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礼溥;郭宪国
目的于真核细胞系CHO细胞中表达人源性抗-D基因工程抗体,为人源性抗-D基因工程抗体在临床上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方法脂质体法将真核表达载体pAH4604/VH和pAG4622/VL共转染体外培养的CHO细胞,经霉酚酸及组氨醇筛选阳性克隆细胞.通过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人IgG的表达量.应用化学发光Western Blotting法对真核表达载体pAH4604/VH和pAG4622/VL在CHO细胞中的表达进行鉴定.结果pAH4604/VH和pAG4622/VL共转染体外培养的CHO细胞,经霉酚酸及组氨醇筛选12~14 d后有阳性克隆长出,未转染细胞则全部死亡.筛选出的各阳性细胞克隆经扩大培养及ELISA定量检测其上清人IgG含量高为4.05 ng/nl.Western Blotting显示上清和细胞内均有人IgG重链和轻链的表达.结论所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AH4604/VH和pAG4622/VL在CHO真核细胞系表达成功,可产生人源化的IgG重链和轻链.
作者:曹开源;徐霖;付涌水;袁广卿;黄小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广州市东山、荔湾、越秀、海珠区公务员、医务人员及银行等职业人群的华支睾吸虫病分布状况及流行特点,为今后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粪检华支睾吸虫虫卵.结果4个区共粪检1 204人,华支睾吸虫感染150人,感染率为12.46%.远高于全国感染率(0.40%)和1998~2003广州市平均感染率(6.59%).结论这4个区部分职业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率较高,应加强宣教工作,改变人们的不良饮食习惯,提高个人防护意识;采取综合防制措施,阻断华支睾吸虫传播流行.
作者:冯月菊;周端华;刘小宁;潘志明;任文锋;高雨藩;郭荣同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建立一种简捷、准确、快速检测食品过敏原的方法.分析花生总蛋白2-DE(2-dimensionelectrophoresis)指纹图谱与蛋白点MALDI-TOF/MS分析联用的可行性.方法新鲜生花生去皮搅碎后丙酮去脂,PBS抽提总蛋白,冻干得初提样品,试剂盒精提,双向电泳IEF选择11cm非线性胶条(pH=3-10)溶胀上样,平衡后转移胶条在电泳槽中进行第二向SDS-PAGE垂直电泳(10%),考染后扫描图像进行计算机分析处理,同时在胶上任意选择两个蛋白点切胶、脱色、消化后进行MALDI-TOF/MS分析.结果2-DE指纹谱图显示花生总蛋白的分布范围较窄,主要是一些中、小分子量的中性、弱酸和弱碱性蛋白,用PDQuest 2-D Analysis分析软件对此2-DE图谱分析可以发现其中共有178个特征性蛋白点.以花生总蛋白2-DE指纹图谱为基础,进一步对单个蛋白点进行MALDI-TOF/MS指纹图谱分析,结果显示每一个蛋白点都具有自己特征的分子量峰和图谱形状,无需进行肽片段混合物的分析、检索亦可完全区分不同的蛋白点,从而可以对食品过敏原进行更深入、更准确的指纹图谱检测.结论食品过敏原总蛋白2-DE指纹图谱与蛋白点MALDI-TOF/MS指纹图谱分析联用可以更好的进行食品过敏原指纹图谱快速检测研究.
作者:吴海强;余晓;刘志刚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早期诊断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结脑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临床确诊为结脑110例病人,按病程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3组,并对3组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脑脊液(CSF)各项指标,影像学结果,以及误诊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组38.2%(42/110)的病例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比例高,达62.5%(15/24),中期有26.7%(8/30),晚期有33.9%(19/56);早期与中、晚期比较,P<0.01.腰穿CSF检查有40.0%(44/110)病例的CSF改变不典型,早期的比例高,为50.0%(12/24),中期有20.0%(6/30),晚期有46.4%(26/56);早期分别与中期、晚期组比较,结果分别为P<0.05、P>0.05.CT总的阳性率为78.2%(68/87),但早期的阳性率仅为45.0%(9/20),中晚期的阳性率可达88.0%(59/67);早期与中晚期比较,P<0.01.110例中误诊44例,误诊率为40.0%,早、中、晚期误诊率分别为62.5%(15/24)、36.7%(11/30)、32.1%(18/56),早期误诊率与中晚期比较,P<0.01.结论结脑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各种辅助检查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亦不高,把临床和各种辅助检查结合起来,综合判断,才能减少或避免误诊.
作者:彭忠兴;黄帆;张慧;黄艺洪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肝门静脉移植对猕猴急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和为人类肝损伤治疗提供依据和方法.方法猕猴1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日皮下注射40%CCL4 0.8 ml/kg,连续注射4 d,经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及肝穿组织病理学观察确认肝损伤后,分离实验组猴的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按3×108细胞/kg将骨髓细胞植入肝门静脉,植入后60 d进行肝功能相关指标检测及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连续注射CCL4 4 d后,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球蛋白(GLOB)(P<0.001),而总蛋白(TP)和白蛋白含量无变化(P>0.05),肝组织结构紊乱,大量肝细胞坏死,部分细胞变性,水肿,汇管区及周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骨髓细胞肝门静脉移植后60 d,血清AST、ALT活性和GLOB、BIL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TP、ALB、LDL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构清楚,而对照组有纤维增生和肝细胞有脂肪变性.结论自体骨髓细胞肝门静脉移植能对猕猴急性肝损伤有明显治疗作用,可改善急性肝损伤猕猴的肝功能及组织结构,提示该方法可能对人类急性肝损伤有一定治疗意义.
作者:潘兴华;庞荣清;陈系古;刘建昆;何占龙;王惠萱;张步振;王鹤桦;杨勇琴;屈璐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由双链RNA介导的RNA干涉(RNA interference,RNAi)又称为转录后基因沉默(post transcriptional silencing,PTGS),其实质是在生物体中导人双链RNA,特异性地降解相应序列的mRNA,从而阻断相应基因表达,即引起生物体内同源基因沉默(gene silencing).RNAi已被证明是破译各种生物中的基因功能的强大工具,并将为新型高效药物开发和基因治疗的发展开辟新的领域.
作者:杨海燕;宁云山;董文其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孕期应用乙型肝炎病毒免疫球蛋白对HBsAg阳性孕妇的乙肝病毒(HBV)宫内阻断作用及孕妇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含量与胎儿宫内感染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将130例HBsAg阳性孕妇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A,45例,于孕20、24、28、32、36周肌肉注射乙肝病毒免疫球蛋白(HBIG)5次;治疗组B,45例,于孕28、32、36周肌肉注射乙肝病毒免疫球蛋白(HBIG)3次;对照组(C组),40例,仅随访不用药.检测孕妇血清中HBV DNA含量及新生儿血清中HBsAg、HBV DNA阳性情况.结果孕期预防性应用HBIG被动免疫组孕妇的宫内感染率分别为13.3%、1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5%.HBIG治疗可以减低孕妇血清HBV DNA含量,但A、B两组HBV DNA降低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根据母体HBV DNA含量分为5×103~4,5×105~6,5×107~8 copies/ml三组,各组胎儿宫内感染率为2.2%、13.7%、52.9%,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应用HBIG能显著降低乙肝病毒宫内传播.孕妇血清中高HBV DNA含量是胎儿发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陈丽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含氯消毒剂对冷却塔军团菌的现场杀菌效果.方法选择一大型冷却塔,分别进行两种消毒方式:一次添加高浓度氯消毒剂后(冲击法),维持加氯和不维持加氯,并在当天和一周后检测冷却塔水中军团菌的浓度.结果持续加氯,保持游离余氯在(0.38±0.23)mg/L,军团菌浓度变化不大,未检出或保持低浓度(0.85±1.52~0.81±1.56)cfu/ml;不持续加氯,军团菌持续上升,一周后增加100~1 000倍以上(0.12±0.11~322.22±130.17)cfu/ml.结论维持加氯的消毒方法对冷却塔军团菌的消毒效果较好.
作者:冯文如;钟嶷;刘世强;江思力;周明辉;宋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构建表达人基质金属蛋白酶-11(MMP-11)N-端肽段的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GEX-5X-3/MMP-11,获得人源性MMP-11融合蛋白.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从正常人子宫内膜组织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利用体外基因重组技术将目的基因片段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5X-3上构成重组的原核表达载体pGEX-5X-3/MMP-11,并通过酶切和测序进行鉴定.将重组质粒转化人大肠杆菌DH5a后挑选阳性克隆,用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诱导其融合蛋白的表达并进行纯化.结果RT-PCR获得预期大小的特异性DNA片段,经双酶切鉴定及测序证实已将人基质金属蛋白酶-11N-端肽段的cDNA片段正确插入原核表达载体中.融合表达产物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证实相对分子量大小为4 550.结论成功构建了表达人MMP-11N-端肽段的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GEX-5X-3/MMP-11,获得相对分子量为4 550的GST-MMP-11融合蛋白,为进一步制备抗人MMP-11抗体及其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于恶性肿瘤的快速诊断及临床疗效的评价奠定了基础.
作者:郑晶;陆惠玲;刘加军;陈森;吕德坚;孙宏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几种模式的乙型肝炎患者的前S1蛋白及HBV-NDA的情况分析,了解前S1蛋白对乙肝的诊断和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几种不同HBVM模式的乙肝患者共201例,检测其前S1蛋白及HBV-DAN.结果HBsAg(+)、HBeAg(+)、HBcAb(+)患者共87例,前S1和HBV-DNA的阳性率分别是87.4%和94.2%.HBsAg(+)、HBeAg(+)患者共11例,前S1和HBV-DNA阳性率均为81.8%,这两组患者存在着病毒复制.HBsAg(+)、抗-HBe(+)、抗-HBc(+)患者85例,前S1和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35.3%和40%.HBsAg(+)、抗-HBe患者18例,前S1和HBV-DNA阳性率分别为33.3%和44.4%.结论前S1蛋白与HBV-DNA的阳性率较为一致,在作为HBV病毒复制指标方面比HBeAg能更敏感.
作者:司徒瑞儒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博罗县近5年法定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趋势,为制订今后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博罗县2000~2004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博罗县5年法定传染病总发病数3 953例,年平均年发病率106.32/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5年共报告3 735例,年平均发病率100.46/10万,丙类传染病5年共报告21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86/10万;5年中报告的主要传染病种为肺结核、乙型肝炎、流行性腮腺炎、痢疾、淋病、麻疹、狂犬病.结论博罗县近5年中传染病发病全部为乙、丙类,且绝大部分为呼吸道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染病,导致死亡的传染病以狂犬病为主.未来传染病防治工作应以加强呼吸道传染病、血液及性传染病、狂犬病、艾滋病等的预防控制为重点.
作者:邓寿平;杨科明;游良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黄胸鼠体表革螨的雌雄性比及生活史各期年龄构成.方法现场随机抽样调查及常规分类鉴定,以从小型哺乳动物黄胸鼠体表分离鉴定出数量较多的革螨作为重点研究对象.结果从1990年至2004年在云南省境内共调查了25个县(市),捕获黄胸鼠3 765只,从3 765只黄胸鼠体表采集革螨18 250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9科17属40种.其中有7种革螨采集数量较大,分别是纳氏厉螨10 667只、毒厉螨5 124只、柏氏禽刺螨1 286只、鼠颚毛厉螨218只、鼠拟脂刺螨215只、矮肛厉螨162只、鼩鼱赫刺螨131只,其他33种革螨采集数量均小于100只.7种主要革螨的雌性比例(78.61%~100%)明显超过其雄性比例(0~21.39%),有些革螨还采集到幼虫,前若虫及后若虫(但数量均较少),只有柏氏禽刺螨的幼期比例较高(72.01%).结论在多数革螨的自然种群中,雄性个体明显少于雌性个体,可能与革螨的孤雌生殖有关;专性吸血的柏氏禽刺螨生活史各期都可寄生在黄胸鼠体表.
作者:罗礼溥;郭宪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犯罪嫌疑人对HIV/AIDS知识的认知程度,为这一高危人群的AIDS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监所376名犯罪嫌疑人进行HIV/AIDS的知识认知程度和该人群的文化程度、犯罪类型、吸毒史进行调查.结果376名犯罪嫌疑人以20~40岁占78.99%为多.对AIDS基本概念认知正确率与男女性别、文化程度有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犯罪嫌疑人是否吸毒和犯罪类型无明显关系(P>0.05).对AIDS传播途径的认知正确率以文盲者为低,其次为小学、初中者,以高中、大专者为高;在吸毒者和非吸毒者中并无差别;犯罪类型中的涉毒卖淫者对多性伴性行为认知正确率低(62.83%).结论HIV/AIDS的预防控制,应将高危人群和具有高危行为的特殊群体犯罪嫌疑人列为监测重点,在监所哨点开展HIV/AIDS知识的宣教,以降低HIV的感染率.
作者:杨萍;戴传文;刘华龙;徐金汉;卫勇彪;宋坦南;陈南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男性吸毒人群中HBV、HCV重叠感染影响因素,为预防HBV、HGV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通过整群抽样,以问卷调查方式,随机抽取男性吸毒人员452名,收集有关资料并采集血标本452份.以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的HBV表面抗原与HCV抗体,用SPSS1.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男性吸毒者HBV、HCV重叠感染率为29.46%,单因素分析:吸毒方式、注射频率、戒毒次数的HBV与HCV重叠感染有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不同职业、地区、吸毒年限、性行为等的HBV与HCV重叠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职业、吸毒年限、每天吸毒次数、戒毒次数、性行为是否用安全套、性伙伴是否患有肝炎、曾是否接受血液制品、接受血液制品次数等8个因素的HBV与HCV重叠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男性吸毒人群是HBV与HCV感染的高危人群,并与吸毒方式、吸毒年限、性行为等因素有关.
作者:龚文波;黄民主;关岚;刘浩;戴卫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华支睾吸虫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华支睾吸虫病超声声像图诊断分析与粪便查虫卵作对照.结果61例华支睾吸虫病患者,有53例(占86.9%)超声检查肝胆系统有特异性改变.肝内中、小胆管弥漫性轻度扩张,管壁不均匀性增厚,回声增强,不同切面呈现小点状、小等号状、斑状、条索状等形态各异的强回声,后方无声影.结论超声检查可作为华支睾吸虫病的快捷而准确的影像学首选诊断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林萍;王筱芳;苏建平;刘国江;江泽良;崔一萍;丁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疟疾防治后期流行病学特征及监测结果,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80~2004年湖南省各县、市疟疾疫情资料、发热病人血检、荧光抗体检测以及媒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全省疟疾发病率由1980年的89.27/10万至2004年下降为0.19/10万,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由1980年的2.73%至2004年下降为0.06%;近3年本地居民未查见带虫者;1990年以来湖南省感染病例逐年减少,输入疟疾为主,分别占病例总数的6.51%和93.49%;中华按蚊为唯一的传疟媒介.结论当前湖南省疟疾以输入病例为主,年发病率已连续9年控制在1/10万以下,疟疾疫情相对稳定.
作者:段绩辉;庄世锋;邓胜平;张湘君;李正祥;郑军;龙浩宇;王郭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冬凌草甲素对急性白血病原代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以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的骨髓原代细胞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白血病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仪、台盼蓝染色及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结果冬凌草甲素体外可明显地抑制白血病原代细胞的增殖,并能诱导细胞发生凋亡,而且呈现出明显的量-效与时-效关系.结论冬凌草甲素能有效地抑制APL细胞的生长及诱导细胞发生凋亡,是一种潜在的抗白血病药物.
作者:张俊峰;刘加军;陈规划;刘培庆;林东军;肖若芝;李旭东;黄仁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东菱克栓酶(DF-521)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245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两组患者均给以常规抗感染、祛痰、解痉、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低流量吸氧抗心衰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再加用东菱克栓酶,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实验室检查、并发症,并随后观察治疗后12周内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再次入院次数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大于对照组(75%),(P<0.05);实验室检查治疗前后常规组无统计学差异,而治疗组明显好转(P<0.05).常规组并发脑梗塞(7/124)明显高于治疗组(1/124)(P<0.05).结论东菱克栓酶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血气分析改善均有良好的效果,可作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詹红;马中富;关开泮;梁艳冰;叶海宁;唐浩;荆小莉;李玉杰;廖晓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胱硫醚-β合成酶基因CBS 844ins 68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alheimer disease,AD)的关系.方法运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和荧光偏振法(FPIA)检测66例阿尔茨海默病及143例正常人CBS 844ins 68基因多态性和血浆总Hcy水平.结果AD组CBS844ins 68 D/D、D/I、I/I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8.79、19.69、1.52,对照组分别为78.32、18.88、2.8,CBS844ins 68各种基因型频率在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AD病例组与对照组血浆Hcy分别为(14.72±6.2)μmol/L和(10.9±2.4)μmol/L,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O.05).AD患者血浆总Hcy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结论胱硫醚-β合成酶多态性与AD无明显相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Alzheimer病发生有一定关系.
作者:黄绍宽;陈盛强;王延平;柳息洪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为了解目前顺德、番禺、清远、增城和花都五地淡水鱼华支睾吸虫的感染情况.方法使用直接压片法和消化法对从上述5地采集的各种淡水鱼进行检查,并用分离的囊蚴感染大鼠.结果上述5个地区的淡水鱼均存在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感染,其中以来自顺德的淡水鱼感染严重.家养鱼种和一些野生鱼均有感染,其中以鲩鱼和鳙鱼以及一些野生小鱼感染率和感染度均较高.结论广东上述五地淡水鱼华支睾吸虫的感染较为普遍和严重.
作者:黄骥;梁耀佳;林慈宽;黄志辉;冯诗韵;陈洁静;陈代雄;李小敏;沈浩贤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