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裕海;黄水生;刘建兵;廖洪义;蒋勇;何汇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简称高胆 )时巨细胞病毒及胆汁酸检测在临床的意义.方法对 208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和 60例正常新生儿,给检测血巨细胞病毒 (CMV)、谷丙转氨酶 (ALT)、间接胆红素 (I-BIL)、直接胆红素 (D-BIL)和胆汁酸 (TBA)等,并分三组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 CMV阳性高胆组血 ALT、 D-BIL及 TBA值显著高于 CMV阴性高胆组 (P< 0.01); CMV阳性高胆组血 I-BIL值与 CMV阴性高胆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05).结论 CMV感染的高胆患儿易有肝损害和胆汁淤积,对高胆患儿应检测巨细胞病毒及胆汁酸,及时了解患儿感染 CMV及胆汁淤积状况,对判断病情、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汤鸣;严越秀;肖力;乔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昆虫神经细胞膜离子通道是多种天然毒素及合成杀虫剂的作用靶标.大部分杀虫剂作用于多种神经元受体和离子通道,主要包括钠通道、 GABA受体和 nACh受体.昆虫的击倒抗性与钠通道和 GABA受体某些氨基酸置换有关.本文综述了杀虫剂对神经元离子通道的作用机理及抗药性机理的研究.
作者:王佳;诸葛洪祥;周洪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 SE-选择素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 141例临床常见几种呼吸系统疾病与恶性肿瘤血清的 SE-selectin水平.结果对照组 E-选择素含量为 (23.85± 3.18)ng/ml; 各病理组血清 SE-selectin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1);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组的血清 SE-selectin水平显著高于其它各组 (P< 0.01). 结论 SE-选择素检测可为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观察和判断炎症的轻重、病程的严重程度提供新的诊断指标,尤其对动态观察呼吸系统疾病是否合并呼吸衰竭时更有价值.
作者:刘凌;陈晓红;梁莉红;李结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获取日本血吸虫(Sj)精氨酸酶(ARG)新基因的DNA编码序列及其启动子序列,实验验证ARG基因编码序列的完整性.方法 以日本血吸虫成虫 DNA做模板,PCR扩增 ARG基因编码区的DNA序列并测序;根据Sj ARG基因已扩增的 DNA序列设计2条巢式引物,用TaKaRa LA Taq PCR Cloning in vitro Kit,扩增 Sj ARG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对已扩增得到的序列进行 TATA盒的寻找以分析启动子序列的位置,实验验证我们曾获取的 Sj ARG新基因编码序列的完整性. 结果 扩增得到长约 1 000bp ARG基因 DNA序列 , Sj ARG基因 DNA序列内没有内含子,与 cDNA序列完全一致.对启动子序列扩增后,得到一略大于 250bp的序列,测序后分析发现其中有 36bp与 ARG基因 DNA序列的 5′端重叠.因此 ,将精氨酸酶基因的 DNA序列又向前延伸了 221bp,与前面得到的序列拼接后得到一条 1 486bp的总序列,将该序列在 NCBI上进行 ORF的寻找发现其长的 ORF达 1 164bp,起始密码子在第 156位,终止密码子在第 1 319位 ,该起始密码子前 32位为 TATA盒的位置.因此,确定该 Sj ARG基因全长 cDNA编码序列长应为 1 164bp.结论 成功扩增获得了日本血吸虫精氨酸酶基因编码区的 DNA序列,其不含有内含子;并扩增得到了该基因的启动子序列,从而获得了 Sj ARG基因真正的全长 cDNA序列,为进一步的功能鉴定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孜;余新炳;吴忠道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查清梅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卫生状况,为农村改水防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普查和随机抽样相结合方法,水源水质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规范> (2001)检验,依<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评价.结果大多数农村居民 (94.03% )饮用浅层地下水,以井水、山泉水和手摇井为主.少部份居民 (5.97% )仍饮用不卫生的库、塘、河、沟等地表水源. 75.95%水源符合农村饮用水卫生标准Ⅰ、Ⅱ级水质.结论梅县水源水质自然本底良好,但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自然和人为污染,水源选择、卫生防护等方面还有缺陷.建议不宜饮用库、塘、河、沟等地表水源,加强水源防护及净化消毒水质.
作者:黄念先;肖奎光;刘思强;周志汀;巫卓英;熊杏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针对血吸虫病健康教育还缺乏有效的干预模式和尚未建立适合特定目标人群 (学生、成年女性和成年男性 )有效的血防健康促进方法,探讨适合不同目标人群的切实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及其在血吸虫病控制中的成本效果.方法采用基线调查,人群访谈以及快速评估等方法比较不同目标人群针对性健教干预前后的变化并对健康教育的成本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目标人群喜闻乐见的健教方式不同,对不同目标人群采取针对性健教干预取得了很好效果.结论以健康教育为主,结合人群化疗的防治策略能够有效地控制居民血吸虫病感染和再感染.健康教育还必须与化疗、灭螺、提供安全用水及环境改造配合,贯彻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从健 康教育到健康促进,才能更好地防治血吸虫病,增进人们健康.
作者:刘子瑛;戴裕海;徐兴建;李成名;张德坡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海南省恶性疟原虫 Pfmdr1基因中的关键性点突变是否与海南株恶性疟原虫产生氯喹抗性有关.方法采用套式 PCR法分别扩增 Pfmdr1基因中含有第 86位和 1246位氨基酸的多态性片段,并对扩增产物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观察是否存在突变位点. 结果 45个样本中, Pfmdr1基因第 86位氨基酸均未发生点突变,即 86位密码子是 Asn而非突变型的 Tyr; Pfmdr1基因发生 D1246Y突变的样本有 3个,其中 1个是抗性株, 2个为敏感株.结论我国海南株恶性疟原虫产生氯喹抗性与 Pfmdr1基因的多态性无显著关系.
作者:宋杰;江钢锋;陈沛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和分析南汇地区人体寄生虫感染的现状.方法选择 5个点,以整群抽样的常住人群为调查对象,粪便检查肠道寄生虫、以血清学检测绦囊虫、特殊人群弓形虫的感染情况.结果对 424人进行绦囊虫调查,阳性率 0.24%;弓形虫血清学检测 117人,阳性率 1.71%;肠道寄生虫调查人数为 1 719人,感染人数 62人,感染率为 3.61%,其中蛔虫的感染率为 0.58%,鞭虫为 2.50%, 钩虫为 0.12%, 蓝氏贾第鞭毛虫为 0.64%,蛲虫为 0; 男女性别的感染率没有显著差别 (χ 2=1.68, P >0.05);年龄组感染率以 70岁以上年龄组的感染率为高,达 6.67%;不同职业人群感染率以农民为高;不同文化程度感染率以文盲的感染率为高,文化程度越高,感染率越低.结论经过反复防治,人体寄生虫感染率有了明显的下降,防治的重点人群已由学生转为农业人群,年龄组由低龄转向 50岁以上人群.寄生虫感染与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卫生条件等有关,所以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卫生意识、改变生活习惯等以控制寄生虫的感染.
作者:宋海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初步探讨异常妊娠及自然流产次数与风疹病毒 (RV)感染的关系.方法用 ELISA法检测 749例有异常妊娠史的育龄妇女和 305例正常对照组妇女 RV抗体 RV-IgM、 IgG,同时检测其中 361例自然流产少于 3次和 52例自然流产 3次以上的育龄妇女,并结合 RT-PCR技术对 12例 IgM阳性的自然流产组织进行检测,数据行卡方统计. 结果有异常妊娠史妇女与正常对照组妇女 RV的原发感染率分别为 2.267%、 0.656% (P< 0.001),复发感染率分别为 8.545%、 1.693% (P< 0.001).自然流产少于 3次组妇女与 3次以上组妇女 RV的原发感染率分别为 2.214%、 7.692% (P< 0.05);复发感染率分别为 6.648%、 15.38% (P< 0.05); 12例 IgM阳性自然流产组织 RT-PCR检测 RV-RNA阳性为 9例,感染率为 75.0% (9/12).结论异常妊娠与风疹病毒感染有相关性,自然流产次数与风疹病毒感染呈正相关.
作者:熊锦文;曾万江;陈敦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细菌致病岛是指病原菌染色体上编码许多毒力相关基因的分子量较大 (通常为 20~ 100kb)的外源性 DNA片段,其两侧往往含有重复序列或插入序列.幽门螺杆菌的致病岛 cag,可能是由水平转移的方式来自于质粒或噬菌体. cagA基因是 cag致病岛的标志,具有多态性.表达细胞相关抗原 CagA的 HP菌株感染与消化性溃疡和胃炎、胃癌等疾病发生有密切关系.
作者:陈文超;陈红庆;郭英;陈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离自弓形虫RH株速殖子经口感染小鼠后不同时间点的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 (intraepithelial lymphocyte, IEL)过继转移抗弓形虫感染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BALB/c鼠经口感染弓形虫速殖子 5× 104个 /只或未感染,作为供体提供 IEL.同品系受体鼠分为实验组 (IEL7组、 IEL9组、 IEL11组、 IEL13组和 IEL15组 )和对照组 (IEL0组 ),每组 6只小鼠.受体鼠经尾静脉分别接受分离自供体鼠经速殖子感染后第 7、 9、 11、 13、 15天的致敏 IEL或未致敏的 IEL 3× 105 /0.2 ml只.各组小鼠过继转移后第 4天,用弓形虫速殖子灌胃攻击,攻击后第 13天分离纯化脑、肺、脾组织弓形虫速殖子并计数,测定肠液 IgA含量.结果致敏 IEL过继免疫可使受体鼠脑、肺、脾组织内弓形虫速殖子数显著减少,接受感染后第 13天 IEL的小鼠组织内速殖子数减少为显著 (P< 0.01)脑、肺和脾组织内速殖子数比对照组分别减少 81.13%, 58.43%和 70.97%.致敏 IEL过继转移使肠道 IgA水平升高, IEL11组和 IEL13组显著高于 IEL0组 (P< 0.01).结论致敏 IEL过继转移能上调肠道黏膜的免疫应答,导致黏膜特异性 IgA分泌增加,诱导黏膜抗体的保护性免疫应答. IEL的这种保护作用具有致敏的时间依赖性,感染后第 13天分离的致敏 IEL对弓形虫感染具有大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红丽;殷国荣;沈嬿琼;元海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江门市人体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该市制定今后的人体寄生虫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调查对象采取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检查肠道寄生虫卵,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蛲虫卵,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共调查 1 530人,查出肠道寄生虫 5种,共有 521人感染,总感染率为 34.05%,其中华支睾吸虫、钩虫、鞭虫、蛔虫和蛲虫的感染率分别为 27.18%、 6.67%、 0.85%、 0.33%和 39.15%.结论经过多年的努力,江门市的寄生虫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华支睾吸虫和蛲虫的感染率还很高,今后要加强这两虫种的防治工作.
作者:周悦亮;李凤玲;区博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对合成的 ICAM- 1模拟肽 P1(KLYLIAEGSVAA) 的抗原性及生物活性进行鉴定. 方法化学合成 ICAM- 1模拟肽 KLYLIAEGSVAA,以间接 ELISA及竞争抑制试验鉴定合成肽的抗原性,以玻片免疫组化方法鉴定合成肽的生物活性.结果合成肽能与抗 ICAM- 1单抗 15.2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且能够竞争抑制 ICAM- 1分子及相应的阳性噬菌体克隆与单抗 15.2的结合作用.玻片免疫组化显示合成肽及 ICAM- 1分子均能有效抑制相应的阳性噬菌体展示肽与白细胞的结合.结论合成的短肽具有 ICAM- 1与 15.2抗体结合的抗原性,并能有效模拟 ICAM- 1分子与白细胞结合的功能.
作者:郝文波;徐伟文;李明;王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建立一套快速检测霍乱弧菌毒力强弱及不同菌株同源性的实验方法.方法设计 4对引物进行多重 PCR检测菌株毒力基因特征;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RAPD)结合 SPSS软件分析不同菌株的同源性.结果通过多重 PCR同时检测菌株 CtxA、 TcpA、 Ace、 Zot 4种主要的毒力基因,并快速判定其毒力强弱; RAPD产生的指纹图谱条带清晰、数目较多、片段大小分布均匀,结合 SPSS软件分析可判断菌株间的同源性关系.结论多重 PCR和 RAPD结合 SPSS软件分析可在 4h内完成对霍乱弧菌毒力强弱及不同菌株间同源性的检测,有助于在疫情处理中判断病菌来源和及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作者:易鸿;王鸣;刘于飞;莫自耀;李孝权;范健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构建包含人乙型肝炎病毒 (HBV)大分子表面蛋白基因的重组载体,以便进一步研究其基因免 疫以及对宿主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p38等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 2对寡核苷酸引物,以 adr亚型 HBV质粒 pHBV DNA为模板,采用 PCR法分别扩增 HBV 大分子表面蛋白基因 (preS1/S2/S基因 )片段;用 HindⅢ和 BamH I双酶切后,连接到质粒 pcDNA3.1(+ )相应酶切位点,转化宿主菌 DH5α,分别用上述内切酶双酶切及 DNA测序鉴定重组质粒.结果酶切鉴定示所切下的片段大小均与预计相符.测序结果与文献报道序列及预计结果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 HBV 大分子表面蛋白基因的重组载体.
作者:李志刚;杨林;江元森;顾琳;姚集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呼吸衰竭病人撤离呼吸机的临床护理. 方法 2000年 1月~ 2003年 12月对 43例呼吸衰竭应用呼吸机的病人正确地管理好呼吸机,做好停机前各项准备工作,抓住撤机时间停机.结果 43例成功撤离呼吸机 39例, 4例撤机失败.结论只有掌握撤机指征,抓住撤机时机,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加强停机后的治疗和护理,才能让病人顺利地撤离呼吸机.
作者:袁淑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深圳市石岩地区 1991~ 2003年疟疾流行情况和防治效果分析,为今后疟疾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石岩地区疟疾流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有效控制流行,发病率大幅度下降, 1998~ 2003年发病率控制在 0.30/万以下.结论在疟疾流行期间,应采取部门协作和综合性防治措施,才能控制疟疾流行.
作者:孔异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和分析阳山县人体重要寄生虫感染现状,评估防治效果,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对随机抽定的调查点人群进行检查.结果高峰、七拱、岭背 3个调查点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分别为 1.2%、 17.9%和 0.4%,平均为 6.48%.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分别为 51.5%、 17.5%和 49.12%,平均为 39.38%.结论阳山县居民华支睾吸虫感染率较第一次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有明显升高的趋势,且有地区性、食鱼生习惯、男性感染率高的特点.
作者:黄新华;钟文钊;黄安;刘狄轩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迄今,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据分子生物学观点,一些基因结构及表达异常是其发病的根本原因.其中基因突变,移位和调控异常是普遍的机制.基因治疗则有可能成为根治这部分心血管病的有效方法.根据心血管病发病机制近年来所取得的进展,应用病毒载体从基因水平治疗心血管病已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目前暂时无法克服的问题.
作者:谢宝丽;张丽娜;夏琦;陈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初步评价心肌肌钙蛋白 I(cTnI)的酶联荧光免疫定量测定方法的临床应用性能.方法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 (NCCLS)颁布的<定量临床检验方法的初步评价;批准指南 (EP10-A)>提供的方法,按特定的顺序连续 5d测定高、中、低浓度标准品中的 cTnI,对 MINI VIDAS测定 cTnI的方法进行初步评价.结果当标准品中的 cTnI浓度为 0.602μ g/L、 7.911μ g/L、 15.22μ g/L时, cTnI测定的回归方程为 Y=1.02X-0.12,相关系数 r2=0.9999;绝对偏差分别是-0.06μ g/L、-0.09μ g/L、 0.18μ g/L;总不精密度分别是 7.22%、 2.17%、 1.62%.结论 MINI VIDAS酶联荧光免疫定量测定 cTnI方法的检测性能符合临床应用要求.
作者:刘忠民;高国贞;高月亭;黄慧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