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巨细胞病毒及胆汁酸检测的意义

汤鸣;严越秀;肖力;乔萍

关键词: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巨细胞病毒, 胆汁酸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简称高胆 )时巨细胞病毒及胆汁酸检测在临床的意义.方法对 208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和 60例正常新生儿,给检测血巨细胞病毒 (CMV)、谷丙转氨酶 (ALT)、间接胆红素 (I-BIL)、直接胆红素 (D-BIL)和胆汁酸 (TBA)等,并分三组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 CMV阳性高胆组血 ALT、 D-BIL及 TBA值显著高于 CMV阴性高胆组 (P< 0.01); CMV阳性高胆组血 I-BIL值与 CMV阴性高胆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05).结论 CMV感染的高胆患儿易有肝损害和胆汁淤积,对高胆患儿应检测巨细胞病毒及胆汁酸,及时了解患儿感染 CMV及胆汁淤积状况,对判断病情、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模型及其方法学研究进展

    回顾和展望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模型的研究进展.阐述鸭乙型肝炎病毒自然感染地区差异与鸭种属间差异,鸭乙型肝炎病毒的垂直传播,鸭乙型肝炎病毒实验感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 DHBV传染性质粒等方面.

    作者:谈博;张奉学;操红缨;郭兴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呼吸衰竭病人撤离呼吸机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呼吸衰竭病人撤离呼吸机的临床护理. 方法 2000年 1月~ 2003年 12月对 43例呼吸衰竭应用呼吸机的病人正确地管理好呼吸机,做好停机前各项准备工作,抓住撤机时间停机.结果 43例成功撤离呼吸机 39例, 4例撤机失败.结论只有掌握撤机指征,抓住撤机时机,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加强停机后的治疗和护理,才能让病人顺利地撤离呼吸机.

    作者:袁淑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病毒载体与心血管病的基因治疗

    迄今,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据分子生物学观点,一些基因结构及表达异常是其发病的根本原因.其中基因突变,移位和调控异常是普遍的机制.基因治疗则有可能成为根治这部分心血管病的有效方法.根据心血管病发病机制近年来所取得的进展,应用病毒载体从基因水平治疗心血管病已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目前暂时无法克服的问题.

    作者:谢宝丽;张丽娜;夏琦;陈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广州化妆品生产车间空气尘埃粒子的特征

    目的探索化妆品生产车间空气尘埃粒子在不同时间、不同季节和不同生产车间的分布情况,对化妆品生产企业的 GMP建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广州市采用空气过滤净化系统的化妆品厂 11家 (以下简称净化厂 )和非采用空气过滤净化系统的化妆品厂 13家 (以下简称非净化厂 ),分别在不同生产时间、不同季节和不同生产车间的情况下,分析车间空气中 0.3、 0.5、 1、 2、 3、 5μ m尘埃粒子数的分布情况,评价其污染水平.结果净化厂和非净化厂在生产中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尘埃粒子污染 ;净化厂空气中尘埃粒子在季节上基本无统计学意义,非净化厂季节上主要以中、大颗粒粒径尘埃粒子 (1、 2、 3、 5μ m)有统计学意义,夏秋季高于冬春季;生产车间中净化厂以配制间、配料间和分装间产生的尘埃粒子浓度相对较高,非净化厂以配制、卫生通道、更衣室产生的尘埃粒子浓度相对较高.结论加强配制间、分装间和卫生通道的卫生管理,注意产品制作过程的密封工作,并改善制作和灌装设备;加强非净化厂生产过程的通风排气;制订洁净度标准,应不需考虑季节之分.

    作者:钟嶷;马林;郭重山;李小晖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梅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卫生现状调查

    目的查清梅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卫生状况,为农村改水防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普查和随机抽样相结合方法,水源水质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规范> (2001)检验,依<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评价.结果大多数农村居民 (94.03% )饮用浅层地下水,以井水、山泉水和手摇井为主.少部份居民 (5.97% )仍饮用不卫生的库、塘、河、沟等地表水源. 75.95%水源符合农村饮用水卫生标准Ⅰ、Ⅱ级水质.结论梅县水源水质自然本底良好,但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自然和人为污染,水源选择、卫生防护等方面还有缺陷.建议不宜饮用库、塘、河、沟等地表水源,加强水源防护及净化消毒水质.

    作者:黄念先;肖奎光;刘思强;周志汀;巫卓英;熊杏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癌痛对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了解癌痛对晚期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不良影响,探讨三阶梯药物疗法是否可提高癌痛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采用数字疼痛分级法 (NRS),对 200例晚期癌症患者的癌痛程度进行评估;采用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 (QOL)评分标准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调查;对癌痛患者分别给予三阶梯镇痛药物,观察镇痛疗法对改善生存质量的作用.结果 200例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的发生率为 76.5%,其中轻度疼痛占 20.0%,中度疼痛占 23.0%,重度疼痛占 33.5%,疼痛程度越重,对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越大,而经镇痛治疗后,随着疼痛程度的减轻,生活质量得以提高.结论疼痛是影响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有效的镇痛治疗在改善癌痛患者的生存质量方面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彭金莲;王增英;韦若梨;陈亦欣;卢惠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HBV大分子表面蛋白基因真核重组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目的构建包含人乙型肝炎病毒 (HBV)大分子表面蛋白基因的重组载体,以便进一步研究其基因免 疫以及对宿主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p38等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 2对寡核苷酸引物,以 adr亚型 HBV质粒 pHBV DNA为模板,采用 PCR法分别扩增 HBV 大分子表面蛋白基因 (preS1/S2/S基因 )片段;用 HindⅢ和 BamH I双酶切后,连接到质粒 pcDNA3.1(+ )相应酶切位点,转化宿主菌 DH5α,分别用上述内切酶双酶切及 DNA测序鉴定重组质粒.结果酶切鉴定示所切下的片段大小均与预计相符.测序结果与文献报道序列及预计结果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 HBV 大分子表面蛋白基因的重组载体.

    作者:李志刚;杨林;江元森;顾琳;姚集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阳山县人体重要寄生虫感染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和分析阳山县人体重要寄生虫感染现状,评估防治效果,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对随机抽定的调查点人群进行检查.结果高峰、七拱、岭背 3个调查点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分别为 1.2%、 17.9%和 0.4%,平均为 6.48%.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分别为 51.5%、 17.5%和 49.12%,平均为 39.38%.结论阳山县居民华支睾吸虫感染率较第一次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有明显升高的趋势,且有地区性、食鱼生习惯、男性感染率高的特点.

    作者:黄新华;钟文钊;黄安;刘狄轩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南水北调中线引江济汉水利工程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

    目的了解引江济汉水利工程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及流行趋势,制定防治对策. 方法制定统一的现场调查方案,对工程区涉及的 8个市县试点疫区人口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国土面积及近 4年内血吸虫病疫情及螺情资料进行收集立档建库. 结果工程区涉及 3个市、县、区,现有钉螺面积 15.81万 m2,血吸虫病人 105人.补水区涉及 5个市、县、区,现有钉螺面积 130.5万 m2,血吸虫病人 2 510人.整个工程区渠道流域路线大部分地域为血吸虫病非流行区,且疫情较轻.结论工程区仍然存在着血吸虫病流行的潜在威胁因素和地域条件,如果没有按血防措施的要求去实施,局部爆发血吸虫病流行是可以发生的.

    作者:戴裕海;黄水生;刘建兵;廖洪义;蒋勇;何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探索现代本科教学模式在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现代本科教学模式,培养医学本科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方法在广州医学院 2001级临床、检验、影像医学专业本科寄生虫学教学中进行教学改革:合理优化教师队伍、重新设置教学内容、实行启发式教学方法.结果现代本科教学模式受到学生普遍欢迎,此种模式具有获得知识量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专业技能的掌握,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等特点.结论寄生虫学教学中采用现代本科教学模式为高校培养造就出具备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医学人才开辟了一条新的教育途径.

    作者:陈新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纸片法检测大肠菌群测定结果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纸片法检测大肠菌群的结果判断标准.方法对餐 (饮 )具消毒效果监测的大肠菌群检测纸片状况进行详细记录,将纸片以无菌状态转入单料乳糖胆盐发酵管中,用发酵法来证实其大肠菌群的阴阳性.结果按 GB14934-94判断纸片法大肠菌群的阴阳性,其灵敏度为 73.6%,特异度为 98.8%;若按作者提出的标准进行判断,其灵敏度为 98.2%,特异度为 89.8%.结论二者比较灵敏度有显著性差异.消毒剂的残留可能是导致结果判断出偏差的主要原因.建议完善纸片法测大肠菌群的判断标准,以便更准确地反映大肠菌群的真实情况.

    作者:卢崇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海南省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相关基因 Pfmdr1多态性分析

    目的了解海南省恶性疟原虫 Pfmdr1基因中的关键性点突变是否与海南株恶性疟原虫产生氯喹抗性有关.方法采用套式 PCR法分别扩增 Pfmdr1基因中含有第 86位和 1246位氨基酸的多态性片段,并对扩增产物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观察是否存在突变位点. 结果 45个样本中, Pfmdr1基因第 86位氨基酸均未发生点突变,即 86位密码子是 Asn而非突变型的 Tyr; Pfmdr1基因发生 D1246Y突变的样本有 3个,其中 1个是抗性株, 2个为敏感株.结论我国海南株恶性疟原虫产生氯喹抗性与 Pfmdr1基因的多态性无显著关系.

    作者:宋杰;江钢锋;陈沛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ICAM-1表位模拟肽的合成与鉴定

    目的对合成的 ICAM- 1模拟肽 P1(KLYLIAEGSVAA) 的抗原性及生物活性进行鉴定. 方法化学合成 ICAM- 1模拟肽 KLYLIAEGSVAA,以间接 ELISA及竞争抑制试验鉴定合成肽的抗原性,以玻片免疫组化方法鉴定合成肽的生物活性.结果合成肽能与抗 ICAM- 1单抗 15.2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且能够竞争抑制 ICAM- 1分子及相应的阳性噬菌体克隆与单抗 15.2的结合作用.玻片免疫组化显示合成肽及 ICAM- 1分子均能有效抑制相应的阳性噬菌体展示肽与白细胞的结合.结论合成的短肽具有 ICAM- 1与 15.2抗体结合的抗原性,并能有效模拟 ICAM- 1分子与白细胞结合的功能.

    作者:郝文波;徐伟文;李明;王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口腔原虫感染与口腔疾患关系的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福州市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口腔原虫感染情况以及与口腔疾患之间的关系,并探讨提高检出齿龈内阿米巴 (Eg)的方法.方法采用 locke液培养法与直接涂片法检测口腔原虫并进行比较,记录学生的牙龈出血与龋齿情况.结果学生的总感染率为 57.58%,其中大学生的 Eg感染率 (71.15% )依次高于中专生 (53.49% )、初中生 (42.47% ), 小学生 (39.13% )低.用 locke液培养 Eg检出率 (71.15% )明显较直接涂片法 (44.87% )高 (P< 0.005).牙龈出血和龋齿的口腔疾患者的口腔原虫感染率 (80.62% )较口腔健康者 (39.41% )高 (P< 0.005).结论随着年龄增长口腔原虫感染增高,普查或个体检查时采用 locke液培养法可提高检出率,口腔疾患的口腔原虫感染率较健康人群高,提示 Eg感染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牙周病.

    作者:陈豪;魏雪英;刘光英;李存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霍乱弧菌毒力强弱及菌株同源性的快速检测

    目的建立一套快速检测霍乱弧菌毒力强弱及不同菌株同源性的实验方法.方法设计 4对引物进行多重 PCR检测菌株毒力基因特征;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RAPD)结合 SPSS软件分析不同菌株的同源性.结果通过多重 PCR同时检测菌株 CtxA、 TcpA、 Ace、 Zot 4种主要的毒力基因,并快速判定其毒力强弱; RAPD产生的指纹图谱条带清晰、数目较多、片段大小分布均匀,结合 SPSS软件分析可判断菌株间的同源性关系.结论多重 PCR和 RAPD结合 SPSS软件分析可在 4h内完成对霍乱弧菌毒力强弱及不同菌株间同源性的检测,有助于在疫情处理中判断病菌来源和及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作者:易鸿;王鸣;刘于飞;莫自耀;李孝权;范健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白蚊伊蚊经卵传递登革2型病毒的实验研究

    目的证明白蚊伊蚊亲代能够经卵传递登革 2型病毒给子代,并且在传递过程中病毒毒力呈逐渐增强趋 势.方法采用套式 PCR分批检测感染雌蚊的子一代至子四代卵内登革病毒结合 C6/36细胞培养分离病毒及 TCID50法滴定病毒滴度.结果白蚊伊蚊能经卵传递 DEN-2, 至少可传四代以上;且在传代中病毒毒力有增强的趋势.结论实验证明白蚊伊蚊对登革 2型病毒有较大的媒介效能,且在维持登革病毒的自然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宋秀玲;黄炯烈;郑小英;吴瑜;王玲;潘实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四会市1996~2003年血吸虫病监测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四会市消灭血吸虫病后的疫情动态.方法建立血吸虫病监测系统,在原疫区对钉螺和传染源进行同步监测.结果 1996~ 2003年共查螺 182.7万 m2,均未发现活的钉螺.复查历史病人 948人次;检查外来人口 112人,阳性者 4人 (3.57 % );调查低年龄组的中小学生 1 617人,皮试阳性者 106人 (6.55% ).阳性者经粪检复查均没有发现血吸虫病人.解剖野鼠 339只,检查耕牛 1 339头次, 没有发现血吸虫虫卵阳性的野鼠和牛只.结论四会市血吸虫病防治成果巩固,但仍必须加强监测,特别是输入性传染源及钉螺的监测.

    作者:赖军伟;李俊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分析有核红细胞的临床应用评价

    目的探讨 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有核红细胞计数的准确性并作评价.方法准确性测定:分别用仪器法和显微镜目测法计数 38例抗凝静脉血的有核红细胞数( NRBC%),并将两者的结果进行比较.精密度测定:选择 3份有核红细胞数值不同的抗凝静脉血分别用仪器法和目测法测定,每份标本重复计数 10次,各自计算出 CV值进行比较.结果 38份抗凝静脉血仪器法计数的有核红细胞结果与显微镜目测法计数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经 t检验, P >0.05,相关系数 r为 0.9893, P< 0.01.仪器法和显微镜目测法对 3份有核红细胞数值不同的标本重复计数的平均 CV值分别为 7.9%和 15.1%,显示出仪器法的精密度明显高于目测法.结论 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计数有核红细胞是一种较准确、快速、精密的方法,可满足临床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的需要.

    作者:陈梅;方伟祯;傅玉如;林琼珠;许常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深圳市石岩地区1991~2003年疟疾流行情况与防治效果分析

    目的通过深圳市石岩地区 1991~ 2003年疟疾流行情况和防治效果分析,为今后疟疾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石岩地区疟疾流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有效控制流行,发病率大幅度下降, 1998~ 2003年发病率控制在 0.30/万以下.结论在疟疾流行期间,应采取部门协作和综合性防治措施,才能控制疟疾流行.

    作者:孔异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及成本效果研究

    目的针对血吸虫病健康教育还缺乏有效的干预模式和尚未建立适合特定目标人群 (学生、成年女性和成年男性 )有效的血防健康促进方法,探讨适合不同目标人群的切实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及其在血吸虫病控制中的成本效果.方法采用基线调查,人群访谈以及快速评估等方法比较不同目标人群针对性健教干预前后的变化并对健康教育的成本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目标人群喜闻乐见的健教方式不同,对不同目标人群采取针对性健教干预取得了很好效果.结论以健康教育为主,结合人群化疗的防治策略能够有效地控制居民血吸虫病感染和再感染.健康教育还必须与化疗、灭螺、提供安全用水及环境改造配合,贯彻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从健 康教育到健康促进,才能更好地防治血吸虫病,增进人们健康.

    作者:刘子瑛;戴裕海;徐兴建;李成名;张德坡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