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

曾红文;凌云志

关键词:腹股沟疝, 无张力疝修补术, 成型补片
摘要:目的 探讨聚丙烯网塞及补片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优点、并总结经验教训,方法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的聚丙烯锥形填充物及成型补片对216例腹股沟疝病人施行疝环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手术时间,伤口疼痛,术后自主能力恢复,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为45 min;术后3~8 h病人能下床活动;伤口疼痛时间2~3 d.术后排尿困难3例,切口血肿1例,无一例切口感染.腹股沟异物感10例,睾丸炎1例.术后随访6~96月206例,仅1例复发,复发率0.45%.结论 雏形填充物及成型补片组织兼容性好,无排异反应,具有一定的抗感染能力,是理想的疝修补材料.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手术操作简便,损伤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手术指征可适当放宽,是较先进的疝修补术式.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方法 169例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3例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照组86例应用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疗效.结果 治疗组惠儿体温下降,咳嗽减轻,疾量减少,咳痰困难程度减轻,舌红苔黄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4.0%.较对照组(总有效率80.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毒副作用小,有较强的退热、镇咳、化痰等作用.是治疗小儿病毒性支气管肺炎的理想用药选择.

    作者:王晖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环磷酰胺的临床应用现状

    环磷酰胺是临床常用的氮芥类药物.近年来随着对其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临床应用进一步扩大,主要用于实体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和同种异体移植等.本文意在综述环磷酰胺的临床应用现状.

    作者:王聪;王一腾;魏鑫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外科手术学实验教学体会

    外科手术学是培养医学生基本功和手术技巧的重要环节,针对学生在教学实验中的突出问题.在基础知识教学上,始终把握无菌原则,以注重理解、注重归纳、注重细节为原则指导操作;在操作实践上,选用合适的教具,提高课堂演示效果;在实验管理上,少花钱多办事,增加学生动手机会,提高教学效果;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发挥好老师的表率作用,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作者:易卉玲;向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ATP7B蛋白在肝豆状核变性中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肝豆状核变性(HLD)是一种铜代谢缺陷病,其发病与铜转运相关的P型ATP酶(ATP7B蛋白)功能改变密切相关.ATP7B蛋白通过一系列相互独立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作用于铜的转运.ATP7B蛋白的突变会打乱铜平衡,导致铜过量并沉积于肝、脑和眼角膜,引起相应的器官脏器损伤.近几年,有关肝豆状核变性的分子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作者将就ATPTB蛋白在肝豆状核变性过程中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陈晶贞;孟艳燕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肺癌心包内处理血管的肺切除术67例观察

    目的 探讨心包内处理肺血管肺切除在局部晚期肺癌的外科治疗中的疗效和临床经脸.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2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67例侵犯肺血管的局部晚期肺癌患者的外科治疗资料,其中肺静脉及左心房受累49例.肺动脉圆锥及肺动脉干受累18例.结果 全组病人死亡1例,死于肺部感染和呼吸功能衰竭.本组病例随访率为92.5%(62/67),1年生存率82.5%,3年生存率38.1%,5年生存率为25.1%.结论 心包内处理肺血管行肺切除术安全、可靠,并增大手术根治几率,提高病人长期生存机会,为局部晚期的肺癌患者行下一步综合治疗提供更多机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熊荣生;蒋润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 评价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猪肺磷脂注射液,固尔苏)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治疗作用.方法 27例NRDS的患儿经气管滴入固尔苏[100 mg/(kg·次)],然后拔管予NC-PAP呼吸支持治疗.作为NCPAP组.25例常规机械通气病例作为对照组(VT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血气变化、并发症、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结果 治疗后1 h,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明显好转;6 h、12 h及24 h,两组患儿的血.气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NCPAP组肺部感染及慢性肺部疾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VT组;NCPAP组的氧疗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VT组,住院费用也较低.结论 NCPAP及固尔苏联合应用能有效地治疗NRDS,与常规机械通气比较,具有肺部感染、慢性肺部疾病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等特点.

    作者:黄冬梅;陈健;陆俏群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重用桑枝加葛根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6例

    目的 探求重用桑枝加葛根汤对颈椎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86例神经型颈椎病患者使用桑枝加葛根汤内服外热敷治疗.结果 经治疗1.5~2.0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95.3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重用桑枝加葛根汤治疗神经型颈椎病有消除或缓解神经受压,症状改善明显.

    作者:罗英;李运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关于加强专科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以加强专科医院人才队伍建设为出发点,以全面提升专科医院竞争能力为目的 ,对专科医院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专科医院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人才队伍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前沿性和高学历人才缺乏、医师队伍不够稳定、创新意识滞后是当前专科医院人才队伍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和重要缺陷;就充分认识专科医院人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行了论述,对加强专科医院人才建设的基本途径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作者:和焕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支架植入术治疗症状性重度椎-基底动脉狭窄26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支架植入术治疗有症状的椎基底动脉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应用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对26例经内科药物治疗无效的症状性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进行治疗,26例椎-基底动脉狭窄程度均超过50%.结果 支架植入后即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血管造影检查,全组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前26例平均狭窄率评估为80.6%.术后残余狭窄率均<10%.1例病人在围手术期内发生较严重的迷走反射,经升压药及阿托品等治疗后迅速好转;另有1例发生穿刺点血肿,一周后渐消退,其余病例在围手术期内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支架植入术是治疗有症状的重度椎一基动脉狭窄的有效、安全的一种方法.

    作者:吴秋义;蔡斌;郭刚;陈文亚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住院眼外伤病例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眼外伤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对近年收治的374例(386眼)眼外伤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眼外伤占同期眼科住院病例的22.9%;男性眼外伤患者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比例为5.13:1;11~40岁为高发年龄段;职业分布特点依次为学生、工人、农民、干部;根据我国制定的盲目标准,致盲101眼,致盲率26.17%.结论 眼外伤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一旦发生应及时治疗,以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李建华;杨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卵巢肿瘤90例快速石蜡切片的病理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术中快速石蜡切片病理诊断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90例卵巢肿瘤患者,均行术中快速石蜡切片,再与常规石蜡切片的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90例卵巢肿瘤患者术后常规石蜡切片确诊为良性肿瘤56例,交界性13例,恶性21例.快速石蜡切片确诊84例,诊断符合率93.33%,6例诊断错误,原因其中4例为取材不当,2例为读片错误.结论 快速石蜡切片作为一种术中快速病理组织学诊断方法,对确定卵巢肿瘤的性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为临床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

    作者:周伟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是临床常见的损伤.由于高能致伤因素增多,软组织损伤常较严重,骨折多呈粉碎性或多段,治疗较为复杂,如处理不当往往发生骨折不愈合与感染.

    作者:张作权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中青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中青年人(<45岁)确诊冠心病及脑血管的患者,其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为早期中青年人防治冠心病及脑血管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年轻冠心病及脑血管病患者[冠心病经冠状动脉造影或心脏计算机辅助断层显像(ECT)证实,脑血管病则经头部CT或MR检查确诊,而年龄<45岁]80例作为疾病组,并以年龄匹配的正常年轻人60例(冠脉造影正常或心脏ECT正常及经头部CT或MR检查头部正常)作为对照组,分析其危险因素(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血浆总高胆固醇、吸烟、家族史)在两组间的差别及分布特点.结果 在危险因素中,疾病组的三酰甘油(TC)、血浆总胆固醇(TCH)、血糖(GLU)水平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疾病组中一项及二项以上危险因素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肥胖、高血压、吸烟、高TG、高GLU、高TCH危险因素的聚集可能是中青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危险性增加的原因.

    作者:宋宏中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急性中毒救治中应用血液净化技术的体会

    血液净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一项新技术,涉及到临床诸多学科,该技术不仅可以清除机体内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还可以清除外源性毒物,目前已成为临床抢救急性重度药物、毒物中的首选方法.

    作者:包勤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联合用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联合用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 对自愿接受保守治疗的未破裂异位妊娠患者132例行甲氨喋呤(MTX)+米非司酮+中药联合用药.结果 成功治愈率90.91%,中转手术12例,占9.09%.药物不良反应出现48例,占36.36%,以胃肠道反应为主,无脱发及骨髓抑制发生.结论 联合用药方法简单有效,安全经济,无创,保留生育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丰晓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心血管内科研究生心导管技术教学体会

    心导管技术是心内科诊疗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心血管内科专业的研究生而言,系统掌握和应用该技术是其研究生培训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心导管技术培训过程是一个长期、系统、规范的过程.技术和理论要求较高,操作难度相对较大.

    作者:王雷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运动对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运动时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10)、糖尿病组(n=10)和糖尿病运动组(n=10).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内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糖尿病运动组大鼠每日游泳训练1次,共计运动3个月.分别在建模前和建模后3个月检测大鼠的血糖和体质量,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组织海马区纤维连接蛋白(Fn)分布情况.结果 成模后,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运动组大鼠血糖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1);糖尿病运动组明显好于糖尿病组(P<0.01).海马区脑组织Fn阳性区域,糖尿病组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糖尿病运动组增加不明显(P>0.05).结论 运动可以改善糖尿病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对糖尿病大鼠血-脑脊液屏障起保护作用.

    作者:李华;王晓东;王玉龙;聂晓云;张宇;熊元恒;陈海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20例的CT诊断及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诊断.方法 对120例有明确围产期窒息史的患儿行CT检查并回顾性分析CT表现.结果 120例HIE中,轻度78例,中度30例,重度12例.结论 CT能直接地反映缺氧缺性脑病的改变,有助于明确HIE的诊断及分度,对于预后的评估有重要价值.

    作者:阳光;李道全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运用MIPO技术自锁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

    目的 探讨运用MIPO技术结合自锁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自2006年8月至2007年10月胫骨骨折行前内侧入路微创切口自锁钢板内固定术37例.结果 术后X线显示骨痂平均4.1周,骨折,临床愈合平均9.3周,骨性愈合平均15.6周.无胫前皮瓣坏死、切口感染、骨不连、骨髓炎发生.结论 前内侧入路微创切口自锁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较快,具有临床可行性.

    作者:武明鑫;黄玉良;吴家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钳刮术前促宫颈成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钳刮术前宫颈扩张的有效方法a.方法 选择孕11~14周自愿中止妊娠的健康妇女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术前米非司酮顿服配伍米索前列醇阴道放置,对照组采用术前宫颈插管,术时观察宫颈软化、宫口扩张、疼痛程度、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等.结果 观察组促宫颈成熟、术中疼痛程度、出血量、手术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钳刮术前,效果良好.

    作者:靳花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