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乙型重型肝炎患者主要肝功能指标对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

冉嘉;张耀;熊鸿燕

关键词:乙型重型肝炎, 肝功能指标, 预后, Meta分析
摘要:目的 探索主要肝功能指标对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有关研究TBil、PTA、ALB、CHO、CHE、AFP、ALT及AST/ALT对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预后影响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以加权平均数(WMD)作为评价指标.共纳入Meta分析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文献32篇,累计病例21949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指标对预后影响的敏感程度.结果 死亡组TBil水平高于生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FFA、ALB、CHO、CHE、AFP水平低于生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ALT及AST/A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0.09).AFP的ROC值高为0.943(P<0.01).结论 TBil可能是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TA、ALB、CHO、CHE和AFP可能是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ALT和AST/ALT对重型肝炎患者预后无明显影响.AFP对预后的判断为敏感,其次为PTA和CHO.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番禺区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调查

    目的 了解番禺区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ohaemolyticus,VP)的污染状况.方法 随机从番禺区的水产批发市场、零售市场和餐饮单位采集各类水产品样品,按照<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GB/T 4789.7-2008)标准对VP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检测.结果 103份样品中有15份检出VP,检出率为14.6%.各类场所VP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淡水水产品和海水水产品VP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集的4类水产品中虾蟹类的VP检出率高(34.8%),生吃水产品未检出VP,4类水产品VP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49,P<0.05).阳性样品中VP的平均浓度为7.6 MPN/1 g,虾蟹类样品的VP浓度明显高于鱼类,但与贝壳样品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番禺区水产品VP的污染情况较为突出,应加强对水产品VP的主动监测.

    作者:林东明;吴利楠;杨福荣;何卓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肿瘤患者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研究住院肿瘤患者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198例住院肿瘤患者感染的病原菌进行分析,并统计其检测结果和药敏结果.结果 病原菌总检出率为75.4%,革兰阴性菌占60.8%,革兰阳性菌占28.9%,真菌占10.3%,主要致病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结论 肿瘤患者院内感染的致病菌以阴性杆菌为主,细菌耐药性明显增强;临床应严格控制抗生素的应用以降低细菌耐药性,合理、适当选用抗菌药物对降低肿瘤患者感染非常重要.

    作者:廖致红;刘志华;徐秋红;马丽梅;潘柳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深圳市平湖地区2005-2008年HIV/AIDS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平湖地区2005-2008年HIV/AIDS的流行特征,分析其传染来源和流行趋势,为制订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5-2008年平湖地区艾滋病监测资料及个案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08年共发现46例HIV/AIDS病例,男32例,女14例,主要感染途径为性接触(52.17%)和静脉吸毒(36.96%),25%是通过HIV阳性配偶或性伴侣间感染,46例HIV/AIDS病例中外来流动人员占89.13%.结论 HIV/AIDS在该地区的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艾滋病流行正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预计今后H1V感染者将大幅度增长,需加大防制力度,防止进一步蔓延.

    作者:廖波;钟严伟;邹幸;古豪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环氧化酶-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cyclooxygenenase-2,COX-2)的表达与宫颈癌发生的关系以及COX-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正常宫颈、26例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CIN Ⅰ)、28例高度CIN(CIN Ⅱ/Ⅲ)、25例宫颈癌组织中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并分析COX-2与VEGF及高危HPV感染的关系.结果 在正常宫颈、低度CIN、高度CIN、宫颈癌中COX-2的表达率分别为0、23.08%、57.14%、84%,VEGF的表达率分别为5%、30.77%、60.71%、88%,两者均随着病变的加重表达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X-2表达与VEGF呈显著正相关(P=0.001).人乳头瘤病毒(HPV)在低度CIN、高度CIN及宫颈癌的感染率分别为30.77%、71.43%、100%,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中,COX-2与高危HPV感染率呈正相关(P=0.021).结论 COX-2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并可能与肿瘤的血管生成有密切的关系.COX-2可能成为宫颈癌早期防治的靶点.

    作者:阮晓红;钟开运;练晓勤;周伟;茹景顺;黎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脂肪酸谱分析在餐饮用油掺兑潲水油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了解广州市不同食品量化分级餐饮业及其生产加工场所正在使用的油品是否掺兑潲水油.方法 随机抽取不同食品量化分级餐饮店共108间,对其餐饮用油油样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油脂种类和组成,将结果与市售植物油进行比较并加以分析.结果 92.6%以上单位绝大部分油品都含有棕榈油、动物油或混合油种类.结论 C级餐饮企业餐饮用油卫生状况不容乐观,有可能来源于掺兑的潲水油.

    作者:许斌;黄亮宇;李虹;董欣;张珍真;吕史维;朱惠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黑木耳多糖对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及bFGF和PDGF表达变化的研究

    目的 通过黑木耳多糖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及bFGF和PDGF表达变化的影响,探讨黑木耳多糖降血脂和抗氧化以外的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作用.方法 将3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3组,分别给予普通饲料(正常组)、高胆固醇饲料(模型组)以及高胆固醇加黑木耳多糖饲料(实验组)喂养.第12周末处死动物,取主动脉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及用透射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及bFGF和PDGF表达变化.结果 实验组主动脉斑块面积明显小于模型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分别为(0.44±0.10)和(0.30±0.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透射电镜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平滑肌细胞内内质网、线粒体增多,主要为合成表型;而实验组平滑肌细胞内内质网、线粒体少,主要为收缩表型,并且斑块内bFGF和PDGF的表达减少.结论 黑木耳多糖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血管平滑细胞从收缩表型向合成表型的转化,从而抑制平滑肌细胞合成和分泌bFGF、PDGF和其他细胞外基质的能力,从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血管平滑肌细胞参与的过程.

    作者:郭素芬;成永霞;孙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分离株毒力基因检测及耐药性的调查

    目的 了解近年引起食物中毒的26株副溶性弧菌分离株的携带主要毒力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和耐药性状况,为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副溶血性弧菌耐热直接溶血素(TDH)和耐热相关溶血素(TRH)基因序列设计PCR引物,建立PCR反应体系,检测26株从2005年11月至2008年8月发生的8起散发性食物中毒事件中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菌株的毒力基因TDH和TRH,K-B法测定其药物敏感性.结果 26株副溶血性弧菌有23株携带有TDH基因,阳性率为88%,所有菌株均未带有TRH基因:26株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头孢噻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哌拉西林、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头孢西丁等13种药物未见有耐药菌株;但对磺胺异恶唑、替卡西林、氨苄西林等有较高的耐药率,分别达76.9%、69.2%、80.8%.而对复方新诺明、四环素、头孢呋辛酯、头孢噻吩、头孢唑啉等也有耐药菌株的存在.结论 带有TDH基因是近年引起食物中毒的副溶性弧菌分离株的主要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所分离菌株对多种常用药物敏感性高.研究结果为评价引起食物中毒的副溶性弧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和制定可行的防控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赖植发;张勇;罗伟燕;刘奋;李波;刘哲民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力克肺疾与莫西沙星联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近期疗效

    目的 评价力克肺疾与莫西沙星联合方案对耐多药肺结核(MDR-TB)的疗效.方法 100例MDR-T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治疗组用莫两沙星0.4 g/d,力克肺疾1.0 g/d.对照组用左氧氟沙星0.4 g/d,丁胺卡那霉素0.6 g/d,疗程12个月,同时辅以其他抗结核药.结果 第3个月末,治疗组痰菌转阴率为7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时,治疗组痰菌转阴率为9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力克肺疾与莫西沙星联合其他抗结核药物组成的化疗方案对MDR-TB疗效肯定,痰菌转阴速度快,值得继续临床探索.

    作者:洪梅;郑泽锋;吴捷;翁加豪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血浆EBV DNA检测对鼻咽癌的诊断作用

    目的 探讨血浆EBV DNA检测对鼻咽癌的诊断作用.方法 将2006年12月至2007年3月在我科就诊、病理确诊的65例鼻咽癌作为治疗前组,经我院放疗科治疗后,分别于放疗结束后3、5、8个月来我科系统复查的病人作为治疗后组,将同期行健康体检的29例作为对照组,共3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3组的空腹血浆EBV DNA进行检测.结果 3组间血浆EBV DNA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的阳性病例全部有鼻咽癌复发,阴性病例没有复发;有、无淋巴结转移组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 血浆EBV DNA是鼻咽癌诊断的重要分子标记,其阳性的病例有较高淋巴结侵袭发生率.

    作者:冯海燕;黄元娇;周晓莹;莫颖禧;黄光武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分析深圳市某区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爆发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相关方法开展此次疫情调查,比较病例与对照之间不同危险因素的暴露比例,采用RT-PCR检测诺如病毒抗原.结果 共报告46例诺如临床诊断病例.病例分布在该片区的3个单位,平均罹患率为12.64%.在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中,只有A单位中饭前用自来水洗碗(OR=7.14,95%CI:1.83~27.88)、接触病人(OR=7.64,95%CI:1.33~43.76)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在20份患者肛拭子样本中,有15份分离到诺如病毒.结论 此宗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爆发可能是由于水污染和接触病人导致传播的.采取加强饮食卫生管理、隔离治疗病人及带菌者、整改清洁饮用水管道等措施后疫情中止.

    作者:秦彦珉;廖玉学;刘刚;曹彬;逯建华;潘柳波;吴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抗小鼠TLR2胞外段单表位抗体TSP-2对OVA诱导的小鼠过敏性哮喘气道炎症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抗小鼠TLR2胞外段单表位(mTLR2ECD)抗体(TSP-2)对OVA诱导的小鼠过敏性哮喘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 用肺泡灌洗、组织切片及特异染色、免疫组化、ELISA法检测TSP-2对小鼠哮喘模型的气道炎症和炎症细胞的浸润以及肺组织中肺泡及支气管结构的影响.结果 发现静脉给予抗体TSP-2能有效抑制气道炎症和炎症细胞的浸润.主要表现在肺泡灌洗液中的白细胞浸润减少、减轻血清中OVA特异性IgE抗体的降低以及抑制OVA诱导的小鼠肺泡毛细血管充血水肿等病理变化.结论 抗体TSP-2对过敏性哮喘的病理变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杨翠兰;赵文忠;黄恩平;赵莉;罗深秋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13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与疗效评估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 总结分析2001年3月至2008年3月间收治的13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 102例行非手术治疗,死亡8例(7.8%),并发假性囊肿12例(11.8%).34例行手术治疗,术后死亡8例(23.5%),并发假性囊肿4例(11.8%),腹腔内出血6例(17.6%),胰瘘8例(23.5%),肠瘘2例(5.9%).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以非手术治疗为主的个体化原则,综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早期手术治疗.如果病情加重合并脏器功能障碍、黄染加重、胰周大量积液、高热、疑有胰周或胆道感染者应正确把握重症胰腺炎的外科手术时机,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对决定重症胰腺炎的预后很重要.

    作者:莫正欢;莫文辉;黄建春;黄志锋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在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CHROMagar显色培养基检测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湖南省肿瘤医院肿瘤病人的呼吸道标本采用CHROMagar显色培养基及沙保罗培养基进行真菌检测,CHROMagar显色培养基上生长的真菌根据菌落的颜色及形态进行鉴别,在沙保罗培养基上生长的真菌经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鉴定.结果 660份标本在沙保罗培养基上分离出383株真菌,经鉴定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为262株、热带假丝酵母菌为51株、克柔假丝酵母菌15株、光滑假丝酵母菌34株,其他真菌21株.CHROMagar显色培养基上检出360株真菌,检出率与前者的符合率为93.99%.结论 科玛嘉显色培养基能作为临床快速鉴定酵母样真菌感染的方法,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有意义;但鉴定菌种有限,有一定的局限性.

    作者:肖平;何德良;郑运智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热休克蛋白90对抗氯化钴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90(heat shock protein 90,HSP90)在对抗氯化钻(cobalt chloride,CoCl2)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不同浓度的CoCl2处理H9C2心肌细胞,建立化学性缺氧诱导心肌细胞损伤的实验模型.应用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Western-blot法检测HSP90的表达:双氯荧光素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检测试剂盒分析SOD活性抑制率.结果 在400~1000 μmol/L浓度范围内,CoCl2处理H9C2心肌细胞36 h,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细胞存活率.在0.5~36 h时间范围内,600μmol/L CoCl2呈时间依赖性地促进H9C2心肌细胞HSP90的表达.2~16 μmol/L HSP90抑制剂17-丙烯胺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17-allylamino-17demethoxygeldanamycin,17AAG)呈剂量依赖性地加重600 μmol/L CoCl2对H9C2细胞存活率的抑制.2 μmol/L 17AAG本身不损伤H9C2心肌细胞,但明显地加强CoCl2增加H9C2心肌细胞内ROS生成的作用,并增加CoCl2对SOD活性的抑制.结论 HSP90表达上调可能是H9C2心肌细胞对抗化学性缺氧的内在防御机制之一.

    作者:李建平;杨春涛;杨战利;廖新学;谭钰嫔;黄雪;王礼春;陈培熹;冯鉴强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影响广州市82家口腔科(诊所)消毒效果的环境因素

    目的 探讨口腔诊室环境对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找出危险因素,提出控制措施.方法 以整体抽样的方法,采集广州市82家医院口腔科和口腔诊所消毒检测结果,主要包括空气消毒后取样监测、物体表面消毒后取样监测、无菌消毒液污染取样监测三项指标,探讨口腔诊室环境与消毒效果之间的关系,然后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消毒效果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影响空气消毒效果监测结果的危险因素:医疗用房面积(P<0.05),有无污染区、清洁区、休息区的划分(P<0.01),有无用含氯消毒液拖地、擦桌面(P<0.01),消毒液的浓度是否标准(P<0.05);影响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结果的危险因素:有无用含氯消毒液拖地、擦桌面(P<0.01),消毒液更换时间是否正确(P<0.01);影响无菌消毒液污染监测结果的危险因素:消毒液的浓度是否标准(P<0.001),消毒液更换时间是否正确(P<0.05).结论 诊疗用房面积大小、诊疗设备多寡、消毒方式及医院或口腔诊所是否有严格的消毒管理制度直接影响口腔科消毒效果.

    作者:贺佩兰;林慧;黄雁虹;江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OSAS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1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变化

    目的 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及OSAS合并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1,ET-1)、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artery 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 选择OSAS合并EH患者组50例,OSAS患者组40例及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ELISA法测定其血浆ET-1浓度,及利用颈动脉超声检测IMT.结果 OSAS合并EH组的血浆ET-1浓度均高于单纯OSAS组及对照组即(124.66±18.90)pg/mL、(54.53±10.82)pg/mL,(45.07±6.4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单纯OSAS组的血浆ET-1浓度亦高于对照组,即(54.53±10.82)pg/mL对(45.07±6.4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S合并心血管病组的IMT明显高于单纯OSAS组及对照组,即(1.03±0.11)mm对(0.93±0.06)mm,(0.88±0.0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OSAS患者存在内皮功能损害,OSAS合并EH者内皮功能紊乱更严重,同时伴IMT增厚.

    作者:张立建;钟惠娟;谢富兰;陈端;潘锦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核黄素光化学法灭活乙肝病毒的初步探讨

    目的 研究核黄素光化学法对乙肝病毒的灭活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5例,抽取其静脉血并使用核黄素光化学法进行病毒灭活,评价灭活效果;检测灭活前后红细胞功能.结果 以1600μmol/L核黄素灭活2 h,HBV DNA拷贝数明显减少(P<0.05);灭活后红细胞Na+K+-ATPase有所降低,丙二醛(MDA)明显增高(P<0.05),而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游离血红蛋白(FHb)、渗透脆性等无明显变化.结论 核黄素光化学法能部分灭活血液中乙肝病毒,对红细胞功能无明显影响.

    作者:刘相富;黑子清;范蕊芳;林东军;黄品婕;袁青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广州市部分医疗单位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预防和减少医院手术感染的发生.方法 2008年对本市60家省级、市级及厂企医院手术室空气,用直径9厘米普通琼脂平板和血琼脂平板,采用静态自然沉降暴露法进行菌落总数、致病菌监测.结果 采集的103份样品中有28份菌落总数项目超标,全部样品未检出致病菌,总合格率为72.8%.洁净手术室合格率为71.4%,普通手术室合格率为75.0%,两者合格率无统计学差异.上半年检测合格率为83.7%,下半年检测合格率为62.9%.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我市部分医院洁净手术室需要加强管理及制定相关的洁净手术室和非洁净手术室日常维护和检测规范,提高手术室空气卫生质量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区继军;贺征;龚玉娇;陈建东;林耀坤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Th1、Th2在慢乙肝重叠戊肝感染导致重症化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肝感染的临床及免疫指标的变化特点与临床转归.方法 选择慢性乙肝重叠戊型肝炎患者及同期单纯慢性乙肝患者各30例,分为重叠感染组和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戊型肝炎病毒以及乙肝病毒e系统状态,PCR法检测HBV-DNA,对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肝感染患者进行肝功能、免疫指标IL-4、TNF-α、IFN-γ、Th1/Th2的检测,并与单纯慢性乙型肝炎进行对照分析,观察两组在治疗8周时的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重叠感染戊肝患者发生重症肝炎的人数多(9例vs 6例,P<0.05),e抗原转阴比例高(2例vs 1例),ALT、TBIL恢复较差,免疫指标提示与对照组相比,重叠感染组IL-4水平降低(P<0.05)、TNF-α、IFN-γ变化不大(P>0.05),Th1/Th2水平明显增高(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重叠HEV感染后病情趋向重症化,可能是由于抗炎性细胞因子IL-4表达减少,细胞免疫增强导致肝细胞大量损害所致.

    作者:杨克志;徐良玉;刘国栋;喻东海;张健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肺癌血清肿瘤标记物的联合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评价CEA、NSE、CYFRA21-1联合检测对肺癌与良性肺部疾病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应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经病理确诊的56例肺癌、41例良性肺部疾病和30例正常体检者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细胞角蛋白21-1(CYFRA21-1)的含量.结果 肺癌组CEA、NSE、CYFRA21-1测定水平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NSE、CYFRA21-1对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51.79%、44.64%、55.36%,特异性分别为92.96%、90.14%、88.73%;CEA、NSE、CYFRA21-1三项联合检测对肺癌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2.86%和94.37%.结论 CEA、NSE、CYFRA21-1三项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明显提高肺癌诊断的阳性率,有助于肺癌的预测和鉴别诊断.

    作者:熊石龙;王前;郑磊;包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