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阴道毛滴虫两个Sir2同源基因的克隆和功能

史咏梅;傅玉才;许铭言;徐晓园;许锦阶;邓致刚

关键词:阴道毛滴虫, Sir2同源基因, 基因克隆, 免疫定位
摘要:目的 探讨寄生性原虫阴道毛滴虫细胞生长和衰老的相关基因.方法 从阴道毛滴虫的cDNA表达文库中分离出两个与酵母沉寂信息调节因子 (Sir2) 有较高同源性的cDNA克隆,分别命名为TvSir2和TvSir2-like,它们的编码框分别长915 bp和1116 bp.结果 序列分析显示这两个cDNA克隆与酵母Sir2同源性很高,其氨基酸序列中含有Sk2p及其同源蛋白三个特征性保守结构域.分别从这两株cDNA克隆中扩增出表达片段植入表达载体pET-41a,转化宿主菌E.coli BL21并用IPTG(isoprupylthio-β-D-galactoside)诱导表达到大量融合蛋白.用亲和层析法纯化的融合蛋白分别免疫豚鼠,获得的抗血清用Western-blot法识别到滴虫虫体全蛋白中大小为34 000 Mr和42 000 Mr的条带.免疫荧光法检测TvSir2和TvSir2-like蛋白位于细胞核外的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区域.结论 TvSir2和TvSir2-like克隆是酵酶Sir2的同源基因,为TvSir2和TvSir2-like在模式生物阴道毛滴虫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德清县1951-2005年疟疾防治策略和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德清县55年来的疟疾防治成果,为制定疟疾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总结和分析德清县疟疾流行趋势、疟疾防治策略和措施及其效果.结果 德清县疟疾发病率从五、六十年代的1000/10万以上逐步下降到1979年的10/10万以下,并持续保持低水平.目前,年均发病率为0.68/10万,患者以外地输人为主.结论 德清县在不同时期采取的疟疾防治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必须继续重视和加强疟疾防治工作,以防止疟疾的死灰复燃和输入性疟疾的发生.

    作者:宋建根;黄亦雄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阴道毛滴虫两个Sir2同源基因的克隆和功能

    目的 探讨寄生性原虫阴道毛滴虫细胞生长和衰老的相关基因.方法 从阴道毛滴虫的cDNA表达文库中分离出两个与酵母沉寂信息调节因子 (Sir2) 有较高同源性的cDNA克隆,分别命名为TvSir2和TvSir2-like,它们的编码框分别长915 bp和1116 bp.结果 序列分析显示这两个cDNA克隆与酵母Sir2同源性很高,其氨基酸序列中含有Sk2p及其同源蛋白三个特征性保守结构域.分别从这两株cDNA克隆中扩增出表达片段植入表达载体pET-41a,转化宿主菌E.coli BL21并用IPTG(isoprupylthio-β-D-galactoside)诱导表达到大量融合蛋白.用亲和层析法纯化的融合蛋白分别免疫豚鼠,获得的抗血清用Western-blot法识别到滴虫虫体全蛋白中大小为34 000 Mr和42 000 Mr的条带.免疫荧光法检测TvSir2和TvSir2-like蛋白位于细胞核外的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区域.结论 TvSir2和TvSir2-like克隆是酵酶Sir2的同源基因,为TvSir2和TvSir2-like在模式生物阴道毛滴虫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史咏梅;傅玉才;许铭言;徐晓园;许锦阶;邓致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急性甲醇中毒患者的VEP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甲醇中毒患者的视觉诱发电位(VEP)波形的异常变化及其与血甲醇浓度的相关性.方法 对26例(52眼)甲醇中毒患者进行VEP检查及血甲醇浓度的测定.结果 病程第一阶段共观察26人(52眼),其中未引出VEP波形的有29只眼,波幅减低的有20只眼,波形P100潜伏期延长的有7只眼;病程第二阶段共观察17 人(34眼),其中未引出VEP波形的有10只眼,波幅减低的有22只眼,波形P100潜伏期延长的有11只眼;病程第三阶段共观察9人(18眼),其中未引出VEP波形的有7只眼,波幅减低的有8只眼,波形P100潜伏期延长的有4只眼.未见血甲醇浓度与双眼P100潜伏期均值之间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VEP检查可以对甲醇中毒患者视神经功能损害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急性甲醇中毒引起的视神经损害相对于异常甲醇浓度的降低以及其他临床症状消失具有滞后性与持续性.

    作者:艾宝民;李永胜;黄桂峰;刘移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人兽共患华支睾吸虫病诊断方法概述

    华支睾吸虫寄生于人和犬、猫等动物的胆囊和胆管内,造成肝胆的一系列疾病,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传统的病原学、免疫学诊断方法,以及其它新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选择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对防治本病十分重要.本文对华支睾吸虫病的诊断方法作一概述.

    作者:唐剑栋;林瑞庆;朱兴全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广东省医学媒介生物本底资料的现状

    了解广东省内医学媒介生物种类及分布情况,为虫媒病的防治提供有效的背景材料.查阅已发表的关于广东省内媒介生物的文献资料,总结出广东省内的媒介生物的种类及分布状况.结果广东省内报道过的蚊类共有4属23种;蝇类共有5科18亚科157种;蜚蠊2科3属5种;蚤类3科6属6种;恙螨1科2属3种;蜱3属6种.本综述通过资料的总结,掌握了广东省媒介生物本底状况,为虫媒病的防治提供了有效的资料.

    作者:陈亮;彭鸿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对阻断母婴垂直传播乙型肝炎病毒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孕妇产前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与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免疫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 将504例HBsAg(+)孕妇分为A(预防组),B(对照组)两组.A组:246名HBsAg阳性孕妇孕晚期每月分别注射基因重组型乙肝疫苗10μg、HBIG 200 IU(200 IU/ml),新生儿出生后采股静脉血,同时在出生后24 h内注射HBIG 200 IU,然后在0、1、6月龄接种基因重组型乙肝疫苗,每次10μg.B组:258例产前未注射HBIG和基因重组型乙肝疫苗的HBsAg阳性孕妇,其所生新生儿在0、1、6(30 μg、30μg、30μg)月龄只用基因重组型乙肝疫苗免疫.A、B两组婴儿都分别在0、3、6、9、12、24月龄静脉采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标志物,同时随访.结果 A组的宫内感染率为3.25%,B组为4.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3,P>0.05).A组没有发生慢性HBV感染的婴儿,而B组中有7例婴儿发生慢性HBV感染,B组婴儿发生慢性HBV的感染率显著高于A组(χ2=4.41,P<0.05).结论 产前用HBIG和新生儿HBIG联合免疫可降低慢性HBV感染率,阻断宫内感染的慢性化,提高产程感染的阻断效果.

    作者:曾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尿路结石成分分析及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本地区尿路结石成分构成情况,并根据尿路结石成分构成指导尿路结石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收集江门市中心医院住院和门诊上、下尿路结石标本120例,采用化学显色法对尿路结石中磷酸盐、尿酸盐、草酸盐、碳酸盐、钙、铵、胱氨酸等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结果 本组尿路结石样本中含钙结石多,占80.8%,含磷酸盐结石次之,占67.5%.单纯性结石占35%,其中草酸钙结石为多,占69%.感染性结石中以磷酸盐结石多,占68.7%,含铵结石占61.2%.复发结石含磷酸盐占88.2%,其比例显著高于初发结石.上尿路结石中含钙和磷酸盐结石显著高于下尿路结石,下尿路结石中含尿酸盐结石显著高于上尿路.结论 根据结石分析得到的结石化学成分特点,可有针对性地指导临床治疗,并可指导患者从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预防尿路结石的发生和复发.

    作者:孙明;庞健;黄健;陈立新;林天歆;黄海;吴荣海;程洲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肺炎克雷伯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基因分型方法监测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36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RAPD基因分型,并通过指纹图谱比较与分析,确证医院感染爆发.结果 36株肺炎克雷伯菌共分得33型,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局部流行共1起.结论 RAPD可对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龙军;周韶松;彭永正;林裕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连接蛋白与遗传性耳聋研究现状和基因治疗的研究展望

    遗传性耳聋可分为综合征性耳聋(syndromic hearing impairment,SHI)和非综合征性耳聋(nonsyndromic hearing impairment,NSHI).综合征性耳聋除听力损伤外,还有非听力方面的症状和体征,约占遗传性耳聋的30%;其余70%为非综合征性耳聋,即只有听力损害,不伴有非听力方面的症状和体征.学语前耳聋中绝大多数属于后者.人类约有15种连接蛋白,现已证实有6种与遗传性耳聋有关.迄今,对非综合征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耳聋(ARNSHL)研究较多的基因是Connexin26(Cx26)基因,它的高频突变与NSHI密切相关,同时Connexin26基因突变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耳聋DFNA3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耳聋DFNBI也有关,故称其为耳聋易感基因.本文主要从基因突变类型、器官和组织的表达,以及引起耳聋的机制和相关的治疗研究加以综述,重点探讨以Connexin26为代表的连接蛋白与遗传性耳聋的关系.

    作者:徐聪;陆家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LEEP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观察和体会

    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高频电波刀(LEEP)在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作用.方法 在宫颈门诊中形成检查、治疗、随访一整套体系,选择87例在该门诊治疗的CI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EEP行宫颈锥切术,比较术前宫颈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结果 术前、术后病理结果一致者81例(93.1%),术后病理级别上升者4例(4.6%),病理级别下降者2例(2.3%).87例中85例病理检查呈示基底、切缘未见CIN病灶,病灶切除干净率占97.7%.结论 LEEP是诊断及治疗CIN安全且有效的方法,适合在宫颈门诊中作为治疗方法使用.

    作者:肖翠红;杨小波;凌秀兰;梁菊珍;蓝美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慢性疲劳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对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 建立大鼠慢性疲劳模型,观察慢性疲劳对大鼠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慢性疲劳模型组,两组又按强制游泳周数各分为5个亚组,慢性疲劳模型组大鼠每日强制游泳2 h,慢性疲劳模型各亚组造模前及造模后1 d观测大鼠的力竭游泳时间,正常对照组大鼠除在疲劳模型组大鼠游泳期间给予禁食禁水外其他不作干预.实验结束后大鼠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肝功能相关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红素(T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结果 慢性疲劳模型组大鼠造模2周以后其力竭游泳时间显著减少(P<0.01),并随着造模时间延长至5周,大鼠力竭游泳时间有减少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疲劳模型组大鼠造模2周时血清AST出现显著升高(P<0.05).并持续到5周(P<0.01);大鼠造模3周时血清ALT出现显著性升高(P<0.05),并持续到5周(P<0.01);其他肝功能相关指标未见异常.结论 大鼠强制游泳2周可造成慢性疲劳模型,并造成大鼠肝功能损伤.

    作者:聂晓莉;李晓勇;靳文;赵晓山;罗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8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诊治分析

    目的 对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进行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以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方法 对1995-2005年在我院产科经治的8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患者中,单胎6例,双胎2例.3例孕产妇死亡,均为非及时终止妊娠者.其中阴道分娩1例,剖宫产2例,病死率为37.50%;围产儿死亡4例,死亡率为40.00%.分娩后的临床表现及化验结果均较产前明显恶化,以3 d内严重,但与分娩方式无关.结论 早期诊断、及时终止妊娠及多学科的综合治疗,可大大改善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母儿预后.

    作者:宋鹤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季节周期回归模型在肿瘤住院病人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1999-2004年庐江县某二甲医院肿瘤住院患者的基本构成,并预测2005-2007年该院肿瘤住院患者人数,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整理该院1999-2004年《医院疾病分类年报表》资料,进行统计描述和季节趋势预测.结果 1999-2004年该医院肿瘤患者住院人数占同期总住院人数的10.72%,预计2005-2007年肿瘤住院患者分别为1 216例、1 287例和1 359例,且有明显逐年增加趋势.结论 该院肿瘤患者住院人数在同期总住院人数中占有相当比重,且有逐年增加趋势.医院管理者应合理分配卫生资源.加强肿瘤科室的建设.

    作者:魏跃红;王鸣;许信红;潘冰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检测中不确定度的研究

    目的 研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FQ-PCR)开展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核酸定量检测中的测量不确定度.方法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检测的实验分组设计与数据处理分析,计算分析该检测方法不同来源的测量不确定度值.结果 对3组不同水平浓度值样本来源的数据采用两种方法进行统计分析,QDNA的组标准差远远大于LGQDNA的标准差,初始浓度数值经过对数转化后离散程度降低,统计平均值也发生了偏离.LGQDNA为3.465、4.927和6.018的样本.其浓缩过程来源的相对不确定度分别为0.020、0.019和0.009;LGQ无偏估计在3.706、6.750的样本的核酸提取来源相对不确定度分别为0.016和0.009;数据分析来源的LGQ不确定度为0.000~0.008;热循环仪来源的LGQ不确定度为0.002~0.008.结论 使用核酸浓度值QDNA与使用其对数值LGQDNA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存在差异;标本制备过程中的浓缩和DNA提取是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HBV核酸定量检测时测量不确定度的重要来源,标本制备环节是影响该项检测的关键因素,包括试剂、方法和操作者的准确操作能力.

    作者:余南;甘明;詹希美;陈小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Genistein调节肝癌HepG2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诱导凋亡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三磷酸肌醇(IP3)和Caspase3蛋白表达变化在genistein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以肝癌HepG2细胞培养72 h为对照组,实验各组以60 μmol/L的genistein作用于HepG2细胞不同时间后,应用同位素试剂盒检测细胞IP3含量,Western blotting分析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Genistein作用于肝癌HepG2细胞12、24、48、72 h,各时相IP3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12.0±1.4)pmol/106 cells、(7.5±0.8)pmol/106 cells、(5.6±0.5)pmol/106 cells、(4.3±0.6)pmol/106 cells vs (29.2±0.6)pmol/106 cells,P<0.01];24 h后Caspase3蛋白的RI显著高于对照组(2.7±0.2,7.4±0.5,7.4±0.5,30.7±1.6 vs 0.24±0.06,P<0.05);24 h后各时相细胞凋亡率为显著高于对照组[(2.7±0.2)%、(7.4±0.5)%、(20.5±2.0)%、(30.7±1.6)% vs (2.6±0.1)%,P<0.01].结论 Genistein能减少IP3生成,上调Caspase3蛋白表达,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作者:洪迅;张继红;郭中敏;刘培庆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幽门螺杆菌基因hp0231和hp0410的克隆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的 获取幽门螺杆菌hp0231和hp0410基因的序列,预测其编码蛋白HP0231和HP0410作为候选疫苗的可行性,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表达hp0231和hp0410.方法 提取幽门螺杆菌标准株NCTC11639的基因组DNA,按照GenBank中幽门螺杆菌标准株22695的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hp0231和hp0410基因,克隆入pMD18-T载体中测序,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将hp0231和hp0410克隆入表达载体pGEX-4T-1中,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鉴定.结果 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HP0231和HP0410均为外膜蛋白,具良好的抗原性,并且与其他生物的同源性较低,其作为Hp疫苗不易产生交叉反应以及自身免疫性反应,构建的重组菌可高水平表达可溶性重组蛋白.结论 HP0231和HP0410是有良好应用前景的Hp候选疫苗.

    作者:胡平;罗军;张文炳;龙北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广州市海珠区一起小学流感爆发的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小学流感爆发的流行特征,分析所采取防制措施的效果,为控制爆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况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该小学流感爆发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用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用血凝抑制试验对分离到的病毒标本进行分型鉴定.结果 全校967人,有63人发病,罹患率为6.51%.采集9份现症病人漱口液中有4份分离出流感病毒,进一步型别鉴定为B型流感病毒.结论 该事件是由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爆发疫情,感染来源为社区获得;早期发现、及时隔离治疗病人,是控制流感爆发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铁钢;刘维斯;秦鹏哲;刘于飞;王玉林;何丽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尿素溶解性抗原分析及其诊断价值的探讨

    目的 分析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尿素溶解性抗原,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 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匀浆后沉渣经尿素溶解.与成虫水溶解性抗原同时进行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蛋白谱与抗原谱;用ELISA检测不同样本中相应抗体.结果 SDS-PAGE结果显示尿素抗原蛋白条带少于水溶解性抗原;尿素抗原与感染大鼠血清、免疫兔血清和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血清在32 000 Mr处均出现强反应带,尿素抗原的反应带条数较水溶性抗原少.两种抗原包被ELISA检测广州管圆线虫病疑似病人血清和感染大鼠血清的阳性率相同;尿素抗原用于检测血吸虫感染小鼠血清的交叉阳性率明显低于水溶性抗原,检测正常大鼠血清、献血员血清及其他非广州管圆线虫感染血清时,假阳性数较水溶性抗原少.结论 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尿素抗原含有32 000 Mr抗原;广州管圆线虫尿素抗原用于诊断时,与水溶性抗原有同样的敏感性,而特异性高于水溶解性抗原.

    作者:顾金保;刘敏;李华;吴焜;陈晓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深圳市肉类食品空肠弯曲菌的污染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我市常见肉类食品中空肠弯曲菌的污染状况,为控制和预防空肠弯曲菌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食品污监测点随机抽检肉类食品样品117份,用传统国标法和荧光PCR法进行检测.结果 从117份肉类食品中检出4份空肠弯曲菌,阳性检出率为3.4%.结论 深圳市肉类食品中存在空肠弯曲菌的污染,如果加工、销售不当,及监督不严,会对群众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作者:吴平芳;贺连华;刘涛;兰全学;陈妙玲;王瑞端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梅州市诺瓦克样病毒胃肠炎爆发疫情分析

    目的 分析梅州市群体性诺瓦克样病毒胃肠炎流行特征,为诺瓦克样病毒胃肠炎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06年梅州市群体性诺瓦克样病毒胃肠炎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06年梅州市共报告4起群体性诺瓦克样病毒胃肠炎,共发病382例,无死亡病例.疫情全部发生在学校,发病时间均在冬春季,症状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为主,每起疫情均从部分患者粪便标本中检出诺瓦克样病毒抗原.结论 学校是诺瓦克样病毒爆发疫情的高发场所.预防诺瓦克样病毒疫情的关键是搞好学校的食品卫生和饮用水卫生工作.

    作者:林立新;杨翼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