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天克菌胶囊体内抗结核作用实验研究

宝福凯;柳爱华;张愉

关键词:结核菌, 结核, 动物模型
摘要:目的 探讨天克菌胶囊的体内抗结核作用.方法 用尾静脉注射结核菌建立结核小鼠模型,定量天克菌药粉溶解灌胃,并设阳性药对照、细菌对照和溶剂对照.观察天克菌胶囊对结核小鼠模型半数死亡时间、生存率、肺组织结核菌阳性率及脾指数的影响.结果 与细菌对照组相比,天克菌胶囊可显著延长小鼠半数死亡时间,提高小鼠生存率,降低肺组织结核菌阳性率及脾指数.结论 天克菌胶囊有较好的体内抗结核作用.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脂微球前列腺素E1治疗老年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脂微球前列腺素E1注射液治疗老年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SAP)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127例老年S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2例.两组患者除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外,治疗组尚加用凯时注射液10 μg/日静滴,对照组加用丹参注射液20ml/日静滴,两组疗程均为3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电图改变、运动试验、Holter主要参数等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缺血改善分别为90.77%和83.08%,对照组分别为75.81%和61.2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和P<0.01);两组药物均能增加患者运动耐量,减少Holter心肌缺血发作频率及时间,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凯时注射液对老年SAP具有肯定的治疗效果且副作用少.

    作者:赵锋;曾春;周伟雄;刘旭辉;梁彩倩;刘智勇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DNA疫苗在生殖腺和血液中的残留

    目的 建立以恒河猴为实验对象的快速检测DNA疫苗在生殖腺和血液中的残留量的方法.方法 以DNA疫苗质粒为阳性标准品模板,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来测定残留疫苗的绝对拷贝数.结果 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实验检测了三个时间点的DNA残留,随着处理时间的延续,残留量逐渐衰减;疫苗基因的拷贝数与反应的Ct(循环阈值)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值达到0.9982,定量结果准确可靠.结论 研究所采用的DNA抽提纯化和测定拷贝数的方法简便,快速而且准确,为DNA疫苗的安全性评价和检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胡斌;莫国玉;刘燕;蔡颖鹏;程钢;何蕴韶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刚地弓形虫致生殖毒性的研究进展

    刚地弓形虫寄生于人或动物的有核细胞内,除引起宿主重要脏器的损伤,也可引起生殖内分泌和性周期紊乱,性行为和生育力低下,甚至不育不孕等不良后果,孕妇感染还可引起早产、流产、死胎、畸胎等严重毒性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弓形虫致生殖毒性的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赵云鹤;侯玉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CTHA/CTAP与DSA在小肝癌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目的 回顾分析肝动脉造影CT和经动脉门静脉造影CT与DSA在小肝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7例肝硬化患者的125小结节病变行CTHA/CTAP与DSA检查结果对比.结果 对于小于10 mm的肝脏小结节病变,CTHA/CTAP的检出率为78.95%,DSA的检出率为50%,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CTHA/CTAP与DSA均为创伤性检查,CTHA/CTAP对小于10 mm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DSA.

    作者:张军华;马威;高磊;王如锦;谢辉;董景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深圳市部分重点人群布鲁氏菌病监测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畜牧业重点人群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感染情况和其危险因素,探索宝安区布鲁氏菌病防治对策.方法 对2005年2002名职业重点人群(养殖业、乳业、屠宰)中532人采用血清作试管凝集试验进行检查.结果 职业重点人群感染率0.38%(2例).结论 畜牧业重点人群存在布鲁氏菌病感染的概率,应视为宝安区人间布病感染不可忽视的传染源,把从事畜牧业职业人群作为宝安区今后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的重点.

    作者:马智超;黎建明;詹志强;李苑;叶远南;张小岚;王昕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开平市某镇学生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处理措施评价

    目的 了解开平市某镇学生流行性腮腺炎爆发流行的原因和评价防治措施.方法 对发病学生作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并对其中30人采血样检测血常规及腮腺炎特异性IgM抗体;现场快速评估学生的腮腺炎疫苗接种情况;对发病学生进行隔离治疗;对学校课室、教师办公室、饭堂和发病学生家居等场所及其环境消毒、清洁;对其他师生进行医学观察等处理措施.结果 圩镇两所学校(5月24日~6月3日)共有68名学生发病,平均罹患率5.52%,其中中心学校罹患率4.41%(36/817),莨畔学校7.71%(32/415),两者有显著性差异(x2=5.7627,P<0.05);患者分布7个年级22个班,六年级人数多占32.35%,26名发病学生血清检出腮腺炎特异性IgM抗体;中心和莨畔学校学生疫苗的接种率分别为43.33%和17.14%,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x2=5.3565,P<0.05).结论 免疫接种率低,患者就诊率低,疫情报告迟,是疫情爆发的主要原因.采用综合的防治措施有效控制疫情.

    作者:吴松润;司徒荣阮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抗结核化疗过程中病情恶化原因分析——附23例临床报告

    目的 探讨抗结核化疗过程中临床症状和/或X线恶化的原因,分析其误诊误治情况及鉴别诊断的重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年收治的初治肺结核613例,其中23例在抗结核化疗过程中出现临床症状和/或X线恶化.结果 导致恶化的原因以类赫氏反应居多(56.5%),其次为继发肺炎(26.1%)、初始耐药(8.7%)、并发肺癌(8.7%).结论 各种原因所致病情恶化临床表现相似,易相互混淆.鉴别诊断是诊治该现象的关键.

    作者:金宝灿;李莉;刘厚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血吸虫病小鼠肝脏功能变化的动态观察

    目的 动态观察血吸虫小鼠肝纤维化过程中肝脏的病理改变.方法 随机将48只健康小鼠分为感染组与正常组,于感染后第6、9、11、13周每组随机挑选6只剖杀作病理观察;同时检测两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及肝脏羟脯氨酸(HyP);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感染组小鼠血清ALT含量在感染后第6、9周时明显升高(P<0.01),之后逐步回复到正常水平附近;而PA含量先下降,后又升高,但在各阶段与正常组相比差别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LB在早期变化并不明显.HA、LN及肝脏HyP的含量,在感染后各个时期与正常组比都明显升高,差别具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鼠感染血吸虫后,急性期时肝脏损伤较为严重,检测血清PA含量可以更敏感、及时、特异地反映肝脏的损伤及贮备状况,而HA、LN则可以反映血吸虫肝脏纤维化的进展.

    作者:张倩;张玲敏;卢业成;李凯杰;范志刚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AFLP标记在微生物学上的应用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是一种用来检测基因组多态性的新一代分子标记,具有分辨率高、稳定性好、重复性好等特点.近年来,AFLP已广泛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等许多研究领域,在遗传图谱的构建、遗传多态性的分析、系统分类学等方面显示了极大的优越性.本文主要介绍其原理、方法特点以及在微生物学上的应用.

    作者:马妮妮;魏冬霞;林瑞庆;朱兴全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东莞市艾滋病病毒1型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 了解东莞市不同人群中艾滋病病毒(HIV)各亚型毒株的流行情况和传播规律.方法 采集东莞市经蛋白印迹法确认的24名HIV感染者的外周抗凝血,分离单核细胞、提取核酸后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IV-1膜蛋白(env)基因C2-V3区的核酸片段,进行序列测定,鉴定病毒亚型.用威斯康星GCG软件进行共享序列、基因离散率的计算和毒株的聚类分析.结果 在24份阳性标本中,有13份标本PCR扩增阳性,亚型分析结果表明东莞市存在HIV-1B和CRF01-AE两种亚型.结论 HIV-1B和CRF01-AE可能是东莞市艾滋病病毒流行的主要亚型.

    作者:张巧利;夏宪照;冯铁建;王水能;王晓霞;杨挺立;陈婉雯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实验小白鼠肠道内线虫感染情况调查及分析

    目的 为了调查西安市实验小鼠肠道内线虫感染情况,并比较剖检法和粪检法的差异.方法 采用剖检法和粪检法分别取封闭群ICR小鼠肠内容物和粪便涂片于光镜下检测.结果 检测出两种肠道内线虫:隐藏管状线虫和四翼无刺线虫,其感染率分别为53.82%和51.64%,总感染率71.27%.并且两种检测方法结果有差异,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西安市Ⅰ级封闭群ICR小鼠肠道内线虫感染严重,而且剖检法比粪检法对于检测小鼠肠道内线虫阳性率更高.

    作者:张丹杰;乔继英;任鹏宇;谢学刚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丰城市新疫区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分析

    目的 通过对荣塘、拖船两乡镇的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确定该地为血吸虫病新疫区.方法 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样调查钉螺,采用IHA、KATO-KATZ法调查病人,采用血纸法和顶罐法调查耕牛,同时收集一般资料和历史资料,并对病人、病畜进行吡喹酮治疗.结果 有病原阳性的病人及病牛;有中间宿主钉螺及阳性钉螺.结论 丰城市荣塘、拖船两乡镇被确定为血吸虫病新疫区.

    作者:雷金水;饶细林;张国亮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G6PD缺乏症及其与疟疾流行关系的调查

    目的 了解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傣族及基诺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患病率及其与疟疾的关系.方法 运用四氮唑蓝纸片法对72例傣族及43例基诺族样本进行G6PD缺乏症的筛查,并调查其中31例傣族及25例基诺族的既往疟疾病史.结果 经筛查发现西双版纳州傣族及基诺族G6PD缺乏症的患病率分别为0.2500和0.1395,且后者G6PD缺陷的基因频率为0.1579.结论 西双版纳州属G6PD缺乏及疟疾高发区,两种疾病的流行区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G6PD基因突变可能是自然选择长期作用的结果.

    作者:文静;瞿燕;李海源;蒋玮莹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巴通体的生物学观察及巴通体感染与肠组织病变关系的初步研究

    目的 观察巴通体的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并将分离的巴通体感染实验动物,观察巴通体在血细胞内的发育特征,探讨巴通体感染和肠组织病理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取患者肠组织进行病理切片,HE染色后光镜观察.将患者的外周血及感染大鼠的腹腔液经固定后进行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将患者排泄物中分离的感染有病原体的血细胞感染Wistar大鼠,观察血细胞感染率与肠组织病理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 实验大鼠的肠组织病理变化特征与患者的相似.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胞浆呈空泡化,内有包涵体和巴通体;红细胞血色素下降,胞内呈空泡状,在大的空泡内见到不同发育期的巴通体;肠组织充血、变性和坏死.结论 成功地建立了巴通体实验动物模型;宿主感染巴通体后,主要累及血细胞和肠组织,且血细胞内巴通体的感染率与肠组织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梁炽;张瑞琳;申川军;吕芳丽;吴忠道;徐劲;胡旭初;余新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本地实验犬淋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

    目的 通过犬的染色体核型分析,为诊断犬染色体病以及进行犬的分子细胞学研究奠定了基础.方法 采集13条正常本地犬(6条雌性、7条雄性)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制备常规及G带染色体标本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本地犬的染色体形态结构表现出很好的一致性,其染色体数为2n=78,雌性染色体核型为78,XX,雄性染色体核型为78,XY.39对染色体中有38对常染色体均为端着丝粒染色体,长度逐渐递减;1对性染色体为中央着丝粒,X染色体大并与人X染色体形态极其相似,Y染色体小.结论 染色体G带核型分析发现,可以明确鉴别犬第1~21号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但很难可靠地鉴别其余的17对常染色体.

    作者:刘艳华;杨树奎;王维忠;苏玉虹;巴彩凤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锦州市高危人群弓形虫感染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锦州市人群弓形虫感染情况,为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重点人群,采用ELISA进行弓形虫抗体IgM、IgG检测.结果 共调查608人,人群弓形虫抗体阳性率10.03%,其中IgM阳性率5.42%,IgG阳性率4.59%.男性阳性率10.09%,女性阳性率10.06%,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屠宰员和动物饲养员阳性率14.16%;婚前妇女、孕妇、妇科病人阳性率10.74%;招工体检人员阳性率7.21%;医护人员阳性率4.17%.养狗、猫等宠物的人群阳性率13.88%,不养宠物者阳性率6.61%,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锦州市重点人群弓形虫感染的阳性率高于全国平均阳性率水平.以屠宰员和动物饲养员阳性率高,其次为养狗、猫等宠物的人群,第三为婚前妇女、孕妇和妇科病人.养狗、猫等宠物的人群阳性率明显高于不养者.应加强弓形虫病防治知识的宣传,不食未煮熟的猪、牛、羊、兔、鸡肉,并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作者:王维忠;王新花;年丰;张秀兰;陈淑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UU/CT在不同人群女性下生殖道中的检测分析

    目的 了解在解脲脲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的患者中的感染状况,为临床正确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601例拟诊为下生殖道感染的女性患者和306例正常体检的女性进行临床检查,阴道分泌物的pH值检测,假丝酵母菌、滴虫检测,胺试验和线索细胞检查,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测定解脲脲原体、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结果 在601例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的患者中,解脲脲原体阳性421例(70.1%),沙眼衣原体感染153例(25.5%),均较对照组(分别为41.2%和7.2%)明显升高,P均<0.05.此外,UU以单独感染的状态为主,也可与其它病原体呈混合感染状态;而CT以混合感染为主.结论 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可能是当前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的主要致病微生物,有必要进行常规的检查,以便正确使用有效的药物治疗.

    作者:张帝开;狄娜;罗燕;李艳秋;史成军;胡斌;程钢;杨冬梓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球虫(菌)清缓释剂防治仔猪球虫病及大肠杆菌病效果分析

    目的 寻求控制仔猪球虫病及大肠杆菌病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病猪40头,分注射球虫清缓释剂组(1组)、球菌清缓释剂组(2组)和拌料日常饲喂伯氨喹啉组(3组)、地克珠利+氟哌酸组(4组),投药后5、20、30、40、60 d粪检查球虫卵囊、大肠杆菌,观察治愈率;选正常10日龄仔猪150头分5组,前4组分别按上述方法投药,第5组为空白对照,观察增重率、死亡率、节省防治费等.结果 1组和2组5~60 d,球虫病及大肠杆菌病的治愈率均为100%;3组和4组第5天治愈率均为0,20~60 d治愈率为70%~100%.1组和2组比3组和4组及对照组增重率分别提高19.2%、21.5%、47.9%和33.9%、38.0%、39.9%;成活率分别提高10、8、20个百分点;注射组比口服组节省防治费1.4元.注射组单位增重的饲料消耗较口服组及对照组分别下降24.1%、26.5%、54.0%.推广应用该方法防治90.5万头仔猪,获得经济效益3 649万元(增重效益、挽回死亡仔猪损失、减少饲料费和节省防治费).结论 球虫(菌)清缓释剂能安全、高效、经济、方便地控制仔猪球虫病及大肠杆菌病的发生,保护仔猪安全度过球虫病高危期.

    作者:杨琳芬;王庭林;徐明满;邓丁友;毛俊;方桂林;张传辉;吴立群;占清标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2例猪弓形虫病的特异PCR诊断与虫株分离

    目的 应用特异PCR方法诊断猪弓形虫病并通过动物接种的方法分离弓形虫虫株.方法 用涂片镜检、特异PCR方法检测病料,用经PCR方法检测为阳性的病料接种小白鼠,经连续传代分离弓形虫虫株.结果 病例1的肺及肺门淋巴结涂片镜检见有少量的弓形虫滋养体,但病例2的颌下淋巴结及肺门淋巴结涂片镜检未见有弓形虫滋养体.用特异PCR方法检测两个病例的上述病料,均得到弓形虫的特异条带.小白鼠接种试验从每个病例均分离出一个弓形虫虫株.结论 特异PCR诊断方法能较快速、准确地检测猪弓形虫病,小白鼠接种试验是一种较好的弓形虫虫株分离方法.

    作者:廖申权;翁亚彪;宋慧群;杨傲冰;崔建鑫;张翰;朱兴全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成人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路

    目的 探索在当前形势下我国成人高等医学教育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问题.方法 对我国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办学方向、教学内容与方法、教育方式和学分制管理模式几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改革建议.结果 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的现状是机遇和挑战并存,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改革才能解决目前所面临的问题.结论 我国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只有进行进一步的改革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获得更大的发展.

    作者:陈代雄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