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氯消毒剂对冷却塔军团菌的现场杀灭效果评价

冯文如;钟嶷;刘世强;江思力;周明辉;宋宏

关键词:氯消毒, 冷却塔, 军团菌, 消毒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含氯消毒剂对冷却塔军团菌的现场杀菌效果.方法选择一大型冷却塔,分别进行两种消毒方式:一次添加高浓度氯消毒剂后(冲击法),维持加氯和不维持加氯,并在当天和一周后检测冷却塔水中军团菌的浓度.结果持续加氯,保持游离余氯在(0.38±0.23)mg/L,军团菌浓度变化不大,未检出或保持低浓度(0.85±1.52~0.81±1.56)cfu/ml;不持续加氯,军团菌持续上升,一周后增加100~1 000倍以上(0.12±0.11~322.22±130.17)cfu/ml.结论维持加氯的消毒方法对冷却塔军团菌的消毒效果较好.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云南省25县(市)黄胸鼠体表革螨性比及年龄构成分析

    目的探讨黄胸鼠体表革螨的雌雄性比及生活史各期年龄构成.方法现场随机抽样调查及常规分类鉴定,以从小型哺乳动物黄胸鼠体表分离鉴定出数量较多的革螨作为重点研究对象.结果从1990年至2004年在云南省境内共调查了25个县(市),捕获黄胸鼠3 765只,从3 765只黄胸鼠体表采集革螨18 250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9科17属40种.其中有7种革螨采集数量较大,分别是纳氏厉螨10 667只、毒厉螨5 124只、柏氏禽刺螨1 286只、鼠颚毛厉螨218只、鼠拟脂刺螨215只、矮肛厉螨162只、鼩鼱赫刺螨131只,其他33种革螨采集数量均小于100只.7种主要革螨的雌性比例(78.61%~100%)明显超过其雄性比例(0~21.39%),有些革螨还采集到幼虫,前若虫及后若虫(但数量均较少),只有柏氏禽刺螨的幼期比例较高(72.01%).结论在多数革螨的自然种群中,雄性个体明显少于雌性个体,可能与革螨的孤雌生殖有关;专性吸血的柏氏禽刺螨生活史各期都可寄生在黄胸鼠体表.

    作者:罗礼溥;郭宪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华支睾吸虫病的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华支睾吸虫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华支睾吸虫病超声声像图诊断分析与粪便查虫卵作对照.结果61例华支睾吸虫病患者,有53例(占86.9%)超声检查肝胆系统有特异性改变.肝内中、小胆管弥漫性轻度扩张,管壁不均匀性增厚,回声增强,不同切面呈现小点状、小等号状、斑状、条索状等形态各异的强回声,后方无声影.结论超声检查可作为华支睾吸虫病的快捷而准确的影像学首选诊断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林萍;王筱芳;苏建平;刘国江;江泽良;崔一萍;丁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外源性端粒酶催化亚单位对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目的探讨外源性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对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CEC)端粒酶活性、相关基因表达和体外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阳离子脂质体介导hRCEC转染;RT-PCR法检测人类端粒酶RNA组份(hTR)、端粒酶相关蛋白1(TEP1)及hTERT基因的表达;TRAP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细胞计数法绘制生长曲线.结果hTR、TEP1基因在hTERT转染hRCEC前后都表达,hTERT基因在转染前不表达,转染后24 h及稳定转染克隆形成时表达,细胞停止分裂时又失去表达;转染前无端粒酶活性,转染后24h及稳定转染克隆形成时可检测到端粒酶活性,细胞停止分裂时端粒酶活性消失;稳定转染了hTERT基因后hRCEC的生存时间没有延长.结论hTERT转染可显著提高hRCEC中hTERT基因表达水平,hTERT基因表达与端粒酶活性一致,但只用hTERT转染的方法不能使hRCEC细胞生存时间延长.

    作者:杜贻鹏;陈展辉;陈淑杰;何霞;柏云;谢金卫;周俊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大鼠寡霉素敏感相关蛋白(OSCP)基因的改造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目的通过将发生点突变的两个大鼠寡霉素敏感相关蛋白(OSCP)基因进行改造,获得具有正确序列的OSCP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进行活性鉴定.方法通过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T4DNA连接酶将发生错义突变的两个OSCP基因的DNA克隆进行改造,获得具有正确核苷酸序列的OSCP基因;然后将该片段连接进原核表达载体pET-28c(+),构建成重组质粒PET-28c(+)-OSCP;用该重组质粒转化E.coli,转化子在37℃诱导表达相应的融合蛋白,通过Western-blot鉴定.结果酶切及测序显示对OSCP基因错义突变的纠正获得成功.酶切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28c(+)-OSCP.IPTG诱导表达4 h后,SDS-PAGE及Western-blot显示诱导表达出分子量约23 000的大鼠寡霉素敏感相关蛋白,且该蛋白具有免疫活性.结论在国内初次表达出大鼠OSCP,表达产物具有免疫反应性,为OSCP的结构及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王海龙;王春芳;赵嘉惠;殷国荣;乔中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冬凌草甲素对急性白血病原代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目的研究冬凌草甲素对急性白血病原代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以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的骨髓原代细胞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白血病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仪、台盼蓝染色及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结果冬凌草甲素体外可明显地抑制白血病原代细胞的增殖,并能诱导细胞发生凋亡,而且呈现出明显的量-效与时-效关系.结论冬凌草甲素能有效地抑制APL细胞的生长及诱导细胞发生凋亡,是一种潜在的抗白血病药物.

    作者:张俊峰;刘加军;陈规划;刘培庆;林东军;肖若芝;李旭东;黄仁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广州市花都区1990~2004年伤寒流行动态分析

    目的了解花都区伤寒流行趋势和规律,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花都区1990~2004年伤寒发病资料进行特点与趋势分析.结果年均发病率为3.18/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性别比例1.8:1;人群分布以农民发病数高,占病例总数36.69%;发病呈持续下降趋势,近3年来达历史低水平.结论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花都区伤寒防治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李凯;梁振波;沈秋逢;卢惠溪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江门市新会区某些机关事业单位人群的血脂血糖状况调查

    目的调查江门市新会区某些机关、事业单位人群的血脂和血糖状况.方法随机抽取团体体检并有血脂和血糖检测项目的3个机关与事业单位职工作为调查对象,并设1个正常对照组,在组间比较其血脂和血糖水平.结果医务组的TC、TG、TC+TG和Glu,工商组的TC、TG和Glu,财政组的TG和TC+TG,其增高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医务组、工商组和财政组的TC等多项指标的检测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这些血脂和血糖水平在3个调查组之间亦有不同程度的差别.结论新会区机关和事业单位人群的高血脂和高血糖检出率比较高.

    作者:郭爱群;唐荣德;吴女俭;刘社炎;华关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犯罪嫌疑人HIV/AIDS知识认知程度调查

    目的了解犯罪嫌疑人对HIV/AIDS知识的认知程度,为这一高危人群的AIDS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监所376名犯罪嫌疑人进行HIV/AIDS的知识认知程度和该人群的文化程度、犯罪类型、吸毒史进行调查.结果376名犯罪嫌疑人以20~40岁占78.99%为多.对AIDS基本概念认知正确率与男女性别、文化程度有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犯罪嫌疑人是否吸毒和犯罪类型无明显关系(P>0.05).对AIDS传播途径的认知正确率以文盲者为低,其次为小学、初中者,以高中、大专者为高;在吸毒者和非吸毒者中并无差别;犯罪类型中的涉毒卖淫者对多性伴性行为认知正确率低(62.83%).结论HIV/AIDS的预防控制,应将高危人群和具有高危行为的特殊群体犯罪嫌疑人列为监测重点,在监所哨点开展HIV/AIDS知识的宣教,以降低HIV的感染率.

    作者:杨萍;戴传文;刘华龙;徐金汉;卫勇彪;宋坦南;陈南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住院肿瘤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

    目的了解住院肿瘤患者健康教育需求情况,更好地开展患者健康教育.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住院肿瘤患者进行无记名的问卷调查.问卷包括4大项40小项,用EXCEL8.0建立数据库,用Spss10.0 for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非参数Kruskal-Wall's检验及x3检验进行分析.结果收到有效问卷193张,欢迎开展健康教育者占93.8%.对健康教育的内容以提高生活质量知识的需求为多,男性较偏重康复训练知识的需求,女性较偏重了解有关疾病的知识;患者住院期间对有关疾病的知识较关心,出院后对继续用药相关知识、饮食指导、康复训练等较关心,出院后咨询以返院咨询受欢迎,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病种和科室的患者所需求的健康教育内容无差异.结论住院肿瘤患者渴望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方式应因人而异,健康教育应贯穿于医疗、护理和康复过程中,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和生存质量.

    作者:邱卫黎;黄华兰;蔡秀英;丘德林;辛丽华;江敏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大鼠缺铁性贫血模型建立及各指标观察研究

    目的探讨给大鼠喂以低铁饲料辅以少量放血,快速建立缺铁性贫血的动物模型并观察动物营养状况及几种微量元素在脏器中的变化.方法将雌雄各半的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喂以正常饲料,饮用自来水;缺铁组:于塑料不锈钢笼内饲养,喂以低铁饲料,铁含量为8.01 mg/kg,饮用去离子水).每周测定血红蛋白浓度,当血红蛋白降低,确定模型建立后,每组随机取出8只大鼠,取其脏器,测定脏器系数(与体重比)及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结果缺铁性贫血大鼠的一般体态发生变化,体重明显下降.一个月后,缺铁性贫血大鼠组的血红蛋白浓度低至86.9 g/L,其红细胞及全血铁指标也有显著的下降.活杀其中的8只大鼠,取出其心脏、肺脏、肝脏、脾脏、肾脏等器官测量脏器重量,计算出脏器系数值.缺铁组大鼠心脏和脾脏系数与正常组比较显著增高,差异明显,肝脏、肺脏、肾脏无明显差异.测定肝脏及大脑组织中微量元素铁、锌、硒、锰、镉、铅、铜等的含量.发现缺铁组大鼠肝脏及脑组织总铁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锰的含量高于正常组,缺铁组肝脏铜高于正常组,脑锌含量低于正常组,其它几种元素变化不明显.结论给大鼠喂以低铁饲料辅以少量放血,可以成功建立缺铁性贫血的动物模型.其各项指标有明显的变化,尤其缺铁对脏器中微量元素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杨真;罗海吉;卢晓翠;邓红;孔亮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男性吸毒人群HBV、HCV重叠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了解男性吸毒人群中HBV、HCV重叠感染影响因素,为预防HBV、HGV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通过整群抽样,以问卷调查方式,随机抽取男性吸毒人员452名,收集有关资料并采集血标本452份.以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的HBV表面抗原与HCV抗体,用SPSS1.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男性吸毒者HBV、HCV重叠感染率为29.46%,单因素分析:吸毒方式、注射频率、戒毒次数的HBV与HCV重叠感染有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不同职业、地区、吸毒年限、性行为等的HBV与HCV重叠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职业、吸毒年限、每天吸毒次数、戒毒次数、性行为是否用安全套、性伙伴是否患有肝炎、曾是否接受血液制品、接受血液制品次数等8个因素的HBV与HCV重叠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男性吸毒人群是HBV与HCV感染的高危人群,并与吸毒方式、吸毒年限、性行为等因素有关.

    作者:龚文波;黄民主;关岚;刘浩;戴卫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EB病毒LMP1 CCT蛋白特异性结合短肽的筛选

    目的筛选能与EBV LMP1 CCT蛋白高效结合的短肽.方法利用亲和层析和酶切的方法纯化CCT蛋白,并用CGT蛋白筛选噬菌体12肽库.通过夹心ELISA方法分析噬菌体克隆与CCT蛋白的亲和力.通过硝酸纤维膜斑点印迹法进行阳性克隆鉴定.并对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对肽库进行3轮筛选后,噬菌体克隆具有良好的富集效果.ELISA方法提示筛选出来的噬菌体克隆能与CCT蛋白高效结合.硝酸纤维膜斑点印迹法证实阳性率达到100%,测序结果显示噬菌体上的短肽有共同序列:IQMPPKWPWPAA.结论从噬菌体肽库中筛选到的噬菌体短肽IQMPPKWPWPAA为探讨LMP1致瘤机理、开发抗鼻咽癌短肽药物及基因疫苗奠定了实验基础.

    作者:余琳;张雪雁;杨英;马桂璋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博罗县2000~2004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分析博罗县近5年法定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趋势,为制订今后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博罗县2000~2004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博罗县5年法定传染病总发病数3 953例,年平均年发病率106.32/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5年共报告3 735例,年平均发病率100.46/10万,丙类传染病5年共报告21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86/10万;5年中报告的主要传染病种为肺结核、乙型肝炎、流行性腮腺炎、痢疾、淋病、麻疹、狂犬病.结论博罗县近5年中传染病发病全部为乙、丙类,且绝大部分为呼吸道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染病,导致死亡的传染病以狂犬病为主.未来传染病防治工作应以加强呼吸道传染病、血液及性传染病、狂犬病、艾滋病等的预防控制为重点.

    作者:邓寿平;杨科明;游良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110例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若干问题的探讨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早期诊断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结脑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临床确诊为结脑110例病人,按病程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3组,并对3组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脑脊液(CSF)各项指标,影像学结果,以及误诊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组38.2%(42/110)的病例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比例高,达62.5%(15/24),中期有26.7%(8/30),晚期有33.9%(19/56);早期与中、晚期比较,P<0.01.腰穿CSF检查有40.0%(44/110)病例的CSF改变不典型,早期的比例高,为50.0%(12/24),中期有20.0%(6/30),晚期有46.4%(26/56);早期分别与中期、晚期组比较,结果分别为P<0.05、P>0.05.CT总的阳性率为78.2%(68/87),但早期的阳性率仅为45.0%(9/20),中晚期的阳性率可达88.0%(59/67);早期与中晚期比较,P<0.01.110例中误诊44例,误诊率为40.0%,早、中、晚期误诊率分别为62.5%(15/24)、36.7%(11/30)、32.1%(18/56),早期误诊率与中晚期比较,P<0.01.结论结脑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各种辅助检查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亦不高,把临床和各种辅助检查结合起来,综合判断,才能减少或避免误诊.

    作者:彭忠兴;黄帆;张慧;黄艺洪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人源性抗-D基因工程抗体在真核细胞CHO中的表达

    目的于真核细胞系CHO细胞中表达人源性抗-D基因工程抗体,为人源性抗-D基因工程抗体在临床上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方法脂质体法将真核表达载体pAH4604/VH和pAG4622/VL共转染体外培养的CHO细胞,经霉酚酸及组氨醇筛选阳性克隆细胞.通过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人IgG的表达量.应用化学发光Western Blotting法对真核表达载体pAH4604/VH和pAG4622/VL在CHO细胞中的表达进行鉴定.结果pAH4604/VH和pAG4622/VL共转染体外培养的CHO细胞,经霉酚酸及组氨醇筛选12~14 d后有阳性克隆长出,未转染细胞则全部死亡.筛选出的各阳性细胞克隆经扩大培养及ELISA定量检测其上清人IgG含量高为4.05 ng/nl.Western Blotting显示上清和细胞内均有人IgG重链和轻链的表达.结论所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AH4604/VH和pAG4622/VL在CHO真核细胞系表达成功,可产生人源化的IgG重链和轻链.

    作者:曹开源;徐霖;付涌水;袁广卿;黄小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淋球菌mtrR启动子区域回文序列基因突变与多重耐药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淋球菌mtrR启动子区域回文序列基因突变与多重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56株淋球菌对五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以PCR扩增mtrR启动子区域中包含有13个碱基回文序列在内的157个碱基,并进行SSCP(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根据SSCP的结果,选取12株标本进行测序分析,将其核苷酸序列与标准敏感株ATCC19424进行比较.结果56株细菌中有5株对五种抗生素都敏感,对一种抗生素耐药的有22株,对两种抗生素耐药的有19株,其中有2株mtrR启动子区域中回文序列基因发生了突变;对三种抗生素、四种抗生素和五种抗生素耐药的株菌分别是7株、2株和1株,它们的mtrR启动子区域中回文序列基因均发生了突变.并且这12株标本突变的类型一致,在13个碱基的回文序列中发生了单个A/T碱基的缺失.结论mtrR启动子区域中回文序列基因突变介导淋球菌的多重耐药,回文序列单个A/T碱基的缺失与淋球菌多重耐药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彭运生;袁建辉;徐立中;潘春燕;钟素霞;汪小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食品过敏原指纹图谱快速检测研究(三)--花生总蛋白2-DE指纹图谱和蛋白点MALDI-TOF/MS分析

    目的建立一种简捷、准确、快速检测食品过敏原的方法.分析花生总蛋白2-DE(2-dimensionelectrophoresis)指纹图谱与蛋白点MALDI-TOF/MS分析联用的可行性.方法新鲜生花生去皮搅碎后丙酮去脂,PBS抽提总蛋白,冻干得初提样品,试剂盒精提,双向电泳IEF选择11cm非线性胶条(pH=3-10)溶胀上样,平衡后转移胶条在电泳槽中进行第二向SDS-PAGE垂直电泳(10%),考染后扫描图像进行计算机分析处理,同时在胶上任意选择两个蛋白点切胶、脱色、消化后进行MALDI-TOF/MS分析.结果2-DE指纹谱图显示花生总蛋白的分布范围较窄,主要是一些中、小分子量的中性、弱酸和弱碱性蛋白,用PDQuest 2-D Analysis分析软件对此2-DE图谱分析可以发现其中共有178个特征性蛋白点.以花生总蛋白2-DE指纹图谱为基础,进一步对单个蛋白点进行MALDI-TOF/MS指纹图谱分析,结果显示每一个蛋白点都具有自己特征的分子量峰和图谱形状,无需进行肽片段混合物的分析、检索亦可完全区分不同的蛋白点,从而可以对食品过敏原进行更深入、更准确的指纹图谱检测.结论食品过敏原总蛋白2-DE指纹图谱与蛋白点MALDI-TOF/MS指纹图谱分析联用可以更好的进行食品过敏原指纹图谱快速检测研究.

    作者:吴海强;余晓;刘志刚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院内感染SARS医护人员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的影响因子

    目的探讨院内感染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医护人员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例院内感染SARS医护人员的人口特征、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主要治疗措施等资料作为研究因素,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0例SAPS患者在发病后第1~36周的血清特异性IgG抗体.分类变量的研究因素比较不同结局患者之间抗体水平采用方差分析;通过一元线性回归、逐步回归分析和偏相关分析数值变量的研究因素与抗体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SARS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在女性患者高于男性患者,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44);与患者在病程中的高中性粒细胞计数呈中等程度负相关(偏相关系数=-0.636,P=0.008);与病毒唑治疗的总剂量呈高度正相关(偏相关系数=0.811,P=0.000).结论SARS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的影响因素可能与病毒在体内被抑制、病毒血症的持续时间和患者发病后的中性粒细胞反应水平有关,SARS特异性IgG抗体水平与性别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作者:罗瑞虹;陈雪娟;陈文思;马会慧;李刚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前S1蛋白在乙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中价值探讨

    目的通过几种模式的乙型肝炎患者的前S1蛋白及HBV-NDA的情况分析,了解前S1蛋白对乙肝的诊断和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几种不同HBVM模式的乙肝患者共201例,检测其前S1蛋白及HBV-DAN.结果HBsAg(+)、HBeAg(+)、HBcAb(+)患者共87例,前S1和HBV-DNA的阳性率分别是87.4%和94.2%.HBsAg(+)、HBeAg(+)患者共11例,前S1和HBV-DNA阳性率均为81.8%,这两组患者存在着病毒复制.HBsAg(+)、抗-HBe(+)、抗-HBc(+)患者85例,前S1和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35.3%和40%.HBsAg(+)、抗-HBe患者18例,前S1和HBV-DNA阳性率分别为33.3%和44.4%.结论前S1蛋白与HBV-DNA的阳性率较为一致,在作为HBV病毒复制指标方面比HBeAg能更敏感.

    作者:司徒瑞儒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乙肝免疫球蛋白孕期使用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孕期应用乙型肝炎病毒免疫球蛋白对HBsAg阳性孕妇的乙肝病毒(HBV)宫内阻断作用及孕妇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含量与胎儿宫内感染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将130例HBsAg阳性孕妇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A,45例,于孕20、24、28、32、36周肌肉注射乙肝病毒免疫球蛋白(HBIG)5次;治疗组B,45例,于孕28、32、36周肌肉注射乙肝病毒免疫球蛋白(HBIG)3次;对照组(C组),40例,仅随访不用药.检测孕妇血清中HBV DNA含量及新生儿血清中HBsAg、HBV DNA阳性情况.结果孕期预防性应用HBIG被动免疫组孕妇的宫内感染率分别为13.3%、1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5%.HBIG治疗可以减低孕妇血清HBV DNA含量,但A、B两组HBV DNA降低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根据母体HBV DNA含量分为5×103~4,5×105~6,5×107~8 copies/ml三组,各组胎儿宫内感染率为2.2%、13.7%、52.9%,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应用HBIG能显著降低乙肝病毒宫内传播.孕妇血清中高HBV DNA含量是胎儿发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陈丽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