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华支睾吸虫感染现状调查

黄惠宁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病, 感染率, 龙川县
摘要:目的 了解龙川县华支睾吸虫病感染现状和流行特征.方法 在全县随机整群抽样,选取5个镇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集粪便标本,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粪检虫卵.结果 共调查2 645人,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19.2%(508/2645),其中男性感染率为25.O%,女性为11.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1,P<0.001).人群中不同年龄组表现出不同的感染率,以40~岁和50~岁两个年龄组感染率重.结论 龙川县华支睾吸虫病流行范围广,感染率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积极开展综合性防治工作.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核酸适配子及其筛选进展

    随着对单链DNA/RNA的不断研究,人们发现这些单链的寡核苷酸序列具有特殊的三维结构,能高亲和力和高特异性地结合各类靶标.根据单链DNA/RNA的这一性质.人们应用指数富集配体的系统进化技术在体外进行数轮筛选和扩增到特异性高、亲和性强的寡核苷酸序列,即核酸适配子,也称为适配子.基于适配子的化学结构和特点.稳定性的不断提高和筛选的方法不断改进,适配子被广泛运用于早期临床诊断和治疗等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并不断取得进展.本文就适配子技术及其筛选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董婉妮;廖伟娇;林勇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华支睾吸虫感染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龙川县华支睾吸虫病感染现状和流行特征.方法 在全县随机整群抽样,选取5个镇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集粪便标本,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粪检虫卵.结果 共调查2 645人,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19.2%(508/2645),其中男性感染率为25.O%,女性为11.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1,P<0.001).人群中不同年龄组表现出不同的感染率,以40~岁和50~岁两个年龄组感染率重.结论 龙川县华支睾吸虫病流行范围广,感染率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积极开展综合性防治工作.

    作者:黄惠宁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芯片电泳快速检测高危型人类乳头状瘤病毒

    目的 建立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ms,HPV)52和58基因型高危型的芯片电泳检测方法.方法 选取114例宫颈细胞检测患者,提取宫颈脱落细胞DNA.PCR扩增HPV高危型52和58基因型特异性DNA序列,应用优化的芯片电泳分析方法对扩增产物进行分离检测.根据细胞学诊断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正常组、不典型鳞状细胞组、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组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组,比较各组的HPV52、58基因型感染情况.结果 114份标本中.HPV52基因型检出率为8.8%(10/114),HPV58基因型检出率为33.3%(38/114).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各病变组HPV52基因型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PV58基因型检出率在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芯片电泳法检测快速、成本低,可用于HPV52、58基因型感染的筛查.

    作者:陈斌;雷秀霞;汪安石;张佳宇;尹爱华;刘大渔;周小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广州地区1~8岁健康儿童免疫球蛋白免疫比浊法检测以及参考范围的建立

    目的 建立1~8岁儿童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参考范围.方法 应用Beckman-coulter Immage800特种蛋白分析仪.采用免疫比浊法对968例1~8岁健康儿童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进行检测,分成7个年龄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实验男女性各年龄阶段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参考范围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同时与全国操作规程以及与厂家提供的参考范围相比较都差别较大.结论 1~8岁儿童血清免疫球蛋白旧的参考范围已不适用于当今人群,各地、各实验室应测定一批健康人的标本,统计出本实验室的参考范围.

    作者:姜志勇;刘云锋;关启鸿;关克涛;欧阳芬;刘海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广州市2005-2008年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

    目的 分析广州市2005-2008年甲肝流行情况,提出防控对策.方法 对广州市2005-2008年法定传染病综合年报表进行分析.1~14岁人群甲肝疫苗接种率来自广州市2008年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甲肝疫苗预防接种副反应(AEFI)发生情况来自广东省免疫预防信息系统.结果 广州市2005-2008年甲肝年均发病率2.96/10万,无暴发疫情.0~14岁低年龄组报告发病数占同期甲肝总报告病例数的5.5%.农民发病所占比例高为17.0%,其次为离退人员12.8%、家务待业12.7%、民工11.5%、工人10.9%.1~14岁人群甲肝疫苗接种率为61.0%(95%CI 54.9%~67.1%).2005、2006年广州市无因接种甲肝疫苗引起的副反应(AEFI)报告,2007、2008年甲肝疫苗AEFI发生率分别为3.14/10万、4.88/10万.结论 广州市甲肝发病低且平稳,甲肝疫苗安全,对甲肝的控制有明显的流行病学效果.建议加强健康教育、改善流动人口聚居地的基础卫生设施、加强外来儿童甲肝疫苗预防接种,有效地预防、控制甲肝.

    作者:蔡衍珊;刘建华;许建雄;梁建华;谭慧峰;胡文穗;王鸣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社区吸毒人群性行为、吸毒行为及相关因素的聚类分析

    目的 对社区吸毒人群根据其艾滋病病毒感染相关行为特征进行分类,探索不同类吸毒人群之间的社会人口学、血清学及行为学特征的差异.方法 2008年采用同伴推动抽样法(RDS)招募东莞市社区吸毒人群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采集血样进行HIV、HCV和梅毒抗体检测;采用SPSS进行两步聚类分析.结果 共招募303名社区吸毒人群,聚为4类.根据其特征分别命名为美沙酮组、高危性行为组、高危组、中危组,分别占总人数的12.5%、28.7%、29.4%、29.4%.其中,高危组广西户籍、壮族的比例较高,艾滋病知晓率低,多性伴、商业性行为现象突出,针具共用率较高,HIV、HCV及梅毒抗体阳性率均较高.结论 在社区吸毒人群中实施行为干预时,应根据吸毒人群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那些同时具有高危性行为和针具共用行为的人群应予以更多关注.

    作者:王曼;林鹏;赵金扣;李艳;张巧利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江门市新会区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现状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江门市新会区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现状,确定华支睾吸虫病的高危人群,提供当地华支睾吸虫病感染因素的线索.方法 采用免疫酶联吸附法检测血清中华支睾吸虫特异性抗体;采用改良加藤氏法检测粪便虫卵;采用消化法检测淡水鱼中华支睾吸虫囊蚴;进行问卷调查华支睾吸虫感染相关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同时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分析影响华支睾吸虫感染的相关流行因素.结果 共调查1 720人,华支睾吸虫平均感染率为18.14%,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P<0.001).各年龄组均有感染,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共调查常见淡水鱼6种共273尾,6种淡水鱼体内均查到华支睾吸虫囊蚴.病例对照研究显示,吃半熟鱼习惯及外出饮食等行为是重要的危险因子.结论 新会区华支睾吸虫病流行范围广,感染率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积极开展综合性防控工作.

    作者:孙延双;黄华醒;陈思凡;肖新才;冯翔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76例先兆早产孕妇应用宫缩抑制剂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及讨论催产素受体拮抗剂(依保)、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利托君)、硫酸镁三类宫缩抑制剂药物单用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4例使用依保、36例使用利托君和26例使用硫酸镁的先兆早产孕妇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对孕妇用药后的保胎效果、起效时间、不良反应及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依保组与利托君组的保胎成功率、起效时间、延长孕期时间之间无明显差异,但两组均显著高于硫酸镁组.不良反应以硫酸镁组的发生率高,利托君组次之,依保组不良反应率小.三组间新生儿状况改善及妊娠结局无明显差异.结论 依保抑制宫缩作用强、显效快、成功率较高,安全有效,但费用较高.利托君作用与依保相当,且安全、低廉,可作为目前治疗先兆早产的首选药物.

    作者:晏良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哮喘23例疗效

    目的 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治疗急性重症哮喘的疗效,方法将48例急性重症哮喘的患者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iPAP呼吸机治疗,所有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4 h后测定pH值、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率(HR)和呼吸频率(RR)的变化.结果 4 h后各指标的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BiPAP是治疗急性重症哮喘的一种较好的无创通气模式.

    作者:何晃养;陈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尿胰蛋白酶原-2与尿液淀粉酶早期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循证评估

    目的 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估尿胰蛋白酶原-2(TPS-2)和尿液淀粉酶(UAmy)早期诊断急性胰腺炎(AP)的诊断价值与诊断效能,为临床医生和检验人员选择AP生化标志物提供佳临床决策证据.方法 检索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数据库,按照纳入标准收集TPS-2与UAmy诊断AP的研究文献,采用QUADAS量表进行严格的文献质量评价,利用Meta Disc软件进行异质性分析及定量合成.绘制SROC曲线,计算相应的验后概率.结果 39篇TPS-2与UAmy诊断AP的研究结果异质性分析,前者无明显异质性(P=0.5641,I2=0%);后者有中等程度的异质性(P=0.0086,I2=38.5%).合并敏感度Sen分别为93%(95%CI:92%~94%)与81%(95%CI:79%-83%);合并特异度Spe分别为94%(95%CI/:94%~95%)与82.0%(95%CI:81%~83%);SROC AUC分别为0.9788(SE=0.0024)与0.8680(SE=0.00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者的综合诊断效能优于后者.TPS-2与UAmy结果阳性时诊断AP的验后概率分别约为56.88%与26.62%,阴性验后概率分别为0.69%与2.38%.结论 检测尿液TPS-2诊断AP比UAmy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AP诊断的过筛试验,阴性结果有99.31%的概率可排除AP的可能性.

    作者:曾方银;王前;刘杰;包杰;邓凡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血清Cys C与常规肾功能评价指标在肾脏功能评估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 通过对比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与尿素氮(BUN)、血肌酐(Cre)在肾功能检测方面的差异.探讨在广州地区患者用Cys C评估肾小球滤过率(GRF)的可行性.方法 检测患者Cre、BUN、CysC,根据MDRD方程计算GFR;分析Cys C、BUN、Cre的检测灵敏度;观察Cys C和BUN分别与GFR的相关性;各指标在肾功能损害不同程度时含量的差异.结果 Cys C、BUN和Cre的灵敏度分别为85.7%、54.8%、38.1%.CysC和BUN与GFR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92、-0.580.Cys C在肾功能损害不同程度时含量差异显著.结论 CysC是反映肾功能损害的早期指标.并且可用以对肾功能进行初步分期.

    作者:郑君德;李少芬;陈涛;刘汉欣;李宁;高月亭;韩秀晶;肖洪广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血吸虫14-3-3蛋白疫苗的研究现状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76个国家和地区.采用疫苗防治该病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本文综述了血吸虫14-3-3的蛋白质疫苗、DNA疫苗、rBCG疫苗、重组酵母疫苗和Bm-sj14疫苗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作者:李文桂;陈雅棠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基因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江苏南通地区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者基因型分布状况及其临床相关性.方法 采用多对型特异性引物巢式PCR法对220例南通地区血清HBV标志物和HBV-DNA阳性者,包括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ASC)3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97例,重型肝炎(CSH)29例,肝炎后肝硬化(LC)34例,肝细胞癌(HCC)30例,进行HBV基因型检测.结果 220例中B型59例(26.8%),C型150例(68.2%),BC混合型11例(5.0%);C基因型在CSH组、LC组、HCC组中的比例显著高于ASC组(P<0.05).B型、c型、BC混合型HBeAg阳性率分别为49.2%、54.0%和3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型和BC混合型HBV-DNA载量显著高于B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南通地区HBV基因型以B、C型为主.C型为优势基因型,并与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及血清HBV-DNA高载量相关.

    作者:赵华;周光耀;蒋道荣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快速鉴定人肺部感染中非结核分枝杆菌的一种简单方法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鉴别结核分枝杆菌(tuberculous mycobaetefia,TIM)和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的简单方法.方法 收集165例诊断为肺结核病人的痰标本,经除污染杂菌处理后各取0.1 ml的痰液沉淀物.分别加入到含不同浓度对硝基苯甲酸(para-nitro benzoic acid,PNB)的未成熟椰汁液体培养基和罗氏培养基中培养.对在含PNB的培养基中生长的阳性培养物进行烟酸检测.结果 所测样本菌株中有18株在含PNB的培养基中生长.其培养物中检测不含烟酸.形态学检查18例未成熟椰汁液体培养基中阳性培养物都不同于典型的结核分枝杆菌.结论 含PNB的未成熟椰汁液体培养基,可作为一种快速鉴定人肺部感染中非结核分枝杆菌的简单筛选方法.

    作者:B.N.Selvakumar;田红霞;林晨;A.Balasubramanian;R.Vasanthakumari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1957-2007年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疟疾防治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以嗜人按蚊为主要传疟媒介并有多种疟原虫混合流行的高疟区50年的疟疾防治效果.方法 收集、统计、分析该县1957-2007年疟疾防治及媒介监测资料,采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县疟疾发病率由1957年的186.29/万到2007年控制在1/10万以下,由多种疟原虫种类控制为单一的间日疟,疟疾病人由原来广泛存在控制到目前以单个病人分散存在为主.结论 该县疟疾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并达到卫生部基本控制疟疾的标准.

    作者:蒙日朗;黄亚铭;蒙俏俊;莫创捷;覃桂剑;韦义甜;冯延新;韦东禄;李建明;黎学铭;李锦辉;郭传坤;覃业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茂名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现状分析

    目的 全面掌握广东省茂名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现状,为卫生部门进行生物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采用发放调查表和现场核实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全市7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中有6个建立了微生物实验室,其中4个为2级生物安全实验室;6家实验室虽然都配备了一定的生物安全设备,但与国家的标准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6家实验室均制定了一定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但制度落实不到位.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日常管理工作做得也较差;6家实验室都能正确处理医疗废弃物,但生物安全培训工作开展得不够,人员健康监护做得也不合要求.结论 应加强对茂名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生物安全意识,加大实验室生物安全硬件投入.制定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规范和加大监管力度.

    作者:廖国东;麦充志;罗光毅;蔡超海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广州市2008年食物中毒监测分析

    目的 掌握广州市2008年食物中毒现况.方法 对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年收集的食物中毒资料建立数据库,按时间、致病因素、致病食品、责任单位、引发环节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报告食物中毒76起,中毒668人,死亡3人.微生物性食物中毒起数和中毒人数多,共39起,中毒411人.分别占总数的51.32%、61.53%;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死亡病例数多,共16起,中毒143人,死亡2人,分别占总数的21.05%、21.41%、66.67%;化学性共14起,中毒60人,死亡1人,分别占总数的18.42%、8.98%、33.33%;原因未明7起,中毒54人,分别占总数的9.21%、8.08%.平均每起患者数多为微生物性(10.54例),病死率高为化学性(1.67%).结论 广州市食物中毒形势依然严峻,应加强针对性防控,降低食物中毒疾病负担.

    作者:陈坤才;毛新武;景钦隆;刘建平;李海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广东地区12 000例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结果

    目的 探讨广东地区50 g葡萄糖负荷试验(GCT)筛查妊娠期糖尿病(GDM)的阈值、孕妇年龄对GDM发生的影响以及广东地区GDM的检出率.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对本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全部孕妇实施50 g葡萄糖负荷试验,异常者再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OGIT)实验,依据美国糖尿病资料小组(NDDG)的诊断标准诊断妊娠期糖尿病和糖耐量受损(IGT).结果 12 000例孕妇GCT 1 h平均血糖水平为(7.37±1.75)mmol/L;以7.80 mmol/L为切点,GCT血糖异常率为35.3%;IGT的检出率为6.9%,GDM的检出率为5.4%.GCT 1 h血糖≥11.1 mmol/L者中,GDM的发生率为74.7%(195/261),其中36.8%(96/261)根据空腹血糖水平可以作出诊断.24岁以下孕妇GDM的发生率为0.83%.显著低于年龄≥24岁的孕妇.GCT的异常率和IGT及GDM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196例GCT 1 h血糖<7.8 mmol/L存在高危因素的孕妇复行GCT和OGTT后,诊断为IGT和GDM的患者分别为23、17例,分别占总检出率的2.8%(23/824)和2.6%(17/648).结论 广东地区GCT筛查GDM以7.80 mmol/L为切点是合理的,但1次GCT 1 h血糖正常的高危孕妇,复行GCT及OGTT是有必要的;GCT≥11.1 mmol/L,仍有部分孕妇必须通过OGTT才能确诊;孕妇年龄与GDM发生密切相关,应加强高龄孕妇血糖的监测及GDM管理.

    作者:邱先桃;梁绮华;丘媛媛;陈小红;陈小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济宁市县级结核病防治工作综合评价

    目的 探索开展县级结核病防治工作质量综合评价的方法.方法 收集2007年济宁市12个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工作报表,确定评价指标和权重指数.应用秩和比法进行分析.结果 运用秩和比法确定各县秩和比,C、I两个县处于优档次,K县处于差档次.结论 应用秩和比法能够比较客观、合理地评价县级结核病防治工作,值得在管理实践中应用.

    作者:刘仍强;张艳霞;郑德明;文亮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广州市院前急救医护人员气管插管技能调查

    目的 了解广州市院前急救医护人员气管插管技能掌握情况.方法 对2008年3-6月参加广州市院前急救规范化培训的医护人员共216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广州市院前急救医护人员总体气管插管技能掌握率偏低(51.9%),其中医生气管插管掌握率为74.1%.而护士掌握率为29.6%(P<0.001);三级医院院前急救医生比二级医院院前急救医生气管插管技能掌握率高(88.2% vs 50%,P<0.001);部分医院(18.5%)仍然以麻醉科医生气管插管为主;98.1%的医院急救车未配备喉罩或联合导管等备用高级气道装置.结论 广州院前急救医护人员气管插管技能掌握率低,不同级别医院医护人员气管插管掌握存在较大差异,需要加强气管插管技能的规范化统一培训,从而真正提高广州市院前急救的整体水平.

    作者:王西富;詹红;魏红艳;胡春林;熊艳;李玉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