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东省信宜市鼠形动物种群结构的调查

刘小华;张涛;张曼碧;黄济英;张世炎

关键词:鼠形动物, 种群结构, 优势种
摘要:目的 调查广东省信宜市鼠形动物种群结构.方法 在不同生境采用鼠笼、电子捕鼠器等工具捕捉鼠形动物,研究其种群结构的种类.结果 共捕获鼠形动物2目2科6属8种共922只.野外生境共捕获鼠形动物2目6科,以青毛鼠为优势种,占28%,黄毛鼠为18%,室内生境共捕获鼠形动物2目4种,以黄胸鼠为优势种,占54%,褐家鼠、臭鼩鼱为常见种,分别占28%和14%.结论 野外生境啮齿动物种群丰富,而室内生境较单一,但家鼠仍以黄胸鼠为主要优势种群.
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HLGR肠球菌的检测及肠球菌耐药性变迁的分析

    目的 了解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HLGR)的肠球菌的检出情况及肠球菌耐药性变迁.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抗生素敏感试验检测1999~2000年和2003~2004年两个时期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肠球菌.结果 在1999~2000年间,庆大霉素高水平耐药肠球菌的检出率是40.0%(16/40),肠球菌对红霉素、四环素、利福平、氯霉素、氨苄西林、氧氟沙星、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分别是65.0%(26/40)、70.0%(28/40)、55.0%(22/40)、42.5%(17/40)、7.5%(3/40)、27.5%(11/40)、0,未检出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在2003~2004年间,庆大霉素高水平耐药肠球菌的检出率是50.0%(30/60),肠球菌对上述相应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是80.0%(48/60)、61.7%(37/60)、55.0%(33/60)、38.3%(23/60)、53.3%(32/60)、51.7%(31/60)、8.3%(5/60),检出1株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占1.7%).结论 随着时间的推移,本地区HLAR肠球菌的检出率在逐渐增加.肠球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除四环素、利福平和氯霉素外,其余均呈增加趋势,万古霉素仍是治疗肠球菌感染的有效药物.临床上治疗肠球菌引起的感染,必须根据分离株的耐药特点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作者:吴爱武;李红玉;蔡燕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武汉市非伤寒沙门氏菌的鉴定和分群及抗感染药的敏感性研究

    目的 探讨腹泻病人粪便标本中非伤寒沙门氏菌的鉴定和菌群分布及对抗感染药的敏感性.方法 采用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和血清学方法对非伤寒沙门氏菌进行鉴定和分群,采用K-B法进行抗感染药的敏感性测定.这些抗感染药都是本地区常用的.结果 9 748份标本检出非伤寒沙门氏菌93株,检出率为0.95%,其中D群占43/93、B群占34/93、C1亚群占9/93、C2亚群占4/93、E群占3/93.93株非伤寒沙门氏菌对泰能、氨曲南、舒普深、头孢菌类、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都很敏感.但对萘啶酸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很高,分别达到40.9%和36.5%,其次氨苄西林为20.4%,磺胺为18.3%,氯霉素11.8%,哌拉西林为10.8%.结论 本文的实验结果与国外的相关报道基本一致,并且为我国的非伤寒沙门氏菌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和传统的血清学方法以及抗感染药的敏感性测定都是防治非伤寒沙门氏菌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奇志;孙自镛;叶嗣颖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血清tPSA和cPSA测定对前列腺疾病诊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cPSA测定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患者血清tPSA、cPSA和fPSA,并进行各种PSA的稳定性试验.结果 新鲜血清于4℃放置1周后,tPSA和cPSA含量基本无变化,但fPSA下降了11%.在本组181例病例的前列腺癌筛选中,cPSA的敏感性为86.8%,特异性为63.3%,准确性为70.2%,其作用与tPSA相当.早期前列腺癌(A、B期)患者,cPSA优于tPSA(P<0.001),当tPSA浓度为2.5~10 ng/ml时,cPSA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高于tPSA,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4℃放置条件下,cPSA的稳定性好.cPSA在tPSA为2.5~10 ng/ml时,对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优于tPSA.

    作者:廖伟娇;刘利东;高启健;陈文忠;郭彬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广州市白云区1998~2004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广州市白云区食物中毒发生的动态情况、中毒发生特点和规律,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方法 收集全区1998~2004年食物中毒统计报表及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年来共发生食物中毒85起,中毒人数1414例,死亡23例.年平均12起,中毒人数202例,死亡3例.食物中毒发生的起数和中毒人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中毒食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农药等化学物是导致中毒的主要致病因素,中毒发生场所以集体食堂为主.结论 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和宣传教育是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措施.

    作者:邹晓忠;翁开桂;陈家骏;高春霖;高立;曾志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路泰对晚期癌症患者临床止痛效果的研究

    目的 评价路泰控释片对晚期癌症的止痛效果.方法 400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晚期癌症疼痛患者,每12 h口服或顿服路泰控释片30~60 mg,观察止痛效果.结果 400例晚期癌症疼痛患者,疼痛完全缓解率(CR)67%,明显缓解率(PR)21%,总缓解率(RR)88%.无明显毒副作用、蓄积毒性及吗啡样成瘾性,个别病例可出现短暂眩晕,便秘及恶心、呕吐,停药后副作用可自行消失.结论 路泰控释片的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少华;吕波;蔡悦成;马德奎;古云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6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4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0.4ml,每日2次.对照组仅行常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后监测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观察出血性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有效率达8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PT、APTT、出血性事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乐胜;刘志红;王国标;曾中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基因重组蛇毒纤溶因子rFⅡ的酶学特性研究

    目的 研究重组蛇毒纤溶因子的酶学特性.方法 通过SDS-PAGE分析其分子量、纯度,用SDS-PAGE方法检测其对纤维蛋白原的水解能力,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其水解azocasein的能力和PMSF及EDTA对蛇毒纤溶因子的作用.结果 蛇毒重组纤溶因子rFⅡ是一个分子量在28000的蛋白酶.它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水解纤维蛋白原的Aα、Bβ、γ亚基,EDTA和PMSF均可以抑制该因子水解azocasein的能力.结论 rFⅡ是一种纤维蛋白原酶,它的酶活性可同时被EDTA和PMSF所抑制.

    作者:江伟健;邱鹏新;颜光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B超诊断羊水过少孕妇阴道试产15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羊水过少孕妇阴道分娩对围产儿的影响,寻找正确的处理方法,降低围产儿病死率.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52例羊水过少足月妊娠妇女及160例羊水正常足月妊娠妇女阴道试产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羊水过少组羊水粪染、胎儿窘迫、急诊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成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两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羊水过少确诊后应积极引产,可适当阴道试产,估计短时间内不能分娩者,适时剖宫产结束妊娠为宜.

    作者:沈宇清;郑亮玉;吴玉仪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析

    目的 了解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其药物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526例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做痰培养及药敏试验,并对痰培养阳性的132例进行病原菌及药敏分析.结果 病原菌检出率25.1%.检出革兰阴性细菌85株(占64.4%),革兰阳性细菌47株(占35.6%).其中大肠埃希菌(18.9%)、肺炎克雷伯菌(13.6%)、表皮葡萄球菌(9.8%)、铜绿假单胞菌(9.1%),溶血葡萄球菌(8.3%)为主要菌株.所有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结论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对革兰阴性菌敏感.

    作者:吕波;莫伟雄;黄玉环;李海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恙虫病东方体Karp株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功能初步研究

    目的 构建恙虫病东方体Karp株Sta56抗原候选核酸疫苗并初步探讨其可能诱导的免疫功能.方法 从连有恙虫病东方体Karp株编码56000 u表膜蛋白基因开放读码框全长的T载体质粒pMD18/Sta56中双酶切出目的基因,定向亚克隆构建核酸疫苗质粒载体pVAX1-Sta56,转染Hela细胞,Western Blot分析Sta56蛋白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转染L929细胞,接种恙虫病东方体,Giemsa染色细胞内恙虫病东方体数目比较,初步探讨pVAX1-Sta56可能诱导的细胞免疫现象.结果 pVAX1-Sta56连有正确读码框架的Sta56全长基因.转染有pVAX1-Sta56的Hela细胞培养上清可检测到被兔抗恙虫病东方体Karp株抗血清识别的特异条带.转染有pVAX1-Sta56的L929细胞内恙虫病东方体数目显著少于转染pVAX1的L929细胞(P<0.01).结论 成功构建能够表达Sta56表膜蛋白抗原的核酸疫苗载体pVAX1-Sta56,并能诱导产生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赖延东;郑小英;詹希美;黄会;张豪;李卓雅;曹爱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开平市托幼儿童应用阿苯哒唑驱虫糖防治蛲虫感染效果观察

    目的 了解开平市城区托幼机构儿童蛲虫感染状况和应用阿苯哒唑驱虫糖防治蛲虫感染效果.方法 2002~2004年在城区托幼机构儿童中开展每年2次集体服食阿苯哒唑驱虫糖防治蛲虫感染.服食驱虫糖前后,用肛周拭擦法每天上午8:00~10:00采样镜检.结果 2002年检查34所托幼机构8 591名儿童,感染率12.2%;2004年共检查32所8 118名儿童,感染率6.2%,两者有显著性差异.各年龄组感染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阿苯哒唑驱虫糖可有效控制蛲虫感染.

    作者:吴松润;司徒荣阮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广州人眼结膜吸吮线虫病一例

    徐××,女,30岁,湖北籍,居住广州2年,货物仓库收款员.2004年11月因右眼痒痛,畏光,有虫爬感而到医院眼科门诊就诊.检查左眼阴性,在裂隙灯下见右眼穹窿部结膜有2条白色虫在爬动.结膜充血,无眼分泌物.角膜浊,荧光素染色阴性,角膜后沉着物阴性,房水阴性.

    作者:沈浩贤;陈代雄;黎健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广州登革病毒1型NS2a-NS2b基因序列分析

    目的 对2004年广州军区总医院收治的1例疑似登革病毒感染者进行确诊,通过对病毒的基因序列分析,寻找该例感染病毒的可能来源.方法 首先从疑似病人的血清提取血液RNA,用RT-PCR法对比较保守的病毒非结构蛋白NS2a-NS2b上的部分序列进行扩增,并进行基因克隆、测序及同源性分析.结果 经RT-PCR和基因测序检测证实为DEN1感染: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病毒与我室保存的1995年、1997年、1999年和2003年的DEN1流行株非结构蛋白NS2a-NS2b的部分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0.8%、97.6%、100%和99.6%.结论 该例疑似登革病毒感染患者被确诊为DEN1型病毒感染,与1999年广东省中山市的登革1型病毒流行株在部分非结构蛋白NS2a-NS2b上完全相同,并与1997年广东省潮州市和2003年广州市的流行株为同一基因型.由此初步推断,在我国可能已存在登革1型病毒的疫源地.

    作者:王军军;任瑞文;田小东;方美玉;洪文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重症低钾型周期性瘫痪的临床治疗

    目的 探讨重症低钾型周期性瘫痪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26例重症低钾型周期性瘫痪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6例患者并呼吸肌麻痹7例;昏迷1例;Ⅰ°房室传导阻滞13例,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2例,Ⅲ°房室传导阻滞1例;窦性停搏2例;继发甲亢5例.抢救成功25例.结论 重症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及时有效地补钾,使血钾在短时间内恢复到较为安全的水平.呼吸肌麻痹应及早气管插管,辅助呼吸.

    作者:姚健;黄志辉;陈伟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血小板单采术、羟基脲、α-干扰素联合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血小板单采术联合羟基脲和α-干扰素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T)的疗效.方法 50例患者确诊后行血小板单采术,同时给予羟基脲和α-干扰素联合治疗.结果 血小板单采术后,血小板数显著下降,症状改善.加用羟基脲和α-干扰素联合治疗,血小板数稳定,病情继续缓解.结论 联合治疗疗效好、起效快,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罗宏山;梁碧玲;郑志惠;陈惠珍;张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40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例采用肝叶切除治疗术式和疗效.结果 行左外叶切除197例,占58.0%;左肝叶切除68例,占20.0%;肝方叶切除20例,占5.9%;右前叶切除18例,占5.3%;右后叶切除10例,占2.9%;右后叶+左外叶切除14例,占4.1%;右半肝切除10例,占2.9%;右前叶+方叶切除3例,占0.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7%.随访1~15年,随访率83.2%,优良率91.9%.结论 肝叶切除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有效手段.

    作者:陈建禄;刘文艺;谢金敏;高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沙培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应用探讨

    目的 观察沙培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不愿意作全身放、化疔的晚期恶性肿瘤并胸积液患者44例随机分成两组,甲组为沙培林治疗组,乙组为顺氯胺铂对照组.经B超定位并行胸腔穿刺术或胸腔闭式引流术,抽取胸腔积液后胸腔内给药治疗.结果 甲组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11例,总有效率为90.91%;乙组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9例,总有效率为63.64%.经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副作用:甲组以发热为主,而乙组则胃肠道反应及白细胞降低较多.结论 胸腔注入沙培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邹天士;陈晓红;陈浩波;何涛;植广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阳江市某小学腺病毒感染暴发的调查

    目的 了解阳江市某小学儿童腺病毒感染暴发的流行特征及病因,为控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现况调查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某小学儿童腺病毒感染罹患率为6.3%;患者以7~8岁的儿童为主;15例样本中有12例检测出腺病毒IgM抗体阳性;病例组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比较,两者的游泳因素暴露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游泳可导致腺病毒感染暴发疫情发生,应加强泳池的消毒.

    作者:李文杰;范子凡;麦荣建;李诺鸣;谢才华;陈星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2004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2003~2004年揭阳市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疫情发生的原因和流行的特征,探讨乙脑的防制措施.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现场调查方法及检验室检测.结果 共报告病例63例,死亡3例,病死率为4.76%.普宁市发病多,占55.6%;发病高峰在6月份;以10岁以下儿童为主,特别是免疫空白的儿童.结论 揭阳市乙脑的流行高峰是在6月份,儿童无免疫力是引起流行的主要原因,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乙脑疫苗的接种率,消除儿童免疫空白,是预防乙脑流行的重要措施.

    作者:林伟波;林宏波;邱志远;李惠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79例复发性鼻咽癌三种不同方法再程放疗的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三种不同治疗方法对鼻咽部复发性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1998年1月~2001年1月,经病理确诊住院治疗的79例复发性鼻咽癌患者的资料.按其再程放射治疗的方法不同进行分组,超分割放射治疗(HF/RT)32例,常规放射治疗(RT)29例,化疗+常规放射治疗(PF/RT)18例(5-氟尿嘧啶+顺铂诱导化疗2个周期+常规放疗).三组均采用6MV直线加速器外照射,总剂量HF/RT组(70+5)GY,RT及PF/RT组(68+5)GY.结果 临床CR率分别为78.53%(25/32)、62.07%(18/29)和72.22%(13/18),病灶未控及远处转移率以RT组为高,分别为31.03%和37.93%,而HF/RT组和PF/RT组仅15.62%、25%和22.22%、16.66%,全组3年生存率31.65%,其中HF/RT组为37.50%(12/32)明显高于RT组的27.58%(8/19)和PF/RT组的33.33%(6/18),但三组3年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Logrank test:x2=3.4173,P=0.1811).3年放射性脑脊髓病的发生率分别是9.37%、10.30%和11.11%无明显差异.结论 超分割放疗或诱导化疗+放疗,对提高鼻咽部复发性鼻咽癌的远期疗效无实质性意义.

    作者:黄卫;蔡悦成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热带医学杂志

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寄生虫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