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庞健;黄健;陈立新;林天歆;黄海;吴荣海;程洲平
目的 了解小学流感爆发的流行特征,分析所采取防制措施的效果,为控制爆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况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该小学流感爆发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用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用血凝抑制试验对分离到的病毒标本进行分型鉴定.结果 全校967人,有63人发病,罹患率为6.51%.采集9份现症病人漱口液中有4份分离出流感病毒,进一步型别鉴定为B型流感病毒.结论 该事件是由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爆发疫情,感染来源为社区获得;早期发现、及时隔离治疗病人,是控制流感爆发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铁钢;刘维斯;秦鹏哲;刘于飞;王玉林;何丽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构建抗隐孢子虫ScFv-PE重组毒素原核表达载体并测定表达产物对隐孢子虫的杀灭作用.方法 利用基因工程原理,以含抗隐孢子虫ScFv-PE重组毒素的菌株为模板,利用设计合成的一对引物扩增出ScFv-PE,利用pMAL-p2X载体构建重组毒素pMAL-ScFv-PE,并将其导人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和Weatern-blot,纯化后治疗感染隐孢子虫的小鼠.结果 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正确,IPTG诱导后可看到明显的条带.凝胶薄层扫描分析目的蛋白表达量占菌体蛋白总量的21%.纯化后的表达产物治疗感染隐孢子虫的小鼠治疗组比对照组肠滞留物中卵囊计数(P<0.05)与肠道平均累计感染积分明显减少(P<0.01).结论 利用原核表达载体成功构建了可溶性形式表达的pMAL-ScFv-PE重组质粒,重组毒素对隐孢子虫具有明显的杀灭作用.
作者:刘晓峰;李淑红;张西臣;尹继刚;李建华;宫鹏涛;张国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辣椒素受体(VR1)在肠易激综合征(IBS)内脏痛觉过敏中的作用.方法 新生雄性SD大鼠21只分为痛觉过敏阳性对照组(P组)、阴性对照组(N组)、去辣椒素受体神经元组(D组),出生第2天D组背部皮下注射辣椒素50 mg/kg.出生第8天起P组和D组给予结肠内充气刺激每天一次,连续2周,7周时给予结直肠扩张(CRD)刺激,进行腹部收缩反射(AWR)评分和腹直肌肌电记录.结果 D组AWR评分低及腹直肌放电活动少(P<0.01,与P组相比).结论 辣椒素受体参与了发育期幼鼠肠激惹致IBS内脏痛觉过敏.
作者:梁杰贤;季文进;洪迅;吉锦泉;梅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基因分型方法监测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36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RAPD基因分型,并通过指纹图谱比较与分析,确证医院感染爆发.结果 36株肺炎克雷伯菌共分得33型,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局部流行共1起.结论 RAPD可对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龙军;周韶松;彭永正;林裕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梅州市群体性诺瓦克样病毒胃肠炎流行特征,为诺瓦克样病毒胃肠炎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06年梅州市群体性诺瓦克样病毒胃肠炎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06年梅州市共报告4起群体性诺瓦克样病毒胃肠炎,共发病382例,无死亡病例.疫情全部发生在学校,发病时间均在冬春季,症状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为主,每起疫情均从部分患者粪便标本中检出诺瓦克样病毒抗原.结论 学校是诺瓦克样病毒爆发疫情的高发场所.预防诺瓦克样病毒疫情的关键是搞好学校的食品卫生和饮用水卫生工作.
作者:林立新;杨翼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寄生性原虫阴道毛滴虫细胞生长和衰老的相关基因.方法 从阴道毛滴虫的cDNA表达文库中分离出两个与酵母沉寂信息调节因子 (Sir2) 有较高同源性的cDNA克隆,分别命名为TvSir2和TvSir2-like,它们的编码框分别长915 bp和1116 bp.结果 序列分析显示这两个cDNA克隆与酵母Sir2同源性很高,其氨基酸序列中含有Sk2p及其同源蛋白三个特征性保守结构域.分别从这两株cDNA克隆中扩增出表达片段植入表达载体pET-41a,转化宿主菌E.coli BL21并用IPTG(isoprupylthio-β-D-galactoside)诱导表达到大量融合蛋白.用亲和层析法纯化的融合蛋白分别免疫豚鼠,获得的抗血清用Western-blot法识别到滴虫虫体全蛋白中大小为34 000 Mr和42 000 Mr的条带.免疫荧光法检测TvSir2和TvSir2-like蛋白位于细胞核外的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区域.结论 TvSir2和TvSir2-like克隆是酵酶Sir2的同源基因,为TvSir2和TvSir2-like在模式生物阴道毛滴虫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史咏梅;傅玉才;许铭言;徐晓园;许锦阶;邓致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是以PCR和RNA反转录为基础,通过部分已知基因序列(如EST)快速扩增cDNA的3'端或5'端未知序列区域,获得全长cDNA,研究新基因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针对该项技术自身存在的优缺点,同时结合国内外的新研究改进方案,对该技术作一概述.
作者:周维;黄翠琴;王寿昆;朱兴全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对一起可疑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进行实验室检测.方法 依据GB/T 478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进行肠道致病菌的检测,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共同鉴定病原菌.结果 选取的6份样本中,有5份副溶血弧菌PCR结果为阳性,16份病人肛拭子中有11份分离出副溶血弧菌,生化反应呈三种模式,血清学分型亦有K6、K41和K56三种.结论 该起食物中毒是由多种型别副溶血弧菌引起.
作者:侯炎昌;杨晓华;肖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一起工厂细菌性痢疾(菌痢)爆发的特点和流行原因,积累对爆发疫情调查处理的经验并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实验室病原分离培养鉴定方法,并结合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2006年10月30日至11月4日,该厂发生细菌性痢疾70例,罹患率为1.00%,发病均为工厂民工,年龄16~42岁,病例呈散在分布,无明显宿舍及工种聚集性,临床表现以发热、腹泻、腹痛、粘液血便、里急后重为主.从病人粪便和肛拭标本中分离培养出15株福氏2b型志贺氏菌.病例对照研究食用凉拌粉丝的OR值为7.75,经采取隔离治疗病人、食品卫生管理等综合措施后,疫情迅速终止.结论 本次疫情为一起菌痢爆发,爆发原因初步排除水源和接触因素,凉拌粉丝为可疑食物.集体食堂卫生安全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加强集体食堂的管理是遏止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爆发的关键.
作者:袁耀钦;钟新光;曾耀明;张泽武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从华支睾吸虫全长cDNA质粒文库中识别ATP合酶B亚基,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其结构和功能特征,用以指导实验研究.方法 利用生物信息学网站的各种在线分析工具和Vector NTI suite软件包,识别华支睾吸虫ATP合酶B亚基基因并预测编码蛋白质的各种结构与功能特征,并根据该基因构建种系分子进化树.结果 Blastx分析该基因为全长基因,属于ATP合酶B亚基家族,其分子进化树与种系进化过程非常吻合.该基因全长1 008 bp,编码300个氨基酸,含有线粒体转运肽、两个跨膜区、一个核定位序列和多个磷酸化位点,具有较稳定的理化性质.结论 ATP合酶B亚基是一个理想的真核种系进化的分子标志.华支睾吸虫ATP合酶B亚基具有线粒体和细胞核的双重定位序列,提示该蛋白可能在华支睾吸虫的能量代谢途径中发挥独特的调节作用.
作者:周红娟;余新炳;徐劲;胡旭初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了解广东省内医学媒介生物种类及分布情况,为虫媒病的防治提供有效的背景材料.查阅已发表的关于广东省内媒介生物的文献资料,总结出广东省内的媒介生物的种类及分布状况.结果广东省内报道过的蚊类共有4属23种;蝇类共有5科18亚科157种;蜚蠊2科3属5种;蚤类3科6属6种;恙螨1科2属3种;蜱3属6种.本综述通过资料的总结,掌握了广东省媒介生物本底状况,为虫媒病的防治提供了有效的资料.
作者:陈亮;彭鸿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茂名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检验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现状,为进一步开展艾滋病培训和防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茂名市辖区内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100名检验人员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对问卷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大部份检验人员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认知较差,正答率达80%以上的仅占56%,对国家防制艾滋病的相关政策了解也不够,接受培训的机会也欠缺,但对于艾滋病有正确的态度.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对茂名地区检验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
作者:廖国东;许桂锋;许铭清;谢建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孕妇产前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与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免疫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 将504例HBsAg(+)孕妇分为A(预防组),B(对照组)两组.A组:246名HBsAg阳性孕妇孕晚期每月分别注射基因重组型乙肝疫苗10μg、HBIG 200 IU(200 IU/ml),新生儿出生后采股静脉血,同时在出生后24 h内注射HBIG 200 IU,然后在0、1、6月龄接种基因重组型乙肝疫苗,每次10μg.B组:258例产前未注射HBIG和基因重组型乙肝疫苗的HBsAg阳性孕妇,其所生新生儿在0、1、6(30 μg、30μg、30μg)月龄只用基因重组型乙肝疫苗免疫.A、B两组婴儿都分别在0、3、6、9、12、24月龄静脉采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标志物,同时随访.结果 A组的宫内感染率为3.25%,B组为4.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3,P>0.05).A组没有发生慢性HBV感染的婴儿,而B组中有7例婴儿发生慢性HBV感染,B组婴儿发生慢性HBV的感染率显著高于A组(χ2=4.41,P<0.05).结论 产前用HBIG和新生儿HBIG联合免疫可降低慢性HBV感染率,阻断宫内感染的慢性化,提高产程感染的阻断效果.
作者:曾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2003年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接诊的狂犬病疫苗免疫者的流行病特征及抗体产生情况,为我市狂犬病监测提供部分信息和依据.方法 对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2003年狂犬病接种者的登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ELISA法对2003年在我门诊注射狂犬疫苗1701例人群进行抗体检测.结果 不同年龄组人群的抗体阳性率在89.66%~98.41%,低年龄组人群的抗体阳性率高于高年龄组人群.结论 注射狂犬疫苗的人群抗体阳性率仍未能达到100%,对结果阴性者应及时补种疫苗.
作者:蒋爱玲;李秀珍;黎淑端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0例患者均符合入选和不入选标准,予以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血管再通的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根据冠脉再通标准判断,30例患者血管再通构成比为76.7%,出血发生率为0.67%.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选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丽莉;王树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大鼠慢性疲劳模型,观察慢性疲劳对大鼠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慢性疲劳模型组,两组又按强制游泳周数各分为5个亚组,慢性疲劳模型组大鼠每日强制游泳2 h,慢性疲劳模型各亚组造模前及造模后1 d观测大鼠的力竭游泳时间,正常对照组大鼠除在疲劳模型组大鼠游泳期间给予禁食禁水外其他不作干预.实验结束后大鼠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肝功能相关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红素(T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结果 慢性疲劳模型组大鼠造模2周以后其力竭游泳时间显著减少(P<0.01),并随着造模时间延长至5周,大鼠力竭游泳时间有减少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疲劳模型组大鼠造模2周时血清AST出现显著升高(P<0.05).并持续到5周(P<0.01);大鼠造模3周时血清ALT出现显著性升高(P<0.05),并持续到5周(P<0.01);其他肝功能相关指标未见异常.结论 大鼠强制游泳2周可造成慢性疲劳模型,并造成大鼠肝功能损伤.
作者:聂晓莉;李晓勇;靳文;赵晓山;罗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临床脓肿、病灶分泌物及创面感染分离病原菌群分布与耐药性特点.方法 耐药性监测网成员医院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要求分离临床送检的各种包括脓肿、病灶分泌物及创面的细菌培养标本.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耐药性数据分析采用WHONET4软件.结果 2002-2004年间各种临床标本共分离感染病原菌20 087株.其中脓肿、病灶分泌物及创面等标本分离的病原菌2 659株,占13.2%.发生脓肿、分泌物及创面感染的患者主要是青壮年,门诊患者占20%.引起脓肿等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占50.5%.其中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及耐甲氧西林(MRS)检出率低于其他标本类型分离的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对数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比2002全国资料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对所监测抗生素的耐药率则与2002全国资料较为接近.结论 不同的标本类型其分离株对抗生素耐药特性有所不同,广州地区引起脓肿、病灶及创面等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一般要比其他标本分离菌低.
作者:魏衍超;何启勇;邹伟民;吴晓蔓;肖柯玲;王敏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遗传性耳聋可分为综合征性耳聋(syndromic hearing impairment,SHI)和非综合征性耳聋(nonsyndromic hearing impairment,NSHI).综合征性耳聋除听力损伤外,还有非听力方面的症状和体征,约占遗传性耳聋的30%;其余70%为非综合征性耳聋,即只有听力损害,不伴有非听力方面的症状和体征.学语前耳聋中绝大多数属于后者.人类约有15种连接蛋白,现已证实有6种与遗传性耳聋有关.迄今,对非综合征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耳聋(ARNSHL)研究较多的基因是Connexin26(Cx26)基因,它的高频突变与NSHI密切相关,同时Connexin26基因突变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耳聋DFNA3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耳聋DFNBI也有关,故称其为耳聋易感基因.本文主要从基因突变类型、器官和组织的表达,以及引起耳聋的机制和相关的治疗研究加以综述,重点探讨以Connexin26为代表的连接蛋白与遗传性耳聋的关系.
作者:徐聪;陆家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获取幽门螺杆菌hp0231和hp0410基因的序列,预测其编码蛋白HP0231和HP0410作为候选疫苗的可行性,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表达hp0231和hp0410.方法 提取幽门螺杆菌标准株NCTC11639的基因组DNA,按照GenBank中幽门螺杆菌标准株22695的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hp0231和hp0410基因,克隆入pMD18-T载体中测序,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将hp0231和hp0410克隆入表达载体pGEX-4T-1中,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鉴定.结果 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HP0231和HP0410均为外膜蛋白,具良好的抗原性,并且与其他生物的同源性较低,其作为Hp疫苗不易产生交叉反应以及自身免疫性反应,构建的重组菌可高水平表达可溶性重组蛋白.结论 HP0231和HP0410是有良好应用前景的Hp候选疫苗.
作者:胡平;罗军;张文炳;龙北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肝素对干化学法和酶动力学法测定血氨的影响.方法 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EP7-P文件,将不同浓度肝素分别加入低、中、高血氨浓度的样本中,用干化学法和酶动力学法测定各样本中血氨的浓度,与未加肝素的基础样本比较,观察肝素对两种方法测定血氨的影响,确定采用肝素抗凝样本的佳浓度.结果 对于干化学法测定血氨,低、中血氨浓度时要求肝素浓度≤40 U/ml,高血氨浓度时要求肝素浓度≤60 U/ml,对血氨测定影响较小.对于酶动力学测定血氨,低浓度样本要求肝素浓度≤40 U/ml,中、高浓度样本,肝素浓度≤60 U/ml时,对血氨测定影响较小.结论 采用肝素抗凝血样本测定血氨浓度,肝素浓度需控制在10-40 U/ml以内为宜.
作者:高月亭;刘汉欣;范婷婷;陈涛;肖洪广;刘忠民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