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茂名市50年来麻疹疫情流行情况分析与控制策略的探讨

王惠敏

关键词:计划免疫, 麻疹, 流行特征
摘要:目的 探讨实施计划免疫前后麻疹流行特征的变化规律.方法 将1950年以来的疫情资料划分为疫苗前、预防接种和计划免疫三个阶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疫苗使用前(1950~1965年)、预防接种阶段(1966~1983年)和计划免疫阶段(1984~2001年)的麻疹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669.63/10万、494.71/10万和6.72/10万.实施计划免疫后,麻疹的流行特征表现为流行强度大大减弱,流行周期消失,流行季节不明显,发病年龄后移,不典型病例增多.结论 计划免疫阶段的麻疹流行特征已发生根本性改变,现阶段麻疹控制策略是保持高水平的麻疹疫苗接种率,加强麻疹流行病学和血清学监测,开展麻疹强化免疫活动.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及影像学特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住院老年患者无症状性脑梗死(SBI)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 神经内科非脑卒中表现老年住院患者276例,均行头颅CT检查,从年龄、危险因素、影像学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SBI的发生率为31.16%,有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头颅CT显示病灶直径平均在0.4~1.5 cm之间面积,94.19%为腔隙性脑梗死,81.40%分布于基底节区、内囊、放射冠区等.SBI患者伴发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缺血性心脏病明显高于非SBI者(P<0.01).结论 高龄、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缺血性心脏病均为SBI的危险因素.影像学所见病变多在基底节区、内囊、放射冠区的腔隙性梗死.

    作者:张坚洪;陈兴活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恙虫病东方体Karp株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功能初步研究

    目的 构建恙虫病东方体Karp株Sta56抗原候选核酸疫苗并初步探讨其可能诱导的免疫功能.方法 从连有恙虫病东方体Karp株编码56000 u表膜蛋白基因开放读码框全长的T载体质粒pMD18/Sta56中双酶切出目的基因,定向亚克隆构建核酸疫苗质粒载体pVAX1-Sta56,转染Hela细胞,Western Blot分析Sta56蛋白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转染L929细胞,接种恙虫病东方体,Giemsa染色细胞内恙虫病东方体数目比较,初步探讨pVAX1-Sta56可能诱导的细胞免疫现象.结果 pVAX1-Sta56连有正确读码框架的Sta56全长基因.转染有pVAX1-Sta56的Hela细胞培养上清可检测到被兔抗恙虫病东方体Karp株抗血清识别的特异条带.转染有pVAX1-Sta56的L929细胞内恙虫病东方体数目显著少于转染pVAX1的L929细胞(P<0.01).结论 成功构建能够表达Sta56表膜蛋白抗原的核酸疫苗载体pVAX1-Sta56,并能诱导产生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赖延东;郑小英;詹希美;黄会;张豪;李卓雅;曹爱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茂名市50年来麻疹疫情流行情况分析与控制策略的探讨

    目的 探讨实施计划免疫前后麻疹流行特征的变化规律.方法 将1950年以来的疫情资料划分为疫苗前、预防接种和计划免疫三个阶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疫苗使用前(1950~1965年)、预防接种阶段(1966~1983年)和计划免疫阶段(1984~2001年)的麻疹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669.63/10万、494.71/10万和6.72/10万.实施计划免疫后,麻疹的流行特征表现为流行强度大大减弱,流行周期消失,流行季节不明显,发病年龄后移,不典型病例增多.结论 计划免疫阶段的麻疹流行特征已发生根本性改变,现阶段麻疹控制策略是保持高水平的麻疹疫苗接种率,加强麻疹流行病学和血清学监测,开展麻疹强化免疫活动.

    作者:王惠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B超诊断羊水过少孕妇阴道试产15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羊水过少孕妇阴道分娩对围产儿的影响,寻找正确的处理方法,降低围产儿病死率.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52例羊水过少足月妊娠妇女及160例羊水正常足月妊娠妇女阴道试产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羊水过少组羊水粪染、胎儿窘迫、急诊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成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两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羊水过少确诊后应积极引产,可适当阴道试产,估计短时间内不能分娩者,适时剖宫产结束妊娠为宜.

    作者:沈宇清;郑亮玉;吴玉仪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血清COX-2动态改变的临床意义

    目的 了解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血清环氧化酶-2(COX-2)变化的临床意义及与病情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方法动态观察50例哮喘发作患儿急性期和缓解期及20例正常患儿血清COX-2的含量.结果 哮喘发作患儿血清COX-2水平急性期[(37.09±4.63)IU/L]>缓解期[(16.28±3.97)IU/L]>对照组[(7.32±2.26)IU/L],P均<0.01.急性期患儿血清COX-2含量分别与外周血白细胞总数[(12.36±2.73)×109/L]呈明显的正相关性(r=0.591,P<0.01),与动脉血气中PaO2(5.85±3.67)kPa和pH值(7.28±0.29)均呈显著负相关(r=-0.714和-0.808,P均<0.01).结论 COX-2可能参与了患儿哮喘急性发作的发病过程,动态测定患儿血清COX-2的含量,对监测患儿的病情变化及严重程度可能有一定的意义,拮抗COX-2如使用尼美舒利等的治疗可能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病情.

    作者:陈伟宁;曾爱红;马广伟;陈彩凤;邓树棠;刘秀琴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卵巢囊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卵巢囊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卵巢囊腺癌(瘤)的螺旋CT双期增强表现,对肿瘤进行定位、定性分析,重点观察肿瘤部位、内部密度、分隔、瘤壁、软组织成分以及腹水、腹膜、网膜种植及淋巴结转移的影像特点,从而达到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果 病灶多分布于附件区及子宫直肠窝区(77.3%);病灶多大于>5cm(93.5%);病灶表现为囊肿型(Ⅰ型)、囊实型(Ⅱ型)、实质型(Ⅲ型),以囊实型多见(60%),囊实型又分为Ⅱa、Ⅱb、Ⅱc 3个亚型;转移多表现为腹水及腹膜、网膜种植.结论 卵巢囊腺癌(瘤)常见的类型为Ⅰ、Ⅱ型.良性肿瘤以Ⅰ型常见,恶性肿瘤以Ⅱ型常见.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卵巢囊腺癌的诊断有很高的价值.

    作者:蓝博文;谭秀钟;刘国荣;曾庆勇;曾裕镜;张磊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化妆品包装材料微生物和有毒物质的检验研究

    目的 通过对化妆品包装瓶的检测,了解包装材料所含有毒物质的种类和析出浓度以及微生物污染状况,为制订卫生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市属化妆品生产厂家的化妆品包装瓶按食品用聚氯乙烯成型品卫生检验项目检测,微生物指标和方法则参照公共场所杯具的卫生标准采样.结果 包装瓶理化检验项目超标率为9.6%,其中高锰酸钾消耗量超标严重(25.0%),其次为蒸发残渣(20%乙醇为18.2%,4%醋酸为16.7%),未检出重金属(以Pb计),脱色试验阴性.微生物污染较大,细菌总数达到167cfu/25cm2,未检出大肠菌群.结论 包装材料中有毒物质向产品析出情况确实存在,迁移量不可忽视,同时应加强市场化妆品防腐剂和抗生素类化合物的监控.

    作者:郭重山;钟嶷;李小晖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广东省信宜市鼠形动物种群结构的调查

    目的 调查广东省信宜市鼠形动物种群结构.方法 在不同生境采用鼠笼、电子捕鼠器等工具捕捉鼠形动物,研究其种群结构的种类.结果 共捕获鼠形动物2目2科6属8种共922只.野外生境共捕获鼠形动物2目6科,以青毛鼠为优势种,占28%,黄毛鼠为18%,室内生境共捕获鼠形动物2目4种,以黄胸鼠为优势种,占54%,褐家鼠、臭鼩鼱为常见种,分别占28%和14%.结论 野外生境啮齿动物种群丰富,而室内生境较单一,但家鼠仍以黄胸鼠为主要优势种群.

    作者:刘小华;张涛;张曼碧;黄济英;张世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广东省非鼠疫疫源地三株耶尔森氏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目的 研究三株耶尔森氏菌生物学特性,查明该菌株与鼠疫菌的免疫原性关系.方法 采用生长特性、糖醇酵解试验、毒力因子和免疫原性交叉等试验方法.结果 试验菌株的菌落呈圆形光滑、G-短杆菌、22℃有动力、37℃无动力,生化测试葡萄糖、蔗糖、尿素、甘露醇和山梨醇阳性,鸟氨酸出现不稳定,而赖氨酸、鼠李糖、明胶和乳糖呈阴性,对氯霉素和链霉素呈高度敏感,而青霉素有耐药性,三株菌与鼠疫菌和假结核菌的抗血清不起凝集作用,而且与鼠疫反向试验的诊断液不发生凝集.三株菌抗血清与鼠疫间接血凝试验的诊断液不起凝集作用.结论 153和271菌株属小肠结肠炎菌(生物Ⅰ型),而272菌株属中间型耶氏菌,它们与鼠疫菌和假结核菌无免疫原性交叉反应.

    作者:杨华源;曾敏;梁秋光;黄济英;潘珠;杨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开平市托幼儿童应用阿苯哒唑驱虫糖防治蛲虫感染效果观察

    目的 了解开平市城区托幼机构儿童蛲虫感染状况和应用阿苯哒唑驱虫糖防治蛲虫感染效果.方法 2002~2004年在城区托幼机构儿童中开展每年2次集体服食阿苯哒唑驱虫糖防治蛲虫感染.服食驱虫糖前后,用肛周拭擦法每天上午8:00~10:00采样镜检.结果 2002年检查34所托幼机构8 591名儿童,感染率12.2%;2004年共检查32所8 118名儿童,感染率6.2%,两者有显著性差异.各年龄组感染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阿苯哒唑驱虫糖可有效控制蛲虫感染.

    作者:吴松润;司徒荣阮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广州登革病毒1型NS2a-NS2b基因序列分析

    目的 对2004年广州军区总医院收治的1例疑似登革病毒感染者进行确诊,通过对病毒的基因序列分析,寻找该例感染病毒的可能来源.方法 首先从疑似病人的血清提取血液RNA,用RT-PCR法对比较保守的病毒非结构蛋白NS2a-NS2b上的部分序列进行扩增,并进行基因克隆、测序及同源性分析.结果 经RT-PCR和基因测序检测证实为DEN1感染: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病毒与我室保存的1995年、1997年、1999年和2003年的DEN1流行株非结构蛋白NS2a-NS2b的部分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0.8%、97.6%、100%和99.6%.结论 该例疑似登革病毒感染患者被确诊为DEN1型病毒感染,与1999年广东省中山市的登革1型病毒流行株在部分非结构蛋白NS2a-NS2b上完全相同,并与1997年广东省潮州市和2003年广州市的流行株为同一基因型.由此初步推断,在我国可能已存在登革1型病毒的疫源地.

    作者:王军军;任瑞文;田小东;方美玉;洪文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花都区华明小学麻疹暴发疫情分析

    目的 分析2004年花都区华明小学麻疹暴发疫情流行特征及流行因素.方法 对华明小学麻疹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年华明小学麻疹罹患率为8.66%,占全区总发病数29.48%,经临床诊断、ELISA方法检测、流行病学分析,符合麻疹诊断标准.结论 早期发现和报告病例,及时采取应急接种和综合防治措施可及时控制流行.加强外来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是预防控制麻疹暴发流行的重要手段.

    作者:汤国球;蔡师志;梁振波;沈秋逢;卢惠溪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阳江市某小学腺病毒感染暴发的调查

    目的 了解阳江市某小学儿童腺病毒感染暴发的流行特征及病因,为控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现况调查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某小学儿童腺病毒感染罹患率为6.3%;患者以7~8岁的儿童为主;15例样本中有12例检测出腺病毒IgM抗体阳性;病例组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比较,两者的游泳因素暴露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游泳可导致腺病毒感染暴发疫情发生,应加强泳池的消毒.

    作者:李文杰;范子凡;麦荣建;李诺鸣;谢才华;陈星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武汉市非伤寒沙门氏菌的鉴定和分群及抗感染药的敏感性研究

    目的 探讨腹泻病人粪便标本中非伤寒沙门氏菌的鉴定和菌群分布及对抗感染药的敏感性.方法 采用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和血清学方法对非伤寒沙门氏菌进行鉴定和分群,采用K-B法进行抗感染药的敏感性测定.这些抗感染药都是本地区常用的.结果 9 748份标本检出非伤寒沙门氏菌93株,检出率为0.95%,其中D群占43/93、B群占34/93、C1亚群占9/93、C2亚群占4/93、E群占3/93.93株非伤寒沙门氏菌对泰能、氨曲南、舒普深、头孢菌类、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都很敏感.但对萘啶酸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很高,分别达到40.9%和36.5%,其次氨苄西林为20.4%,磺胺为18.3%,氯霉素11.8%,哌拉西林为10.8%.结论 本文的实验结果与国外的相关报道基本一致,并且为我国的非伤寒沙门氏菌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和传统的血清学方法以及抗感染药的敏感性测定都是防治非伤寒沙门氏菌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奇志;孙自镛;叶嗣颖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α-干扰素(α-IFN)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治疗后HBV DNA和ALT水平,HBeAg是否转阴,将140例采用x-2b IFN治疗的CHB病人,分为应答组和无应答组.采用荧光PCR法定量检测HBV DNA,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HBV)和丁肝病毒(HDV)标志物,x2检验分析IFN治疗CHB应答相关因素.结果 应答组与无应答组间患者年龄和性别无统计学差异,但治疗前患者血清HBV DNA定量、ALT水平、HBeAg和是否重叠HDV感染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治疗前HBV DNA水平较低,ALT水平较高,HBeAg阳性和无重叠HDV感染的患者IFN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胡长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重症低钾型周期性瘫痪的临床治疗

    目的 探讨重症低钾型周期性瘫痪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26例重症低钾型周期性瘫痪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6例患者并呼吸肌麻痹7例;昏迷1例;Ⅰ°房室传导阻滞13例,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2例,Ⅲ°房室传导阻滞1例;窦性停搏2例;继发甲亢5例.抢救成功25例.结论 重症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及时有效地补钾,使血钾在短时间内恢复到较为安全的水平.呼吸肌麻痹应及早气管插管,辅助呼吸.

    作者:姚健;黄志辉;陈伟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一起由H3N2病毒引起流感局部暴发的调查

    目的 通过对湛江市某镇三间学校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测结果等分析,进一步探索该次流感的流行因素,预测其流行趋势,指导控制措施.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描述方法,对学校报告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入户调查镇城区附近村庄居民流感发生情况,调查该镇个体诊所近期收治流感病人情况,流感病例的家庭成员发病情况,采集病人咽拭子分离与鉴定病原体,采集病人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检测流感抗体滴度.结果 三间学校共发生367例流感病例,罹患率8.10%;采集22份病人咽拭子检测,流感抗原4份阳性,PCR检测4份阳性,病毒分离3份阳性并经鉴定均为H3N2型流感病毒.18例病人恢复期是急性期血清抗体滴度4倍以上增长的有14例.结论 初步认为该镇三间学校出现流感局部暴发,病原体考虑为H3N2型流感病毒.

    作者:吴能简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761名儿童卡介苗免疫效果监测分析

    目的 为了解赤坎区儿童BCG接种质量,对未免疫成功的儿童采取补种措施,以及为查找失败的原因和制定相应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761名居住于本院管辖区内0~6岁均于12周前接受过BCG.采用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人型PPD)0.1 ml(5 Iu)皮内注射,于72 h测量硬结结果,确定免疫成功率(阳转率).结果 PPD阳转率91.45%达到卫生部规定的标准.结论 儿童要及时接受有效的卡介苗接种,才能保证免疫成功,达到预防结核病的目的.

    作者:吕红;罗荣珍;戚佩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不同pH介质对硝苯地平缓释片及控释片体外释放度的影响

    目的 在不同pH的介质下对硝苯地平缓、控片的释放度进行考察,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以不同pH的磷酸盐缓冲液为溶出介质,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4个厂家的硝苯地平缓、控释片进行体外释放度测定和比较.结果 不同pH条件下同一缓控片释放速度常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pH变化不改变硝苯地平缓控释制剂的体外释放规律.

    作者:叶俊鹏;黄培良;陈孝;任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157例印片在术中快速病理诊断应用

    目的 探讨印片在术中快速病理诊断应用.方法 对送检不同部位病变组织进行印片,快速HE染色,光镜下观察,并与石蜡切片诊断进行对照.结果 157例中印片恶性肿瘤52例,诊断率33.12%,良性病变96例,诊断率61.14%,印片诊断准确率94.26%.石蜡切片诊断恶性59例(37.58%),良性病变98例(62.42%),准确率100%.8例误诊,误诊率5.1%.结论 印片诊断不同于一般涂片单纯细胞学诊断,有时能看到某些组织学结构,是细胞学与组织学相互结合观察的结果.印片诊断在某些方面,优于冷冻切片诊断.

    作者:雷伟华;刘自光;刘丽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