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苏云;黄慈林;刘莹;李丽廉;石向辉
钩端螺旋体病临床症状复杂、多样,早期容易误诊,实验室诊断在该病的防治工作中极为重要.目前应用的实验诊断方法较多,有病原学检测、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本文对目前应用的检测技术作一综述.
作者:赖植发;陈守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对早孕、中晚孕的孕妇进行营养知识宣教和指导,并对宣教效果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门诊孕妇,其中自愿接受营养宣教的271例早孕孕妇为干预组A、207例中晚孕孕妇为干预组B,孕期未接受营养宣教的256例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干预组孕妇宣教前后营养知识知晓情况的变化,观察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妊娠结局.结果 宣教前干预组B孕妇营养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干预组A(P<0.05),宣教后两组孕妇营养知识知晓率较宣教前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P<0.05).从妊娠结局看,干预组A中妊高征、剖宫产及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B中剖宫产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孕期营养宣教能有效提高孕妇营养知识水平,并能明显降低部分妊娠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胡晨;戴咏梅;吴小丽;徐芾;张悦;杨莉;黎枫;吴江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肇庆市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现状,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进行人群抽样,用改良加藤氏法粪检华支睾吸虫虫卵.结果 全市共调查10 386人,发现华支睾吸虫感染498人,感染率为4.79%.其中男性感染率为6.01%,女性感染率为3.51%;以50~59 岁年龄组人群感染率高;重点人群感染率远高于一般人群;高要市是全市感染严重的地区,其感染率为19.53%,其次是鼎湖区,感染率为11.65%.结论 肇庆市山区县属华支睾吸虫病低流行区,而淡水鱼养殖区的高要市及鼎湖区属华支睾吸虫高、中流行区,是我市华支睾吸虫防控的重点所在.建议加强政府领导,全社会共同参与,采取以行为干预及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进行查治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以降低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率,控制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
作者:郭艳玲;区意;高向雄;李伟文;伍立;周少恩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调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病原体分布状况,了解细菌的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2003年12月至2004年1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三院就诊CAP患者共62例,分别留取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应用常规方法分离鉴定细菌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同时检测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血清抗体.结果 62例CAP患者39例(62.9%)病原学检查阳性,其中流感嗜血杆菌11例,肺炎链球菌7例,肺炎克雷伯杆菌5例,化脓性链球菌4例,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卡他莫拉菌1例.检出肺炎支原体13例,肺炎衣原体4例,嗜肺军团菌3例.11例为混合感染.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27.3%;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不敏感率为57.1%,对阿齐霉素耐药率为71.4%.结论 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是CAP的主要致病菌,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及大环内酯类耐药率较高.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率高,且多为混合感染.
作者:徐雄;张扣兴;张永标;刘丽华;席云;唐英春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华支睾吸虫乳酸脱氢酶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特性,用于指导其生物学功能的实验研究.方法 利用多种生物信息在线分析工具和分析软件包,从华支睾吸虫全长cDNA质粒文库的表达序列标签(EST)中识别乳酸脱氢酶(CsLDH)基因,预测该基因编码蛋白质的理化特性、氨基酸修饰位点、功能域、亚细胞定位、拓扑结构、二级结构、三维结构及酶学特性和免疫学特性等.结果 该基因全长1224bp,编码区为79~1062,编码328 aa,理论分子量为35 633 Mr,等电点为8.13,半衰期长,理化性质稳定,含有多个潜在的磷酸化和酯酰化位点.预测该蛋白有3个跨膜区,其拓扑结构为N端在膜内侧、C端在膜外侧.有两个主要的线性抗原表位aa10~aa30和aa94~aa102,后者位于膜外,与日本血吸虫LDH相应表位完全一致,与人和小鼠LDH相应表位仅有1个氨基酸差异.该表位中Arg102是酶催化中心的关键氨基酸之一,模拟三维结构显示组成催化中心的另外两个关键氨基酸残基Asp162和His189的空间位置也靠近该表位,酶的催化中心贯穿膜内外.结论 推测华支睾吸虫乳酸脱氢酶不仅负责将糖酵解产生的丙酮酸转化为乳酸,而且还能将乳酸直接排出体外:可作为筛选水溶性抗华支睾吸虫药物的靶标;可介导特异性抗体对虫体的ADCC作用和补体的杀伤作用,以及对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是一个重要的疫苗侯选抗原.
作者:胡旭初;徐劲;吕刚;黄灿;余新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对检验医学专业临床微生物学实习进行系列教学改革,包括系统理论知识培训、系统实践操作技能培训、科研能力培训和考核方式改革.
作者:芮勇宇;耿穗娜;王前;裘宇容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女性泌尿系感染(UTI)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方法 收集2003年1月-2006年12月102例女性UTI的病例进行检索,对其发病特点、感染部位、合并全身疾病状况、致病菌分布、治疗效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2例UTI患者,上尿路感染57例(55.90%),下尿路感染45例(44.1%);复杂性尿路感染85例(83.30%),非复杂性尿路感染17例(16.7%);合并全身疾病依次为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肿瘤、糖尿病,慢性肾实质病变,性传播疾病等.致病菌中革兰阴性菌(64.3%),其中又以大肠埃希菌为主(40.5%),革兰阳性菌(31%),其中又以屎肠球菌为主(17.9%).治疗总有效率为87.3%.结论 女性UTI以上尿路感染且合并全身疾病者居多,致病菌多为革兰阴性菌,提示临床医师诊断时注重感染部位鉴别、致病菌分布以针对性选择抗生素,及时治疗合并的全身性疾病.
作者:吴文;徐巧兰;周耀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及其剪接变异体survivin-△Ex3,survivin-2B mRNA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方法 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50例乳腺癌及癌旁5 cm正常乳腺组织标本中的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及其剪接变异体survivin-△Ex3、survivin-2B mRNA表达,半定量分析电泳结果.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石蜡标本中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HER-2基因.结果 50例乳腺癌标本中survivin及其剪接变异体survivin-△ Ex3、survivin-2B mRNA均高表达,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urvivin mRNA与survivin-△Ex3,survivin-2B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呈正相关(P<0.05),survivin-△Ex3,survivin-2B mRN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Survivin及其剪接变异体survivin-△Ex3、survivin-2B系重要的凋亡蛋白抑制因子,与其他预后指标联合检测可望对患者的治疗以及预后作出更准确的预测.
作者:贺勇;章乐虹;张昊;杨基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快速评估2007年元旦前后(2006年12月17日至2007年1月13日)深圳市宝安区居民流感样疾病发病、就诊及流感疫苗接种情况.方法 使用Mitofsky-Waksberg二阶段抽样方法,用深圳市宝安区电话局向号和随机数字相结合产生的电话号码,对300户城区居民进行电话调查.结果 成功调查300户(863人),流感样病例罹患率为8.7%,男女性别总罹患率无统计学意义,0~9 岁年龄组女性罹患率明显高于男性;居民流感疫苗接种率为15.2%(131/863),接种组和未接种组罹患率有统计学意义,0~9 岁年龄组男女接种率有统计学意义;长病程30 d,短1 d,中位数为4 d;75例病例中48人(64%)未去医院就诊;治疗费用在100元以下为53例(70.7%);慢性病患者与非慢性病患者流感样疾病罹患率无显著差别;27例去医院就诊病例看病时均不带口罩,71个应答者患病时在公共场所均不带口罩.结论 深圳市宝安区存在一定程度的流感样疾病流行,电话调查是快速、易行、经济的调查方法,幼儿特别是幼年女性儿童是我们预防的重点人群,流感疫苗对流感样疾病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群众对流感样疾病的认识有待进一步加强,相关部门应加强呼吸道疾病院内感染控制和居民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马智超;邓立权;吴泰顺;周小涛;陈兵;余家麟;黄振宇;朱奕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广州市2006年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特点,掌握流行规律,提出防控对策.方法 对广州市2006年法定传染病综合年报表和生育期妇女乙肝病毒感染状况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广州市2006年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率为119.5/10万,死亡率为0.3/10万.乙肝发病多,占已分型肝炎的76.2%,发病率为83.2/10万.15岁以下人群乙肝发病200例,占乙肝总报告病例数的3.2%,继续维持在较低水平.共监测生育期妇女3 952人,HBsAg阳性576人,阳性率为14.6%.HBsAg、HBeAg、抗-HBc三项阳性133人,占3.4%.HBsAg、抗-Hbe、抗-HBc三项阳性329人,占8.3%.结论 乙肝发病率直接影响病毒性肝炎总发病率.对儿童进行乙肝疫苗免疫是控制乙肝的主要策略.必须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力度,杜绝乙肝病毒经血传播.
作者:蔡衍珊;刘于飞;王玉林;胡文穗;陈雄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人巨细胞病毒(HCMV)、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与宫颈癌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研究组宫颈癌患者40人,对照组宫颈光滑患者60人、宫颈糜烂患者60人应用病原体培养及聚合酶联反应(PCR)法、DNA提取分型、膜式液基超薄细胞检测等方法,进行4种病原微生物的检测.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感染HPV16、1s、31、33、35、52、58的感染率分别为97.5%和11.67%,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HPV6、11、HSV-2、HCMV、CT的感染率分别为47.5%、20%、10%、35%,对照组HPV6、11、HSV-2、HCMV、CT的感染率分别为20%、10.83%、7.5%、20.83%,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种病原微生物相互之间感染无相关性.结论 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病因,而HSV-2、HCMV、CT感染与宫颈癌无明确的关系,4种病原微生物感染之间无相关性.
作者:童晓霞;柳晓春;苏蓉卿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定性研究方法在结核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中的应用.方法 联合采用专题小组讨论和个人深入访谈对调查对象进行访谈,探讨结核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结核病影响所有预测领域的生存质量,包括总体健康感觉、躯体感觉、心理健康、躯体功能、角色功能和社会功能;病人的社会耻辱感、药物负担、长期治疗的耐受性、性功能的紊乱、收入的减少以及恐惧也会对病人的生存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结论 尽管有合适的药物治疗,结核病及其治疗仍然对病人的生存质量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医疗工作者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不仅要关注其躯体康复还必须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秀惠;杨本付;庄斌;颜炳光;王银成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联合免疫在高通量单克隆抗体制备中的意义.方法 对本室两年来105次联合免疫和单一抗原免疫的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联合免疫的融合率、建株率、终成功率与单一抗原免疫均无明显差异,但所花费时间短、免疫成本及融合成本低.结论 联合免疫方案短期内可使单克隆抗体的产出率显著提高,制备周期明显缩短,是一种可以选择的高通量制备单克隆抗体策略.
作者:徐伟文;徐洲稳;郝文波;姚小艳;王穗海;李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对流感病毒A/Font Monmouth/47(H1N1)血凝素基因进行变异分析.方法 用SPF鸡胚增殖毒株,提取病毒基因组总RNA,应用RT-PCR技术扩增该病毒株的HA基因,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测定HA基因核苷酸序列.结果 该毒株的HA基因全长为1 677 bp,含有完整的阅读框架,编码545个氨基酸;BLAST序列比对结果显示,该毒株HA基因与其他H1基因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8%.结论 该毒株HA核苷酸序列发生了变异,出现多处碱基替换,可能是病毒毒力增强的原因.
作者:王艳芳;闵晓莉;杨子峰;何金洋;孙立;王新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及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1-2006 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接报、处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广州市2001-2006 年共报告突发事件480起,发病23836人,死亡126人,主要以传染病爆发疫情和食物中毒为主,时间分布上全年均有发生,但以3~6 月为多,事件多发生在学校和工地企业,发病人群主要以学校学生和农民工为主,平均持续时间为16.18 d,报告及时性为4.02 d.结论 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频繁,形势不容乐观,必须制定并采取应对措施对其进行预防和控制.
作者:肖新才;许信红;蔡文锋;吴德平;王鸣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孕中期弓形虫感染孕鼠对胎鼠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BALB/c孕鼠在孕第8天经腹腔接种弓形虫速殖子,于孕14、16、18 d处死,剖取胎鼠.记录胚胎总数、死胎数、活胎数.测量活胎身长、尾长.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活胎体内Zn、Cu、Fe微量元素含量.采用考马氏亮蓝G-250染色法对胎鼠总蛋白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①在孕14、16、18 d,染虫组的胚胎总数、活胎数、胎鼠的平均体重比对照组均明显减少(P<0.05).染虫组胎鼠平均身长、尾长在孕14 d时虽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孕16、18d时均明显下降(P<0.05).②染虫组胎鼠体内Zn含量在孕14~18 d均低于对照组(P<0.05);Cu含量在孕14 d与对照组无差异,而在孕16、18 d均低于对照组(P<0.05);Fe含量在孕14~18 d均低于对照组(P<0.05).③染虫组孕14 d胎鼠总蛋白含量与对照组无差别(P>0.05),而孕16、18天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 孕中期弓形虫感染孕鼠,可引起胚胎营养不良和发育障碍.
作者:赵晋英;侯玉英;李艳伟;刘智深;饶华祥;徐秀文;张杰;侯丽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引起重复异位妊娠的相关因素,探讨重复异位妊娠的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对32例重复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现重复异位妊娠的病因主要为盆腔炎症及输卵管病变,占81.3%,无盆腔炎、无输卵管炎比有盆腔炎、有输卵管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1例为异侧输卵管妊娠65.6%,11例同侧输卵管妊娠34.4%,2例为输卵管残端妊娠.22例手术治疗,10例保守治疗.本组32例重复异位妊娠,宫内足月妊娠6例,占18.8%.结论 积极彻底治疗盆腔病变,对首次异位妊娠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或术式,可改善输卵管妊娠后生殖状况.对重复异位妊娠者应根据手术时患侧输卵管的病变范围、对侧输卵管情况及患者对生育的迫切态度而定,尽可能作保守性手术或保守治疗,以后仍可得足月妊娠.
作者:谢图强;彭顺英;伍凤群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性,增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方法 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整合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实验技能操作、实验报告评估、设计性实验、标本考试及实验理论考试等在内的多元化考核方式.结果 实践成功证明了其可行性,取得了预期成效.结论 多元化考核方式的建立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泽华;宋文剑;胡松;许楚娟;程喻力;黄丽霞;邱文洪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氧化修饰高密度脂蛋白(OxH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对人单核细胞源的树突状细胞(DCs)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从人外周血清中离心提取高密度脂蛋白,经氧化后,分别用Dil荧光标记.将人外周血分离的单核细胞加入包含rhGM-CSF(20 ng/mL)和rhIL-4(20 ng/mL)的培养基中培养,使其分化为DCs.以PBS作阴性对照,分别与50 μg/mL的标记好的OxHDL和HDL混合培养48 h后,动态观察DCs成熟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DCs成熟表型(CD1α、CD80、CD86、HLA-DR).结果 使用Dil标记的方法良好地显示了DCs摄取OxHDL的形态学变化,OxHDL可促进DCs成熟表型HLA-DR、CD1α的表达(P<0.05),而HDL无此作用.结论 Dil是适合DCs形态学研究的良好的荧光标记物,OxHDL可促进DCs成熟.
作者:尹学亮;李志梁;傅强;严全能;吴宏超;吕永恒;缪绯;刘映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自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用化学药物治疗麻风病以来,药物疗效评估、细菌活性监测等研究一直是人们非常关注的焦点.由于麻风菌不能体外培养,尽管方法很多,但始终没有一个简便且适用于现场的可靠方法.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在麻风菌活性检测方法上又有了新的突破.本文就该方面的各种检测方法的历史和发展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温艳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