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花兰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同时性多原发癌的X线表现,分析X线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8例上消化道同时性多原发癌进行低张气钡双对比造影观察.结果 8例患者中,食管-食管型3例,食管-胃型3例,胃-胃型2例,X线主要表现为食管和胃的不规则龛影,黏膜中断、破坏、管腔狭窄、钡剂通过受阻.结论 X线气钡双对比造影是诊断上消化道同时性多原发癌的重要手段.
作者:张镇滔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恶性淋巴上皮病变是一种发生于涎腺的罕见恶性肿瘤.
作者:许文魁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硝酸甘油是心血管内科常用药物,临床上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及预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也可用于降低血压.笔者通过对36例CHF住院患者使用硝酸甘油治疗的观察及中西医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重点将中西医护理技术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泽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采用PKRP治疗高危BPH患者27例,随访2~14个月.结果 手术时间30~100 min,平均50±30 min.术中出血少,均未输血,无前列腺电切综合征(TURS)及真性尿失禁发生,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术前为(24.3±4.5)分,术后3个月降至(8.6±2.5)分(P<0.01).结论 应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高危BPH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明显拓宽了BPH的手术适应证.
作者:周政;黄家旺;宋钟贵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自拟清胰通腑汤佐治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AP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生长抑素,治疗组配合清胰通腺腑汤加减.结果 腹痛缓解时间、首次通便时间、住院天数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清胰通腑汤加减佐治急性胰腺炎可有效提高治疗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闫丕瑜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小儿厌食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多发于1~6岁的儿童,尤以城市独生子女多见.它是指见食不香或食欲不振或胃纳不佳,甚者拒食的一种常见病症.
作者:陈晓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锁骨骨折的佳治疗方式.方法 对98例锁骨骨折进行治疗,其中手术治疗46例,包括重建钢板固定20例,克氏针内固定12例.锁骨钩钢板固定8例,记忆合金固定6例;非手术治疗52例,8字绷带固定.结果 5种方法疗效相似,2种钢板固定和记忆合金固定法的生活质量高于单独克氏针内针固定者;非手术治疗对于移位较轻或复位后较稳定的骨折有较好效果.结论 锁骨骨折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个体化分析,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才能有利于骨折的早期愈合.在手术治疗中,在经济条件许可条件下,可优选记忆合金固定法治疗.
作者:吉旭彬;杨照田;董传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36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临床抢救及护理.结果 治愈35例,占97.22%;好转1例,占2.78%.有效(治愈加好转)率达100%.结论 做好临床观察、预防、治疗及护理是防治产后出血的重要措施.
作者:付小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产后出血性休克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占孕产妇死亡的首位[1].临床上多采用保守治疗,无效者采用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或经腹子宫切除术.
作者:王有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经腹二维超声诊断宫外孕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07年我院96裂型宫外孕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观察子宫内膜厚度,结合血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值综合判断.结果 96例宫外孕中,流产型9例,占9.3%;破裂型15例,占15.6%;未破裂型67例,占69.7%;陈旧型5例,占5.2%.结论 超声诊断宫外孕准确率高,检查迅速且无痛苦、无创伤,可作为妇产科急症首选的检查方法.
作者:王晓炜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消化性溃疡患者13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7例服用奥美拉唑、果胶铋和阿莫西林.治疗组6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加味补中益气方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70.7%,总有效率(治愈加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治愈率43.3%,总有效率为70.6%.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士举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输卵管结扎术因其安全、可靠、简便、长效、创伤小等优点而被广大育龄妇女所接受,是目前国内外施行为广泛的女性绝育方法.输卵管结扎一般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进行.
作者:丁建国;李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中青年人(<45岁)确诊冠心病及脑血管的患者,其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为早期中青年人防治冠心病及脑血管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年轻冠心病及脑血管病患者[冠心病经冠状动脉造影或心脏计算机辅助断层显像(ECT)证实,脑血管病则经头部CT或MR检查确诊,而年龄<45岁]80例作为疾病组,并以年龄匹配的正常年轻人60例(冠脉造影正常或心脏ECT正常及经头部CT或MR检查头部正常)作为对照组,分析其危险因素(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血浆总高胆固醇、吸烟、家族史)在两组间的差别及分布特点.结果 在危险因素中,疾病组的三酰甘油(TC)、血浆总胆固醇(TCH)、血糖(GLU)水平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疾病组中一项及二项以上危险因素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肥胖、高血压、吸烟、高TG、高GLU、高TCH危险因素的聚集可能是中青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危险性增加的原因.
作者:宋宏中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乙肝标志物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TRFIA)对1 139名公务员进行两对半定量检测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对相同的标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定性检测;日常门诊和住院病人3 745人用ELISA进行两对半定性检测.结果 公务员TRFIA定量检测HBsAg阳性(>0.5 ng/ml)率6.4%;ELISA定性检测相同标本HBsAg阳性率6.2%;公务员TRFIA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阳性(>10 mIU/ml)率62.3%;日常门诊和住院病人ELISA定性检测HBsAg、HBsAb阳性率分别为11.8%、44.1%.结论 乙肝标志物定量检测的灵敏度、准确性更高,临床意义更广泛,尤其是HBsAg和HBsAb.
作者:刘云峰;刘中国;杜利容;邓清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三维成像数字化成形钛网颅骨修补术的疗效.方法 分析采用三维成像数字化成形钛网行颅骨修补28例(A组),与普通钛网手工塑形颅骨修补20例(B组),在手术操作时间,钛钉数量.并发症以及术后患者对头颅的外观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 与B组相比较,A组术前塑形质量明显提高,外观完美,并发症少,节约修补材料.手术时间缩短约57 min.结论 三维成像数字化成形钛网颅骨修补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钛钉数量,并发症少,患者及术者对术后头颅外观的满意度好.
作者:唐文元;伊伟;洪涛;谢江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葛根素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62例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葛根素治疗组和硝酸甘油和丹参治疗组,观察每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收缩压、平均心率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葛根素治疗组高血压、心绞痛及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 葛根素具有硝酸酯类和受体阻滞剂的优点,适宜高血压痛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
作者:张玉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应用经尿道双极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治疗浅表膀胱肿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用英国Gyrus公司的经尿道双极电切系统行浅表膀胱肿瘤切除术21例,术后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治疗,其中5例前列腺增生(BPH),且同期行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电切术.结果 经尿道膀胱肿瘤双极电切术手术时间10~80 min,平均35 min,无TURS综合征,无一例膀胱穿孔,无明显闭孔神经反射.随访1月至2年,2例复发.结论 用双极电切联合膀胱灌注治疗浅表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理想方法.
作者:李金先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晚期大肠癌患者,用奥沙利铂(L-HOP)130 mg/m2,静脉滴注2 h;亚叶酸钙(CF)200 mg/m2,静脉滴注2 h,氟脲嘧啶(5-FU)0.5 g在CF滴完后静脉注射,然后5-FU 2.0 g/m2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滴注48 h,每三周重复1次,治疗2周期后评定疗效.结果 36例中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1例,稳定(SD)16例,进展(PD)7例,总有效率(CR+PR)36.1%.毒副作用主要是度恶心呕吐、腹泻、末梢神经毒性、口腔黏膜炎、骨髓抑制、静脉炎等.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5-FU与CF治疗晚期大肠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能耐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良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昆明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及其水平传播机制.方法 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推荐的K-B法药敏试验检测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2002年7月至2004年6月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对临床常用23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用接合试验分析多重耐药性的水平传播状况.结果 103株临床分离到的阴沟肠杆菌对23种常用抗生素的药物敏感试验显示:广谱青霉素类,第一、第二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在80%以上;三代头孢菌素除头孢他啶外,耐药率均大于70%;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为31.5%;头酶素类的耐药率65%以上;亚胺培南100%敏感;广谱青霉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耐药率为50%~90%;氨基糖甙类中庆大霉素耐药率高迭66.7%.而阿米卡星耐药率不高,只有14.1%;喹诺酮类的环丙沙星耐药率为48.4%;磺胺类的复方新诺明耐药率为64.8%.对52株耐第三代头孢菌素菌株的接合试验显示,23.1%菌株的的耐药性可通过接合传递.结论 该院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的多重耐药严重,部分菌株的耐药性可在不同种菌株间水平传递.
作者:胡大春;赵晓丽;邵剑春;刘德华;周玲;钱净;蒋杰;秦海燕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CD5+B细胞和CIM/CD8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以及他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技术和流式细胞仪对4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病前后周围血中CD4/CD8比例和CD5+B细胞的百分率和37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 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病高峰期周围血CD4/CD8比例显著低于病情恢复期,且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CD5+B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病高峰期,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恢复期,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和T细胞免疫功能的紊乱相关,而CD5+B可能在乙型肝炎的慢性化机制中发挥作用.
作者:瞿志军;李国航;黄兴国 刊期: 200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