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江;阿斗塔;龙昌平;郎书源;包怀恩;方文
目的 探讨梅州市2001-2006年狂犬病的流行特征,为狂犬病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梅州市2001-2006 年狂犬病疫情资料和个案调查表,运用Excel 2003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1-2006 年共发病12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43/10万,病死率100%.发病无明显季节高峰,男女比例为1.76:1,发病职业以农民多,占57.48%.结论 梅州市狂犬病防制形势严峻,尤其是五华县.犬只密度高、犬免疫率低、疫区处理不彻底及群众防病意识不高是疫情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加强犬只管理、提高犬免疫率、宣传教育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作者:谢坤清;林立新;杨翼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女性泌尿系感染(UTI)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方法 收集2003年1月-2006年12月102例女性UTI的病例进行检索,对其发病特点、感染部位、合并全身疾病状况、致病菌分布、治疗效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2例UTI患者,上尿路感染57例(55.90%),下尿路感染45例(44.1%);复杂性尿路感染85例(83.30%),非复杂性尿路感染17例(16.7%);合并全身疾病依次为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肿瘤、糖尿病,慢性肾实质病变,性传播疾病等.致病菌中革兰阴性菌(64.3%),其中又以大肠埃希菌为主(40.5%),革兰阳性菌(31%),其中又以屎肠球菌为主(17.9%).治疗总有效率为87.3%.结论 女性UTI以上尿路感染且合并全身疾病者居多,致病菌多为革兰阴性菌,提示临床医师诊断时注重感染部位鉴别、致病菌分布以针对性选择抗生素,及时治疗合并的全身性疾病.
作者:吴文;徐巧兰;周耀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人巨细胞病毒(HCMV)、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与宫颈癌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研究组宫颈癌患者40人,对照组宫颈光滑患者60人、宫颈糜烂患者60人应用病原体培养及聚合酶联反应(PCR)法、DNA提取分型、膜式液基超薄细胞检测等方法,进行4种病原微生物的检测.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感染HPV16、1s、31、33、35、52、58的感染率分别为97.5%和11.67%,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HPV6、11、HSV-2、HCMV、CT的感染率分别为47.5%、20%、10%、35%,对照组HPV6、11、HSV-2、HCMV、CT的感染率分别为20%、10.83%、7.5%、20.83%,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种病原微生物相互之间感染无相关性.结论 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病因,而HSV-2、HCMV、CT感染与宫颈癌无明确的关系,4种病原微生物感染之间无相关性.
作者:童晓霞;柳晓春;苏蓉卿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毒力相关基因cagA的分布及与临床胃部疾患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取306例有上消化道症状患者的胃粘膜病变组织并确定H.pylori感染;用PCR方法对H.pylori-cagA基因进行检测,并对cagA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①共分离培养H.pylori临床菌株148株,其中来自慢性胃炎38株,消化性溃疡36株,萎缩性胃炎48株,胃癌26株;②148株H.pylori临床分离株中cagA阳性菌株140株.结论 本地区临床胃疾患病人中H.pylori的检出率为48.36%(148/306),cagA的阳性率为94.59%(140/148),cagA基因与标准菌株cagA序列相比对有一定的差异.cagA在各个类型的胃部疾病中的检出率都比较高,提示cagA的存在与H.pylori感染有关,但是与临床感染疾病类型无关.
作者:高艳萍;原素梅;郝素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孕中期弓形虫感染孕鼠对胎鼠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BALB/c孕鼠在孕第8天经腹腔接种弓形虫速殖子,于孕14、16、18 d处死,剖取胎鼠.记录胚胎总数、死胎数、活胎数.测量活胎身长、尾长.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活胎体内Zn、Cu、Fe微量元素含量.采用考马氏亮蓝G-250染色法对胎鼠总蛋白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①在孕14、16、18 d,染虫组的胚胎总数、活胎数、胎鼠的平均体重比对照组均明显减少(P<0.05).染虫组胎鼠平均身长、尾长在孕14 d时虽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孕16、18d时均明显下降(P<0.05).②染虫组胎鼠体内Zn含量在孕14~18 d均低于对照组(P<0.05);Cu含量在孕14 d与对照组无差异,而在孕16、18 d均低于对照组(P<0.05);Fe含量在孕14~18 d均低于对照组(P<0.05).③染虫组孕14 d胎鼠总蛋白含量与对照组无差别(P>0.05),而孕16、18天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 孕中期弓形虫感染孕鼠,可引起胚胎营养不良和发育障碍.
作者:赵晋英;侯玉英;李艳伟;刘智深;饶华祥;徐秀文;张杰;侯丽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钩端螺旋体病临床症状复杂、多样,早期容易误诊,实验室诊断在该病的防治工作中极为重要.目前应用的实验诊断方法较多,有病原学检测、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本文对目前应用的检测技术作一综述.
作者:赖植发;陈守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快速评估2007年元旦前后(2006年12月17日至2007年1月13日)深圳市宝安区居民流感样疾病发病、就诊及流感疫苗接种情况.方法 使用Mitofsky-Waksberg二阶段抽样方法,用深圳市宝安区电话局向号和随机数字相结合产生的电话号码,对300户城区居民进行电话调查.结果 成功调查300户(863人),流感样病例罹患率为8.7%,男女性别总罹患率无统计学意义,0~9 岁年龄组女性罹患率明显高于男性;居民流感疫苗接种率为15.2%(131/863),接种组和未接种组罹患率有统计学意义,0~9 岁年龄组男女接种率有统计学意义;长病程30 d,短1 d,中位数为4 d;75例病例中48人(64%)未去医院就诊;治疗费用在100元以下为53例(70.7%);慢性病患者与非慢性病患者流感样疾病罹患率无显著差别;27例去医院就诊病例看病时均不带口罩,71个应答者患病时在公共场所均不带口罩.结论 深圳市宝安区存在一定程度的流感样疾病流行,电话调查是快速、易行、经济的调查方法,幼儿特别是幼年女性儿童是我们预防的重点人群,流感疫苗对流感样疾病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群众对流感样疾病的认识有待进一步加强,相关部门应加强呼吸道疾病院内感染控制和居民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马智超;邓立权;吴泰顺;周小涛;陈兵;余家麟;黄振宇;朱奕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及其剪接变异体survivin-△Ex3,survivin-2B mRNA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方法 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50例乳腺癌及癌旁5 cm正常乳腺组织标本中的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及其剪接变异体survivin-△Ex3、survivin-2B mRNA表达,半定量分析电泳结果.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石蜡标本中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HER-2基因.结果 50例乳腺癌标本中survivin及其剪接变异体survivin-△ Ex3、survivin-2B mRNA均高表达,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urvivin mRNA与survivin-△Ex3,survivin-2B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呈正相关(P<0.05),survivin-△Ex3,survivin-2B mRN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Survivin及其剪接变异体survivin-△Ex3、survivin-2B系重要的凋亡蛋白抑制因子,与其他预后指标联合检测可望对患者的治疗以及预后作出更准确的预测.
作者:贺勇;章乐虹;张昊;杨基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福田区华支睾吸虫感染现状和流行特征.方法 用血清免疫学筛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查抗体,同时进行问卷调查与华支睾吸虫感染相关的生活和行为方式.结果 全区共调查2 176人,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2.30%,男性为3.02%,女性为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人群中不同年龄组表现了不同的感染率,高感染率的年龄组主要分布在30~49 岁.73%的被调查者吃过淡水鱼生,55%的家庭刀具、砧板没有生熟分开.结论 福田区华支睾吸虫感染率较高,吃淡水鱼生、生熟混用刀具是感染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宣传教育,改变人们不良饮食习惯.
作者:范苏云;黄慈林;刘莹;李丽廉;石向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对检验医学专业临床微生物学实习进行系列教学改革,包括系统理论知识培训、系统实践操作技能培训、科研能力培训和考核方式改革.
作者:芮勇宇;耿穗娜;王前;裘宇容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性,增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方法 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整合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实验技能操作、实验报告评估、设计性实验、标本考试及实验理论考试等在内的多元化考核方式.结果 实践成功证明了其可行性,取得了预期成效.结论 多元化考核方式的建立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泽华;宋文剑;胡松;许楚娟;程喻力;黄丽霞;邱文洪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对深圳市2005-2006 年布鲁氏菌病(布病)疫情进行监测,掌握布病疫情动态,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按全国布病监测方案要求,对全市监测点内7~60岁人群进行连续监测.结果 2005-2006 年在监测点内(均在宝安区公明监测点)共检出布病16例(其中新发感染10人),血清学监测阳性率为1.96%.2006年(3.2%)检查阳性率高于2005年(1.05%);两年血清学调查的815人中,配种员的感染率高,为7.69%(1/13),其次为饲养员4.44%(15/338),其他职业未发现阳性;男性血清学阳性率为2.39%,女性阳性率为1.11%,性别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χ2=1.52,P=0.22);对血清学检测中试管凝集1:500以上者5人份血清样本经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原分离,未分离出布鲁氏菌.结论 深圳市布病监测点内疫情有上升趋势,职业人群中以青壮年为主,布病牛是我市人间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因此及时发现、处理布病牛是控制布病发生流行的关键措施.
作者:张小岚;马汉武;曹彬;张廷禄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慢性乙型肝炎组sE-selection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乙型肝炎中、重度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比值明显降低,而CD8则明显升高,与正常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sE-selection与CD4/CD8比值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检测血清E-选择素水平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对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炎症和肝细胞功能损害程度、判断预后都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陈群蓉;彭运生;梁辉;曹建华;蔡朝民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绦/囊虫病在四川雅江县的流行特点.方法 采用传统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即询问病史、驱虫、观察皮下结节等)对雅江县相邻7个村寨进行绦/囊虫病调查,并对59位年龄在10~73 岁有临床表现的病人(男55,女4)进行驱虫治疗,并对皮下结节病人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 在55例男性患者中有20人驱出虫体,在4例女性患者中有1人驱出虫体(为猪带绦虫),驱虫率达35.59%.皮下结节患者共18人.该地区绦/囊虫病流行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当地群众喜欢生吃牛肉、猪肉.结论 四川省雅江县绦/囊虫病感染严重,患者主要是青壮年.
作者:黄江;阿斗塔;龙昌平;郎书源;包怀恩;方文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定性研究方法在结核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中的应用.方法 联合采用专题小组讨论和个人深入访谈对调查对象进行访谈,探讨结核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结核病影响所有预测领域的生存质量,包括总体健康感觉、躯体感觉、心理健康、躯体功能、角色功能和社会功能;病人的社会耻辱感、药物负担、长期治疗的耐受性、性功能的紊乱、收入的减少以及恐惧也会对病人的生存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结论 尽管有合适的药物治疗,结核病及其治疗仍然对病人的生存质量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医疗工作者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不仅要关注其躯体康复还必须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秀惠;杨本付;庄斌;颜炳光;王银成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华支睾吸虫乳酸脱氢酶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特性,用于指导其生物学功能的实验研究.方法 利用多种生物信息在线分析工具和分析软件包,从华支睾吸虫全长cDNA质粒文库的表达序列标签(EST)中识别乳酸脱氢酶(CsLDH)基因,预测该基因编码蛋白质的理化特性、氨基酸修饰位点、功能域、亚细胞定位、拓扑结构、二级结构、三维结构及酶学特性和免疫学特性等.结果 该基因全长1224bp,编码区为79~1062,编码328 aa,理论分子量为35 633 Mr,等电点为8.13,半衰期长,理化性质稳定,含有多个潜在的磷酸化和酯酰化位点.预测该蛋白有3个跨膜区,其拓扑结构为N端在膜内侧、C端在膜外侧.有两个主要的线性抗原表位aa10~aa30和aa94~aa102,后者位于膜外,与日本血吸虫LDH相应表位完全一致,与人和小鼠LDH相应表位仅有1个氨基酸差异.该表位中Arg102是酶催化中心的关键氨基酸之一,模拟三维结构显示组成催化中心的另外两个关键氨基酸残基Asp162和His189的空间位置也靠近该表位,酶的催化中心贯穿膜内外.结论 推测华支睾吸虫乳酸脱氢酶不仅负责将糖酵解产生的丙酮酸转化为乳酸,而且还能将乳酸直接排出体外:可作为筛选水溶性抗华支睾吸虫药物的靶标;可介导特异性抗体对虫体的ADCC作用和补体的杀伤作用,以及对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是一个重要的疫苗侯选抗原.
作者:胡旭初;徐劲;吕刚;黄灿;余新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麻醉前应用咪唑安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例硬膜外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100例,A组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4 mg/kg,总量不超过2.5 mg;2 min后静脉注射氯胺酮0.15 mg/kg,总量不超过10 mg,5 min后行硬膜外穿刺.B组为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方法同A组;观察注药前、注药后5、10、20、30 min,心率、血压、血氧饱合度,患者对硬膜外穿刺的配合程度,两组患者术中使用芬太尼情况,术后24 h随访,患者对麻醉操作的遗忘情况.结果 A组注药后心率、血压下降(P<0.05),B组心率、血压升高(P<0.05).A组患者配合硬膜外穿刺操作明显好于B组(P<0.01);A组使用芬太尼患者明显少于B组(P<0.01);A组对麻醉操作遗忘程度明显优于B组(P<0.01).结论 咪唑安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有很好镇静、遗忘、镇痛作用,无呼吸抑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林兵;陆玉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鼠疫宿主动物的种群构成及数量分布情况,为鼠疫防治工作积累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夜笼法.对捕获鼠类及捡获蚤类进行鉴定;计算鼠带蚤率和蚤指数;用鼠疫IHA法检测鼠疫F1抗体.结果 捕获鼠形动物1 797只,分属2目2科4属6种.其中啮齿目动物1 707只,食虫目动物90只,总鼠密度为10.80%,鼠密度为10.26%;在171只鼠形动物中发现有蚤鼠只61只,捡获蚤265匹,鼠体表蚤经鉴定为印鼠客蚤、缓慢细蚤;鼠染蚤率为35.67%,总蚤指数为1.55;黄胸鼠蚤指数为2.56;未查出鼠疫F1抗体.结论 褐家鼠仍是广州市主要鼠种,主要蚤种是印鼠客蚤,未发现鼠间鼠疫流行迹象,黄胸鼠蚤指数较高,应引起重视.
作者:潘志明;郭荣同;高雨藩;任文锋;刘小宁;李钏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对流感病毒A/Font Monmouth/47(H1N1)血凝素基因进行变异分析.方法 用SPF鸡胚增殖毒株,提取病毒基因组总RNA,应用RT-PCR技术扩增该病毒株的HA基因,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测定HA基因核苷酸序列.结果 该毒株的HA基因全长为1 677 bp,含有完整的阅读框架,编码545个氨基酸;BLAST序列比对结果显示,该毒株HA基因与其他H1基因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8%.结论 该毒株HA核苷酸序列发生了变异,出现多处碱基替换,可能是病毒毒力增强的原因.
作者:王艳芳;闵晓莉;杨子峰;何金洋;孙立;王新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及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1-2006 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接报、处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广州市2001-2006 年共报告突发事件480起,发病23836人,死亡126人,主要以传染病爆发疫情和食物中毒为主,时间分布上全年均有发生,但以3~6 月为多,事件多发生在学校和工地企业,发病人群主要以学校学生和农民工为主,平均持续时间为16.18 d,报告及时性为4.02 d.结论 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频繁,形势不容乐观,必须制定并采取应对措施对其进行预防和控制.
作者:肖新才;许信红;蔡文锋;吴德平;王鸣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