者3种基因缺失中,检测出-SEA54例(71.1%)、-α3.7 15例(19.7%)、-α4.27例(9.2%),其基因型以-SEA/αα常见(63.2%).32例β地中海贫血患者基因突变位点CD 41-42 10例(31.4%)、CD17 7例(21.9%)、IVS-Ⅱ-654 7例(21.9%)、-28 2例(6.3%)、CD43 2例(6.3%)、CD71-72 1例(3.1%)、BE 1例(3.1%).结论 中山市黄圃地区地中海贫血患者基因型中α地中海贫血患者以-SEA/αα基因型为常见,β地中海贫血患者基因突变位点以CD 41-42点突变为常见,为本地区开展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了参考资料.

    作者:曾桂胜;陈肇杰;李志刚;张艳芳;陈耀锋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运用降落PCR同时快速检测NV、EV71和CoxA16病毒

    目的 运用降落聚合酶链反应(touchdown PCR,TD-PCR)技术快速从腹泻、手足口病人粪便标本中同时检测诺如病毒(Norovius,NV)、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ms 71 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ehie vims,CoxAl6),并评价该技术用于检测这3种病毒的效能和敏感性.方法 根据touchdown PCR原理设计TD-PCR程序,试验选择佳反应条件.与普通PCR扩增效果进行评价.用10倍稀释检验TD-PCR方法的灵敏度,并用轮状病毒、札幌病毒、星状病毒、伤寒杆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香港海鸥形菌检测该方法的特异性.结果 TD-PCR能在一个反应条件下同时检测NV、EV71和CoxA16,扩增片段条带清晰,检测效果明显优于普通PCR,测序证实了3组片段的特异性,3种病毒cDNA的低检测浓度分别为4.775μg/ml、2.360 μg/ml、43.273μg/ml.检测该方法特异性时,其他病原体未见特异性条带扩增.结论 成功建立的TD-PCR方法可同时检测腹泻和手足口病人粪便中NV、EV71和CoxAl6 3种病毒,为快速检测相关病原体、科学防治腹泻和手足口病疫情暴发提供了可靠手段.

    作者:罗灿;冀新凤;李建栋;刘犇;朱红英;潘秋妹;陈伟岚;廖如燕;陈胤瑜;陈清;俞守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VEGF与sVCAM-1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ype Ⅱ diabetes mellitus,T2DM)血清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与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5例正常人血清VEGF与sVCAM-1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VEGF和sVCAM-1水平(389.64±54.60)pg/ml和(1443.87±422.33)ng/ml较正常对照组(100.60±22.81)pg/ml和(648.26±173.66)ng/ml明显升高(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VEGF、sVCAM-1含量增高,可能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有关.

    作者:陈江涛;叶萍萍;刘瑞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一起小学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调查分析

    目的 核实疫情,确定某小学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暴发的存在并描述疫情三问分布特征和流行强度,探讨发病危险因素.方法 按照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描述其三间分布后,结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形成假设,再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验证假设.结果 某小学2009年5月1日至6月18日搜索到符合病例定义的病例共33例.首例病例5月21日发病,6月14-17日出现发病高峰.二(3)班罹患率高,为28%.男生罹患率为12%,女生罹患率为9%.病例对照研究表明,在校就餐是危险因素;吃午饭前洗手、平时洗手时使用肥皂是保护因素.结论 根据病例临床表现、三间分布特征,确定某小学存在流行性腮腺炎暴发;建议校方减少学生在教室就餐的机会,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作者:周海庄;李苑;周小涛;吴泰顺;马智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2009年泉州市流感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泉州市2009年流感活动情况及其型别特征.方法 通过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监测,对泉州市流感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全市流感样病例占就诊人数的0.26%~2.34%:全年采集监测标本1 392份,经RT-PCR法检测样本阳性率为22.34%;经MDCK细胞分离流感毒株134株,其中季节性H3N2和H1N1型各占60.45%和11.19%,甲型H1N1流感占21.64%,B型占6.70%.结论 2009年泉州市流感春夏季以季节性H3N2亚型流感为优势毒株,秋冬季以甲型H1N1流感为流行株,需加强泉州市流感监测和流感病毒抗原变异研究.

    作者:李锋平;刘江艺;王伟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广西阳朔县54年间狂犬病流行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狂犬病的流行特征,探讨狂犬病流行相关因素,为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1956-2009年阳朔县狂犬病疫情资料及个案调查表.采用EXCEL进行数据整理,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阳朔县54年间共报告狂犬病病例200例,病死率为100%,以春冬季多发,年发病率为0~7.47%,全县9个乡镇均有病例分布.男女性别比为4.6:1,各年龄段均有发病,60岁以上年龄组多发.发病以农民为主,报告病例个案调查表显示,未做伤口处置的病例高达85.71%.处置不及时的病例占14.29%.未接种过疫苗的病例占85.17%.不同病例潜伏期差异显著,以40~90 d居多,病程较短且临床表现各异.结论 阳朔县54年间狂犬病的流行情况呈波动性.1993年疫情控制后,2003年又出现反弹.犬只管理不到位、人群缺乏狂犬病的防治知识、防范意识差或者暴露后无免疫接种是其流行的主要因素.

    作者:罗军茂;高志媛;莫蒋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C5a/C5aR通路对约氏疟原虫增殖和小鼠生存的影响

    目的 观察C5a/C5aR通路对约氏疟原虫17XL(Py17XL)的增殖及其对BALB/c小鼠致死率的影响.方法 将实验小鼠分为正常BALB/e组和C5aR-BALB/c组,每组5只,相同剂量的P.y17XL(2x105)分别感染正常BALB/c组小鼠和C5aR-/-BALB/c组小鼠,于感染后0、2、4和6 d观察两组小鼠原虫血症和存活率的变化,并且采用ELISA检测感染P.y17XL BALB/c小鼠血清中C5a的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小鼠相比,C5aR-/-组小鼠生存期缩短.P.y17XL在C5aR-/-组小鼠的原虫血症较野生株小鼠高(P

    作者:刘太平;许桂莲;欧倩怡;徐文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缺血预处理减轻脑皮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

    目的 观察缺血预处理对脑皮质缺血再灌注期间神经元凋亡及磷酸化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的影响,探讨其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缺血再灌注组(I/R)及预处理组(IPC),每组各10只.采用4-VO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IPC组分离双侧颈总动脉,夹闭10 s,开放30 s,反复3次,后夹闭10 min.于术后2 d处死大鼠,取出脑组织,采用TUNEL法检测大鼠皮质神经元凋亡情况:TTC法检测大鼠脑部梗死面积;光谱法检测磷酸化的GSK-3β水平(p-GSK-3β);采用Linear Regression分析GSK-3β活性与大鼠皮质神经元凋亡、脑部梗死面积的相关性.结果 与S组相比,I/R组和IPC组皮质神经元凋亡和梗死面积显著增多(P<0.01),P-GSK-3β水平降低(P<0.01);与I/R组相比,IPC组皮质神经元凋亡和梗死面积显著减少(P<0.01),p-GSK-3β水平增高(P<0.01);p-GSK-3β与大鼠皮质神经元凋亡、脑部梗死面积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P<0.01).结论 缺血预处理使p-GSK-3β水平增高,脑皮质神经元凋亡和梗死面积减少,从而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詹丽英;赵博;夏中元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