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宝安区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分析

马智超;黎建明;詹志强;吴泰顺;余家麟;朱元芳;黄振宇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 流行特征, 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10年(1995-2004)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菌痢)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宝安区1995-2004年疫情资料,作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95-2004年全区菌痢发病率为17.99/10万,无菌痢死亡病例报告,历年发病率波动在9.03/10万~22.40/10万之间,1997年发病率为22.40/10万,是发病率高的年份,发病率低是2004年为9.03/10万人,比1995年下降了51.84%.发病年龄以五岁以下儿童及20~30岁之间的青年为主,占总发病数的59.87%,男女性别比为1.21:1;发病职业分布明显,发病率前三位是工人、托幼、散居儿童,占总发病数的72.39%;地区分布以石岩和光明为多;发病季节高峰为夏秋季.结论 1995-2004年宝安区菌痢的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防治工作虽已取得显著成绩,但该病发病率一直居于法定传染病百分构成比前五位.综合分析结果,还应进一步加强对重点人群(工人、托幼、散居儿童)及高发季节时段的预防干预.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32 046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调查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分析其发病特点.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对2005年1月至12月32 046例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时间、年龄、部位、科室、菌种等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32 046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 128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52%.主要感染科室:普通外科5.48%、烧伤科5.32%、心血管内科5.28%;主要感染部位:下呼吸道35.40%、上呼吸道18.68%、泌尿道12.05%;临床分离的致病菌中革兰氏阴性菌占61.8%、革兰氏阳性菌占22.9%、真菌占15.3%,其中大肠埃希氏菌占13.57%、铜绿假单胞菌占12.06%、金黄色葡萄球菌占9.55%.结论 医院感染的主要科室是普通外科、烧伤外科、心内科,主要部位是呼吸道和泌尿道,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大肠埃希氏菌占首位.

    作者:李杰;冯捷;陈立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清远市无SARS病例地区人群SARS冠状病毒抗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探讨清远市无SARS病例地区人群SARS冠状病毒(SARS-CoV)抗体水平.方法 采集本地区各县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群血液,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SARS-CoV抗体IgG.结果 共检测血清样本1 484份,SARS-CoV抗体IgG总阳性率为0.61%(9/1484),其中0~6岁和13~18岁年龄组SARS-CoV抗体IgG均为阴性,7~12岁年龄组的阳性率为1.82%(8/439),19岁以上年龄组的阳性率为0.10%(1/1009).在9份SARS-CoV抗体IgG阳性的血清样本中,1份为饮食服务业从业人员,阳性率为0.39%(1/257);其余8份为学生,阳性率为1.70%(8/471).结论 本地区人群SARS-CoV抗体水平比较低,低龄组0~12岁人群SARS-CoV抗体IgG阳性率高于高龄组13岁以上组人群的阳性率.提示SARS-CoV可能存在隐性感染、隐性传播和隐性感染聚集性.

    作者:陈丽萍;禤汝流;孙小康;罗文玲;刘皑莹;林燕锋;曹晓月;黄晋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滴金免疫渗滤法检测广州管圆线虫抗体的实验研究

    目的 建立一种检测广州管圆线虫抗体的简便、快速、敏感、特异的新方法.方法 以广州管圆线虫成虫抗原为包被抗原,金标记SPA为显色剂,建立检测广州管圆线虫抗体的滴金免疫渗滤法(DIGFA);并以ELISA平行检测比较.结果 用DIGFA检测广州管圆线虫实验感染鼠血清50份,其阳性检出率为96.0%,50份正常鼠血清的阴性符合率达100%,DIGFA分别检测蛲虫阳性鼠血清13份,绦虫阳性鼠血清11份和粪类圆线虫阳性鼠血清18份,前二者均为阴性,后者交叉反应率为5.6%;DIGFA与ELISA平行检测30份广州管圆线虫阳性鼠血清,两法符合率达96.7%.结论 DIGFA与ELISA有相似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具有简便、快速、不需特殊仪器设备等优点,是一种检测广州管圆线虫抗体的新方法.

    作者:曾肖芃;丁建祖;沈丽英;陈翠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SARS冠状病毒M基因膜内区的克隆、表达与鉴定

    目的 对SARS冠状病毒M蛋白膜内部分(Mc蛋白)的基因(Mc区)进行克隆、表达及鉴定.方法 采用PCR技术从SARS-CoV GD322株M基因全长片段上扩增得到Mc区,克隆至pGEM-T载体.利用引物上的EcoRⅠ/XhoⅠ酶切位点切下Mc区插入至pET-32a(+)表达载体,转化原核表达系统BL21,表达His-融合蛋白,利用SDS-PAGE和Western-blot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结果 扩增的Mc区长度为360 bp,重组子经PCR,双酶切和测序鉴定,获得pET-32a(+)/Mc原核表达菌株并可进行高效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blot验证为相对分子质量约43 000的融合蛋白,与预期理论值相符.结论 实现了Mc蛋白的高效表达,为进一步研究SARS冠状病毒Mc蛋白的生物学作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刘志伟;胡族琼;赵卫;张文炳;龙北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人巨细胞病毒部分抗原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目的 克隆表达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特异性强的抗原决定簇基因,制备特异性抗原.方法 从感染HCMV的细胞上清液中提取病毒基因组DNA,用PCR扩增HCMVpp150(ppUL32)、gp52(UL44)、pp65(ppUL83)、ppUL80a蛋白IgM抗原决定簇编码区DNA序列,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并测序,然后克隆至表达载体pGEX-4T-1诱导表达,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表达产物的抗原性.结果 经序列测定各基因片段序列正确,并在pGEX-4T-1表达载体中得到了高效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经Westernblotting和ELISA分析,具有良好的抗原性,能够与HCMV IgM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有效地获取纯度较高、特异性强的HCMV抗原,为HCMV感染者的早期诊断提供检测用抗原.

    作者:姜永玮;吴英松;徐伟文;陈跃瑜;彭娟;李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胎盘α1-微球蛋白的检测在诊断胎膜早破的价值

    目的 探讨阴道液中α1-微球蛋白(PAMG-1)定性检测诊断胎膜早破的价值.方法 分析62例胎膜早破病例和38例胎膜未破病例的阴道液中PAMG-1、pH和HCG检测结果.结果 PAMG-1检测胎膜早破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8.39%、100%和99.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7.44%,灵敏度、准确度和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pH和HCG方法,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少量阴道液PAMG-1检测对胎膜早破的诊断优于pH和HCG,且同样具有简单、快速、无创伤、实用的优点.

    作者:廖启洪;吕程;潘柳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含结核分枝杆菌Ag85A基因的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的构建和免疫原性

    目的 构建含结核分枝杆菌Ag85A基因的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并初步研究其免疫原性.方法 采用PCR法从结核杆菌H37Rv株扩增Ag85A基因,将PCR扩增产物克隆于2型腺相关病毒(AAV-2)表达质粒pSNAV中,构建重组质粒pSNAV-Ag85A;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重组质粒转入BHK-21细胞中,G418筛选得到能表达目的基因混合细胞系BHK-Ag85A;用具有rAAV-2包装功能的辅助病毒感染BHK-Ag85A,纯化后得到rAAV-2-Ag85A;Western blotting检测重组病毒Ag85A基因在BHK-21细胞中的表达;rAAV-2-Ag85A免疫Balb/c小鼠,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Ag85A抗体,51Cr释放分析检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结果 PCR扩增的Ag85A基因唐列与GenBank公布的序列一致,纯化后得到的rAAV-2-Ag85A滴度为1×1012 virus particles/ml;Western blotting检测到rAAV-2-Ag85A在BHK-21细胞中能够表达出一相对分子质量为32 000的多肽;rAAV-2-Ag85A免疫的Balb/c小鼠,抗-Ag85A抗体的滴度可达1∶l 024,同时还可激发Ag85A特异性的CTL产生.结论 rAAV-2-Ag85A构建成功,rAAV-2-Ag85A免疫小鼠可以同时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的出现.rAAV-2-Ag85A对于防止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尤其是作为结核病的治疗性疫苗可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孙海峰;俞守义;欧程山;胡贵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诊断涂阴肺结核的研究

    目的 研究人工神经网络在涂阴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将全部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建模样本和证实样本,再将建模样本分为训练样本及校验样本.利用训练样本筛选出对诊断涂阴肺结核有意义的单项参数指标来构建人工神经网络诊断模型,并用校验样本确定合适的网络结构,后用证实样本评价其泛化能力.结果 得到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构为(29-9-1)-BP型.该模型在证实样本ROC曲线下面积为(0.989±0.015),诊断准确率为93.10%,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8.89%及100%.结论 (29-9-1)-BP型网络模型可作为涂阴肺结核的诊断工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值得进一步探讨.

    作者:宋烨;杨本付;李芳;宋仰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生物分泌抗菌物质研究进展

    分泌物是生物防御系统的组成之一,从原始的植物到细菌、真菌、两栖动物乃至高等级的哺乳动物,它们都能利用独特的分泌物来维持自身的菌群平衡及抵御外物尤其是病原微生物入侵.本文从生物分泌物抗菌物质的分类及生物学特性、抗菌机理、应用及展望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综述.

    作者:国果;吴建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广州增城市一起输入性登革热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广州增城市2006年一起输入性登革热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以及在暴发疫情中进行索源调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回顾性病例搜索,对该起登革热疫情调查分析;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病例血清进行登革热抗体检测;用布雷图指数(BI)进行蚊媒密度调查.结果 病例刘某为实验室确诊病例,无外出史;索源调查发现的病例黄某及其侄子血清登革热IgM、IgG均阳性,有疫区活动史,发病时间与刘某发病在一个潜伏期内.结论 该病例为增城市2006年首例报告登革热确诊的本地感染病例,感染来源为区外输入性;早期被误诊,传染源未被及时发现是导致本次疫情的重要原因;迅速灭蚊和消除伊蚊孳生地是控制疫情的有效措施;多部门参与、组织专业队及时扑救疫情是迅速控制登革热流行的主要原因.

    作者:李铁钢;刘于飞;秦鹏哲;陈雄飞;杨智聪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ELISA法检测江门地区性病门诊患者生殖支原体抗原

    目的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性病门诊患者泌尿生殖道生殖支原体(Mg)抗原,探讨江门地区性传播疾病(STD)门诊患者Mg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Mg多克隆抗体,标记酶结合物,建立检测Mg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性病门诊患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进行Mg抗原检测.结果 双抗体夹心ELISA法可检测到5μg/ml蛋白浓度,除肺炎支原体外与其他泌尿生殖道常见支原体和细菌无交叉反应;共检测了174例标本,Mg抗原阳性33例,阳性率为18.97%,其中男性和女性阳性率分别为19.88%和7.69%;男性患者中,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淋病、前列腺炎患者的Mg抗原阳性率分别为13.43%、62.5%和4.84%.结论 STD门诊患者存在Mg感染,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Mg抗原具有一定的灵敏度,且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适合临床筛查Mg抗原.

    作者:黄澍杰;王蓓;赵季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游离雌三醇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游离雌三醇(uE3)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TRFIA)方法.方法 采用竞争抑制一步法建立检测uE3的TRFIA分析方法,并对该试剂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该方法的灵敏度为0.14 nmol/L,线性范围为0.14~120 nmol/L,回收率为97.7%.分析内和分析间变异系数分别为1.6%~4.1%和4.4%~8.8%.与E2、孕酮和睾酮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0.24%、0.36%和0.40%.149份血样用本试剂与进口的同类试剂同时检测,其相关系数为0.925.结论 试剂盒各项指标均达到临床检测要求,可替代国外同类产品试剂盒.

    作者:蒋艺勤;汤永平;丁岚;李来庆;李明;吴英松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家蝇幼虫、蛹、成虫抗菌肽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

    目的 分析家蝇幼虫、蛹、成虫的抗菌肽成分.方法 通过针刺感染大肠杆菌诱导家蝇各虫态产生抗菌肽,再经研磨、离心等步骤提取这些抗菌肽,用改进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使其分离.结果 家蝇幼虫有7条带,成虫有5条,蛹只有4条.结论 家蝇幼虫和成虫的抗菌肽种类较蛹的多,且有一些小分子肽段,可能与其较强的抗菌效果有关;家蝇蛹处于相对静止期,其电泳图中抗菌肽条带较少,无较小的条带,抗菌效果可能较幼虫和成虫的差.

    作者:张庆华;李飞栋;赵瑞君;侯玉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蟑螂重组变应原的研究进展

    根据近十年的国内外相关资料,本文对蟑螂重组变应原免疫学特性以及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上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作者:马慧;刘志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高压液相色谱分析法在β-地中海贫血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高压液相色谱分析法(HPLC)在β-地中海贫血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50例婚检、产检人员的血样分别运用HPLC、琼脂糖凝胶电泳及碱变性方法测定HbA2、HbF.结果 HPLC与Hb电泳测定HbA2,两者相关回归分析的结果,y=0.362+0.861x,相关系数为0.89,t检验:P>0.05;HPLC与抗碱实验测定HbF,两者相关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y=0.138+0.951x,相关系数为0.98,t检验:P>0.05.结论 高压液相色谱分析法(HPLC)可以替代血红蛋白电泳及抗碱方法应用于筛查β-地中海贫血.

    作者:魏小平;徐霞;廖伟娇;张东梅;李云峰;吴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绒山羊和绵羊源东毕吸虫ITS rDNA的PCR扩增及序列分析

    目的 扩增绒山羊和绵羊源东毕吸虫的ITS rDNA序列并进行分析比较.方法 运用PCR方法,以保守引物BD1和BD2扩增从黑龙江绒山羊和绵羊体内分离的东毕吸虫(Orientobilharzia spp.)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1及ITS-2).PCR产物经测序后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黑龙江绒山羊和绵羊东毕吸虫的ITS序列总长均为875 bp,其中ITS-1序列长为384 bp,5.8S序列长为159 bp,ITS-2序列长为332 bp.黑龙江绒山羊和绵羊东毕吸虫的ITS序列相似性为99.9%,只有一个碱基差异,存在于ITS-2序列中.结论 本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绒山羊和绵羊东毕吸虫的ITS序列,证实绒山羊和绵羊源东毕吸虫代表同一个种.这些结果为东毕吸虫分子生物学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并为寄生虫分子系统学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作者:艾琳;王春仁;唐剑栋;林瑞庆;朱兴全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慢性荨麻疹和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荨麻疹病因复杂,多种多样.近年来发现肝炎病毒感染不仅可以引起肝细胞的损伤,也可以引起肝外组织的损伤和相关症状,特别是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他们与慢性荨麻疹的发病也存在一定联系.本文的目的是系统的分析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的慢性荨麻疹与乙型肝炎病毒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通过临床表现和皮肤病理、皮肤免疫病理方面的调查研究,认为肝炎病毒感染,特别是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能引起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肝外组织的损伤与免疫反应,与慢性荨麻疹的发生发展有相关性.

    作者:黄樱樱;陈明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北京市科普活动人群热带病健康知识现状和需求调查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一般人群对热带病健康知识了解的状况和需求,探讨一般人群健康教育的佳教育和服务模式.方法 采用科普活动现场随机抽样、现场问卷的调查方法,运用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问卷所列11种常见热带病认知程度较高的是:广州管圆线虫病、麻风病、疟疾、登革热、血吸虫病,但高认知度也只达到所调查人群的50%.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与其他组人群相比,在大部分热带病的认知度上(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20~39岁年龄组与其他年龄组进行分析,只有一项结果显示显著性差异;在获取知识途径上,分析大学以上文化程度和20~39岁年龄组人群,通过网络、书籍、报刊获取知识比率较大.调查人群中有291(69%)人不了解也不知道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是专看热带病的医院.95%(399/420)的人认为很有必要开展热带病的健康普及教育.结论 相关部门应关注,向一般人群提供适宜的热带病健康教育普及、咨询和服务.

    作者:温艳;潘春枝;陈小华;张素辉;刘健;袁联潮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降钙素原的克隆、表达及多抗制备

    目的 合成降钙素原的全长基因,表达出降钙素原的融合蛋白并制备多抗,为降钙素原(PCT)的功能研究及单抗制备提供有力的实验基础.方法 采用多引物人工一步合成基因技术合成降钙素原的全长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表达出重组蛋白,将初步纯化的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多抗并进行Westernblot鉴定.结果 成功表达降钙素原重组蛋白并制备其多抗,Western blot证实所制备的PCT多抗可与所获得的融合蛋白和病人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 成功表达降钙素原重组蛋白并制备其多抗,为明确降钙素原来源和病理生理作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以及为制备其单克隆抗体提供实验材料.

    作者:陈跃瑜;吴英松;徐伟文;王穗海;姜永玮;彭娟;李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静脉药瘾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

    目的 了解静脉药瘾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381例静脉药瘾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观察HCV感染和常见的血源传播病毒的感染指标.结果 静脉药瘾者中抗HCV阳性261人(68.5%),感染率与当地正常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表明HCV感染与吸毒史长短、共用注射器者和重叠HIV/HBV感染相关.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主要因素是HIV感染、吸毒史和共用注射器.结论 静脉药瘾者是HCV感染的高危人群,而吸毒史长、共用注射器和伴发HIV/HBV感染时,使机体易感性增高,静脉药瘾者是丙型肝炎的重点防治对象.

    作者:李建蓉;公瑞煜;黄汉菊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