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荣静;习浩
目的 探讨广州市企事业单位成人脂肪肝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及预防发病的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对6 272例2005年6~12月在我院健康体检的广州市企事业单位成人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内容包括体格检查、空腹血糖测定及肝胆B超.结果 6 272名成人研究对象中,男性3 662名,女性2 610人,平均年龄(46.43±13.7)岁.B超共检出脂肪肝1 369人,患病率为21.83%,男性为24.47%,女性为18.12%.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χ2=-35.96,P<0.01).男女脂肪肝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58岁前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x2=18.7,P<0.01),58~70岁之间男女性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x2=0.67,P=0.43),70岁后女性脂肪肝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x2=5.3,P<0.05).脂肪肝组肥胖、血脂异常、空腹血糖增高和胆石症均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结论 广州市企事业单位成人脂肪肝患病率高,肥胖、血脂异常、空腹血糖增高和胆石症可能是其危险因素.
作者:葛辉;梁银杏;曾亚辉;汤洁如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髓鞘碱性蛋白(MBP)和白细胞介素16(IL-16)在多发性硬化(MS)发病过程中的水平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检测MS组(CSF31例、Serum 32例)、Guillain-Barre综合征(GBS)组(CSF和Serum均为24例)和对照组(CSF24例、Serum 28例)中MBP和IL-16的水平.结果 MS组中CSF和Serum中MBP水平均显著高于GBS及对照组(P<0.01),CSF IL-16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Serum IL-16水平和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性.MS组CSF中MBP的水平和IL-16的水平显著相关(r=0.463,P<0.05),但Serum中两者间无相关性.结论 MBP对MS的发病有很高的敏感性,IL-16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局部产生并参与MS的炎症过程.
作者:田作军;赵薛旭;李作汉;张帆;曹福田;李少明;邵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口腔正畸科存在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感染.方法 对口腔正畸科的各种器械、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和口包进行目标监测.结果 正畸材料、医务人员的手和口包细菌污染情况严重,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能有效控制口腔正畸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 口腔正畸器、材料、医务人员手等易受污染引起医院感染,严格制定和落实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对预防口腔正畸治疗的医院感染非常必要.
作者:黄妙琼;罗真珍;冯航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克隆并测定我国间日疟原虫乳酸脱氢酶(PvLDH)的部分基因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根据PvLDH基因已知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应用PCR技术从间日疟原虫基因组DNA中扩增LDH基因,定向克隆入pMDl8质粒.阳性质粒经酶切及PCR鉴定后,用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进行基因序列测定.应用生物信息学网站www.ncbi.nlm.nih.gov、www.expasy.ch对获得的基因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PCR扩增得到特异的间日疟原虫LDH基因序列.酶切及PCR鉴定获得了正确的重组质粒.测序结果表明,获得的间日疟原虫LDH基因全长897 bp,编码299个氨基酸.DNAMAN预测PvLDH存在10个潜在抗原表位,均与PfLDH的相应预测表位间有同源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我国间日疟原虫与Salvador Ⅰ株和Belem株间日疟原虫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与其它疟原虫LDH的同源性为88%~90%.结论 成功克隆了我国间日疟原虫LDH基因,其基因序列与其它疟原虫LDH基因序列有高度同源性.
作者:郝文波;王萍;陈白虹;高洋;李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结核分枝杆菌蛋白芯片诊断结核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结核分枝杆菌蛋白芯片检测63例结核病患者的血清标本,25份肺部其它疾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标本,并与抗酸菌涂片镜检法相比较.结果 结核分枝杆菌蛋白芯片诊断肺结核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8.25%(43/63)和88%(22/25),阳性预测值为93.48%(43/46),阴性预测值为52.38%(22/42),阳性检出率为52.27%(46/88),显著高于抗酸菌涂片镜检法阳性率(23.86%,21/88).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蛋白芯片诊断结核病,具有简便、快速,敏感性较高和特异性强等优点,是临床辅助诊断结核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罗招凡;丁鹤林;刘香梅;林向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吲达帕胺(Ind)和阿替洛尔(Ate)联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降压作用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48只SHR随机分为6组.①空白对照组;②低-低剂量组:Ind 0.06 mg/kg·d-1,Ate 2.25 mg/kg·d-1;③低-高剂量组:Ind 0.06 mg/kg·d-1,Ate 4.5 mg/kg·d-1;④高-低剂量组:Ind 0.12 mg/kg·d-1,Ate 4.5 mg/kg·d-1;⑤高-高剂量组:Ind 0.12 mg/kg·d-1,Ate 4.5 mg/kg·d-1;⑥高剂量单用组:Ate 4.5 mg/kg·d-1.灌胃给药,连续给药5周,尾袖法测收缩压,Langendoff灌流心脏测量心功能.结果 高-低剂量联用组,有效降低SHR的收缩压,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压,减少左室重与体重之比.结论 小剂量联合应用Ind和Ate对SHR的降压作用及心功能的改善优于大剂量单用Ate.
作者:郑猛;符永恒;单志新;杨敏;谭虹虹;余细勇;林曙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中央二区切除治疗肝细胞癌的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中央二区肝细胞癌切除的临床资料,14例肝细胞癌患者均伴有肝炎后肝硬化,术前肝功能,Child A 11例,Child B3例.肿瘤大直径5~8 cm.结果 全部病例采用中央二区切除(V,Ⅷ,Ⅳ段),成功地切除所有的肿瘤,术中出血120~300 ml,所有患者术中未输血,无术中死亡.术后并发症:膈下积液1例,右侧胸腔积液1例.随访全部病例,随访时间1~3年,其中2例复发.结论 中央二区肝切除技术是治疗肝细胞癌的手术方法之一.熟悉肝门及Couinaud氏的肝段解剖,采用CUSA及双极电凝切开肝实质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黄熙;熊少伟;韩斌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D-Dimer)和纤维蛋白原水平(Fg)测定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间的关系.方法 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3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2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及6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D-Dimer和Fg水平.结果 ACS患者血浆D-Dimer、F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MI组和UAP组患者的D-Dimer、Fg均明显高于SAP组患者(P<O.01).结论 ACS患者血浆D-Dimer和Fg水平明显升高,反映患者体内存在高凝状态,有血栓的形成,D-Dimer和Fg的检测对ACS病情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荣静;习浩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初步探讨万艾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作用.方法 选择50例促排卵周期中子宫内膜生长不良的不孕患者,在下一个促排卵周期中周期第7~8天开始给予万艾可口服治疗,50 mg/d,至子宫内膜厚度达到8.0 mm或证实已排卵.结果 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服药前为5.2~7.8(6.90±0.61)mm,服药后为3.7~14.0(7.78±1.81)mm,服药后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增加(95%可信区间为0.33~1.42 mm,P=0.002).服药后子宫内膜分型没有明显变化(P=0.907).临床妊娠率显著提高(P=0.012).结论 万艾可能促进子宫内膜生长、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助于胚胎着床.
作者:苏念军;杨翠莲;李冰;蒋亚玲;单冬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对三种抗麻疹病毒IgM酶联免疫试剂盒(海泰快速法、海泰普通法和德国试剂A)在麻疹病例早期诊断的应用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双盲法,用三种试剂盒对麻疹疑似病例急性期血清样品平行检测.结果 海泰快速法、海泰普通法和德国进口试剂A等三种抗麻疹病毒IgM酶联免疫试剂对170份麻疹疑似病例急性期血清样品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7.65%、64.71%和62.35%;灵敏度分别为100%、99.1%和94.4%;特异度分别为88.7%、95.2%和93.5%;调整一致性分别为95.7%、97.5%和93.7%;约登指数分别为0.887、0.942和0.880.结论 三种试剂盒检测结果符合率较高,另外海泰快速法的灵敏度高,海泰快速法和海泰普通法在敏感性及特异性上都有较为理想的结果,而且海泰快速法试剂操作更为简便、快速,更适合于基层疾病控制部门快速诊断麻疹病例,采取措施,控制疫情.
作者:郑焕英;刘冷;郭雪;柯昌文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霍乱弧菌JS9803株CTXEI Torφ和nct-CTX newO139φ基因组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方法 基因亚克隆、测序及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霍乱弧菌9 803株CTX EI Torφ基因组与EI Tor类型的高度同源,RS区为双拷贝,核心区为单拷贝,RS侧和核心区侧染色体部分序列分别为TLC和RTX基因簇.nct-CTXnewO139ψ基因组与已报道的其它类型比较,rstR基因及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27.6%~50.5%和14.1%~48.4%,间隔区ig-2基因同源性25.2%~29.6%,表明rstR-ig2为新类型,该基因组附近染色体部分序列也为新发现的基因.结论 在霍乱弧菌中发现新类型rstR-ig2的nct-CTXnewO139φ基因组,并和CTX EI Torφ基因组共存.
作者:芮勇宇;阚飙;高守一;刘延清;祁国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卡氏肺孢子虫(PC)感染对大鼠脾脏中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 51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只大鼠皮下注射地塞米松2 mg/次,每周2次.8周后陆续将大鼠处死,取肺组织用吉氏-瑞氏复染法检测卡氏肺孢子虫.再取脾脏,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每只大鼠微量元素含量.结果 吉氏-瑞氏复染法实验组大鼠PC阳性率为51.2%,对照组未检出卡氏肺孢子虫.与对照组相比较,PC阳性组脾脏中Zn++、Mg++的含量(29.72 μg/g干重、147.05μg/g干重)低于对照组(37.59μg/g干重、181.90 μg/g干重,P<0.05),Cu++、Fe++、Ca++的含量(7.34μg/g干重、1052.50μg/g干重、317.21μg/g干重)变化不明显.结论 卡氏肺孢子虫感染组大鼠脾脏中Zn++、Mg++含量降低,Cu++、Fe++、Ca++含量无显著性变化,提示卡氏肺孢子虫感染对脾脏微量元素变化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常志尚;宫玉香;张忠广;曾宪忠;王元松;赵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分析多项实验室检测指标对早期化脓性与病毒性脑膜炎诊断的敏感性及量化标准,并探讨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发病3d内就诊的55例脑膜炎患者的外周血像、血糖及C-反应蛋白(CRP),脑脊液(CSF)白细胞数、蛋白、糖及CRP的检测结果.其中经病原学及/或临床治疗确诊的化脓性脑膜炎25例、病毒性脑膜炎30例,对其实验室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周血像、CSF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在早期两种脑膜炎互有重叠,鉴别化脓性或病毒性脑膜炎存在一定困难.而采用CSF蛋白>1.5g/L,血清CRP>16 mg/L,CSF糖与血糖比值≤0.35等量化指标,则明显提高化脓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价值.如果对这些指标进行组合,可进一步增加鉴别两种脑膜炎的敏感性.结论 选择CSF糖与血糖比值、血清CRP、CSF蛋白等实验室指标并设定量化标准,或者对这些指标进行组合检测,可提高鉴别诊断早期化脓性与病毒性脑膜炎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有利于减少误诊,增强治疗的针对性.
作者:黄宗青;李爱东;刘素英;刘洪涛;陆雪东;邓英太;史少凤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梅县学校食堂厨工诺瓦克病毒感染情况,为诺瓦克病毒胃肠炎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诺瓦克病毒抗原检测.结果 234份粪便标本中检出诺瓦克病毒阳性8份,阳性率为3.42%.结论 梅县学校食堂厨工存在诺瓦克病毒健康携带者,学校有爆发诺瓦克病毒胃肠炎的潜在危险.
作者:黄念先;陈复才;熊杏茹;周志汀;陈志青;李信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沙眼衣原体流行基因型分布和不同人群间感染的差异.方法 应用巢式PCR扩增沙眼衣原体omp1基因VS1-VS2序列,利用寡核苷酸芯片技术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166株沙眼衣原体感染标本中,通过基因分型共检出182株菌.包括9个基因型,总体优势流行型为E型(27.5%)、F型(22.0%)、D型(14.3%)、J型(15.0%)和H型(8.8%).113例性病门诊病人中,以F(26.9%)、E(24.3%)、J(16.8%)、D(13.4%)和H(8.4%)型为主,混合型感染率为5.3%(6/113).而53例卖淫女性标本中,发现混合感染8例(15.1%,8/53),以E(33.3%)、D(15.9%)、F(15.9%)和K(12.7%)型为主,混合感染率为15.1%(8/53).F型在门诊病人中的流行率显著高于卖淫女性(x2=4.8,P<0.05),而混合型感染率和K型流行率卖淫女性显著高于门诊病人(x2=4.5,P<0.05;χ2=7.4,P<0.01).结论 性病门诊患者和卖淫女性沙眼衣原体感染流行血清型存在差异.加强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对于有效控制性病传播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和平;江丽芳;方丹云;李美玲;吴兴中;李燕娃;徐钢;薛耀华;冯占芹;吴亚安;黄进梅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CHF)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0例体检正常者和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衰治疗前后的血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素(TSH)水平.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并对CHF患者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CHF组T3、FT3较对照组下降,且慢性心衰组随着心力衰竭的加重,T3、FT3水平逐渐减低;T4、FT4、TSH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抗心衰治疗后T3、FT3水平明显上升(P<0.05).慢性心衰组患者血清中T3、Fr3的水平与心衰程度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CHF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对判断其心功能损害程度和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卫;丁彩屏;文薇;徐丽梅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本地区2000年1月~2002年12月间革兰阴性杆菌产超广谱p-内酰胺酶(ESBLs)的菌群分布及对第三代头孢菌素(TGC)耐药性.方法 细菌鉴定采用美国Microscan微生物分析仪鉴定菌种及药敏试验,按NCCLS1999推荐方法解释结果.结果 革兰阴性杆菌产ESBLs的平均产酶率为37.36%,其中2000年、2001年、2002年产酶率分别为32.15%、35.83%、41.44%,革兰阴性杆菌对TGC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 产ESBLs细菌在本地区广泛存在,已成为主要引起耐药的菌株,而且产ESBLs和耐药率都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引起临床广泛关注.
作者:戴盛明;蒋利君;韦晓谋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病例病原菌耐药性流行特征和抗生素使用情况,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对自2004年1~10月间某院154例医院感染患者送检标本所分离培养的154株病原菌进行分析.结果 在154株菌株中,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但对其敏感的菌株只有9.1%,而对亚胺硫霉素敏感的菌株有27株(17.5%).感染病例中,男性占68.2%;0~,25~这两个年龄组为主,共计占72.7%.感染部位的分布:男性以切口感染为主,女性则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结论 感染控制应有所侧重,要针对不同人群、病种有重点的开展防控工作.
作者:郑少敏;任婕;张春环;彭兰芬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近年来,共刺激信号B7家族成员在调节T细胞活化及细胞因子分泌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B7分子与受体结合后,在免疫应答不同阶段发挥重要调节作用,涉及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调节诸多方面,也与寄生虫感染诱导的免疫反应密切相关.本文以B7家族成员在宿主感染胞内寄生原虫后,诱导产生免疫反应以及相互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宋蓓;吕杨;张锡林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疟疾防治中联合管理的作用.方法 采用主动侦查与被动侦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病例进行个案调查.结果 参与疟疾联防的五个地级市2005年共发现疟疾病例119例(占全省病例的63.30%),年发病率0.03/万.五市当地居民血检阳性率为0.05%,流动人口血检阳性率为0.14%,两者血检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χ2=20.848,P<0.05);流动人口中的返乡人员血检阳性率为0.20%,外来人员血检阳性率为0.15%,经统计学检验,两者血检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899,P>0.05).在返乡人员中,从国外返乡的人员血检阳性率高,与从其它省返乡的人员血检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参与疟疾联防的五个地级市全年各月都有疟疾病例发生,其中6、7月达到高峰,病例的季节分布与我省传疟媒介的季节消长相吻合.结论 通过联防,2005年我省联防区内疟疾发病率继续维持在低水平,输入病例和输入继发病例减少,流动人口疟疾发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作者:张贤昌;林荣幸;张启明;阮彩文 刊期: 200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