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东省非鼠疫疫源地三株耶尔森氏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杨华源;曾敏;梁秋光;黄济英;潘珠;杨柳

关键词:非鼠疫疫源地, 耶尔森氏菌, 生物学特性, 交叉免疫原性
摘要:目的 研究三株耶尔森氏菌生物学特性,查明该菌株与鼠疫菌的免疫原性关系.方法 采用生长特性、糖醇酵解试验、毒力因子和免疫原性交叉等试验方法.结果 试验菌株的菌落呈圆形光滑、G-短杆菌、22℃有动力、37℃无动力,生化测试葡萄糖、蔗糖、尿素、甘露醇和山梨醇阳性,鸟氨酸出现不稳定,而赖氨酸、鼠李糖、明胶和乳糖呈阴性,对氯霉素和链霉素呈高度敏感,而青霉素有耐药性,三株菌与鼠疫菌和假结核菌的抗血清不起凝集作用,而且与鼠疫反向试验的诊断液不发生凝集.三株菌抗血清与鼠疫间接血凝试验的诊断液不起凝集作用.结论 153和271菌株属小肠结肠炎菌(生物Ⅰ型),而272菌株属中间型耶氏菌,它们与鼠疫菌和假结核菌无免疫原性交叉反应.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病患者血清TBIL与OX-LDL水平的变化与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血清总胆红素(TBIL)与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的变化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日立7600-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氧化酶法检测血清TBIL含量.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OX-LDL水平.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TBI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8.85±2.97)μmol/L vs(15.51±3.92)μmol/L,P<0.01],而血浆OX-LD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85.63±32.45)mmol/L vs(29.21±11.36)mmol/L,P<0.01].冠心病患者血清TBIL与血浆OX-LDL的变化呈显著负相关(r=-0.61,P<0.01),而健康对照组中两者间的相关性则不明显(r=-0.15,P>0.05).结论 冠心病时血清TBIL显著降低而OX-LDL显著升高.冠心病患者血清TBIL抗LDL氧化能力的减弱可能是导致OX-LDL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李卓成;李延武;陈剑雄;屠洪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技术在寄生虫学研究中的应用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是新颖的分子细胞生物学分析仪器,较传统荧光显微镜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它的高分辨率、无损伤连续光学切片、三维图像重建等功能已广泛应用于医学、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在寄生虫学领域中的应用也正在逐步开展.若结合其他的生物学技术,其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因此,了解它的基本性能、特点将有助于更深入的应用.

    作者:张锡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40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例采用肝叶切除治疗术式和疗效.结果 行左外叶切除197例,占58.0%;左肝叶切除68例,占20.0%;肝方叶切除20例,占5.9%;右前叶切除18例,占5.3%;右后叶切除10例,占2.9%;右后叶+左外叶切除14例,占4.1%;右半肝切除10例,占2.9%;右前叶+方叶切除3例,占0.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7%.随访1~15年,随访率83.2%,优良率91.9%.结论 肝叶切除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有效手段.

    作者:陈建禄;刘文艺;谢金敏;高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花都区华明小学麻疹暴发疫情分析

    目的 分析2004年花都区华明小学麻疹暴发疫情流行特征及流行因素.方法 对华明小学麻疹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年华明小学麻疹罹患率为8.66%,占全区总发病数29.48%,经临床诊断、ELISA方法检测、流行病学分析,符合麻疹诊断标准.结论 早期发现和报告病例,及时采取应急接种和综合防治措施可及时控制流行.加强外来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是预防控制麻疹暴发流行的重要手段.

    作者:汤国球;蔡师志;梁振波;沈秋逢;卢惠溪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急诊伤害调查

    目的 探讨急诊科伤害的流行特征.方法 对我院2001年7月~2002年6月在急诊科就医的患者进行伤害现况调查,对急性损伤仅做抽样调查.结果 调查伤害病例共1 798例(急性损伤1 494例,中毒304例).80.14%为意外伤害,男女比为2.34:1,15~34岁占68.02%.前三位伤害种类依次为意外的机械性损伤、运输事故和中毒;前三位伤害的职业依次为工人(生产运输和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业和学生.进一步分析了机械性等损伤和304例中毒的特点.结论 建立以医院急诊科为基础的伤害监测,有其必要性、迫切性和可行性.

    作者:冯旭明;张文武;周卫东;王甘露;马玉发;刘卫忠;杨志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中国人群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关系病例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态与原发性肝癌的关联程度,为预防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Meta分析法,对51篇关于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结果 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呈高度关联(OR=11.34),其中HBsAg、Anti-HBc-IgM与原发性肝癌的关联程度高(OR分别为13.15和12.37),其次为Anti-HBc(OR=8.50),HBeAg与原发性肝癌的关联程度高于Anti-HBe(OR=4.36 vs 2.49),Anti-HBs与原发性肝癌关系的合并OR值小于1(OR=0.24).结论 HBV感染是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HBV现正感染、病毒复制活跃者发生原发性肝癌的危险性较大,慢性HBV感染者出现Anti-HBc-IgM阳性要警惕原发性肝癌的发生,Anti-HBs是降低原发性肝癌发生风险的保护性因素.

    作者:罗瑞虹;赵志新;周旭毓;崇雨田;姚集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重症低钾型周期性瘫痪的临床治疗

    目的 探讨重症低钾型周期性瘫痪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26例重症低钾型周期性瘫痪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6例患者并呼吸肌麻痹7例;昏迷1例;Ⅰ°房室传导阻滞13例,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2例,Ⅲ°房室传导阻滞1例;窦性停搏2例;继发甲亢5例.抢救成功25例.结论 重症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及时有效地补钾,使血钾在短时间内恢复到较为安全的水平.呼吸肌麻痹应及早气管插管,辅助呼吸.

    作者:姚健;黄志辉;陈伟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武汉市非伤寒沙门氏菌的鉴定和分群及抗感染药的敏感性研究

    目的 探讨腹泻病人粪便标本中非伤寒沙门氏菌的鉴定和菌群分布及对抗感染药的敏感性.方法 采用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和血清学方法对非伤寒沙门氏菌进行鉴定和分群,采用K-B法进行抗感染药的敏感性测定.这些抗感染药都是本地区常用的.结果 9 748份标本检出非伤寒沙门氏菌93株,检出率为0.95%,其中D群占43/93、B群占34/93、C1亚群占9/93、C2亚群占4/93、E群占3/93.93株非伤寒沙门氏菌对泰能、氨曲南、舒普深、头孢菌类、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都很敏感.但对萘啶酸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很高,分别达到40.9%和36.5%,其次氨苄西林为20.4%,磺胺为18.3%,氯霉素11.8%,哌拉西林为10.8%.结论 本文的实验结果与国外的相关报道基本一致,并且为我国的非伤寒沙门氏菌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和传统的血清学方法以及抗感染药的敏感性测定都是防治非伤寒沙门氏菌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奇志;孙自镛;叶嗣颖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提升《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效果的新方法

    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设备及互联网上提供的丰富的网络资源,建立完备的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资源库.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包括专业素质和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的能力,从而大幅度提升<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效果.

    作者:李孜;莫薇;杨英;马桂璋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广州市白云区1998~2004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广州市白云区食物中毒发生的动态情况、中毒发生特点和规律,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方法 收集全区1998~2004年食物中毒统计报表及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年来共发生食物中毒85起,中毒人数1414例,死亡23例.年平均12起,中毒人数202例,死亡3例.食物中毒发生的起数和中毒人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中毒食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农药等化学物是导致中毒的主要致病因素,中毒发生场所以集体食堂为主.结论 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和宣传教育是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措施.

    作者:邹晓忠;翁开桂;陈家骏;高春霖;高立;曾志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761名儿童卡介苗免疫效果监测分析

    目的 为了解赤坎区儿童BCG接种质量,对未免疫成功的儿童采取补种措施,以及为查找失败的原因和制定相应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761名居住于本院管辖区内0~6岁均于12周前接受过BCG.采用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人型PPD)0.1 ml(5 Iu)皮内注射,于72 h测量硬结结果,确定免疫成功率(阳转率).结果 PPD阳转率91.45%达到卫生部规定的标准.结论 儿童要及时接受有效的卡介苗接种,才能保证免疫成功,达到预防结核病的目的.

    作者:吕红;罗荣珍;戚佩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山西青年学生蠕形螨感染调查

    目的 了解山西青年学生蠕形螨的感染情况,研究蠕形螨及蠕形螨病的特性.方法 采用透明胶纸粘贴法对部分大、中专学生进行蠕形螨检查并分析原因.结果 山西青年学生蠕形螨感染率为40.77%,男性感染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成人院校中30~40岁之间的学生感染率较高为67.36%,面部罹患各种皮肤病的蠕形螨感染率为92.55%,毛囊蠕形螨感染率明显高于皮脂蠕形螨感染率(P<0.01),湿润型皮肤蠕形螨感染率高于干燥型皮肤(P<0.01).结论 全国各地蠕形螨感染率差异很大,这与所选择的对象、采用的检查方法、诊断标准的不一有关,同时与是否有皮肤病以及各地区气候、卫生习惯不同等有关.

    作者:杨晓红;段希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一起由H3N2病毒引起流感局部暴发的调查

    目的 通过对湛江市某镇三间学校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测结果等分析,进一步探索该次流感的流行因素,预测其流行趋势,指导控制措施.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描述方法,对学校报告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入户调查镇城区附近村庄居民流感发生情况,调查该镇个体诊所近期收治流感病人情况,流感病例的家庭成员发病情况,采集病人咽拭子分离与鉴定病原体,采集病人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检测流感抗体滴度.结果 三间学校共发生367例流感病例,罹患率8.10%;采集22份病人咽拭子检测,流感抗原4份阳性,PCR检测4份阳性,病毒分离3份阳性并经鉴定均为H3N2型流感病毒.18例病人恢复期是急性期血清抗体滴度4倍以上增长的有14例.结论 初步认为该镇三间学校出现流感局部暴发,病原体考虑为H3N2型流感病毒.

    作者:吴能简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糖筛查在巨大胎儿防治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糖筛查在巨大胎儿防治中的价值.方法 以50g糖筛查值≥7.8 mmol/L为标准,将87例巨大胎儿分为糖筛查异常41例(Ⅰ组)和糖筛查正常46例(Ⅱ组),随机选择同期出生的、糖筛查值<7.8 mmol/L的正常足月儿41例(Ⅲ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Ⅰ、Ⅱ组孕妇的体重指数(BMI)、身高均高于Ⅲ组,但Ⅰ、Ⅱ组间亦存在差异(P<0.05),Ⅰ组的BMI明显高于Ⅲ组(P<0.001),而Ⅱ组的平均身高明显高于Ⅲ组(P<0.001);Ⅰ、Ⅱ组的剖宫产率及男胎数均高于Ⅲ组,Ⅰ组的剖宫产率与Ⅲ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5),而男胎数两组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重视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与诊治,加强孕期的营养指导及BMI监测,可降低巨大胎儿的发生率.对糖代谢异常及BMI高值孕妇,如胎儿巨大,放宽剖宫产指征,可避免发生肩难产.

    作者:周玉琴;康佳丽;曾艳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恙虫病东方体Karp株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功能初步研究

    目的 构建恙虫病东方体Karp株Sta56抗原候选核酸疫苗并初步探讨其可能诱导的免疫功能.方法 从连有恙虫病东方体Karp株编码56000 u表膜蛋白基因开放读码框全长的T载体质粒pMD18/Sta56中双酶切出目的基因,定向亚克隆构建核酸疫苗质粒载体pVAX1-Sta56,转染Hela细胞,Western Blot分析Sta56蛋白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转染L929细胞,接种恙虫病东方体,Giemsa染色细胞内恙虫病东方体数目比较,初步探讨pVAX1-Sta56可能诱导的细胞免疫现象.结果 pVAX1-Sta56连有正确读码框架的Sta56全长基因.转染有pVAX1-Sta56的Hela细胞培养上清可检测到被兔抗恙虫病东方体Karp株抗血清识别的特异条带.转染有pVAX1-Sta56的L929细胞内恙虫病东方体数目显著少于转染pVAX1的L929细胞(P<0.01).结论 成功构建能够表达Sta56表膜蛋白抗原的核酸疫苗载体pVAX1-Sta56,并能诱导产生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赖延东;郑小英;詹希美;黄会;张豪;李卓雅;曹爱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广东省信宜市鼠形动物种群结构的调查

    目的 调查广东省信宜市鼠形动物种群结构.方法 在不同生境采用鼠笼、电子捕鼠器等工具捕捉鼠形动物,研究其种群结构的种类.结果 共捕获鼠形动物2目2科6属8种共922只.野外生境共捕获鼠形动物2目6科,以青毛鼠为优势种,占28%,黄毛鼠为18%,室内生境共捕获鼠形动物2目4种,以黄胸鼠为优势种,占54%,褐家鼠、臭鼩鼱为常见种,分别占28%和14%.结论 野外生境啮齿动物种群丰富,而室内生境较单一,但家鼠仍以黄胸鼠为主要优势种群.

    作者:刘小华;张涛;张曼碧;黄济英;张世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住院晚期癌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分析与安全管理对策

    目的 探讨住院晚期癌症患者发生自杀行为的相关因素,制定安全护理管理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2000~2003年间在肿瘤科住院期间发生自杀行为的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自杀行为分类,原因分析,并采取安全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71例发生自杀行为的患者中,自杀成功6人,占8.5%,自杀未遂的16人,占22.5%,有自杀意念的49人,占69.0%.发生自杀行为的原因与疼痛、生活质量下降、心理障碍、经济负担过重、缺乏情感支持等有关.通过干预措施,自杀行为人数逐年下降(P<0.01).结论 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强化病区安全护理管理,增强医护人员法律意识,帮助患者得到社会支持等干预措施,能使住院的晚期癌症患者自杀行为降低.

    作者:彭金莲;张秀兰;詹凤球;李春梅;李育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250株质粒介导的耐药淋球菌株的流行趋势分析

    目的 了解7年来广州地区质粒介导耐药淋球菌株的流行趋势.方法 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低抑菌浓度(MICs),筛选出质粒介导四环素耐药淋球菌(TRNG),以及用纸片碘量法测定质粒介导的产青霉素酶的淋球菌(PPNG).结果 846株淋球菌检出PPNG 131株(15.5%)、TRNG 184株(21.8%),7年来,PPNG、TRNG流行率经μ检验,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PPNG和TRNG流行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持续监测质粒介导耐药淋球菌株的流行趋势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曹文苓;黎小东;李平;梁艳华;宋卫忠;颜景兰;吴德标;刘玉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化妆品包装材料微生物和有毒物质的检验研究

    目的 通过对化妆品包装瓶的检测,了解包装材料所含有毒物质的种类和析出浓度以及微生物污染状况,为制订卫生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市属化妆品生产厂家的化妆品包装瓶按食品用聚氯乙烯成型品卫生检验项目检测,微生物指标和方法则参照公共场所杯具的卫生标准采样.结果 包装瓶理化检验项目超标率为9.6%,其中高锰酸钾消耗量超标严重(25.0%),其次为蒸发残渣(20%乙醇为18.2%,4%醋酸为16.7%),未检出重金属(以Pb计),脱色试验阴性.微生物污染较大,细菌总数达到167cfu/25cm2,未检出大肠菌群.结论 包装材料中有毒物质向产品析出情况确实存在,迁移量不可忽视,同时应加强市场化妆品防腐剂和抗生素类化合物的监控.

    作者:郭重山;钟嶷;李小晖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广州地铁一、二号线运营前环境卫生状况调查与比较

    目的 了解广州地铁二号线开通前卫生状况并与一号线开通前进行比较.方法 对广州地铁一、二号线开通前进行卫生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地铁二号线运营前卫生环境较好,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醛及可吸入颗粒物易受地面环境影响.二号线的卫生状况比一号线有所改善,安装屏蔽门对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及微生物起到了阻隔的作用.结论 广州地铁二号线开通前本底卫生环境优于广州地铁一号线.

    作者:陈玉婷;钟嶷;马林;王伟鸿;冯文如;江思力;刘查田;李锦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