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艳;潘春枝;陈小华;张素辉;刘健;袁联潮
目的 了解肇庆市食品中沙门菌的污染状况,建立食品中沙门菌的快速检验方法.方法 采用国标法(GB/T4789.4)对样品进行沙门菌检测,并应用VITEK 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分离的可疑菌株进行鉴定.结果 监测4类120份样品,共检出沙门菌9株,检出率为7.5%,其中生肉类沙门菌检出率为20.0%,蔬菜类沙门菌检出率为5.0%,熟肉制品及水产品中均未检出沙门菌,VITEK与常规法鉴定结果相一致.结论 肇庆市生肉制品的沙门菌污染情况较严重,优势菌型为德尔卑沙门菌.VITEK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可用于食品中沙门菌的快速检测.
作者:黄雪珍;谭海芳;陈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梅州城区旅店业卫生状况,为公共卫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照<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要求,按<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和<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对37家旅店业进行调查.结果 城区37家旅店业均建立了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32家旅店业有较完善的洗涤消毒等卫生设施,客房各项卫生指标监测检验总合格率为96.70%.结论 城区旅店业卫生状况良好,卫生设施较完善,但管理上仍有欠缺,卫生管理制度落实率较低.
作者:钟玉梅;李涛;巫峤;谢建志;李晓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分析其发病特点.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对2005年1月至12月32 046例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时间、年龄、部位、科室、菌种等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32 046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 128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52%.主要感染科室:普通外科5.48%、烧伤科5.32%、心血管内科5.28%;主要感染部位:下呼吸道35.40%、上呼吸道18.68%、泌尿道12.05%;临床分离的致病菌中革兰氏阴性菌占61.8%、革兰氏阳性菌占22.9%、真菌占15.3%,其中大肠埃希氏菌占13.57%、铜绿假单胞菌占12.06%、金黄色葡萄球菌占9.55%.结论 医院感染的主要科室是普通外科、烧伤外科、心内科,主要部位是呼吸道和泌尿道,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大肠埃希氏菌占首位.
作者:李杰;冯捷;陈立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人工神经网络在涂阴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将全部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建模样本和证实样本,再将建模样本分为训练样本及校验样本.利用训练样本筛选出对诊断涂阴肺结核有意义的单项参数指标来构建人工神经网络诊断模型,并用校验样本确定合适的网络结构,后用证实样本评价其泛化能力.结果 得到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构为(29-9-1)-BP型.该模型在证实样本ROC曲线下面积为(0.989±0.015),诊断准确率为93.10%,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8.89%及100%.结论 (29-9-1)-BP型网络模型可作为涂阴肺结核的诊断工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值得进一步探讨.
作者:宋烨;杨本付;李芳;宋仰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阴道液中α1-微球蛋白(PAMG-1)定性检测诊断胎膜早破的价值.方法 分析62例胎膜早破病例和38例胎膜未破病例的阴道液中PAMG-1、pH和HCG检测结果.结果 PAMG-1检测胎膜早破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8.39%、100%和99.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7.44%,灵敏度、准确度和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pH和HCG方法,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少量阴道液PAMG-1检测对胎膜早破的诊断优于pH和HCG,且同样具有简单、快速、无创伤、实用的优点.
作者:廖启洪;吕程;潘柳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自然沉降法和撞击法监测室内细菌总数的捕获效果.方法 使用自然沉降法(平皿暴露10 min)和撞击法(FA-1型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对课室、实验室、办公室同步采样;同时用撞击法以28.3 L/min分别进行1 min、10 min、15 min空气采样结果的监测.结果 撞击法和自然沉降法测得空气细菌总数间存在显著的正的线性相关关系;与自然沉降法比较,撞击法捕获空气细菌的效率更高(F方法=147.825,P=0.000);撞击法采样15 min时所采空气细菌总数下降(F=17.171,P<0.001).结论 撞击法的灵敏度更高,能客观地反映出不同清洁程度场所的室内细菌含量的差异;撞击法采样时间较长时,捕获空气细菌效率下降.
作者:陈新宇;徐巧兰;李名钊;温倩茹;谢华凤;马婧;黄迪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荨麻疹病因复杂,多种多样.近年来发现肝炎病毒感染不仅可以引起肝细胞的损伤,也可以引起肝外组织的损伤和相关症状,特别是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他们与慢性荨麻疹的发病也存在一定联系.本文的目的是系统的分析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的慢性荨麻疹与乙型肝炎病毒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通过临床表现和皮肤病理、皮肤免疫病理方面的调查研究,认为肝炎病毒感染,特别是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能引起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肝外组织的损伤与免疫反应,与慢性荨麻疹的发生发展有相关性.
作者:黄樱樱;陈明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对SARS冠状病毒M蛋白膜内部分(Mc蛋白)的基因(Mc区)进行克隆、表达及鉴定.方法 采用PCR技术从SARS-CoV GD322株M基因全长片段上扩增得到Mc区,克隆至pGEM-T载体.利用引物上的EcoRⅠ/XhoⅠ酶切位点切下Mc区插入至pET-32a(+)表达载体,转化原核表达系统BL21,表达His-融合蛋白,利用SDS-PAGE和Western-blot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结果 扩增的Mc区长度为360 bp,重组子经PCR,双酶切和测序鉴定,获得pET-32a(+)/Mc原核表达菌株并可进行高效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blot验证为相对分子质量约43 000的融合蛋白,与预期理论值相符.结论 实现了Mc蛋白的高效表达,为进一步研究SARS冠状病毒Mc蛋白的生物学作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刘志伟;胡族琼;赵卫;张文炳;龙北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湛江市农村人群肠道蠕虫感染现状.方法 随机采集村民新鲜粪便,用直接涂片法及饱和盐水浮聚法检查虫卵,用盐酸左旋咪唑驱虫法检查感染钩虫种类.结果 粪检190人,虫卵阳性78人,总感染率为41.1%.检出3种肠道蠕虫卵,其中钩虫感染率25.8%,蛔虫感染率12.1%,鞭虫感染率10.5%,有2种或3种虫卵阳性率为6.8%;不同地点各虫感染率不同;钩虫以50~70岁人群感染率较高,蛔虫、鞭虫以20岁以下人群常见;女性的钩虫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药物驱虫后检获有十二指肠钩虫成虫、美洲钩虫成虫及雄性蛔虫,其中,十二指肠钩虫占钩虫比例87.4%,美洲钩虫占钩虫比例12.6%.结论 湛江市农村人群感染蛔虫、鞭虫及钩虫常见,其中以钩虫感染为严重.钩虫感染率较高与旱作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十二指肠钩虫在该地钩虫流行中占了重要地位.
作者:彭礼飞;何天文;郑冼华;何庆丰;梁晓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家蝇幼虫、蛹、成虫的抗菌肽成分.方法 通过针刺感染大肠杆菌诱导家蝇各虫态产生抗菌肽,再经研磨、离心等步骤提取这些抗菌肽,用改进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使其分离.结果 家蝇幼虫有7条带,成虫有5条,蛹只有4条.结论 家蝇幼虫和成虫的抗菌肽种类较蛹的多,且有一些小分子肽段,可能与其较强的抗菌效果有关;家蝇蛹处于相对静止期,其电泳图中抗菌肽条带较少,无较小的条带,抗菌效果可能较幼虫和成虫的差.
作者:张庆华;李飞栋;赵瑞君;侯玉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对东莞市2005年流脑疫情及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制定东莞市流脑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和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东莞市2005年流脑疫情及健康人群流脑抗体水平和带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东莞市流脑的高发人群是外来青壮年工人;健康人群脑膜炎双球菌的携带率为0.16%,A群和C群流脑IgG抗体平均浓度分别为2.72μg/ml和3.35μg/ml,A群抗体保护率为56.22%.本地人口的A群和C群流脑抗体浓度均显著高于流动人口;流脑的优势菌群及脑膜炎双球菌的耐药性已发生改变.结论 流动人口是预防和控制流脑的重点人群,建议在外来青壮年工人中开展A+C群流脑菌苗普种.在流脑病人的治疗和预防性服药时,应选择脑膜炎双球菌对之敏感的青霉素类、利福平、环丙沙星等药物以取代传统的磺胺类药物.
作者:熊劲光;张巧利;刘艳璋;张泽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一般人群对热带病健康知识了解的状况和需求,探讨一般人群健康教育的佳教育和服务模式.方法 采用科普活动现场随机抽样、现场问卷的调查方法,运用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问卷所列11种常见热带病认知程度较高的是:广州管圆线虫病、麻风病、疟疾、登革热、血吸虫病,但高认知度也只达到所调查人群的50%.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与其他组人群相比,在大部分热带病的认知度上(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20~39岁年龄组与其他年龄组进行分析,只有一项结果显示显著性差异;在获取知识途径上,分析大学以上文化程度和20~39岁年龄组人群,通过网络、书籍、报刊获取知识比率较大.调查人群中有291(69%)人不了解也不知道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是专看热带病的医院.95%(399/420)的人认为很有必要开展热带病的健康普及教育.结论 相关部门应关注,向一般人群提供适宜的热带病健康教育普及、咨询和服务.
作者:温艳;潘春枝;陈小华;张素辉;刘健;袁联潮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10年(1995-2004)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菌痢)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宝安区1995-2004年疫情资料,作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95-2004年全区菌痢发病率为17.99/10万,无菌痢死亡病例报告,历年发病率波动在9.03/10万~22.40/10万之间,1997年发病率为22.40/10万,是发病率高的年份,发病率低是2004年为9.03/10万人,比1995年下降了51.84%.发病年龄以五岁以下儿童及20~30岁之间的青年为主,占总发病数的59.87%,男女性别比为1.21:1;发病职业分布明显,发病率前三位是工人、托幼、散居儿童,占总发病数的72.39%;地区分布以石岩和光明为多;发病季节高峰为夏秋季.结论 1995-2004年宝安区菌痢的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防治工作虽已取得显著成绩,但该病发病率一直居于法定传染病百分构成比前五位.综合分析结果,还应进一步加强对重点人群(工人、托幼、散居儿童)及高发季节时段的预防干预.
作者:马智超;黎建明;詹志强;吴泰顺;余家麟;朱元芳;黄振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构建含结核分枝杆菌Ag85A基因的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并初步研究其免疫原性.方法 采用PCR法从结核杆菌H37Rv株扩增Ag85A基因,将PCR扩增产物克隆于2型腺相关病毒(AAV-2)表达质粒pSNAV中,构建重组质粒pSNAV-Ag85A;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重组质粒转入BHK-21细胞中,G418筛选得到能表达目的基因混合细胞系BHK-Ag85A;用具有rAAV-2包装功能的辅助病毒感染BHK-Ag85A,纯化后得到rAAV-2-Ag85A;Western blotting检测重组病毒Ag85A基因在BHK-21细胞中的表达;rAAV-2-Ag85A免疫Balb/c小鼠,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Ag85A抗体,51Cr释放分析检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结果 PCR扩增的Ag85A基因唐列与GenBank公布的序列一致,纯化后得到的rAAV-2-Ag85A滴度为1×1012 virus particles/ml;Western blotting检测到rAAV-2-Ag85A在BHK-21细胞中能够表达出一相对分子质量为32 000的多肽;rAAV-2-Ag85A免疫的Balb/c小鼠,抗-Ag85A抗体的滴度可达1∶l 024,同时还可激发Ag85A特异性的CTL产生.结论 rAAV-2-Ag85A构建成功,rAAV-2-Ag85A免疫小鼠可以同时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的出现.rAAV-2-Ag85A对于防止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尤其是作为结核病的治疗性疫苗可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孙海峰;俞守义;欧程山;胡贵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自然分娩产妇产道细菌性感染(不包括衣原体)对于新生儿眼结膜炎的发病影响,加强围产期保健,防止婴幼儿视力损害.方法 对148例新生儿眼结膜炎患者作结膜囊渗出物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培养结果将患儿分为A组:培养阴性(无菌生长)组,B组:培养阳性组(有菌生长),同时相应将A组、B组患儿母亲分为产妇A组和产妇B组,作阴道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检查相对照.结果 产妇A组检出病原菌者5例(17.2%),清洁度正常,未检出病原菌及滴虫者24例(82.8%).患儿B组检出淋病奈瑟氏菌13株(10.9%),其它各属菌株106株(89.1%).产妇B组涂片见有白细胞内外革兰阴性双球菌者11例(9.2%);其它病原菌及念珠菌、滴虫感染者76例(63.9%),清洁度正常,未检出病原菌及滴虫者32例(26.9%).产妇A组产道感染阳性率17.2%,B组阳性率73.1%,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结论 新生儿眼结膜炎与产妇产道感染有密切相关性,应加强对妊娠中晚期孕妇的生殖道感染防治,减少新生儿经产道感染的几率.
作者:林常瑜;罗秀峰;邹明荣;孙丛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东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及有效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5-2006年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东莞市2005-2006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4起,传染病暴发疫情9起,占64.29%,食物中毒5起,占35.71%;发生在工厂的有8起(占57.14%)、中小学有5起(占35.71%)、幼儿园1起(占7.14%);4月份(5起)、12月份(4起)发生突发事件数分别占35.71%、28.57%;学生和民工是高发人群,年龄以4.5~14岁为主.结论 东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发生在工厂、中小学、托幼机构,严重危害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作者:陈婉雯;刘艳璋;张泽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应用动物模型探讨蜱传病原体伯氏疏螺旋体和嗜吞噬细胞无浆体混合感染对组织螺旋体载量、莱姆关节炎严重性、宿主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建立伯氏疏螺旋体和嗜吞噬细胞无浆体混合感染和伯氏疏螺旋体单一感染小鼠模型,在不同时间点研究各组小鼠组织中的螺旋体载量、关节炎严重性和血清IgG效价,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单一感染组相比,在螺旋体感染后18 d和30 d,混合感染组小鼠组织螺旋体载量显著增高,关节炎明显严重,血清IgG效价显著偏低.结论 伯氏疏螺旋体和嗜吞噬细胞无浆体混合感染显著增加小鼠组织螺旋体载量、加重关节炎症状和病理改变,且抑制体液免疫功能.
作者:宝福凯;Erol Fikrig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高压液相色谱分析法(HPLC)在β-地中海贫血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50例婚检、产检人员的血样分别运用HPLC、琼脂糖凝胶电泳及碱变性方法测定HbA2、HbF.结果 HPLC与Hb电泳测定HbA2,两者相关回归分析的结果,y=0.362+0.861x,相关系数为0.89,t检验:P>0.05;HPLC与抗碱实验测定HbF,两者相关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y=0.138+0.951x,相关系数为0.98,t检验:P>0.05.结论 高压液相色谱分析法(HPLC)可以替代血红蛋白电泳及抗碱方法应用于筛查β-地中海贫血.
作者:魏小平;徐霞;廖伟娇;张东梅;李云峰;吴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2003-2005年分离的4 364株细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变迁,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大多数分离细菌的鉴定和药敏试验利用BD Phoenix仪,少数利用手工鉴定和K-B法药敏试验.数据分析用WHONET 5.0软件.结果 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敏感率一直为100%,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大多逐年上升,甲氧西林耐药率也逐年上升,金黄色葡萄球菌从40.8%上升到61.6%,表皮葡萄球菌从69.7%上升到79.8%.G-杆菌合计,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逐年升高,耐药率一直低于30%的为美洛培南、亚安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他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体外产ESBLs的检出率一直居高不下,为29.5%~45.5%.结论 本院肠杆菌科产ESBLs比例、葡萄球菌甲氧西林耐药率和非发酵菌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均较高,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以降低耐药率及多重耐药菌的扩散.
作者:芮勇宇;耿穗娜;王前;裘宇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合成降钙素原的全长基因,表达出降钙素原的融合蛋白并制备多抗,为降钙素原(PCT)的功能研究及单抗制备提供有力的实验基础.方法 采用多引物人工一步合成基因技术合成降钙素原的全长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表达出重组蛋白,将初步纯化的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多抗并进行Westernblot鉴定.结果 成功表达降钙素原重组蛋白并制备其多抗,Western blot证实所制备的PCT多抗可与所获得的融合蛋白和病人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 成功表达降钙素原重组蛋白并制备其多抗,为明确降钙素原来源和病理生理作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以及为制备其单克隆抗体提供实验材料.
作者:陈跃瑜;吴英松;徐伟文;王穗海;姜永玮;彭娟;李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