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血中锌、铬含量与免疫功能关系的研究

王鸿博;张蕴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锌, 铬, 免疫功能, 老年人
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锌、铬与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 老年COPD患者55例,对照组50例.血锌测定用光焰原子吸收法,血铬测定用无光焰原子吸收法,免疫球蛋白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结果 老年COPD患者血清Zn、C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老年COPD患者血清IgG、Ig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IgM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COPD患者CD3、CD4及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CD8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老年COPD患者血清Zn水平与血清IgG、IgA质量浓度及CD4/CD8呈正相关(r分别0.619、0.578、0.699,P均<0.05).血清Cr水平也与血清IgG、IgA质量浓度及CD4/CD8呈正相关(r分别0.617、0.582、0.688,P均<0.05).结论 老年COPD患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紊乱.这种变化可能与机体缺锌、铬有关.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检测肺炎支原体的实时荧光PCR方法的建立

    目的 采用Taqman探针技术,组建肺炎支原体荧光PCR基因检测方法.方法 对GenBank登录的肺炎支原体的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针对16s核糖体蛋白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和探针,组建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采用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进行特异性评价.采用倍数稀释的方法进行灵敏度的评价.对来自南方医院的522份临床咽拭子样本进行检测.结果 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甲型、乙型)、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呼吸道腺病毒均无特异性反应.该方法可以检测出稀释浓度约为103/mL的肺炎支原体样本.对本院的临床样本检出39份.结论 实时荧光PCR检测肺炎支原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可用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

    作者:谷祯梅;向春艳;袁忠;温淑娟;林斌;王海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肝硬化患者血清毒素与肝纤维化标志物的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血清内毒素与肝纤维化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 对101例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采用偶氮基质显色法检测血清内毒素,放免和固相酶免疫法测定肝纤维化标志物HA、PCⅢ、LN、IV-C水平.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清HA、PCⅢ、LN、IV-C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内毒素血症,内毒素水平随着Child-pugh分级的逐渐升高明显递增,血清HA、PCⅢ、LN、IV-C水平也显著增加,二者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清内毒素水平与肝纤维化标志物水平呈正相关,防治内毒素血症有利于缓减肝纤维化进程及改善预后.

    作者:于桂琴;秦宏;周小辉;林佩纯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血中锌、铬含量与免疫功能关系的研究

    目的 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锌、铬与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 老年COPD患者55例,对照组50例.血锌测定用光焰原子吸收法,血铬测定用无光焰原子吸收法,免疫球蛋白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结果 老年COPD患者血清Zn、C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老年COPD患者血清IgG、Ig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IgM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COPD患者CD3、CD4及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CD8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老年COPD患者血清Zn水平与血清IgG、IgA质量浓度及CD4/CD8呈正相关(r分别0.619、0.578、0.699,P均<0.05).血清Cr水平也与血清IgG、IgA质量浓度及CD4/CD8呈正相关(r分别0.617、0.582、0.688,P均<0.05).结论 老年COPD患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紊乱.这种变化可能与机体缺锌、铬有关.

    作者:王鸿博;张蕴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乳糖化多聚赖氨酸拉米呋啶的抗HBV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核素唧99mTc标记的乳糖化多聚赖氨酸拉米呋啶(简称Lac-PLL-LA)的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方法 分别通过体外和体内水平观察Lac-PLL-LA的抗乙肝病毒作用.①体外水平:比较观察Lac-PLL-LA和LA对2.2.15细胞分泌的HBsAg、HBeAg及HBV DNA的抑制率.②体内水平:将成功建立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LA阳性对照组、Lac-PLL-LA 50 mg/kg和100 mg/kg,各组均连续给药10 d,每日2次,于给药前和给药后第5、10天以及停药后第3天采血,分离血清,采用斑点杂交方法及放射自显影方法,观察小鼠血清乙肝病毒DNA(HBV-DNA)的动态变化.结果 体外水平:作用5 d时,Lac-PLL-IA血清组抗HBV作用优于LA组(HBsAg:53.09±1.09和40.02±0.79,P<0.05;HBeAg:54.65±2.14和35.13±0.94,P<0.01);药物作用10 d时,含Lac-PLL-LA血清组抗HBV作用均优于LA组(HBsAg:54.97±2.01和58.17±1.28,P<0.05;HBeAg:55.09±1.32和35.78±0.99,P<0.05).体内水平上Lac-PLL-LA的抗乙肝病毒作用:Lac-PLL-LA 50 mg/kg、100 mg/kg在给药后不同时间小鼠血清HBV DNA的OD值均低于模型对照组和LA组,且在停药后未见明显反跳现象.结论 Lac-PLL-LA在体内、外均有良好的抑制HBV感染作用,且停药后不易出现反跳现象,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抗-HBV作用的药物.

    作者:孔令斌;孙志;杨景玉;杨志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问隔部起搏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应用中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方法 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一组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另一组应用被动电极行右室心尖部起搏,观察电极置入时X线曝光时间和心电图QRS波宽度,电极置入后随访观察起搏阈值、感知、阻抗,电极脱位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主动固定电极组的x线曝光时间均长于被动固定电极(18.76±4.35 vs 9.03±3.23,P<0.01),主动固定电极组的QRS波时限较被动固定电极组短(0.13±0.03 vs 0.16±0.04,P<0.01).术后随访1月两组间的起搏阈值、感知、阻抗均无差异,主动固定电极组未见电极脱位等并发症.结论 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中的应用是可行和稳定的.

    作者:郭应军;李雪山;王国军;林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1281例G-6-PD缺乏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G-6.PD缺乏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情况,为临床防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做G-6-PD筛查,阳性者用G6PD/6PGD比值定量法进行确诊.使用重氮法测定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结果 1 281例G-6-PD缺乏的新生儿高胆红素患者172例,发病率为13.4%,显著高于对照组(X2=98,P<0.005);其中显著缺乏组发病率为21.2%,显著高于中间缺乏组(X2=61.6,P<0.005);男性发病率为18.8%,显著高于女性(X2=35,P<0.005).结论 G-6-PD缺乏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原因.

    作者:聂俊玮;刘春华;刘广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中药复方治疗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通过对近几年来具有代表性的中药复方治疗实验性及临床肝纤维化相关文献的研究总结,简要概括该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并对中药复方治疗肝纤维化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朱彩平;袁冬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松针油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 研究松针油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探讨Hela细胞发生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松针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成分.MTT法测定松针油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和Hochest 33258检测药物作用前后细胞凋亡的情况.应用Western blotting观察Hela细胞caspase-3酶原的变化.用caspase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8,9的活性.结果 MTT结果显示松针油对Hela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显著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松针油诱导Hela细胞发生凋亡,细胞表现出典型的凋亡特征,并且可见凋亡小体,且凋亡率具有时间依赖性.松针油诱导Hela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3被激活.Caspase-8,9活性增高,又有时间依赖性,且有时间顺序.结论 松针油对Hela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是松针油可诱导Hela细胞发生凋亡.在诱导细胞凋亡的过程中,caspase-3的激活是介导Hela细胞发生凋亡的共同通路.同时,活化的caspase-8,9可能参与了caspase-3的激活,从而诱导凋亡的发生.

    作者:魏凤香;李美玉;王玲;李红枝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11例妊娠合并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母婴预后.方法 我院2003年5月至2008年4月共收治妊娠并发肺炎者15例,我们对其中1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11例孕妇病人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外周血白细胞增高,肺部X线病变表现明显.②15例中4例孕早期合并肺炎,治愈,母婴结局良好;另11例妊娠合并肺炎患者(其中双胎1例)8例早产,3例足月产,新生儿窒息6例,新生儿死亡2例,孕妇均治愈出院.结论 有产科合并症的孕妇发生肺炎时容易早产,新生儿窒息增多.妊娠合并肺炎发病早期正规积极治疗,对改善母儿结局十分重要.

    作者:杨洁;陈敦金;黄神姣;孟丽丽;魏立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基因疫苗pcDNA3.0-PSMA肿瘤细胞模型的建立

    目的 构建表达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的肿瘤细胞模型,为基因疫苗的抑瘤效应研究及免疫机制的探讨提供实验材料.方法 脂质体转染法分别将PSMA-pcDNA3.0质粒和pcDNA3.0质粒转染至SP2/0细胞,G418筛选后获得了稳定生长的阳性克隆细胞株,RT-PCR、间接免疫荧光法、Western blot检测PSMA蛋白的表达.结果 RT-PCR、间接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均证明转染了PSMA-pcDNA3.0质粒的SF2/0细胞表达PSMA.结论 成功建立了稳定表达PSMA的小鼠肿瘤细胞模型,终为前列腺癌的预防和免疫治疗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汪波;曹开源;徐向东;徐霖;袁广卿;张甜;丘少鹏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血糖控制对2型糖尿病患者载脂蛋白A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载脂蛋白A(apoA)水平变化与血糖控制状态关系及其可能的影响机制.方法 采用自动生化仪检测213名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用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比较其与血脂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6±0.45)mmol/vs(1.13±0.35)mmol/L,P>0.05];控制满意组apoA水平显著高于非满意组[(1.16±0.31)g/Lvs(0.98±0.32)g/L,P<0.01],apoB/apoA显著低于非满意组(P<0.05).TC、TG、LDL、VLDL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apoA与HbAlc、FBG呈显著负相关(r=-0.30,P<0.01;r=-0.24,P<0.01);apoA与HDL、TC呈显著正相关(r=0.74,P<0.01;r=0.39,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状态显著影响apoA水平,这可能是HDL功能紊乱的重要原因.

    作者:张扬;冉建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生物信息学分析亚洲牛带绦虫WD40基因及其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目的 分析和预测亚洲牛带绦虫WD40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特性,用于指导其生物学功能的实验研究.方法 利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http://www.ncbi.nlm.nih.gov/)、瑞士生物信息学研究所的蛋白分析专家系统(ExPASY,http://ca.expasy.org/)和IEDB Analysis Recource提供的各种生物信息学在线分析程序.结合其它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包如Pcgene和Vector NTI suite,从亚洲牛带绦虫全长cDNA质粒文库中识别WD40基因及其编码区,分析、预测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理化特性、翻译后的修饰位点、功能域、亚细胞定位、拓扑结构、二级结构、三维空间构象等.结果 该基因全长1 208 bp,编码区为81~1 056 bp,编码402个氨基酸,为全长基因;无跨膜区,具有多个磷酸化位点,蛋白的理化性质稳定,理论分子量为35 942.4;没有质体、线粒体定位序列;预测该蛋白表面有三个亲水性强的线性表位和三个B细胞抗原表位.结论 应用生物信息方法从亚洲牛带绦虫成虫cDNA文库中识别出了亚洲牛带绦虫WD40基因,并对其所编码的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进行了预测.

    作者:郎书源;杜武英;黄江;胡旭初;徐劲;余新炳;包怀恩;廖兴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创伤性脑损伤活体脑片不同时相的脂质过氧化损伤

    目的 观测创伤性脑损伤后不同时间大鼠脑组织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方法 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损伤组(n=10)和脑损伤组,损伤组按伤后1、6、24、48、72和168 h观察时间点分为6个亚组(n=10).用Feeney氏自由落体撞击法制作重型颅脑损伤模型.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损伤后不同时间荧光探剂2,7-二氯氢化荧光素(H2DCFDA)与碘化丙啶(PI)标记的活体脑片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物的动态变化和细胞死亡程度.结果 ①1、6、24 h损伤组脂质过氧化物明显增加(P<0.05),48 h达到峰值,之后下降,72 h已显著下降(P<0.05),168 h恢复正常水平.②1、6 h损伤组神经细胞死亡明显增加(P<0.05),24 h达到峰值,之后维持不变,24、48、72及168 h各损伤组之间细胞死亡无明显差异(P>0.05).③脂质过氧化物引起神经细胞死亡.结论 创伤性脑损伤早期(<72h)脑组织即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引起神经细胞死亡,并且将持续一周.脂质过氧化物在创伤性脑损伤的继发损害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瞿文军;蔡颖谦;徐如祥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a)和D-二聚体的水平变化分析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LP(a)]和D-二聚体(DD)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检测160例冠心病患者血清tHcy、hsCRP、LP(a)和血浆DD的浓度,另外选择健康人群8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清tHcy、hsCRP、LP(a)和血浆DD的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联合监测血清tHcy、hsCRP、LP(a)和血浆DD的浓度变化对冠心病的预防和早期诊断及动态监测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林志芳;岑丽莲;柯尊彬;贾冰;李海珠;帅虎;梅敏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甲型肝炎病毒TZ84株单克隆抗体在甲肝病毒抗原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甲型肝炎病毒TZ84株单克隆抗体在甲肝病毒抗原检测中的应用,以期代替现有试剂中的多克隆抗体,得到灵敏度高、特异性好、重复性和准确性好的甲肝抗原检测试剂.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将甲肝多抗包被96孔酶标板后,加入甲肝抗原,分别用酶标单抗和酶标多抗两种方法进行检测甲肝抗原,对单抗试剂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价.结果 单抗试剂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100%,变异系数均小于15%.结论 单抗试剂可用于甲肝抗原的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高荷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中药骨康对成骨细胞IL-1、IL-6和TNF-α表达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骨康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IL-1、IL-6和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成骨细胞,实验分为3组:正常血清组、中药骨康血清组和雌二醇含药血清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成骨细胞IL-1、IL-6和TNF-α表达.结果 中药骨康含药血清组IL-1、IL-6和TNF-α含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中药骨康含药血清组与雌二醇含药血清组IL-1、IL-6和TNF-α的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去势状态下,中药骨康可能是抑制IL-1、IL-6和TNF-α分泌,而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作者:赵可伟;潘昆如;司徒儒如;梁秀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17例石头鱼毒鳍刺伤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石头鱼毒鳍刺伤的临床特点.方法 结合文献分析本科自2004-2007年收治的17例石头鱼毒鳍刺伤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结果 在给予热水浸泡的8例石头鱼毒鳍刺伤中,4例(50%)疼痛得到明显缓解.11例给予局部麻醉的病例均获得迅速的疼痛缓解.1例出现伤口周围皮肤坏死;无1例发生严重全身并发症和死亡;平均留观时间2.7(1~7)d;平均痊愈时间8.7(5~35)d.结论 石头鱼毒鳍刺伤一般预后良好.局部麻醉能可靠、迅速的缓解疼痛和方便处理伤口.

    作者:韩建华;叶志强;邢帮荣;孔庆磊;陈郁鲜;邓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中山市健康人群乙肝血清学监测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乙肝疫苗接种效果情况,进而探讨如何更好地实行免费接种乙肝疫苗,确保接种质量.方法 随机抽取152名新生儿和1岁以上健康人群2 495名,应用酶联免疫法对其血清进行HBsAg和anti-HBsAg检测.结果 152名新生儿,抗-HBs阳性141人,阳性率为92.7%,HBsAg阳性0人.2 495名1岁以上健康人群,抗-HBs阳性1 199人,阳性率为48.1%,HBsAg阳性259人,阳性率为10.4%.1~18岁844人,HBsAg阳性10人,阳性率为1.2%.18岁以上1 651人,HBsAg阳性249人,阳性率为15.1%.结论 对新生儿及时进行乙肝疫苗全程免疫,能提高新生儿对乙肝的免疫力,预防乙肝.接种乙肝疫苗、提高接种质量能提高易感人群对乙肝的免疫力,降低人群乙肝感染率.1岁以上健康人群抗-HBs阳性率偏低,存在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危险.

    作者:舒波;夏生林;吕海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Sephadex-G50微柱凝胶血型试剂的研制和应用

    目的 研制卡式微柱凝胶血型试剂并应用于血型血清学试验.方法 以Sephadex-G50超细凝胶为分子筛载体,制备成中性微柱凝胶试剂卡、特异性凝胶试剂卡及coomb's凝胶试剂卡并用于血型鉴定、配血试验、抗体筛选和鉴定,对1 000名献血者ABO及Rh(D)血型进行鉴定,其中A型272例、B型279例、B3>亚型1例、0型437例、AB型11例;Rh(D)阴性2例,Rh(D)阳性998例;对100例输血前检查标本进行配血试验;以coomb's凝胶试剂卡对抗-D、-C、-c、-E、-e、-Jka>、-Jkb>、-Fya>、-Dia>等9个抗体分别与谱红细胞反应做特异性抗体鉴定试验:同时以瑞士进口的DiaMed同类产品及常规的血型血清学试管法同步比较.结果 研制的卡式微柱凝胶血型试剂与瑞士进口的DiaMed同类产品比较,检验结果、敏感性、特异性无明显差别.结论 研制的卡式微柱凝胶试剂适用于血型鉴定、配血试验、抗体筛选和鉴定等血型血清学检查,该试剂制备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的优点,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和开发价值.

    作者:罗广平;叶欣;戎霞;汪传喜;夏文杰;陈扬凯;邓晶;赵阳;丁浩强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探讨健康教育对初产妇产后的影响

    目的 评价健康教育对初产妇产后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选择2004年7月至2005年3月间1 608例在广州市妇婴医院进行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916例和对照组692例,两组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实验组进行系统化的院内外结合的健康教育,并在出院1周、3周、6周到产妇家中进行访视健康教育;对照组行常规产检,出院后接受基础护理指导.对两组初产妇产后的健康状况、初乳分泌时间、盆肌保健操健康教育效果和抑郁症发生率情况进行观察,并分别用SPSS 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产妇在产后健康状况、切口愈合、盆肌保健操健康教育效果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统计表明,实验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初乳分泌时间为(5.32±3.97)h,有15例发生产后抑郁症,占1.64%;而对照组的初乳分泌时间为(10.67±8.95)h,有73例发生产后抑郁症,占10.55%.结论 健康教育能有效地降低初产妇的疾病发生率,促使初乳分泌,提高初产妇产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易灵敏;何小玲;董海鹏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