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秋光;易建荣;潘珠;祁美英;杨柳;黄济英;杨华源
目的 观察四种杀虫剂(奋斗呐、氯菊酯、敌敌畏、马拉硫磷)对灭蚤地区印鼠客蚤的毒性.方法 将用丙酮配制的药液100 μl加在φ35mm的滤纸药膜上,20 min后放入50 ml离心管盖中,接15匹成蚤于离心管(底部有20个φ0.5 mm小孔以通气)中,旋紧盖子并倒置.在温度(25±1)℃,相对湿度(85±5)%的培养箱中接触药膜24 h,检查死虫数,计算LC50及95%可信区间范围.结果 雷州平步、遂溪洋青、廉江营仔和潮洲饶平(对照点)的印鼠客蚤对奋斗呐、氯菊酯、敌敌畏、马拉硫磷相应的LC50分别为510.51 mg/L、923.63 mg/L、10.40mg/L、1224.62 mg/L;293.22 mg/L、349.95 mg/L、9.11 mg/L、775.00 mg/L;255.27 mg/L、219.99 mg/L、8.27 mg/L、559.37 mg/L;176.81 mg/L、199.66 mg/L、5.73 mg/L、583.31 mg/L.雷州平步、遂溪洋青、廉江营仔各自相应的LC50与潮洲饶平(对照点)的LC50的比值分别为2.89、4.63、1.82、2.10;1.66、1.75、1.59、1.33;1.44、1.10、1.44、0.96.结论 除了廉江营仔印鼠客蚤对马拉硫磷毒性敏感外,4种杀虫剂对雷州半岛灭蚤地区的印鼠客蚤的毒性降低,并以雷州平步的情况较为明显.
作者:梁秋光;易建荣;潘珠;祁美英;杨柳;黄济英;杨华源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构建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的septin 8红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pmCherry-C2/septin 8),并观察其在细胞内的表达和定位情况.方法 采用PCR的方法从人脑胶质细胞瘤cDNA文库中扩增获得septin 8基因编码区序列,将其克隆至红色荧光蛋白载体pmCherry-C2上,重组质粒经PCR、酶切以及序列分析正确无误后转染NIH3T3细胞,并利用Western blotting和细胞免疫化学技术分析重组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和定位.结果 重组pmCherry-C2/septin 8融合蛋白在NIH3T3细胞中得到高量表达且主要分布于细胞浆.结论 成功构建了pmCherry-C2/septin 8融合表达载体,该载体能在哺乳动物细胞NIH3T3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septin 8细胞内生物学功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王丹;梅柱中;刘爱华;明小燕;王达安;王旭;姜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补中益气汤煎剂对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模型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Waster雌性大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西药治疗对照组、中药治疗组及中药预防组.除正常组外其他4组均参照国内外公认的造模方法建立肺孢子虫肺炎模型.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西药治疗对照组与中药治疗组于实验第5周起至第6周分别给予复方新诺明及补中益气汤煎剂灌胃:中药预防组于实验第1周起以补中益气汤煎剂灌胃.于实验第6周末处死各组大鼠并检测各组大鼠淋巴细胞转化率和T细胞亚群百分比.结果 正常组大鼠淋巴细胞转化率、CD4+T细胞数量和CD4+/CD8+的值高于模型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药预防组大鼠淋巴细胞转化率、CD4+T细胞数量和CD4+/CD8+的值高于西药治疗组和模型组.预防组大鼠CD4+、CD4+/CD8+的值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西药治疗组CD4+、CD4+/CD8+的值与模型组无差异.结论 正常组与中药预防组大鼠T淋巴细胞转化率高于模型组,CD4+T细胞数量的减少与PCP的发生具有密切关系,正常组与中药预防组CD4+T细胞数量高于模型组,补中益气汤能够提高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模型大鼠淋巴细胞转化率和CD4+T细胞的数量,在本实验中中药预防组的效果尤为显著,证实该方剂对大鼠肺孢子虫肺炎具有防治作用.
作者:周季安;马贤德;陈文娜;孙宏伟;陈殿学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清新县流动人口监测结果的分析,探讨优化输入性血吸虫病人的防控措施.方法 对清新县流动人口血吸虫病的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年清新县对流动人口67045人进行调查,显示有66%的流动人口居住在该县的城乡结合部或农村地区,来自疫区的人群约占流动人口的12%.2001-2008年,采用常规主动监测1052人、选择性主动监测1456人,血吸虫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57%(27/1052)和4.81%(70/145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5,P<0.01);发现输入性临床诊断慢性病人分别为0例和13例(0.89%),病原确诊病人分别为0例和2例(0.14%).显示选择性主动监测对查获输入性病例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主动监测.结论 来自疫区的流动人口中存在一定数量的血吸虫病患者,为做好输入性传染源的防控工作,现阶段要重点开展选择性主动监测,同时加强被动监测,并通过选择灵敏度较高的检查方法以提高监测效果.
作者:周志珊;黄德厚;李初升;许广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快餐连锁店冷饮的卫生质量,为监督执法提供有力可靠的科学依据,探讨快餐连锁店冷饮微生物污染的规律.方法 对2005-2008年广州市某快餐连锁店监督抽检的冷饮样品575份进行微生物指标分析;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冷饮样品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为83.3%,其中果汁类冷饮的合格率为80.0%:总体是大肠菌群超标比菌落总数为多.结论 2005-2008年该连锁店冷饮卫生质量不稳定;上规模、管理规范的连锁经营,其卫生质量远高于散户小型饮料店.加强企业自身管理、引入HACCP概念,有利于提高食品安全质量.
作者:成莉莉;谭铭雄;黎庆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重组质粒pET-28a(+)/CTX-M-3分别在大肠埃希菌ER2566和BL21(DE3)中进行原核表达的佳条件.方法 分别在不同的宿主菌、诱导温度、诱导时间和诱导剂浓度中诱导pET-28a(+)/CTX-M-3融合表达载体,目的 产物经SDS-PAGE和BandScan凝胶分析软件分析,以获得佳表达条件.结果 表达载体的佳诱导条件是重组质粒在BL21(DE3)中18℃诱导24 h,IPTG终浓度为0.8 mmol/L:表达载体在佳条件下表达时,目的 蛋白的高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3%.结论 获得pET-28a(+)/CTX-M-3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CTX-M-3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ESBLs)蛋白的佳条件,为此酶的大量纯化奠定了基础.
作者:徐韫健;李翊泉;廖伟娇;江洁华;张东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评估MCE-PEG富集法(混合硝酸纤维素膜第一次富集和PEG沉淀第二次富集)对水中诺如病毒的富集效果及检测灵敏度,为水源性诺如病毒胃肠炎疫情暴发的确定提供有效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方法 把含有诺如病毒的粪便加入纯净水中,用MCE-PEG方法富集后,荧光PCR绝对定量检测富集前后水的病毒浓度,评估该方法的病毒回收率.同时梯度稀释粪便悬液,分别加入纯净水中,评估该方法的灵敏度.结果 经过混合硝酸纤维素膜第一次富集后待滤水被浓缩100倍,病毒平均回收率为56.12%,灵敏度是待滤水中病毒浓度为10拷贝/μl.PEG沉淀第二次富集后,浓缩倍数为1000倍,病毒平均回收率为42.47%,灵敏度是待滤水中病毒浓度为1拷贝/μl.结论 MCE-PEG富集法操作简单、材料价格实惠、易于购买、病毒回收率及灵敏度较高,可望进一步优化后广泛应用于不同水中病毒富集浓缩检测,为水源性诺如病毒胃肠炎疫情暴发的确定提供了有效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作者:周晓红;李晖;杨杏芬;柯昌文;陈传德;郑焕英;周惠琼;陈秋霞;邹丽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survivin表达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收集有完整随访资料的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128人,均有5年以上完整的随访资料.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survivin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128例DLBCL患者中有84例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阳性率为65.6%.表达阳性者与阴性者5年(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58.8%和1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积分低危患者中,survivin表达阳性者5年总生存期OS及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明显低于表达阴性者;在国际预后指标(international prognosis index,IPI)积分高危患者中,survivin表达阳性与阴性者5年OS无明显差异.结论 Survivin是DLBCL的一个较有价值的预后指标,与IPI联合应用可筛选出低危患者中预后不良病例.
作者:张红雨;陈红涛;汪波;管忠震;林桐榆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安络化纤丸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安络化纤丸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B组单独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疗程均为半年.观察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的血清HA、LN、PCIII、IV-C水平和肝功能指标(TBIL、ALT、AST、ALB)及HBV-DNA定量.结果 A、B两组血清HA、LN、PCIII、IV-C、TBIL、ALT、AST均随治疗时间逐渐降低,除PCIII外(P>0.05),其余三项指标治疗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但A组改善较B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BV-DNA定量方面,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络化纤丸联合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有良好的抗纤维化效果.并能改善生化指标,疗效优于单独使用阿德福韦酯组.
作者:吴启文;谭行华;林炳亮;吴振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是具有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病毒可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引起登革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广泛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全球流行超过100个国家.登革病毒依赖包膜蛋白E蛋白构象的改变,从而发生病毒包膜和宿主细胞膜之间的融合将病毒核酸传递入细胞质中,但其感染人胞机理尚不十分清楚.本文就登革病毒相关E蛋白入胞机制的新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李焱;时莹;徐志凯;丁天兵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在不同糖代谢异常状态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54名受试者(其中男149人,女105人)进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和HbA1c检测.根据OGTT结果分为正常糖耐量(NGT)、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IFG))、单纯糖耐量受损(I-IGT)、IFG合并IGT(IFG/IGT)和糖尿病(DM)5组,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HbA1c值,对各组HbAlc与空腹血糖(FPG)和OGTT 2 h血糖(2hPG)进行线性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 ①HbA1c水平(%,下同)DM组(7.41±1.94)明显高于其余4组(以上P均<0.01),I-IFG组(6.06±0.37)、I-IGT组(5.91±0.39)、IFG/IGT组(6.12±0.38)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分别明显高于NGT组(P<0.05).②DM组HbA1c分别与FPG(r=0.934,P<0.01)和2hPG(r=0.760,19<0.01)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回归方程为:HbA1c=2.957+0.458(FPG)+0.05(2hPG);IFG/IGT组(r=0.326,P<0.01)、I-IGT组(r=0.254,P<0.05)HbA1c只与2hPG存在正相关;I-IFG组HbA1c只与FPG存在正相关(r=0.404,P<0.01);NGT组HbA1c与FPG(r=0.157)和2hPG(r=-0.006)均不存在相关性.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能够正确地反映正常糖代谢、糖调节受损和糖尿病3种不同糖代谢状态的血糖水平,是区分3种糖代谢状态的有用指标.
作者:伍绍国;黄钰君;陈波;李志海;鲍蓓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近8年来湘潭市实施结核病控制的防治效果.方法 对湘潭市2001-2008年结核病控制工作月报表、季报表、年报表及网络直报信息库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湘潭市可疑肺结核患者就诊率、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的登记率,分别由2001年的64.1/10万和37.9/10万,上升到2008年的186.4/10万和67.6/10万.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医生等转诊来的病人由2001年的25.2%上升到2008年的36.5%.7年来的初治、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平均治愈率分别为88.0%和80.3%.结论 通过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发现和治愈了大批的涂阳肺结核病人,减少了结核病传染源,节省了病人医药费,收到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袁伟;陈有芳;李家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为消除生物安全隐患,让学生能安全高效地完成新生隐球菌墨汁染色检查实验.方法 分别用10%甲醛或56℃水浴5 min对腹腔液、脑脊液中的新生隐球菌进行灭活处理,使其不再具有活性和致病性,镜下观察其形态的改变.结果 用10%甲醛处理过的新生隐球菌,其荚膜形态已不能观察,而经56℃水浴灭活的新生隐球菌,其荚膜形态没有发生变化.结论 新生隐球菌腹腔液或脑脊液采用56℃水浴5 min即可灭活而不影响其荚膜形态,为学生安全高效地完成新生隐球菌墨汁染色检查实验提供了条件.
作者:梁昌盛;周红;罗海华;李美玉;梁天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疲劳与亚健康的相关性,为亚健康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公务员亚健康调查表>对参加体检的广东省某市税务部门676名公务员进行亚健康现况调查,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t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和Linear回归分析.结果 该市税务公务员亚健康总现患率为88.15%,疲劳在亚健康人群中的发生率为78.49%,亚健康人群的疲劳得分显著高于健康人群,疲劳对亚健康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具有显著相关性,Cox&Snell决定系数R2=0.027,Nagelkerke决定系数R2=0.040.结论 疲劳是亚健康的重要表现症状之一,且对亚健康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应对公务员的疲劳症状进行及早干预.
作者:聂晓莉;薛琪;罗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流行病学监测和实验室检测技术的进步、防蚊灭蚊措施的改进及抗疟疾药物的研究的进展,人类的疟疾防控工作也不断进步,但同时也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综述了我国及全球疟疾的流行现状、检测技术及防控措施的现状.
作者:车河龙;林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120例急性输血反应发生的情况及其预防、处理方式进行总结分析,为临床减少输血反应、有效处理输血反应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各类血液成分的输血反应情况;比较输血前常规用药是否能预防输血反应的发生,并通过对120例输血反应的处理进行分析,总结较为安全有效的处理方式.结果 总的输血反应率为2.0%,各类血液成分输血反应率有一定区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54,P<0.05);输血前用药组与非用药组比较,其输血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X=0.096,0.11,0.015,0.342,P>0.5);地塞米松、冰敷、口服百服宁等对治疗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ebrile non-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s,FNHTR)有效,非那根对治疗FNHTR无效,地塞米松、非那根及扑尔敏等抗组胺药对过敏反应有效.结论 输血前用药预防输血反应的作用不明显;非那根等抗组胺药对治疗FNHTR无效.明确输血反应的种类并对症治疗,是处理输血反应的有效手段.
作者:朱跃辉;周立红;王小平;李莹;邵延芹;钟阳青;冯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期幼虫(第Ⅲ期幼虫)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下的生存及死亡情况(死亡率).方法 采用人工消化法,从自然感染的褐云玛瑙螺中提取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期幼虫,将其放入不同温度(35~90℃)的热水中,分别作用不同时间(1~20 min).取出置解剖镜下观察虫体的变化情况.结果 在1~20 min内,45℃以下温度对感染期幼虫不具有杀灭作用,死亡率为0;50~55℃温度对感染期幼虫有轻度的杀灭作用,死亡率为12.00%~97.33%;60~65℃温度对感染期幼虫有一定强度的杀灭作用,死亡率为57.39%~100.00%:70~75℃温度对感染期幼虫有很强的杀灭作用,死亡率为97.22%~100.00%;在80℃以上温度时感染期幼虫迅速死亡,死亡率为100.00%.结论 45℃以下温度,20 min内对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期幼虫没有杀灭作用;50~75℃温度,1~20 min,对大多数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期幼虫具有杀灭作用,温度越高,时间越长,杀灭作用越强:80℃以上温度,1~20 min,对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期幼虫具有完全杀灭作用.
作者:田旭岩;卢勤声;周丽芬;黄丽云;陈戊荣;沈浩贤;何芳;李小敏;麦璟莹;张惠球;黎银燕;朱蔚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同济医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血培养中常见非重复分离菌株的构成;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WHONET5.4软件分析连续3年血培养中的非重复分离菌株的分布;采用K-B纸片法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分离细菌1336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占58.5%(781/1336)、革兰阴性杆菌占37.2%(497/1336)、真菌占4.27%(57/1336).分离的前10位菌株依次为凝周酶阴性葡萄球菌(CNS,40.42%)、大肠埃希菌(13.47%)、肠球菌属(5.54%)、克雷伯菌属(4.94%)、金黄色葡萄球菌(4.34%)、草绿链球菌(4.34%)、真菌(4.27%)、沙门菌属(3.59%)、铜绿假单胞菌(3.29%)、嗜麦芽窄食单胞菌(3.14%).金黄色葡萄球菌共58株,其中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占44.8%(26/58).MRSA对头孢菌素类、氨苄西林/舒巴坦、红霉素、克林霉索、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磷霉素、利福平耐药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susceptible Staphylococcus aureus,MSSA),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不敏感的菌株.结论 本院血培养分离株中,凝同酶阴性葡萄球菌仍占据第一位.金黄色葡萄球菌占分离菌株第五位,其中MRSA检出率较高,且耐药性严重.MRSA病区的分布及耐药谱分析提示可能存在MRSA的克隆传播.
作者:石祖亮;简翠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构建1.3倍乙型肝炎病毒(HBV)全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BV1.3,并观察其在Bewo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以质粒pMD18T-HBV上的HBV DNA序列为模板,构建1.3倍HBV全基因序列,将其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用酶切、PCR及测序鉴定,并把该载体转染Bewo细胞,以Western免疫印迹、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IA)和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胞内和上清中HBsAg、HBeAg蛋白的表达及HBV DNA水平.结果 通过酶切、PCR及测序鉴定,成功构建1.3倍HBV全基因表达载体,该载体可以在Bewo细胞系中表达和分泌HBsAg与HBeAg,并可检测到高水平的HBV DNA.结论 成功构建了1.3倍HBV全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BV1.3,为研究胞内HBV宫内感染奠定了基础.
作者:资捷;王前;郑磊;熊石龙;蔡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体外培养东方田鼠鼠肝细胞的实验体系.方法 采用下腔静脉插管原位灌注结合胶原酶灌注法分离纯化出肝细胞,在改良Eagle培养基(Dulbecco's Modified Earle Media,DMEM)中培养,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AO-EB染色观察测定其活率来评价细胞质量.结果 一只东方田鼠肝脏一般可获得1.5×108~3.0×108个细胞,活率达95%,完全符合实验要求.刚分离的东方田鼠肝细胞呈圆球形,大小均匀,培养3 h后,大部分肝细胞出现贴壁,形态呈扁平状.培养24 h后,伸展良好,并成片生长.结论 下腔静脉插管原位灌注结合胶原酶灌注法可以分离出高纯度和活率高的东方田鼠肝细胞.
作者:丘继哲;邹艳;曾庆仁;刘碧源;黄旭;徐妮为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