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熙德;朱平安;陈莉;谭德明
目的 研究CCND1基因在口腔黏膜癌前损害及癌变中的变化规律,以期明确该基因在口腔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正常口腔粘膜,上皮单纯增生,轻、中、重度上皮异常增生和口腔粘膜鳞状细胞癌及其相应转移淋巴结石蜡组织标本共55例,提取DNA,采用差示PCR技术检测CCND1基因的扩增,并通过直接序列分析验证差示PCR产物的确切性.结果 差示PCR扩增显示,上皮单纯增生组无CCND1基因扩增倍率,与正常粘膜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5.645).上皮异常增生组19例中7例出现CCND1基因的扩增,平均扩增倍率为正常粘膜组的4.2倍,与上皮单纯增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上皮异常增生各组中,以重度异常增生高,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16例中9例出现CCND1扩增,平均扩增倍率为6.2倍,与上皮单纯增生组和异常增生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移癌和非转移癌的扩增率和平均扩增倍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CND1基因的扩增与口腔粘膜癌前损害的发生发展相关.
作者:罗刚;董俊英;陈谦明;李秉琦;杨晓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和鼻泪管支架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93例(102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应用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另一组应用鼻泪管支架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应用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57眼,有效39眼(68.42%);鼻泪管支架术治疗45眼,有效40眼(88.89%),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3,P<0.01).结论 鼻泪管支架术相对于同样微创的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更加稳定,手术成功率更高,不失为微创治疗慢性泪囊炎的首选术式.
作者:杨成明;曾庆国;包伟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热量限制在老年慢性疾病患者中的营养支持效果.方法 选择老年鼻饲患者72例,随机分为热量限制组与非热量限制组,观测两组的营养指标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鼻饲2个月后,热量限制组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分别为( 125.09±14.41 )g/L、(60.45±4.68) g/L、(35.90±5.84)g/L、(239.11±50.21) mg/L,非热量限制组分别为( 126.01士14.11)g/L、(61.44±5.11 )g/L、( 35.64±6.01) g/L、( 249.71±56.84) mg/L,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热量限制组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吸人性肺炎、高血糖、高血脂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与热量限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量限制有利于延长患者寿命,推迟和降低多种老年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张艳;时皎皎;陈怡;黄蕾;李洁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克隆十二指肠钩虫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同源物(TIMPL)Ad-TIMPL-1基因并进行原核表达.方法 分别用3'RACE及RT-PCR技术从十二指肠钩虫成虫cDNA中扩增编码Ad-TIMPL-1的cDNA 3’末端及5’末端序列;序列经拼接后进行初步生物信息学分析;将Ad-TIMPL-1成熟肽编码序列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 DE3)后,用IPIG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表达情况.结果 成功克隆获得了编码Ad-TIMPL-1的全长cDNA序列并登记到GenBank (accession no.EF495071);Ad-TIMPL-1完整阅读框为396bp,编码13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含1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信号肽;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32a/Ad-TIMPL-1,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表达.结论 本研究首先从十二指肠钩虫中克隆到了Ad-TIMPL-1基因并进行了原核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作者:邓莉;邵正;许琴英;胡晶晶;彭礼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评估一组中重度牙周炎伴Ⅱ型糖尿病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临床指标的影响,以及代谢控制、患病时间对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60名中重度牙周炎伴Ⅱ型糖尿病患者为实验组,以48名无系统性疾病的中重度牙周病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牙周基础治疗和药物治疗,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牙周临床指标,包括探诊深度(PPD)、探诊出血指数(BOP)、附着丧失(CAL).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BOP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6个月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的PPD和CAL治疗后均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与6个月的各项临床指标没有明显改变;实验期间两组患者的各项牙周临床指标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的变化:BOP与CAL在罹患糖尿病病史长短不同的两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OP以及PPD在血糖控制差与血糖控制良好的两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并牙周炎的牙周基础治疗是有效的,且疗效稳定,不需激进的治疗方式.血糖控制不良、糖尿病病史较长的糖尿病并牙周炎患者的疗效比血糖控制良好、糖尿病病史短的患者差.
作者:尹高权;王治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1病历摘要患者女,61岁,因“食欲不振、乏力20余天伴发热”人院.患者2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继之出现发热,热峰40℃,有畏寒;个人史:患者自诉所住地区(江苏-高淳-阳江镇)近期有血吸虫病发病者十余人.人院体格检查:体温37.8C,脉搏69次/min,腹软,中上腹部轻度压痛,反跳痛阴性,未触及异常包块.胃镜示:慢性浅表活动性胃炎伴灶性糜烂.血常规示:WBC:21.3×109/L,N%:33.0%,E%:50%,RBC:3.46× 1012/L,HB:112 g/L,HCV:0.329 L/L,PLT:323×109/L,CEA:259.75 ng/ml(参考值<5 ng/ml).
作者:曹友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人工麝香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SD大鼠制作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高、中、低浓度人工麝香治疗缺血2h再灌注24、48 h大鼠.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缺血再灌注脑组织MMP-9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组织MMP-9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各组在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段脑组织MMP-9 mRNA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其中,以模型组MMP-9 mRNA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高(P<0.01),高、中浓度人工麝香治疗组MMP-9 mRNA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高、中浓度人工麝香治疗组脑组织MMP-9mRNA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为显著(P<0.01).结论 人工麝香能降低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MMP-9 mRNA及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人工麝香可能通过抑制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组织MMP-9的表达,降低脑组织血脑屏障基底膜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和血脑屏障(BBB)的通透性,减轻脑缺血后脑水肿.
作者:徐秋英;刘亚敏;沈强;曾征伦;赵光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评估戒毒机构管理人员及戒毒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需求,评价开展健康干预的效果,为建立有效预防艾滋病的健康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对戒毒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基线调查,开展相应的健康干预,间隔3~6个月后采用同样的方法评估干预前后戒毒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知、信、行水平.结果 管理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由51.2%提高至76.7%,对工作及戒毒人员的恐惧心理由48.8%降低为20.9%,愿意接触戒毒人员的主动性也由23.3%增加至58.1%;戒毒人员知晓率由32.0%提高至61.4%,各项指标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有效的健康干预模式可使戒毒人员掌握减少危害的知识,提高健康行为水平;同时通过提高管理人员的艾滋病认知水平可改善现行的管理模式,营造宽松健康的看护环境.
作者:王海文;谭覃;余卓文;马健强;宫斐;吴艳霞;卢淑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 采用经过改进的调查问卷对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共2 0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广州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状态,受调查者中有64.4%(1 270/1 971)的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差、活力减退等;不同大学生群体亚健康症状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为缺少体育锻炼、精神高度紧张、睡眠质量差等.结论 学校要引导大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了解健康知识,关注家庭经济较困难的学生.
作者:练桂雄;苏绮雯;李铁刚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近年南山区校园结核病的发病情况,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学校结核病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6-2009年在深圳市南山区慢性病防治院就诊的学生肺结核初诊病例182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病例的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病例发现、分布特征和治疗转归等情况.结果 2006-2009年南山区学生肺结核病例占全区同期活动性肺结核病例的比例逐年递增,分别为0.99%、1.64%、1.88%和3.99%;因症就诊方式发现的病例分别占初诊、确诊和涂阳病例的70.9%、67.9%和90.0%,是发现学生病例的主要方式;小学、中学、大学初诊病例确诊率分别为5.56%、27.3%和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 应采取多种措施继续加强学校肺结核预防控制工作,并将工作重点放在大学生群体.
作者:郭旭君;王健;钟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探索促进相关工作的干预措施,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拦截法对前来接种疫苗的流动儿童家长进行包括干预需求、疫苗使用、传染病知识等基线调查,随后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宣传短片、举办知识讲座等方式实施健康干预.干预后使用相同的问卷再次进行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并在项目实施前及实施1年半后对辖区流动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和二类疫苗的接种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接受问卷调查的530名对象中,91.7%的人群表示有了解预防接种知识的需要;67.5%的人希望是在孩子刚出生时获得相关知识;干预前后对免疫规划相关知识知晓率由24.2%提高至7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3.08,P<0.05).辖区流动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一类疫苗)的全程接种率从71.46%提高至9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8.87,P<0.05).二类疫苗的接种率也显著提高.结论 流动儿童家长普遍对免疫规划健康教育有需求,开展免疫预防知识宣传,提高流动儿童家长参与免疫预防的自觉性、主动性,是提高流动儿童接种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黄佐平;郭倩敏;叶丽莹;梁润娣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许昌市吸毒人员的高危行为和艾滋病及性病的感染状况,为制定艾滋病性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国家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对监测期间新人所的吸毒人员进行行为学调查和艾滋病、梅毒、丙肝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口吸毒者及注射吸毒者分别占吸毒人员总数的93.2%和6.80%;该吸毒人群中HIV抗体阳性率为0.41%,梅毒感染率为1.04%.结论 许昌市吸毒人员艾滋病、性病感染危险因素广泛存在,应加强针对该人群的高危行为干预.
作者:阎亚林;赵淑娟;余艳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单纯疱疹病毒侵入介体(sHVEM)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夹心ELISA法检测4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48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sHVEM水平.结果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sHVEM水平为(81.2±22.8) μg/L,正常人血清sHVEM为(39.9±22.3)μ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sHVEM与甲胎蛋白(AFP)呈正相关(r=0.513,P<0.05);Ⅲ/Ⅳ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sHVEM水平为( 102.1±55.8) μg/L,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58.5士30.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sHVEM水平为(74.8±27.4) μg/L,显著低于术前(98.7±38.5)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高水平的sHVEM与临床分期、治疗情况及其他肿瘤标志物相关,提示sHVEM可能在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检测sHVEM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疗效评估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胡国艳;刘伟;郑淑华;吕晶;王小梅;曾今诚;刘学军;徐军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B和C型与阿德福韦酯的疗效关系.方法 选取应用阿德福韦酯10mg/d进行抗病毒治疗12、24、36、48周的1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微板核酸杂交-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分析基因型,评价阿德福韦酯治疗不同基因型HBV的疗效.结果 136份样本中,HBV基因B型39份,HBV基因C型97份.在治疗12、24、36、48周时,B基因型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变化、血清HBV DNA水平下降比例≥2log10及完全抑制情况与C基因型患者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所观察的样本中,阿德福韦酯的抗病毒疗效与HBV基因B型和C型均无相关性.
作者:韩思源;张丽华;邓瑞莲;王燕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长期右室心尖起搏患者的起搏QRS时限与左心结构、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心室间不同步的关系.方法 长期右室心尖部起搏患者共105例,通过常规体表心电图测得起搏QRS(pQRS)时限,运用常规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测主动脉根部内径(A0)、左房内径(LAD)、收缩末期左心室内径(LVDs)、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pQRS时限与以上各心超指标的关系.结果 pQRS时限与LVDd、LVDs及IVST呈正相关(r分别为0.334、0.385和0.289,前两者P<0.01,后者P<0.05),与LVEF负相关(r=-0.312,P<0.05);pQRS时限与LAD的相关性更显著(r=0.595,P<0.01).以pQRS时限≥180ms诊断左房扩大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49%和67.74%.结论 对于长期右室心尖部起搏的患者,pQRS时限与左心大小及左心室收缩功能相关;pQRS时限延长(≥180ms),提示左心房扩大.
作者:罗红;李存仁;刘志东;李雪峰;刘丽媚;阿雪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中医证候分布,总结其主要的证候类型.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内1997-2010年关于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文献,运用随机对照试验表对文献进行评估,采用JADAD治疗评分表对文献进行评价,将符合标准的文献运用加权百分率法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共有9篇文献入选本研究,得到701例病人15种证型,其中主要的证型为脾肾阳虚型(29.5%)、肝肾阴虚型(16.7%)、阴虚湿热型(13.8%).结论 脾肾阳虚、肝肾阴虚、阴虚湿热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主要证型.
作者:孙晓敏;赵晓山;余克强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阳江市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探索预防控制流感的方法.方法 分析阳江市2009年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并对社区人群按年龄分层抽样进行血清学回顾性调查.结果 阳江市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42起;10下旬至11月为发病高峰期;暴发疫情中小学占50.00%,中学占38.10%;患者男性占53.38%,女性占46.42%;社区人群甲型H1N1流感感染率为30.63%.结论 学生群体为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高危人群,针对疫情发生的不同时期相应地调整防控策略的防控效果显著;防控措施采取时间越早,暴发疫情持续时间就越短,发病率就越低.
作者:李文杰;陈星红;苏珊;阮世勇;曾广富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细胞膜与细胞骨架连接蛋白埃兹( Ezrin)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生长和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选择3对小干扰RNA(siRNA)序列下调Ezrin的表达,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blot印迹法分别检 测Ezr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BrdU ELISA法检测Ezrin siRNA干扰后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伤口愈合实验检测Ezrin siRNA干扰后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Ezrin siRNA干扰后细胞凋亡能力.结果 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blot印迹结果显示,siRNA干扰后Ezrin的基因和蛋白水平均显著下调;BrdU法显示Ezrin siRNA干扰后细胞生长速率降低(P<0.05),划痕实验显示Ezrin siRNA干扰后细胞迁移率降低(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Ezrin siRNA干扰后细胞凋亡率升高.结论 Ezrin蛋白可影响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推测其在血管功能和肿瘤研究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莫薇;袁竹青;王颖智;刘鷖雯;何怡青;高锋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2010年安义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搜集手足口病资料,录入SPSS 13.0,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安义县共报告手足口病253例,发病率为104.76/10万,病死率为0.40%,发病年龄多集中在3岁以下儿童.男性多于女性,以散居儿童为主.全年均有病例发生,1-3月份为发病高峰.病原学检测结果,肠道病毒71型阳性率为28.30%,柯萨奇病毒A组16型阳性率为16.98%,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为13.21%.结论 2010年安义县手足口病发病率较高,3岁以下散居儿童为重点人群.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组16型是引起安义县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作者:袁小云;吴景文;邓远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乳酸杆菌阴道胶囊治疗低危的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BV)的转阴率及其与不良妊娠结局间的关系,评估双疗程方案对治疗后持续BV阳性患者的意义.方法 选用唾液酸酶法对孕16~20周的低危患者进行BV筛查,追踪比较乳酸杆菌阴道胶囊单疗程治疗组、双疗程组和对照组3组病人治疗后1周及孕晚期的转阴率及妊娠结局.结果 BV总检出率为17.6%.在治疗后1周及孕晚期,对照组的转阴率分别为1.2%和62.3%,两治疗组的BV转阴率均高于80%,对照组与两治疗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较两治疗组的胎膜早破发生率高、分娩孕周短、产后出血量多、新生儿出生体重轻、产妇产后第1天的体温高.对于持续性BV阳性的病人,双疗程组与单疗程组在BV转阴率、不良妊娠结局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危妊娠期BV患者予乳酸杆菌阴道胶囊治疗能使BV有效转阴,并可改善妊娠结局.对于治疗后持续性BV阳性的病人,暂无证据支持予第二疗程治疗.
作者:李艳芳;李道成;李越游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