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2-2009年上海市人群肠道寄生虫病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

马杏宝;蔡黎;张小萍;傅英华;马晓疆;张耀光

关键词:肠道寄生虫, 感染, 监测
摘要:目的 了解和分析2002-2009年上海市居民肠道寄生虫的感染状况和变化趋势,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全市范围内设立监测点,以本市居民为监测对象,应用改良加藤法、直接碘涂片法和试管滤纸培养法进行寄生虫学检查.结果 8年共粪检35 186人,查到8种肠道寄生虫,平均感染率为0.52%,年均下降幅度为8.32%.郊区人群的感染率(0.79%)高于中心城区(0.1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89,P<0.001);郊区和中心城区2005-2009年监测的感染率较2002-2004年分别下降了30.39%和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郊区=4.68,P<0.05;中心城区=13.93,P<0.001);女性感染率(0.61%)显著高于男性(0.4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3,P<0.05);60岁以上年龄组(0.66%~0.93%)和农民(0.92%)的感染率较高,人群感染率有随文化程度的增高呈下降趋势(χ2=53.36,P<0.001).结论 上海市肠道寄生虫病监测点人群感染率已连续7年低于1%,表明肠道寄生虫感染已不是威胁上海市居民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但在经济相对落后的郊区县仍应重视预防控制工作,老年人及农民为防治的重点人群.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龄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处理

    目的 探讨高龄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处理.方法 对2000-2010年间108例高龄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处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8例病人均作胃癌限期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1%,其中切口感染19例(17.6%),肺部感染12例(11.1%),吻合口漏4例(3.7%),泌尿系感染2例(1.9%),高渗性昏迷1例(0.9%),死亡1例(0.9%).术后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9 d.结论 控制血糖和选择合理的术式、手术时机,高龄胃癌并糖尿病患者可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并取得良好的手术疗效.

    作者:赵广峰;李志雄;赵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基于网络平台的PBL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在北美开始兴起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改革的新方向.本教研室近年开始在医学微生物学部分教学中试行网络教学与PBL教学相结合的新模式,即以案例讨论作为PBL教学的形式,并建立了方便师生交流的PBL教学网络交流平台,结果表明教学效果良好.

    作者:莫薇;袁竹青;陈晓湘;李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73株大肠埃希菌耐药表型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率及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分离的73株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用酶抑制剂增强实验纸片法检测产ESBLs菌株.结果 73株大肠埃希菌产ESBLs 20株,阳性率为27.4%.产ESBLs菌株对青霉素类和第一、第二代头孢菌素耐药率>95%,对第三代头孢菌素中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耐药率均为95%,但头孢他定耐药率为20%.对酶抑制剂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30%,耐药率低于30%的还有头孢西丁、阿米卡星,未检测到亚胺培南耐药株.非产ESBLs菌株耐药率明显低于产ESBLs菌株.结论 本医院分离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比例低于国内其他地区,具有显著的耐药性.

    作者:吴祥林;李如凯;范雅萍;肖航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p27蛋白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p27蛋白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中的变化,为研究甲状腺癌的发生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节性甲状腺肿(6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增生结节(16例)、甲状腺癌(45例)、正常甲状腺组织(20例)标本中P27蛋白的表达.结果 p27蛋白表达阳性率在正常甲状腺组织为60.5%,结节性甲状腺肿为36.10%,甲状腺癌为33.3%,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增生结节为0.可见,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的p27蛋白表达阳性率与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增生结节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可能通过增生结节向甲状腺癌演变.

    作者:刘池拽;师天雄;邓建伟;孙世珺;郑炳行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干化学淀粉酶、脂肪酶的临床可报告范围研究

    目的 建立千化学淀粉酶(Amylase,AMYL)、脂肪酶(Lipase,LIPA)的临床可报告范围,以指导实验室处理高值AMYL及LIPA的标本.方法 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EP6-A 文件和相关文献,进行干化学AMYL和LIPA的分析测量范围(analytical measurement range,AMR)验证实验及大允许稀释度测定实验,建立其临床可报告范围(clinical reportable range,CRR).结果 血清AMYL和LIPA的AMR与厂商一致;用生理盐水稀释血清AMYL,大允许稀释倍数是8倍,CRR是30~9 600U/L;血清LIPA不能用生理盐水稀释,可用7%BAS稀释,大允许稀释倍数是9倍,CRR是10~16 000 U/L.结论 对于高值有特别意义的检测项目,测定其大稀释倍数并建立其临床可报告范围意义重大.

    作者:颜绵生;高玲;姚真荣;喻雄文;刘宝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血清胱抑素C监测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利用血清胱抑素C与尿微量白蛋白监测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作用,探讨临床监测2型糖尿病肾功能的佳手段.方法 通过数据库检索国内相关文献,选择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和提取有效数据后,按Corhrane协作网提供的Meta分析对其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结果 共有15篇文献纳入标准,2型糖尿病早期血清胱抑素C异常检出率高于尿微量白蛋白,合并OR值为1.95,95%CI为(1.39,2.75).结论 血清胱抑素C是评价2型糖尿病肾功能的灵敏指标,且稳定性好,有利于肾功能损害的早期筛查.

    作者:黄玉宇;王衍慧;李静;黄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体质指数对超重与肥胖青少年血压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体质指数对超重与肥胖青少年高血压的影响.方法 测量郴州市6所学校部分12~15岁青少年体重、身高、血压.结果 2566名在校学生血压偏高率为20.7%,其中血压偏高在非超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检出率分别为19.15%、34.55%和39.29%,非超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儿童血压偏高检出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少年血压偏高检出率随体质指数增加而明显增高.

    作者:黄晓;段云飞;唐海波;欧练;张中权;瘳红军;贺莉萍;李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留学生病原生物学课程教学的总结与思考

    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频繁以及我国教育质量的提高,来华医学留学生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留学生病原生物学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师的英语授课水平和自身素质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同时,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实验课建设,完善师生间的沟通与了解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就留学生的病原生物学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留学生教育的深入开展提供思路.

    作者:袁竹青;莫薇;李孜;马长玲;陈晓湘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1988-2010年全国疟疾发病率的灰色预测模型研究

    目的 描述分析我国近20年疟疾的发病率变化趋势,并进行预测,为疟疾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全国1988-2008年疟疾的报告发病率数据,拟合GM(1,1)灰色预测模型,并进行回代预测,外推预测2009和2010年的发病率.结果 1988-2009年全国疟疾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由12.56/10万降至1.06/10万.利用1988-2008年数据建立的GM(1,1)预测模型为:(y)(t+1)=-97.0998e-0.113t+109.5398,模型拟合精度较高(后验差比值C为0.4162,小误差概率P为0.95).模型预测2009、2010年全国疟疾发病率分别为1.08/10万和0.97/10万.结论 灰色模型GM(1,1)计算简便,预测结果准确,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预测疟疾发展趋势的方法.

    作者:郭海强;丁海龙;曲波;孙高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珠海市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血清学监测结果

    目的 了解珠海市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血清流行病学监测方法,选取珠海西部地区与牲畜及畜产品有接触的重点人群,设计问卷调查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血清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职业危险因素进行探讨.结果 共监测226个职业人群,采集到226份标本,检出阳性标本23份,阳性率为1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幼畜接生员OR=6.00(1.11~32.46)是危险因素,使用消毒液洗手OR=0.32(0.12~0.90)是保护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珠海市畜牧业从业人群中,幼畜接生员工种感染布鲁氏菌病的危险性大,使用消毒液洗手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陈斌;周伴群;吴水滨;焦亮;罗志华;张恒秋;赵超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广东省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点2008年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广东省土源性线虫病流行动态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3周岁以上的居民采用Kato-Katz法粪检土源性线虫虫卵,12周岁以下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结果 共监测4 794人,土源性线虫平均感染率为11.06%,其中蛔虫、钩虫、鞭虫、儿童蛲虫感染率分别为1.34%、3.84%、2.15%、28.74%.结论 广东省监测点居民蛔虫、钩虫、鞭虫感染率明显低于2001-2004年全省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水平,蛲虫感染率也略有下降.

    作者:张启明;张贤昌;邓卓晖;林荣幸;王金龙;阮彩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HRP/IAA酶前药系统抗鼻咽癌的实验研究

    目的 体外、原位实验观察HRP/IAA酶前药系统对鼻咽癌C666-1细胞的杀伤效应,以探讨其对鼻咽癌的治疗作用.方法 细胞转染获得稳定表达HRP蛋白的C666-1细胞.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IAA对HRP表达阳性的C666-1细胞的杀伤效应.原位基因治疗:取5×106对数生长期的C666-1细胞接种裸鼠右腋下,建立鼻咽癌裸鼠移植瘤模型,接种细胞10d后将裸鼠随机分成3组,观察HRP/IAA酶前药系统对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体外实验中,同一浓度IAA干预后C666-1/HRP(+)组细胞的相对存活率显著低于C666-1/HRP(-)组(P<0.05),且随着IAA浓度的升高C666-1/HRP(+)组细胞的相对存活率逐渐降低,分别为(15.58±1.12)%、(10.11土1.06)%、(5.21±1.04)%;原位基因治疗实验结果表明IAA组鼻咽癌移植瘤生长受到抑制,体积明显小于空病毒组和生理盐水组(P<0.05),且肿瘤细胞凋亡显著增多(P<0.05).结论 HRP/IAA酶前药系统对鼻咽癌C666-1细胞具有杀伤作用,具有抗鼻咽癌的作用.

    作者:林峰;苗北平;卢永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梅毒螺旋体0751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鉴定

    目的 构建梅毒螺旋体0751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诱导重组蛋白表达及进行免疫学鉴定.方法 以梅毒螺旋体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梅毒螺旋体0751基因,构建其重组原核表达载体,并采用Western-blot方法初步鉴定该蛋白的特异性.结果 成功扩增出梅毒螺旋体0751基因,该基因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得到表达,并且特异性识别梅毒患者血清.结论 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梅毒螺旋体0751基因,为梅毒螺旋体的诊断提供了新的特异性抗原.

    作者:马强;耿焱;黄茂梁;吴英松;李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流感病毒H1N1感染后宿主细胞MTH1基因表达的研究

    目的 观察H1N1型流感病毒诱导的MDCK细胞抗氧化相关修复基因MTH1表达量的变化.方法 MDCK细胞培养后,H1N1型流感病毒感染0、1、3、6、12、24、48 h,在各时间点经RT-PCR反应检测细胞内MTH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后0、6、12 h,MTH1基因的表达量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后1、3 h MTH1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感染后24、48 h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H1N1流感病毒感染细胞的MTH1基因表达的增加,可能增加细胞对DNA氧化损伤的修复能力,在流感发生和防御机制中起到作用.

    作者:马红梅;郑君德;肖洪广;刘彦明;蒋月婷;李伟强;罗嘉莉;曹顺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登革病毒非结构蛋白NS1群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应用

    目的 制备登革病毒NS1群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建立可检测登革病毒1~4型NS1抗原的ELISA检测法,为登革热的早期快速诊断奠定基础.方法 应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分泌表达登革病毒2型重组非结构蛋白NS1,以此为抗原免疫BABL/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经HAT选择培养、间接ELISA筛选和亚克隆,获得能稳定分泌登革病毒NS1群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用所获得的单克隆抗体建立可检测1~4型登革病毒NS1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结果 从登革病毒2型NS1重组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NS1)中获得了大量纯化的登革病毒重组NS1蛋白;经免疫小鼠、细胞融合、间接ELISA筛选及3次亚克隆后,终获得2株能高效分泌抗登革病毒NS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2D7B6B4和2D10E2F6,间接ELISA显示抗体效价高达1∶8 000~1∶16 000;ELISA及免疫荧光检测证实,其所分泌的抗体与1~4型登革病毒及其重组NS1蛋白均有特异性免疫反应,为登革病毒NS1群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两株单克隆抗体均为IgG2a亚类;初步建立了检测4个血清型登革病毒NS1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结论 成功研制出两株能高效分泌抗登革病毒NS1群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初步建立了可检测1~4型登革病毒NS1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法.

    作者:高洪丽;李兴华;田疆;方丹云;付强;刘岩;周俊梅;周经姣;江丽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低2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低的治疗时机及对围生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0月至2010年10月于本院就诊的29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孕前是否开始治疗分为两组,比较两组妊娠结局及TSH、FT4在妊娠期的变化.结果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占本院住院分娩数的1.05%(29/27 685),尽管两组用药后甲状腺功能均得到改善,但妊娠前开始治疗的患者流产、早产及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均较低,且新生儿Apgar评分较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应及时治疗,改善甲状腺功能减低后再妊娠对母儿均有利.

    作者:沈伶;卢焕霞;胡瑞霞;陈燕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南昌市某新区2004-2010年麻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南昌市某新区2004-2010年麻疹发病特征,探讨新区控制、消除麻疹的策略和措施.方法 收集南昌市某新区2004-2010年麻疹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0共确认麻疹病例64例,男女病例分别占68.75%(44/64)和31.25%(20/64);2岁以下低年龄组、4~岁至15岁以下年龄组、15~岁组及以上高年龄组,分别占40.63%(26/64)、28.12%(18/64)、18.76%(12/64);发病以无免疫史(31.25%)和免疫史不详者(32.81%)为主;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居多,占54.69%(35/64);发病主要集中在农民安置小区和与两个临界县交界的小区,共占60.94%(39/64);麻疹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2-7月份发病数占92.19%.结论 麻疹病例的增加与新区经济高速发展、流动人口大量涌入、新区与临界县交界区防病职责划分不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健全等有关.健全基层免疫网络,加大财政投入,实施强化免疫管理,增设免疫接种服务点和接种频次等综合防治措施能有效减少麻疹发病率.

    作者:万刚凤;聂萍英;张志红;熊庆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血透中心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252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内瘘失功情况,并分析内瘘失功与年龄、血红蛋白、超滤量、透析龄和透析间期血压的关系.结果 252例患者中有38例,共发生53次内瘘失功,内瘘失功率为20.9%.内瘘失功组与非失功组患者在年龄、血红蛋白浓度、透析间期血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内瘘失功组单次超滤量高于非失功组,透析龄大于非失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次超滤量过大及透析龄长是导致内瘘失功的主要原因.

    作者:梁伟;张海燕;邵进;罗琼;熊祖应;游励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2008-2010年福田区流感暴发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福田区2008-2010年流感暴发疫情特点,为开展流感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福田区2008-2010年流感暴发疫情处理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8-2010年福田区共报告发生流感(疑似流感)暴发疫情100起,累计报告病例795例,其中甲型H1N1流感28起,A型流感18起,B型流感40起.平均罹患率为4.52%.首例发病至报告间隔时间平均为3.78 d.流感暴发疫情时间分布全年呈现两个发病高峰(3-6月和9月),甲型H1N1、A型和B型流感病毒全年交替出现,9月流感活动高峰期的优势毒株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在小学,共报告63起,发病数521例,占发病总数的65.53%.结论 学校是易发生传染病暴发的场所,应重点加强学校卫生工作,预防控制流感暴发疫情的发生.

    作者:方良;牛姬飞;黄慧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胰岛素增敏剂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胰岛素增敏剂是降糖药物研究的新思路.医学研究发现大量Ⅱ型糖尿病人存在胰岛素抵抗,因此如何改善糖尿病人的胰岛素敏感性,缓解高胰岛素血症是Ⅱ型糖尿病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就国际上胰岛素增敏剂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展开综述,以期对该类药品的临床使用产生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肖硕;李华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