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职业病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罗孝文;刘健;郭美琼;林辉

关键词:职业病, 心理状况, 影响因素, 住院患者
摘要:目的 了解职业病住院患者心理状况,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对本院108例职业病住院患者(诊断观察或治疗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应对方式量表及自编相关因素调查进行问卷调查和心理测评.SCL-90结果与国内常模比较,并对数据进行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职业病住院患者SCL-90总分为(184.88±63.30),9项因子分小值为(1.76±0.72),大为(2.32±0.87),总分和9项因子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L-90总分和9项因子阳性发生主要与消极应对、病情严重程度(正相关)、收入负担评分(负相关)有统计学关联(P<0.05),人际关系因子、偏执因子与职业病认知分、单位支持评分、机构服务评分(负相关)有统计学关联(P<0.05);108例合格调查对象中HAD≥9分的对象占60.18%,共65例,其中单纯抑郁10例、单纯焦虑20例、抑郁合并焦虑35例.HAD评定的抑郁、焦虑发生也与消极应对、病情严重程度(正相关)及收入负担评分、单位支持评分、职业病防治知识分、机构服务评分(负相关)有统计学关联(P<0.05).结论 职业病住院患者心理问题较突出,主要的危险因素是消极应对方式、病情严重程度;而高收入低负担、良好的单位支持、相关机构公平公正优质高效的服务及对职业病正确认知是可能的保护因素.职业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在临床诊疗和事件处置过程中应得到高度关注.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越南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现状

    越南是西太平洋地区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严重的主要国家之一,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疫苗的广泛应用,乙脑发病率明显下降.以下就越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状况和主要流行特点进行综述,为我国云南、广西省乙脑防治控制提供参考借鉴.

    作者:卢云兰;周红宁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负压吸宫术后应用复方口服避孕药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人工流产术后应用复方口服避孕药(COC)对出血天数、并发症、月经复潮时间等的影响以及患者依从性,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自2009年2月至2010年8月,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人工流产300例,随机分为术后口服炔雌醇去氧孕烯组(A组,106例)、炔雌醇环丙孕酮组(B组,96例)和对照组(C组,98例),A组和B组分别于术后当天开始予以口服相应药物.随访期内观察患者术后出血天数、月经复潮时间、感染率、再次计划外妊娠率,评价用药依从性.结果 A组和B组的术后出血时间和月经复潮时间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坚持用药者与C组共169例中有15例发生意外妊娠,意外妊娠率为8.9%.坚持服药至本研究终点的78例中无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其他严重不良事件.坚持1个周期的女性占入组的73.8%(149/202),但是继续用药者仅占入组时的38.6%(78/202).担心COC影响体重是女性未能坚持服药的主要因素.结论 人流术后应用COC可以减少术后出血、盆腔感染,缩短术后月经复潮时间,坚持使用可降低再次意外妊娠的风险.由于对COC认识存在误区,患者用药依从性不高.

    作者:张常青;李玲玲;邱秋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XS-1000i血液分析仪计数嗜碱性粒细胞影响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Sysmex XS- 1000i血液分析仪计数嗜碱性粒细胞部分标本出现假性增高的影响原因.方法 对50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形态正常的标本使用Sysmex XE-5000、XS-1000i血液分析仪进行嗜碱性粒细胞计数,作相关统计学分析.4例使用Sysmex XS- 1000i血液分析仪计数嗜碱性粒细胞出现明显增高标本与手工计数法进行比较,做相关形态学分析.结果 50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形态正常的标本使用Sysmex XE-5000、XS-1000i血液分析仪进行嗜碱性粒细胞计数,两者相关系数r=0.715,嗜碱性粒细胞计数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4例使用Sysmex XS-1000i血液分析仪计数嗜碱性粒细胞出现明显增高标本均出现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退行性变等形态学改变.结论 两仪器间计数嗜碱性粒细胞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等形态改变会造成XS-1000i血液分析仪计数嗜碱性粒细胞假性增高,对嗜碱性粒细胞异常增高的结果需进行手工计数分类.

    作者:邹汉良;束振华;梁汉章;张松;陈丕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两种不同染色法在流式细胞术中检测细胞周期的探讨

    目的 比较碘化丙啶(PI)和4,6-联脒-2苯基吲哚(DAPI)两种不同染色方法在流式细胞术中对细胞周期检测的影响.方法 A549细胞分别采用PI和DAPI染色法进行染色,于染色后0和24h进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G0/G1期、S期和G2/M期的DNA含量,比较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同时进行细胞计数,观察细胞浓度变化.结果 PI和DAPI法染色后0h上机测定,结果分别为:CV值(7.72±0.19)、(5.92±0.09),G0/G1期含量(69.63±1.16)%、(69.87±1.28)%,S期含量(24.53±0.47)%、(24.43±0.86)%,G2/M期含量(5.85±1.04)%、(5.72-0.65)%,两种方法检测细胞周期的结果基本一致(P>0.05);染色后24h重新测定,结果分别为:CV值(8.82±0.05)、(6.09±0.30),G0/G1期含量(58.50±0.90)%、(70.47±0.81)%,S期含量(31.73±0.75)%、(23.67±0.45)%,G2/M期含量(9.51±0.47)%、(5.86±0.46)%,两种方法检测细胞周期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PI法染色后0和24h测定结果基本一致(P>0.05),而PI法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计数结果显示,放置24hPI法细胞损耗为63.14%,DAPI法细胞损耗为12.50%,两种方法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色24h后PI法细胞开始崩解,镜下见较多的细胞碎片,而DAPI法细胞形态良好.结论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DAPI染色法优于PI染色法.

    作者:麦丽萍;钟诗龙;杨敏;余细勇;单志新;林秋雄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用彗星试验研究饮用水中有机提取物对小鼠睾丸细胞DNA的损伤作用

    目的 通过彗星试验探讨饮用水两种不同消毒工艺所产生的非挥发性有机提取物对小鼠睾丸细胞DNA的损伤作用.方法 设对照组,低、中和高剂量组共4个组,采用彗星试验检测NZ和XC水厂丰水期和枯水期水源水、自来水水样的非挥发性有机提取物对小鼠睾丸细胞DNA的损伤,并进行比较.结果 各剂量组都出现了明显的拖尾现象,NZ与XC水厂的拖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剂量组的平均尾长明显高于对照组,NZ水厂低剂量组中,枯水期水源水平均尾长(19.3±2.7)μm高于自来水的( 16.0±2.5)μm;高剂量组中,丰水期水源水高于自来水.水源水中,枯水期低剂量组低于丰水期、中剂量组高于丰水期;自来水中,枯水期中剂量组低于丰水期,高剂量组高于丰水期.XC水厂低剂量组中,丰水期的水源水平均尾长(15.5±1.0)μm低于自来水的(24.9±2.6) μm,中剂量组中,枯水期水源水高于自来水.水源水中,丰水期低剂量组低于枯水期,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丰水期高于枯水期;自来水中,丰水期中剂量组高于枯水期.结论 NZ和XC水厂的丰水期和枯水期有机提取物均含有导致小鼠睾丸细胞DNA损伤的物质;水源水与自来水、丰水期与枯水期表现为不同程度的DNA损伤.

    作者:王德东;钟嶷;朱伟;梁剑明;张潞;李文学;张全新;杨光宇;黄汝明;孙兰;傅雪松;施洁;周自严;毕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湖沼型疫区居民血吸虫病健康促进17年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湖沼型疫区居民血吸虫病健康促进干预模式,并观察其近期和远期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鄱阳湖区饭湖村(实验组)和板山村(对照组)学生、16~60岁成年女性和成年男性居民为目标人群.1992年基线调查,1993-1999年和2000-2009年分别应用“信息传播+防护技能培训+奖惩激励”(模式A)和“信息传播+行为参与+行为激励”(模式B)干预实验组学生,1993-2009年分别应用“信息传播+血防价值观教育+行为激励”和“信息传播+化疗依从性教育+防护技能培训”模式干预成年女性和成年男性居民,并考核干预效果.结果 近期干预结果:实验组学生、成年女性、成年男性血防知识知晓率分别由干预前(1992年)8.99%、55.34%、67.35%提高到干预1年(1993)的94.38%、84.85%、91.92% (P=0.000);成年女性血防价值观正确率由干预前67.96%提高到95.96%( P<0.01);成年男性化疗态度正确率由干预前56.44%提高到97.98%(x2=48.722,P<0.01),化疗行为依从率由干预前46.46%提高到92.08% (P<0.01);学生和成年女性疫水接触率分别由干预前14.55%、9.47%下降到1.87%、5.07%(P<0.01),血吸虫感染率分别由干预前13.48%、19.42%下降到2.25%、7.14% (P<0.05);成年男性干预前和干预1年疫水接触率分别为38.39%、41.11%,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29.59%、41.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干预结果:1994-1999年模式A干预学生,接触疫水率和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0.50%~2.19%、1.04%~1.98%,2000-2009年模式B干预,未见接触疫水者和血吸虫感染者;1995-2009年成年女性感染率为5.05%~8.10%;1995-2009年成年男性血吸虫病化疗依从率为90.29%~97.52%,感染率为21.78%~42.31%,多数成年男性肝、脾肿大及肝纤维化趋向好转与稳定,未见新发晚期血吸虫病人.结论 健康促进干预可有效控制学生和成年女性血吸虫感染,提高成年男性血吸虫病化疗依从性,有效控制患病.

    作者:熊志伟;胡广汉;陈海婴;林丹丹;宋矿余;胡位陈;曾小军;葛军;邱凌;张晶;张矩;彭国华;胡主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高位截瘫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6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高位截瘫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防治.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高位截瘫合并肺部感染患者62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高位截瘫患者合并肺部感染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以双肺感染为主(64.5%),主要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G-)杆菌(72.6%),死亡率为11.3%.结论 高位截瘫合并肺部感染与患者呼吸系统功能改变相关,多为坠积性肺炎,G-杆菌为主要致病菌.应早期足量联合使用敏感的抗菌药物.

    作者:杨为;唐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姜黄素对TRP离子通道抑制作用的研究

    目的 验证瞬时受体电位(TRP)通道在胶质瘤MGR2细胞中的存在,研究姜黄素对TRP通道的电生理影响,探讨姜黄素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脑胶质瘤细胞MGR2;利用膜片钳技术检测胶质瘤细胞MGR2的电生理特性,验证并分离TRP离子通道.使用薄荷醇、无Mg2+内液、酸以及非特异阻断剂2-氨基乙氧基苯硼酸(2-APB)及钆离子(Gd3+)对TRP通道的敏感性进行检测.记录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对TRP通道电流幅度的影响.结果 神经胶质瘤细胞MGR2是一种非可兴奋细胞,其细胞上表现出TRP离子通道的电生理特性.该通道对薄荷醇不敏感,对酸的反应不明显.对细胞内液低Mg2+有(24.2±4.1)%的TRP电流增加(n=12,P<0.05),200 μmol/L 2-APB及10 μmol/L Gd3+对TRP电流分别有(46.4±4.5)%及(73.2±3.6)%的增加(n=12,P<0.05).姜黄素对TRP通道的抑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和可恢复性.结论 TRP通道在胶质瘤细胞MGR2中存在,姜黄素对TRP通道的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为姜黄素抑制肿瘤增殖的可能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杨幸怡;张晓晨;朱燕燕;庄绪莹;赵虎;顾怀宇;李朝晖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D-二聚体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和临床缓解期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含量的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和临床缓解期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各30例,以ELISA法测定血浆D-dimer含量.结果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和临床缓解期血浆D-dimer含量分别为(2.62±0.91)、(2.16± 0.78) μg/L,均较正常对照者的(1.74±0.63) μg/L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急性加重期血浆D-dimer含量也明显高于缓解期(P<0.05).结论 D-dimer增高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病理生理改变的结果,而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刘玉春;刘永翠;林士军;叶建华;邹莲霞;陈雄;张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HBV转基因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免疫抑制功能的研究

    目的 通过对HBV转基因小鼠CD4+、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和免疫抑制功能的研究,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乙肝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对12只HBV转基因小鼠和12只正常小鼠外周血CD4+、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频率进行检测;磁珠分选小鼠脾CD4+CD25-T细胞和CD4+CD25+T细胞,分为HBsAg刺激组和ConA刺激组体外单独和共培养,ELISA方法检测诱生的细胞因子IL-2.结果 与正常小鼠比较,HBV转基因小鼠外周血CD4+、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g刺激组,CD4+CD25-T细胞单独或共培养,HBV转基因小鼠CD4+CD25-T细胞诱生IL-2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小鼠(P<0.01);ConA刺激组,HBV转基因小鼠CD4+CD25-T细胞诱生IL-2水平与正常小鼠相比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小鼠CD4+CD25-T细胞单独培养时诱生IL-2水平均显著高于共培养(P<0.01).结论 与正常小鼠比较,HBV转基因小鼠CD4+、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和免疫抑制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T细胞水平对乙肝病毒存在特异性免疫耐受.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抑制CD4+、CD8+T细胞.

    作者:赵光艳;胡显芳;郑紫丹;李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2009年福建省恶性肿瘤患病分布分析

    目的 了解福建省居民恶性肿瘤的患病分布特征,为建立完善的肿瘤登记报告制度提供支持.方法 对福建省2009年肿瘤患病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样本构成比比较采用x2检验,样本患病率比较采用Z检验.结果 福建省恶性肿瘤年平均粗患病率为128.77/10万,其中胃癌粗患病率高为18.85/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患病的14.64%;常见恶性肿瘤除乳腺癌和宫颈癌外,其余恶性肿瘤患病率男性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女恶性肿瘤总体标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省恶性肿瘤患病高峰年龄段位于55 ~65岁,不同地区恶性肿瘤患病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福建省居民恶性肿瘤患病分布存在一定规律,为制定综合防治恶性肿瘤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薛灵抒;赖以刚;李文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以FCA预处理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AA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以氟达拉滨(Flu)、低剂量环磷酰胺(CTX)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为预处理的FCA方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用FCA预处理方案预处理移植治疗SAA-Ⅰ型和SAA -Ⅱ型患者各2例,其中同胞供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低分辨配型(6/6位点)全相合的骨髓联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3例、非血缘关系高分辨HLA配型(10/10位点)全相合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1例.同胞供者的预处理方案:Flu 30 mg·m-2d-1×5 d,CTX 50~60 mg· kg-1d-1×5 d,ATG 3 mg·kg-1d-1×3 d.非血缘关系的预处理方案:CTX 20 mg· kg-1d-1×2 d,ATG 5 mg· kg-1d-1 ×3 d,Flu 30 mg· m-2d-1 ×4 d.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均采用低剂量环孢素A(CsA)联合低剂量短程甲氨蝶呤(MTX),非血缘关系移植加用霉酚酸酯(MMF)0.5 g bid,+1 d~+28 d.观察移植并发症、输血量、造血重建、嵌合体和生存状态.结果 4例患者均获得造血干细胞的成功植入,移植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0.5×109/L的时间为+10 d~+15 d,血小板(PLT) >20× 109/L的时间为+10 d ~ +20 d,移植后输注红细胞3~6 U,血小板4~10 U,随访7~42个月,完全供者嵌合体,血液学完全缓解;患者1出现广泛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余3例无病生存,其中非血缘关系移植的患者4发生轻度局限型cGVHD和巨细胞病毒血症,经过治疗很快控制.结论 Flu、低剂量CTX和ATG的FCA预处理方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AA的疗效肯定,患者耐受性好,值得推广.

    作者:朱志刚;李庆山;庄小银;周铭;凌艳英;邓家德;王顺清;孟凡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抑郁症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

    目的 探索2001-2010年间国内抑郁症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研究的概况.方法 选用万方资源数据库作为资料源,对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正式刊载的201篇抑郁症中西医结合治疗文献,进行计量的统计分析.结果 10年间在万方资源数据库发表的有关抑郁症中西医结合治疗文献的数量(仅2009年就发表了32篇)及质量均呈现增加的态势,临床研究范围广泛,其中脑血管疾病抑郁症49篇,更年期抑郁症12篇,产后抑郁症10篇,老年抑郁症7篇;文献大多采用8、6、4周为1个治疗周期,分别占54、25、20篇.结论 从计量分析结果来看,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略显优势,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研究在诸多方面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作者:陈晓敏;吕志平;陈磊;陶杨;丁秀芳;朱晓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国大陆EV71病毒分离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 了解1987-2010年中国大陆肠道病毒71型(EV71)分离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及其种系进化、基因分型和遗传变异性.方法 从GenBank/NCBI上获得中国大陆来源的具有完整VP1或近似完整V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信息的413株EV71毒株进行分析,采用MEGA 5.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计算相同或不同基因型及基因亚型毒株的核苷酸与氨基酸的相似性.结果 1987-2010年,中国大陆20个省、市或地区均分离到具有完整VP1序列的毒株,且2008年以来数量陡增;中国大陆流行的主要是C型,只有2008年安徽和2009年湖北发现了A型;各基因型在43、58、142、164、167、184、240、249、292等氨基酸位点发生了特异性变异;从健康人体内分离的HQ129932毒株与其他序列比较,氨基酸无特异性变异.结论 C型株可能具有更强的传染力;氨基酸位点变异对于EV71病毒进化有重要意义;VP1基因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无明显关联;应加强C4a亚型疫苗候选疫苗株对其他基因型毒株的交叉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江丽凤;叶鹏凌;高风华;冯谦谨;郭中敏;陆家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鼻咽癌组织中PD-1+淋巴细胞数升高的意义

    目的 探讨鼻咽癌组织局部CD8+和PD-1+淋巴细胞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4例鼻咽癌肿瘤组织和20例慢性鼻咽炎组织的CD8+和PD-1+淋巴细胞的分布情况.结果 鼻咽癌肿瘤组织中CD8+淋巴细胞百分比为(10.68+6.81)%,与慢性鼻咽炎组织的(28.5±9.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组织中PD-1+淋巴细胞为(10.4±5.95)%,与鼻咽炎组织的(6.8±3.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组织中PD- 1+/CD8+淋巴细胞比率为(1.24±0.91),与鼻咽炎组织(0.28±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PD-1+/CD8+淋巴细胞比率升高与鼻咽癌临床分期无关.结论 鼻咽癌组织中CD8+淋巴细胞减少,PD-1+巴细胞增加,提示PD-1可能参与鼻咽癌免疫逃逸,与鼻咽癌的发生有关.

    作者:钟碧玲;彭辉;李亦明;王贵明;陈艳宇;刘巧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梅州市小学生甲型H1N1流感疫苗安全性和免疫效果评价

    目的 了解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为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科学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原则,在梅州市平远县河头镇中心小学(农村组)和平远县第一小学(城镇组)选取符合条件的400人,随机抽取200人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另200人不接种,均进行安全性以及流行病学监测.在接种组按单纯随机方法抽取60人作为免疫效果评估对象,在免疫前和免疫后1个月采血,采用血凝抑制实验方法测定H1抗体.结果 共监测60人,免疫成功者50人,免疫成功率为83.33%,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736.23.城镇地区监测27人,免疫成功者23人,免疫成功率为85.19%,GMT为1∶789.36;农村地区监测33人,免疫成功者27人,免疫成功率为81.82%,GMT为1∶701.45,不同地区免疫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3,P>0.05).对接种组和对照组400名对象开展长达6个月的流行病学监测,均未发生流感样病例.结论 甲型H1N1流感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保护效果.

    作者:刘雅姬;邹兴梅;杨劲英;林立新;肖胜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不典型肝吸虫病例2例报告

    人体肝吸虫病又称华支睾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寄生在人或其他动物的肝胆管内所引起的以肝胆病变为主的一种人兽共患病,该病在我国流行范围广,感染率高,是当前严重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1].其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多有误诊现象发生.我院近2年收治不典型肝吸虫病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邹洋;王非;赵新颜;齐志群;粟绍刚;冯曼玲;谷俊朝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分子标记在蝇类研究中的应用

    蝇类是一类重要资源昆虫,而且是一种卫生害虫.蝇类鉴定有着重要意义与价值,本文就分子标记在蝇类研究中的应用做了综述.

    作者:胡佳林;郑学礼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职业病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职业病住院患者心理状况,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对本院108例职业病住院患者(诊断观察或治疗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应对方式量表及自编相关因素调查进行问卷调查和心理测评.SCL-90结果与国内常模比较,并对数据进行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职业病住院患者SCL-90总分为(184.88±63.30),9项因子分小值为(1.76±0.72),大为(2.32±0.87),总分和9项因子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L-90总分和9项因子阳性发生主要与消极应对、病情严重程度(正相关)、收入负担评分(负相关)有统计学关联(P<0.05),人际关系因子、偏执因子与职业病认知分、单位支持评分、机构服务评分(负相关)有统计学关联(P<0.05);108例合格调查对象中HAD≥9分的对象占60.18%,共65例,其中单纯抑郁10例、单纯焦虑20例、抑郁合并焦虑35例.HAD评定的抑郁、焦虑发生也与消极应对、病情严重程度(正相关)及收入负担评分、单位支持评分、职业病防治知识分、机构服务评分(负相关)有统计学关联(P<0.05).结论 职业病住院患者心理问题较突出,主要的危险因素是消极应对方式、病情严重程度;而高收入低负担、良好的单位支持、相关机构公平公正优质高效的服务及对职业病正确认知是可能的保护因素.职业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在临床诊疗和事件处置过程中应得到高度关注.

    作者:罗孝文;刘健;郭美琼;林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柳州市城乡中小学生伤害现状比较分析

    目的 分析柳州市市区与乡村中小学生伤害的种类、原因、地点、学段、性别分布及其城乡差异,为开展伤害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07年11月对柳州市18所中小学校3 60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市区伤害发生率为12.34%,低于乡村的3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5.91,P<0.01).伤害类型顺位市区前四位为跌伤>碰伤>交通伤>动物咬伤;乡村学生前四位为跌伤>碰伤>刀割伤>交通伤.伤害原因市区学生前三位为玩耍(31.72%)、课间或课外活动(13.81%)、体育课(10.82%);乡村学生前三位为玩耍(24.94%)、做家务(12.47%)和体育课(12.47%).结论 可根据受教育对象的学习阶段、性别、城乡差异等特点,以及目标人群中易发生的与伤害相关的危险行为,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

    作者:杨兵华;王萍;韦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