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
随着艾滋病感染患者的不断增多,艾滋病检测技术的发展在防止艾滋病的大规模流行以及在艾滋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引起艾滋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检测方法,重点说明了各种检测方法 的原理、特异性、可靠性及该方法 的临床实用性.目前艾滋病检测技术正向着开发简易、快速、可靠的方法 的方向发展,以适应艾滋病的大规模筛查和尽量早期诊断治疗的需要.
作者:张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Hotter上心肌缺血性改变与左心室后壁(LVPW)厚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05年5月至2008年9月在本院经查冠脉CTA及超声心动图排除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共138例,首先根据Holter上有无发作性ST段压低将资料分为有缺血性改变与无缺血性改变两组,分析缺血性改变与LVPW厚度之间的相关性,并比较两组间LVPW厚度的大小;然后以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Hotter上缺血性改变的影响因素;后建立ROC曲线评估LVPW厚度预测发生缺血性改变的价值.结果 高血压患者Holte:上有或无缺血性改变与LVPW厚度及收缩压(SBP)均呈正相关(r=0.429,P=0.000;r=0.274,P=0.034),高血压伴有缺血性改变的患者其LVPW厚度与无缺血性改变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025,P=0.000);伴有LVPW增厚的高血压患者出现Holter上缺血性改变的机率高于无LVPW增厚的患者(χ(2)=23.670,P=0.000);多因素分析中只有LVPW厚度被筛选出来(OR=26.024,P=0.001);以LVPW厚度预测心肌缺血的AUC为(0.760土0.044),P=0.000.佳分界值为9.5mm,以LVPW≥9.5 mm来预测高血压患者Holter上出现缺血性改变,敏感性为63.6%,特异性为80.9%.结论 高血压患者Holter上出现缺血性改变与LVPW厚度呈正相关;以LVPW预测高血压患者Holter上出现缺血性改变的特异性较高,但敏感性较差.
作者:廖海星;汤庆;何文凯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整合子I和ISCR1的分布情况及其基因型.方法 分离临床85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用WHONET5.4分析菌株药敏情况,采用ERIC-PCR方法 进行基因分型.采用PCR检测整合酶I、整合子I、ISCR1以及ISCR1携带的耐药基因.结果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亚胺培南、氨曲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高度耐药,整合子I阳性菌株和整合子I阴性菌株对复方新诺明耐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2株整合酶阳性,11株整合子I阳性,2株ISCRI和ISCRI携带的耐药基因阳性,ERIC-PCR分为75个基因型.结论 整合子I在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中介导复方新诺明耐药性方面有重要作用,ERIC-PCR是研究临床分离嗜麦芽窄食假单胞基因分型的有效方法 之一.
作者:吴奎海;孙静静;陈清;俞守义;王前;芮勇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AEG-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 检测60例正常大肠粘膜、22例大肠腺瘤和60例大肠腺癌中AEG-1的表达.结果 大肠腺癌和腺瘤中AEG-1的阳性率分别为91.7%和90.9%,明显高于正常大肠粘膜组织的23.3%,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大肠腺癌的中度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分别为31.7%和60%,而大肠腺瘤分别为63.6%和27.3%,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9);对大肠腺癌中AEG-1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表明,AEG-1表达强度与肿瘤T、N分期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AEG-1在大肠癌和大肠腺瘤中表达增强,在大肠腺瘤恶变、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诊断大肠癌新的生物标记物.
作者:罗何三;董忠谊;邹金金;曾钦;吴德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构建携带人c-Myc和EGFP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pFUMGW.方法 Xho I线性化plenti-EFla-c-Myc-IRES-EGFP,回收片段并补平Xho I,接着BamH I酶切该片段,回收2722 bp片段而获连接用c-Myc-IRES-EGFP;EcoR I线性化pFUGW,回收并补平EcoR I,然后BamH I酶切该片段,回收9174bp片段获连接用载体片段,后使用DNA连接试剂盒(TaKaRa)中的 Solution I将其与连接用c-Myc-IRES-EGFP连接,连接产物转化,次日挑选单菌落,提取质粒并行酶切鉴定.所构建载体命名为pFUMGW.获pFUMGW后,按Invitrogen公司推荐的标准程序进行慢病毒包装和确认慢病毒是否成功生产;携带c-Myc和EGFP基因的慢病毒感染人胚肾细胞株293、肿瘤细胞株CNE1和C666以建立相应的病毒感染体系.结果 酶切证实成功构建了pFUMGW,按标准程序生产的携带c-Myc和EGFP基因的慢病毒上清高效率感染293,CNE1和C666.结论 成功构建携带人c-Myc和EGFP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pFUMGW,为相关后续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作者:李艳青;史俊文;肖高芳;肖东;姚开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汞暴露对男性工人血清睾酮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111名职业性汞作业工人为暴露组,46名无汞暴露史的工人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工人血清睾酮(ST)水平,并分析ST与年龄、工龄和尿汞(HgU)的相关性.结果 暴露组工人HgU、ST显著升高,暴露时间是ST升高的主要因素;暴露组工人ST升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暴露组工人ST和尿汞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职业性汞暴露可使工人血清睾酮水平明显升高.
作者:赖关朝;艾宝民;梁金霞;刘晓勇;张爱华;唐小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高血压病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s)的表达情况及其在高血压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四色荧光标记技术检测29例高血压病(HT)患者(实验组)及31例非高血压患者(对照组)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的比例及数量,评价组间差异,并分析高血压病患者外周血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与血压(blood pressure,BP)的关系.结果 高血压病(HT)患者与血压正常患者相比,外周血中髓样树突状细胞(mDC)比例[(7.917土4.296)‰比(8.18士5.669)‰]及绝对数[(6.971士2.115)x10(7)/L比(7.123土5.387)×10(7)/L]均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比例[(1.239士0.669)‰比(1.897±0.859) ‰]及绝对数[(1.794土2.244)×10(7)/L比(2.819土4.997) ×10(7)/L]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病患者的外周pDC数量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成呈正相关关系(r=0.424及0.487,P<0.05),pDC比例与SBP、DBP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中存在着炎症反应和免疫活化,树突状细胞可能在该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作者:华经海;傅强;李志梁;刘亚杰;靳文;陶丹萍;曹龙兴;刘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某高职院校新生伤害发生率,为学校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某高职院校新生1157人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154份,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某高职院校新生伤害发生率为76.3%(881/1154人).从生源地来看,本省市外的学生伤害发生率高(85.4%);男女生主要都为扭拉伤(31.5%);伤害发生地点主要在学校宿舍区(23.6%);男生伤害发生率为83.0%(493/594),女生伤害发生率为69.3%(388/560);发生伤害时的活动类型主要是休闲活动(37.8%).结论 伤害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生源、地点、活动状态、性别等.高校制定控制伤害基本策略时需要考虑学生自身方面和学校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作者:陈献雄;聂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对mt1SU-巢式PCR方法 检测大鼠卡氏肺孢子虫的应用价值以及基因序列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地塞米松免疫抑制法诱导大鼠感染肺孢子虫;实验组10只,对照组1只;诱导至第7周时收集实验组及对照组大鼠肺组织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标本,采用 mtLSU-巢式PCR方法 对人源与鼠源肺抱子虫共有的基因进行扩增和序列测定,同时采用镜检法对实验组大鼠肺组织和肺泡灌洗液标本进行检测,评估两种方法 的敏感性.结果 采用mtLSU-巢式PCR方法 对实验感染大鼠肺组织和BAL进行检测,卡氏肺孢子虫DNA阳性率分别为100%(10/10)、90%(9/10).而GMS染色镜检法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80%(8/10),60%(6/10).所测 Wistar大鼠卡氏肺孢子虫mt1SU基因序列长度为155 bp,与GenBank的大鼠源肺孢子虫(U20170)及人源肺孢子虫(DQ473446)同源性均为100%(154/154,155/155).结论 mtLSU-巢式PCR方法 应用于大鼠卡氏肺抱子虫检测敏感性高,特异性强;获得与人源耶氏肺孢子虫相同的Wistar大鼠卡氏肺孢子虫mtLSU的基因序列.
作者:张小娟;杨芳芳;欧阳颐;王鸽;黎学铭;林睿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Tumer综合征患儿染色体不同核型的遗传学特征及其与性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 将181例Tumer综合征患儿根据染色体核型分成3组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中75例测定性激素患儿与30例健康女孩血清性激素水平进行比较,并作对照统计分析.结果 181例Tumer综合征中检出45,X核型84例(46.4%),嵌合型25例(13.8%),X染色体结构畸变72例(39.8%); 45,X核型和结构畸变核型组患儿血清中促卵泡生成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嵌合体核型与对照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45,X核型组中有4例患儿血清FSH、LH处于正常水平.结论 对于青春前期的生长落后女性患儿建议常规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以排除染色体异常或明确诊断.多数TS患儿伴有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异常.不同核型对性激素水平影响明显,性激素水平检测对了解Tumer综合征患儿生殖内分泌状态非常必要,可以为激素替代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蔡燕娜;邝璐;赵小媛;吴冬燕;刘丽;廖伟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东莞市2008-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描述性分析东莞市2008-2009年网络直报的手足口病资料.结果 东莞市2008-2009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2687例,年均发病率为87.21/10万,其中2008年发病率为46.26/10万,2009年发病率为128.16/10万,不同年份间发病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主要集中在4-7月,占总病例数的56.59%;我市各镇(街)均有病例报告,发病率高为大朗镇(364.64/10万),低为长安镇(34.05/10万),不同地区间发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占总病例数的91.09%;以散居儿童为主,占总病例数的76.8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两年间共报告暴发疫情22起,罹患率为0.48%~14.58%,时间集中在4-6月份.结论 手足口病是东莞市重点防控的传染病之一,应加强疫情监测和控制,防止其暴发流行.
作者:曾耀明;卢展鹏;张巧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初步观察慢性肾小球肾炎肾阴虚证患者血浆蛋自质组的变化与表达差异,为进一步探讨肾阴虚证的发生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双向凝胶电泳(2-DE)技术分离慢性肾小球肾炎肾阴虚证患者、肾阳虚证患者和正常人的血浆总蛋白,银染显色;PDQest软件对凝胶图像进行定性定量差异表达分析;从中选取差异表达蛋白质斑点,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 )分析,获取肽质量指纹图谱(PMF);通过Mscot-Wizard软件进行数据库搜索,鉴定蛋白质.结果 与正常人和慢性肾小球肾炎肾阳虚证患者相比,在慢性肾小球肾炎肾阴虚证患者血浆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图谱中绝对高表达的蛋白质斑点有80个,绝对低表达的蛋白质斑点有42个;定性差异表达分析发现,在慢性肾小球肾炎肾阴虚证患者血浆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图谱中特异出现的蛋白质斑点有2个,缺失的蛋白质斑点有13个.结论 同病异证患者血浆中存在差异表达蛋白质,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有望对中医证候的发生机制进行阐释.
作者:孙晓敏;谭为;罗仁;赵晓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临床确诊为HIE患儿的所得资料.将96例患儿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常规核磁检查,B组采用扩散加权成像技术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 在HIE诊断中的影像学特点,并随访患儿的预后.结果 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检出影像学变化21例,随访预后不良7例,B组检出影像学变化32例,随访预后不良19例;B组HIE患儿的预后评估价值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扩散加权成像可充分反映HIE患儿的病理变化和脑损害,对评估HIE患儿的预后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有利于临床及早采取干预治疗措施.
作者:崔云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鉴定OCI-Ly1,OCI-Ly8,OCI-Ly10 3株弥漫大B细胞(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I.BCL),并进行分子亚类分型及临床病理相关分析.方法 采用细胞块切片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运用CD3,CD20,CD10、Bcl-6、MUM-1抗体进行免疫标记确定其分子亚类;MTT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活力.结果 OCI-Ly1和OCI-Ly8细胞形态以中心母细胞为主,OCI-Ly10以免疫母细胞为主.3株细胞CD20和CD10均弥漫阳性,CD3阴性.OCI-Ly1个别细胞Bcl-6阳性,MUM-1阴性;OCI-Ly8细胞Bcl-6、MUM-1均阴性;OCI-Ly10个别细胞Bcl-6阳性,MUM-1散在或簇状阳性,CD10和MUM-1的表达具有互补现象,在36例DLBCL临床病理标本中发现有7例(19%)CD10和MUM-1表达互补.OCI-Ly10增殖能力显著高于OCI-Ly1、OCI-Ly8(P<0.001).结论 ;OCI-Ly1和OCI-Ly8属于GCB型,OCI-Ly10属于NC型(non-classfied ); OCI-Ly10细胞系及组织标本CD10和MUM-1的表达互补现象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志强;吴自勍;黎相照;杨建芳;黄学平;李锋;周新华;赵彤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初步探讨活菌卡介苗(BCG)对哮喘小鼠IL-17的调节作用.方法 4周龄雌性Balb/c小鼠30只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B组(哮喘组)和C组(BCG干预组),每组各10只.B、C两组予OVA腹腔注射致敏、OVA雾化诱发哮喘,C组在致敏前14d接种BCG.HE 染色观察小鼠肺部病理改变,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lavage fluid,BALF)中细胞总数并分类,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及BALF中白介素-17(IL-17)含量.结果 肺组织病理观察显示A组气管周围基本无炎症细胞浸润,B组支气管周围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增生,C组炎症较B组减轻.B、C组BALF中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百分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C组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则明显低于B组(P<0.01).B、C组小鼠血清、BALF中IL-17含量高于A组(P<0.01),而C组则明显低于B组(P<0.01).各组小鼠血清及BALF中IL-17水平与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呈正相关(P<0.01).结论 BCG接种可抑制IL-17的产生,减轻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反应.
作者:易丽;于化鹏;邓火金;夏虎;樊慧珍;刘俊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玉林市旅店业公共用品及空气的卫生状况,保障消费者的健康,为制定有效的监督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GB/T 17220-1998<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GB/T 18204-2000<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 >进行监测采样和综合分析.结果 2006-2010年旅店业总合格率为92.81%,各年度的合格率分别为87.92%、90.67%、94.52%、95.86%、94.77%,呈逐年上升趋势;高、中、低档旅店业合格率分别为96.20% 、91.71%和87.97%;各监测项目中杯具合格率高(95.51%),巾类、床上用品、空气合格率分别为94.43%、92.62%、84.16%;3类公共卫生用品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合格率分别为92.85%、99.60%、99.98%;不同季节旅店业公共用品用具卫生合格率夏、秋季节合格率偏低,5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 ).结论 玉林市旅店业的卫生质量状况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仍要加强卫生监督、监测工作,不断提高客房卫生质量,避免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或流行.
作者:李劲锋;李文;梁炯明;陆运龙;罗卡新;张剑兰;张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MMP-9、TIMP-1在HIE患儿血清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集正常新生儿和30例HIE患儿(按病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组)发病后1、3、7 d血液,采用ELISA法检测MMP-9,透射比浊法检测TIMP-1浓度,并与正常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轻、中、重度3组HIE患儿血清MMP-9与TIMP-1水平于发病后1、3、7 d与对照组比较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中尤以重度组增高显著(P<0.01),且发病第3天MMP-9与TIMP-1均达峰值.结论 MMP-9,TIMP-1参与了HIE的发病,检测其血清水平对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作者:王瑞华;庞国象;史治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涪陵地区食盐碘化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病例就诊变化趋势和临床特点,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00-2009年涪陵地区涪陵中心医院门诊甲亢病例资料;以T3 (FT3)或T4(FT4)升高、TSH降低,结合病人甲亢临床表现诊断为甲亢;计算甲亢年发现率;用F检验分析甲状腺容积和肿大变化趋势,X2检验分析甲亢年发现率变化.结果 共发现甲亢病例1995例,年均病例发现率为17.78/10万,其中,2000-2003年发现率为14.55/10万,2004-2009年发现率为19.85/10万,后阶段显著高于前阶段(χ(2)=42.83,P<0.01).患者甲状腺容积平均为46.15 ml,肿大率为79.80%,甲状腺容积和肿大率均呈下降趋势(F=22.13、62.84,P<0.01).30岁起,随着年龄的增长,甲状腺容积和甲状腺肿大率均呈下降趋势(F=31.02、117.50,P<0.01/0.05);病例女性多于男性((1:2.5),发病主要年龄集中在20~50岁组(占92.94%).结论 涪陵区2000-2009年甲亢发现率呈上升趋势,甲亢患者甲状腺容积和甲状腺肿大率呈下降趋势,可能与全民食盐加碘有关.
作者:勾正兴;赵义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安神方抗抑郁作用的机制.方法 以慢性中等强度应激刺激建立大鼠抑郁模型,用强迫游泳试验进行行为学评分,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方法 检测大鼠脑干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观察模型大鼠给药前后的变化.结果 抑郁模型大鼠第7天与第28天水中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分别为(133.4土24.0)s、(179.7土35.3) s,正常组则为(127.9土31.3)s、(131.8土29.3)s,模型组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脑干内5-HT、NE含量显著降低,模型组为(0.093±0.031) ng/mg、(0.146土0.038) ng/mg,正常组为(0.160土0.023) ng/mg、(0.237士0.049) ng/mg (P<0.05);安神方高剂量组第7天与第28天水中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分别为(121.5±27.8)s、(145.1土24.2)s,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大鼠脑干内5-HT、NE含量分别为(0.151士0.021)ng/mg、(0.208土0.057)ng/mg,较正常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 安神方具有抗抑郁作用,对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的调节作用是其疗效机制之一.
作者:葛鑫宇;陈宝田;于林;伍志勇;白方会;邱爱珠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汕头地区ICU和非ICU医院感染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的基因型特征.方法 收集汕头地区两家三级甲等医院的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对这些菌株的耐药性和基因型进行分析.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脉冲场凝胶电泳法对多重耐药菌株进行基因分型,电泳结果 用Bionumerics V4.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共分离到132株铜绿假单胞菌,其中45株分离自ICU,87株来自非ICU病房.132株菌株中,有46株多重耐药菌(耐三种抗菌素或以上).对46株多重耐药菌(25株来自ICU,21株来自非ICU病房)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结果 显示来自ICU病房的25株菌株具有较高程度的同源性,而来自非ICU病房的菌株则具有明显的基因多态性.结论 交叉感染是ICU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
作者:陈宏标;廖如燕;柯碧霞;柯昌文;肖建鹏;马丽珍;陈清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