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波;曹开源;徐向东;徐霖;袁广卿;张甜;丘少鹏
目的 探讨脂类代谢与冠心病(CHD)之间的密切关系,为冠心病的预测及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酶法、选择性抑制法对180例冠心病患者及40例健康成人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100(ApoB100)、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进行分析测定.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冠心病患者血清TC、TG、ApoB100和LDL-C水平及LDL-C/HDL-C、LDL-C/ApoA1和TC/HDL-C比值显著增高,而血清HDL-C和ApoA1水平及ApoA1/ApoB100比值显著降低(P均<0.01);采用LDL-C、HDL-C、ApoA1、ApoB100、TC和TG等多指标的联合分析时,冠心病患者的脂类代谢异常率高达88.3%,远远高于单纯检测TC和TG时的26.7%(P<0.01);TC和TG均正常的非高脂血症患者中有84.1%的患者普遍存在一项和/或多项的脂类代谢异常,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TC为临界水平时脂类代谢异常的阳性率要明显高于TC为理想水平时(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普遍存在脂类代谢异常,脂类代谢异常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多指标的联合分析可以更全面准确地对患者的冠心病危险性进行评估.
作者:罗蓉;李卓成;屠洪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胃部分切除术在小儿的应用特点及其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总结38例小儿胃部分切除术患者资料,从原发病、手术方式,胃切除范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 小儿胃部分切除术原发病以化学(或药物)腐蚀性胃十二指肠损伤、应激溃疡及良性胃肿瘤比例显著高于成人为其特点.术后并发症中,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低,远期并发症中倾倒综合征、低血糖、吻合口溃疡或溃疡复发率显著低于成人,并发症发生率及其程度与胃切除多少成正比关系.胃切除范围不超过50%时,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程度轻,疗效好且对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结论 胃部分切除术是适应于小儿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以Billroth Ⅰ术及胃切除不超过50%为宜,小于50%的胃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症状轻,易治愈且对儿童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儿童胃部分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其程度与胃切除范围的大小成正比关系.
作者:叶根榕;苏诚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石头鱼毒鳍刺伤的临床特点.方法 结合文献分析本科自2004-2007年收治的17例石头鱼毒鳍刺伤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结果 在给予热水浸泡的8例石头鱼毒鳍刺伤中,4例(50%)疼痛得到明显缓解.11例给予局部麻醉的病例均获得迅速的疼痛缓解.1例出现伤口周围皮肤坏死;无1例发生严重全身并发症和死亡;平均留观时间2.7(1~7)d;平均痊愈时间8.7(5~35)d.结论 石头鱼毒鳍刺伤一般预后良好.局部麻醉能可靠、迅速的缓解疼痛和方便处理伤口.
作者:韩建华;叶志强;邢帮荣;孔庆磊;陈郁鲜;邓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对腹水病因的鉴别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住院或门诊的腹水患者66例,按腹水的发生机制分为门静脉高压组(A组)和非门静脉高压组(B组),分别测定SAAG、腹水总蛋白(AFTP )、腹水/血清总蛋白比值(A/S)、腹水乳酸脱氢酶(LDH),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门静脉高压组SAAG值为19.17±5.36,非门静脉高压组SAAG值为8.24±2.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AG指标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依次为94.59%、86.21%、89.74%、92.59%和90.91%,而AFrP、LDH、A/S的准确性依次为77.27%、65.15%、65.15%.结论 SAAG与门静脉高压存在着相关性;SAAG在鉴别门静脉高压性腹水与非门静脉高压性腹水时优于传统的渗漏出液指标,对鉴别门静脉高压性和非门静脉高压性腹水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国富;洪流;张家明;唐家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隐孢子虫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的传染病原,不但给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甚至威胁人类健康,已成为全球寄生虫学和环境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本文就隐孢子虫在分类学上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杨建伟;李国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观察骨康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IL-1、IL-6和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成骨细胞,实验分为3组:正常血清组、中药骨康血清组和雌二醇含药血清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成骨细胞IL-1、IL-6和TNF-α表达.结果 中药骨康含药血清组IL-1、IL-6和TNF-α含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中药骨康含药血清组与雌二醇含药血清组IL-1、IL-6和TNF-α的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去势状态下,中药骨康可能是抑制IL-1、IL-6和TNF-α分泌,而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作者:赵可伟;潘昆如;司徒儒如;梁秀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合并肺不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2例支气管结核合并肺不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抗结核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清醒镇静麻醉下经纤支镜多点针刺注射或经纤支镜球囊扩张术为主的介入治疗.结果 治疗组强化期末及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率分别为64.86%和100.00%,高于对照组的34.78%和65.22%,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疗程结束时治疗组胸片不张病灶吸收效率为91.89%,高于对照组的69.57%,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病人对治疗的耐受性好,未发现与介入治疗有关的严重副反应.结论 清醒镇静下经纤支镜介入治疗方法是治疗支气管结核合并肺不张的有效方法,可弥补全身化疗的不足,提高治愈率,清醒镇静麻醉方式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此疗法无明显毒性反应,并发症少,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通明;吴智龙;张锡林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G-6.PD缺乏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情况,为临床防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做G-6-PD筛查,阳性者用G6PD/6PGD比值定量法进行确诊.使用重氮法测定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结果 1 281例G-6-PD缺乏的新生儿高胆红素患者172例,发病率为13.4%,显著高于对照组(X2=98,P<0.005);其中显著缺乏组发病率为21.2%,显著高于中间缺乏组(X2=61.6,P<0.005);男性发病率为18.8%,显著高于女性(X2=35,P<0.005).结论 G-6-PD缺乏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原因.
作者:聂俊玮;刘春华;刘广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载脂蛋白A(apoA)水平变化与血糖控制状态关系及其可能的影响机制.方法 采用自动生化仪检测213名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用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比较其与血脂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6±0.45)mmol/vs(1.13±0.35)mmol/L,P>0.05];控制满意组apoA水平显著高于非满意组[(1.16±0.31)g/Lvs(0.98±0.32)g/L,P<0.01],apoB/apoA显著低于非满意组(P<0.05).TC、TG、LDL、VLDL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apoA与HbAlc、FBG呈显著负相关(r=-0.30,P<0.01;r=-0.24,P<0.01);apoA与HDL、TC呈显著正相关(r=0.74,P<0.01;r=0.39,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状态显著影响apoA水平,这可能是HDL功能紊乱的重要原因.
作者:张扬;冉建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韶关地区1998-2007年流感流行情况,探讨流行特征,提供防治建议.方法 根据韶关地区流感监测和疫情资料进行流感流行分析.结果 1998-2007年共采集流感样患者标本5 062人份,经分离鉴定流感病毒阳性303株,分离率为5.99%.在303株流感病毒株中,H3亚型流感病毒245株(80.86%),B型流感病毒34株(11.22%),H1亚型流感病毒20株(6.60%),首次发现禽H9流感病毒感染人,并检出禽H9亚型流感病毒4株(1.32%).10年内共报告疫情128起,以3~7月份为爆发高峰,以中、小学校居多,以H3亚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疫情见多,其次为B型流感.监测中采集一般人群血清596份,流感病毒H1、H3、B1、B2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7.72%、69.30%、40.77%、27.68%;采集职业暴露人群血清366份,流感病毒H5和H9抗体阳性率分别是0.27%和33.08%.结论 韶关市近10年的流感流行优势株为H3亚型,流感流行高峰在3~7月,进入2000年后流感活动有所加强,一般人群血清流感抗体均有下降趋势,对此应做好加强监测及措施,防范流感在本市的大规模流行.首次在本市发现禽H9亚型流感病毒感染人事件,建议继续加强禽流感的监测.
作者:陈艳;宾羽琳;邱灿林;陆家海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甲型肝炎病毒TZ84株单克隆抗体在甲肝病毒抗原检测中的应用,以期代替现有试剂中的多克隆抗体,得到灵敏度高、特异性好、重复性和准确性好的甲肝抗原检测试剂.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将甲肝多抗包被96孔酶标板后,加入甲肝抗原,分别用酶标单抗和酶标多抗两种方法进行检测甲肝抗原,对单抗试剂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价.结果 单抗试剂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100%,变异系数均小于15%.结论 单抗试剂可用于甲肝抗原的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高荷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应用中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方法 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一组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另一组应用被动电极行右室心尖部起搏,观察电极置入时X线曝光时间和心电图QRS波宽度,电极置入后随访观察起搏阈值、感知、阻抗,电极脱位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主动固定电极组的x线曝光时间均长于被动固定电极(18.76±4.35 vs 9.03±3.23,P<0.01),主动固定电极组的QRS波时限较被动固定电极组短(0.13±0.03 vs 0.16±0.04,P<0.01).术后随访1月两组间的起搏阈值、感知、阻抗均无差异,主动固定电极组未见电极脱位等并发症.结论 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中的应用是可行和稳定的.
作者:郭应军;李雪山;王国军;林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TCT)联合阴道镜及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在宫颈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来我院门诊主诉白带增多、性交出血及妇检宫颈糜烂的756例患者行TCT筛查,其中125例阳性患者进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情况.结果 TCT异常率为16.53%,TCT检查CIN Ⅰ及以上病例诊断与病理活检诊断符合率为83.10%、灵敏度为86.44%(51/59)、特异性为88.10%(74/84)、阳性预测值83.61%(51/61)、阴性预测值90.24%(74/82);阴道镜检查CIN Ⅰ及以上病例诊断与病理活检诊断符合率为71.43%、灵敏度为95.45%(63/66)、特异性为86.05%(74/86)、阳性预测值84.00%(63/75)、阴性预测值96.10%(74/77);TCT检查2例宫颈癌,而阴道镜和病理活检均诊断3例宫颈癌,提示阴道镜检查官颈癌的诊断价值高于TCT.结论 TCT细胞涂片联合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可明显提高CIN的阳性检出率,是发现宫颈疾病安全、方便、准确、可靠的检查方法.适合作为CIN的筛查方法.
作者:雷少霞;陈慧群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观测创伤性脑损伤后不同时间大鼠脑组织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方法 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损伤组(n=10)和脑损伤组,损伤组按伤后1、6、24、48、72和168 h观察时间点分为6个亚组(n=10).用Feeney氏自由落体撞击法制作重型颅脑损伤模型.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损伤后不同时间荧光探剂2,7-二氯氢化荧光素(H2DCFDA)与碘化丙啶(PI)标记的活体脑片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物的动态变化和细胞死亡程度.结果 ①1、6、24 h损伤组脂质过氧化物明显增加(P<0.05),48 h达到峰值,之后下降,72 h已显著下降(P<0.05),168 h恢复正常水平.②1、6 h损伤组神经细胞死亡明显增加(P<0.05),24 h达到峰值,之后维持不变,24、48、72及168 h各损伤组之间细胞死亡无明显差异(P>0.05).③脂质过氧化物引起神经细胞死亡.结论 创伤性脑损伤早期(<72h)脑组织即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引起神经细胞死亡,并且将持续一周.脂质过氧化物在创伤性脑损伤的继发损害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瞿文军;蔡颖谦;徐如祥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克隆和鉴定一个新的阴道毛滴虫Rab1-like基因(TvRab1-like)及其内含子.方法 我们从一阴道毛滴虫cDNA表达文库中分离出一个cDNA克隆,它与各物种的Rab家族蛋白有较高的同源性,因此我们进一步用BLASTP、RPS-BLAST、ClustalW和MEGA3等分析软件对该cDNA克隆进行了序列分析和进化树分析;用PCR和RT-PCR等技术分别对该基因组和mRNA进行了扩增和测序分析.结果 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cDNA克隆长705 bp,开放阅读框具603 bp,推测肽链含有200个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结果提示该cDNA克隆所推测的蛋白质是一个Rab1亚家族的亚型.进化树分析也表明它属于阴道毛滴虫Rab1亚家族.基因组PCR扩增和测序分析表明该基因包含一个25 bp的内含子,该内含子具有阴道毛滴虫和其它真核生物较大内含子所具备的典型的5'GT-AG-3'和分支位点基序.RT-PCR产物及其测序分析表明在该基因的转录本中存在着未剪切和剪切后的mRNA,说明确实有内含子的存在.结论 TvRab1-like基因属于阴道毛滴虫Rab1亚家族,该基因含有一个25 bp的内含子.该内含子是至今发现的小的阴道毛滴虫基因内含子之一,很可能也是真核生物中小的内含子.对诸类低等真核生物内含子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理解真核生物内含子的起源和进化.
作者:罗丽莉;徐晓园;许铭炎;傅玉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胆道病变患者的抗感染用药方法.方法 选取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伴胆道病变的患者160例,在护肝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抗生素或者曲匹布通治疗.观察临床体征和肝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并观察药物性肝损害的出现.结果 四组患者接受治疗前,肝功能具有可比性.经过护肝治疗和抗生素或曲匹布通治疗后,肝功能均有所好转,胆道病变有所改善.在各组治疗后,TBIL、ALT、AST、AKP、TBA、GGT、LDH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其中,A、c组较B、D组肝功能恢复较好,B、D组之间无显著差异,C组在四组当中,肝功能恢复佳.结论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伴胆道病变原因复杂,可能存在细菌和梗塞相互影响促进.进行抗生素联合曲匹布通治疗可以较好的缓解病情.有助于肝功能恢复.
作者:卢罗生;梁朝旭;梁惕湖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LP(a)]和D-二聚体(DD)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检测160例冠心病患者血清tHcy、hsCRP、LP(a)和血浆DD的浓度,另外选择健康人群8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清tHcy、hsCRP、LP(a)和血浆DD的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联合监测血清tHcy、hsCRP、LP(a)和血浆DD的浓度变化对冠心病的预防和早期诊断及动态监测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林志芳;岑丽莲;柯尊彬;贾冰;李海珠;帅虎;梅敏 刊期: 2008年第07期
通过对近几年来具有代表性的中药复方治疗实验性及临床肝纤维化相关文献的研究总结,简要概括该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并对中药复方治疗肝纤维化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朱彩平;袁冬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异位妊娠的手术方法、适应证、手术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确诊为输卵管妊娠、有手术指征的80例患者的腹腔镜手术情况和术后情况.结果 80例输卵管妊娠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术中出血量为5~200 ml,手术获得满意疗效.结论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异位妊娠首选的手术方式.
作者:郑桂琴;刘晋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核素唧99mTc标记的乳糖化多聚赖氨酸拉米呋啶(简称Lac-PLL-LA)的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方法 分别通过体外和体内水平观察Lac-PLL-LA的抗乙肝病毒作用.①体外水平:比较观察Lac-PLL-LA和LA对2.2.15细胞分泌的HBsAg、HBeAg及HBV DNA的抑制率.②体内水平:将成功建立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LA阳性对照组、Lac-PLL-LA 50 mg/kg和100 mg/kg,各组均连续给药10 d,每日2次,于给药前和给药后第5、10天以及停药后第3天采血,分离血清,采用斑点杂交方法及放射自显影方法,观察小鼠血清乙肝病毒DNA(HBV-DNA)的动态变化.结果 体外水平:作用5 d时,Lac-PLL-IA血清组抗HBV作用优于LA组(HBsAg:53.09±1.09和40.02±0.79,P<0.05;HBeAg:54.65±2.14和35.13±0.94,P<0.01);药物作用10 d时,含Lac-PLL-LA血清组抗HBV作用均优于LA组(HBsAg:54.97±2.01和58.17±1.28,P<0.05;HBeAg:55.09±1.32和35.78±0.99,P<0.05).体内水平上Lac-PLL-LA的抗乙肝病毒作用:Lac-PLL-LA 50 mg/kg、100 mg/kg在给药后不同时间小鼠血清HBV DNA的OD值均低于模型对照组和LA组,且在停药后未见明显反跳现象.结论 Lac-PLL-LA在体内、外均有良好的抑制HBV感染作用,且停药后不易出现反跳现象,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抗-HBV作用的药物.
作者:孔令斌;孙志;杨景玉;杨志寅 刊期: 200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